最后的三国-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须誓师,傅佥和罗宪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战前的布署,用骑兵担任主攻,就是要利用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撕开晋军的防线,摧垮晋军残存的防御意识。连日的交战,已经让八万晋军人马折损到了六万左右,现在包围圈内的晋军已经是疲惫不堪,无论是战力和士气都已经下降得很低了,这一场大战,胜负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了,唯一的看点就是蜀军能不能全歼晋军,生擒司马骏。
傅佥抬头看了看了太阳,日头已经是移向了正中央,他沉着地挥动着右手,下令道:“全线攻击!”
蜀军骑兵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势如破竹地冲向了晋军的营地。
这两日来司马骏几乎都未曾合眼,每日向东瞧瞧,向西望望,翘首以盼,期待着文鸯和马隆的援兵可以尽早地到达,这两路人马中,那怕只有一路能抢先赶来,都可以令司马骏心安。
司马骏因此都患上了精神焦虑症,在这种痛苦之中煎熬着,简直就是生不如死,漫长的等待,司马骏的精神都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骏被巨大的绝望攫取着灵魂,心神俱疲的他的已经无力再支撑下去了,这天午时,司马骏正准备小憩一会,突然听到营外鼓声隆隆,战马嘶鸣,司马骏当即清醒了过来,欣喜地道:“援兵……是援兵来了吗?”
中军慌慌张张地入帐禀报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蜀人……蜀人发起进攻了……”
“什么?”司马骏脸色陡然一变,立刻是翻身坐了起来,原本他还以为是晋军的援兵到来了,但没想到却是蜀军抢先一步发起了总攻。
司马骏这两天来担心最多的,就是蜀军会趁势发起进攻,以现在晋军的状况,根本就是一盘的散沙,无力抵御蜀军的进攻,一旦蜀军来进攻,晋军的崩溃只会在顷刻之间。
司马骏紧张地推开亲兵,径直地来到帐外,他抬头一看,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东西两边黑云阵阵,如平地之间起了飓风,正唿啸着向他这边扑面而来,气势沛然。(未完待续。。)
第944章 一败涂地
司马骏的心头一凉,完了,这回真的完了!
千盼万盼,没有盼来晋军的援兵,却等到了蜀军的全面攻击。从陷入到包围圈的那一刻起,司马骏最担心的就是这样的一刻,果然,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整个晋军的大营陷入到了一片的混乱之中,大敌当前,大多数的晋军士兵不再结阵迎敌,而是选择了抱头鼠窜,晋军大营,乱成了一锅粥。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遭遇到危机,晋军的队伍也不会出现这种混乱的情形,而现在如此的混乱不堪,盖是因为所有的晋兵都已经绝望了,人在绝望的情况下,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为,都不会令人意外。
解系显得怒不可遏,大敌当前,晋军的大部分士兵居然是这付模样,这仗还如何来打?这两日来,解系已经不知道处决了多少个逃兵了,但晋军的叛逃之势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解系的脾气也变得更为的暴躁。
这个时候晋军的混乱无疑是自取灭亡,解系拨剑在手,亲自斩杀了两名试图逃窜的晋兵,别看这两天解系杀人无数,但却不是他亲自动手,全部由他的手下代劳,这回解系显然顾不得许多了,亲自斩杀叛逃者,就是希望能挽回败势。
不过晋军的大势已去,又岂是一个小小的解系可以挽回的,就算他杀再多的人,也无力阻止晋军的乱象。
司马骏长叹了一声,道:“解将军,算了吧,天意如此,又岂是人力可违,由他们去吧!”
“可是……”解系焦灼地道。
司马骏摇摇头,道:“如今大势已去,再战下去也是徒劳,召集本王的亲兵卫队,试着突围吧,如果天意要亡我司马骏,那我就认命吧。”
乱的也只是普通军营的士兵,司马骏的亲兵卫队都是精锐,而且是完全效忠于司马骏的,就算是身处困境,甚至于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有人因此而叛逃,这也是司马骏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这么一支亲兵卫队还是无法成功突围的话,那么等待司马骏的,就是死路一条了。
解系也无可奈何了,晋军的崩溃远超他的想象,在这种局面之下,任何的努力也是一种徒劳。
蜀军的骑兵来势极快,就在解系这边斩杀逃兵之时,那边蜀军骑兵就已经和晋军的外围营地交上手了。
不用猜,战果也是清晰明了的,在蜀军强悍的攻击力面前,晋军的防线就如同是一张纸一般的脆弱,顷刻之间就被撕了个粉碎。
蜀军的进攻势头几乎是锐不可挡,一路路的骑兵如一柄柄的尖刀,快速而有力地插向了晋军队伍,分割、包抄、歼灭,蜀军采用的是这种效率极高的攻击方式,一块块地蚕食着晋军的大队人马。
别看晋军人数上占据着优势,但军心一乱,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都成为了砧板上鱼肉,待宰的羔羊,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之力,蜀军骑兵无入无人之境,肆意地冲杀着,收割晋军的一个个鲜活生命。
解系是跺足急叹,如果在平时,这样惨烈的战况永远不会发生,人数众多的晋兵完全可以凭借着人海战术,排兵布阵,来抵御蜀军的冲击,但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无人能站出来振臂高唿,誓死而战。
眼看着蜀军骑兵就要冲杀到司马骏的大帐之前,而此刻司马骏的亲兵卫队还尚未完成集结,情势万分危急。
这个时候,斜刺里突然杀出一支人马,护在了司马骏的身前,为首一将,高声喝道:“大王先走,末将来断后!”
司马骏抬头视之,不是旁人,正是将军陈元,不禁大喜,道:“有劳陈将军了!”
陈元高声地道:“护佑大王安全,是末将的职责所在,大王速走,这些蜀兵,由末将来对付。”
陈元的部众,是晋军之中少有的几支尚能集结起来作战的部队,看到蜀军骑兵来势汹汹,司马骏的中军大营芨芨可危,陈元立刻是率军赶了过去,护在了司马骏的身前,将进攻的蜀军挡了下来。
瞄着晋军中军大营杀来的是虎骑军的傅着,这倒也不是傅着眼尖,着实是司马骏的大营在过招摇了,远远在几里之外,就可以看到这座矗立的牛皮大帐,傅着立功心切,才不顾一切地向这边杀来。
冲至近前,傅着远远地瞧着司马骏在一群晋军骑兵的护卫下,仓皇而走,傅着瞧得真切,大喝一声:“司马小儿休走,吃我一枪!”
说着傅着挺枪直追而来,陈元又如何能让他近司马骏的身,挥刀拦在了傅着的面前,道:“蜀将休伤我主,某来会会你!”
两人战在了一处,司马骏不敢再耽搁,与解系一道,引着亲兵卫队,仓皇向东南方向而去。
傅着本欲追击,但奈何被陈元缠住,不得脱身,不禁是气恼异常,将一腔的怒火都撒在了陈元的身上,兵对兵,将对将,展开了一场厮杀。
纵观全局,象陈元这样尚在抵抗的晋军队伍着实不多,在蜀军的进攻洪流之中,陈元所率的这一支力量显得渺小而单薄,简直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战不过几合,陈元所率之部曲,在蜀军骑兵的犀利攻击下,已经是伤亡殆尽。陈元一看不好,便想着如何摆脱傅着,不过傅着因他让司马骏逃了,又岂能容忍他,就在陈元刚一转身之际,傅着拍马冲上前去,手起枪落,刺陈元于马下。
司马骏虽然因为有陈元在后面挡着,总算是可以逃过蜀将傅着的追杀,不过蜀军是四面围攻,晋军则是兵败如山倒,整个安国阵地上一片混乱,除了蜀军的追兵之外,就是荒不择路的晋兵,司马骏想逃出生天,还是机会渺茫。
解系保着司马骏左冲右突,但奈何蜀兵是越杀越多,都向这边聚拢而来,司马骏见逃生无望,仰天长叹道:“天亡我司马骏也!”(未完待续。。)
第945章 劫后余生
就在此时,东面突然地一阵大乱,一彪人马在蜀军阵中横冲直撞,向着这边杀来。
解系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那高高飘扬的晋军旗号,激动地对司马骏道:“大王,援兵!是援兵到了!”
司马骏顿时也是热泪盈眶,不容易啊,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来了援兵,尤其是司马骏身陷绝境,九死一生之际,这支援兵真如及时雨一般,来得正是时候,本来司马骏已经是万念俱灰,此刻陡然间重获新生,激动地他都手舞足蹈起来。
“是马将军的援兵吗?太……太好了,真是皇天保佑,我司马骏命不该绝!”援兵自东而来,除了马援的军队还能有其他人吗?司马骏这个时候如同是汪洋大海之中捞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自然要死死地攥着不放,他下令残存的亲兵卫队立刻向马隆那边靠拢过去。
本来已经斗志全无的晋军此刻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在生的希望面前,谁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司马骏的亲兵卫队此刻如有神助,个个以一挡十,拼命地冲出一条血路,向援军方向汇合而去。
马隆在绕道武垣之后,便轻易地突破了蜀军的防线,星夜兼程倍道而行,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时辰到达了东屏山,这个时候蜀军的总攻已经开始了,战场之上一片混乱,马隆挂念司马骏的安危,便立刻从东屏山的方向掩杀而来,加入了战团。
马隆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将部队一分二,骑兵和轻装步兵先行,重装步兵和辎重部队后续而进,这样就可以保证以最快地速度到达安国战场上。
由于马隆大军的加入,整个战场的形势陡然间发生了变化,本来蜀军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马隆到来之后,将形势迅速地逆转了过来,双方又陷入到了新的混战之中。
马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战场之上寻找司马骏,司马骏的旗号自然是没了,想在这纵横十几里的战场上寻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不过马隆还是有主意的,寻常的晋军,此刻早就在蜀军的骑兵的攻势下被冲了一个七零八落,宛如一盘散沙,但司马骏好歹身边还有一些亲卫死士,这些人必定会竭尽全力地保护司马骏,所以那边的战斗最激烈,马隆就往那边冲。
马隆的这一手果然奏效,他很快就锁定了前方大约一里左右战斗最为激烈的所在,果然在那儿发现了司马骏的踪迹,看到司马骏安然无恙,马隆微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场战役晋军输局已定,但能将司马骏救下来,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末将救援来迟,还请汝阴王恕罪。”马隆赶到司马骏的面前躬身行礼道。
“不迟不迟,马刺史来得正好,”司马骏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连声地道,“此次若非马刺史相救,本王恐怕已经是身首异处了,大恩不敢言谢,回京之后,本王自当在陛下面前表奏马刺史的功劳,以为嘉奖。”
马隆道:“蒙汝阴王错爱,在下愧不敢当,今日我军惨败,诸军将士皆难辞其咎,何言有功?”
司马骏面带嘉许之色,道:“马刺史居功不傲,胸怀坦荡,如此高风亮节,真乃社稷之幸也。”
由于马隆大军卷入战场之上,蜀军的围剿行动也就难以为继了,不过此役蜀军已经是大获全胜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未能斩获晋军主帅司马骏,双方进入均势之后,蜀军似乎也不恋战,徐缓而退。
马隆也没有追击的念头,双方很有默契地将这场战斗给结束掉了。
如果没有马隆的加入,包围圈内的晋军很有全军覆灭的可能,所幸马隆来得及时,除了救下司马骏之外,还有两三万的晋军幸免于难。
不过这场安国之战,却是晋军自开战以后损失最大的一次惨败了,五万多的将士殉国,中路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收拢残兵败将之后,司马骏下令撤向了信都,这一命令不光是下达给中路军右路军的,同时也传达给了左路军副都督文鸯。
文鸯被蜀军拦阻在南深泽,第一战进攻受挫,还未等文鸯发起第二波的进攻,右路军的马隆已经是捷足先登,赶到了安国,救下了司马骏,文鸯最终还是迟了一步。
“时不予我呀!”文鸯在接到撤军的命令之时,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本来这一次救援司马骏是文鸯的一个最好的机会,但他却非常遗憾地失之交臂了,最终的结果是成全了马隆,想必现在司马骏对马隆是感恩戴德,而对自己则会更加地疏远了。
两位副都督平行设置,互不隶属,咋看起来双方似乎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但文鸯很清楚,所谓的讨逆大都督司马骏不过是挂一个名号,真正行军打仗还得靠两位副都督,两人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背后的竞争却是十分地激烈,谁能抢得头功,将来在朝中的地位就会压对方一头,对于文鸯而言,他过惯了那种压抑的日子,更渴望着出人头地,对名利的追逐已经到了非常偏执的地步。
司马骏看不起文鸯,甚至给他穿小鞋,这一切文鸯都能忍,谁让司马骏是一位权势滔天的郡王,在天子司马炎那儿有着极高的地位,文鸯自然不敢得罪,只能通过建功立业的机会表现自己了。
本来这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能救下司马骏,立马就可以缓和二人的关系,但天不遂人愿,文鸯未能抢先一步赶到安国,将到手的功劳白白地让给了马隆。
司马骏的退兵命令自然在情理之中,这一次中路军遭受了重创,已经没有余力再进攻了,只能是选择退兵,如果退兵的话,文鸯的左路军自然也不能呆在冀北了,孤军深入的话,势必将会成为蜀军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文鸯接令之后,不敢抗命,立刻整点军队,拨营起寨,返回了信都。(未完待续。。)
第946章 替罪羊
文鸯回到信都之后,将大军屯扎在信都城外,自己只身入城,去见司马骏。
信都城被水淹过之后,城内十分地残破,直到晋军拿下信都之后,信都原籍的百姓才陆续地迁了回来,信都城也才算是恢复了一些生气。
司马骏的讨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