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明皇-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大臣们见我讲着‘大逆不道’之言,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好,只好齐齐叫唤。若是臣子说这些话,早就被他们一拥而上打死了。
“呵呵,你们知道朕要说什么嘛?!为何一个强盛的王朝经历了百年之后便会走向没落?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也不能单怪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这点咱们先不说,但太祖立国到今年已经有两百六十七年了。朕登基的之初,大明国内的景象各位有目共睹,你们可以说说看,那是太平盛世的景象嘛?!”
跪在地下的大臣回想天启年间的景象,内有权阉作乱残害忠良,外有虏人侵略损兵折将,就是地方各省也屡屡有**发生,对比历朝史书所描情况,那真是离**不远了,而自己这一代便是**之臣。这个念头顿时将他们吓得一身冷汗,纷纷低头反思。
温体仁毕竟老奸巨猾,他略略一思虑便有了主意,他俯身道:“由史可知,陛下乃中兴之主,天佑我大明,老臣愿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温体仁话一出,其他大臣也醒悟过来。皇上说了这么多,自然不会是要说自己是**之君,按着皇上两汉、两晋、两宋的说法,皇上自然是自比中兴之君了。再者,崇祯八年的景况比起天启年间要好了不知多少,说是中兴也不逞多让。他们纷纷齐声道:
“陛下中兴大明,臣等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了这么多,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听到他们喊完我也松了口气,道:“各位爱卿都起身吧,朕是要中兴大明,但朕还要考虑的是子孙后代以后如何!太祖到朕两百余年后可以中兴,但两百年后呢?!光武帝中兴后为什么汉献帝无法中兴?!朕要巩固大明的基业,单纯靠祖宗的家法是不行的。待朕平定了辽东之后,自然会进一步改制。而立储也在朕的考虑之中,选贤君是朕之心意,若是晋惠帝这样的白痴,既是嫡长朕也不立,这点你们都要明白,对于大明长远有利的事情,朕是不惜一切去做的!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圣贤之道,岂若斯乎!”
曹珖道:“但是陛下。。。。。大皇子年幼聪慧自不在此列!”
“朕所思虑的不是一代而已!这立了太子对于皇子们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朕看史书曾有人言:‘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霄小且从而揣测,其懦者献媚奉迎,以陷于非;其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至父子之间,慈孝两亏;家国大计,转滋罅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历史上皇子们为争皇位而残杀的不知几多,就是贤明如唐太宗亦不能免!”
“陛下!”李标接着道:“陛下,我大明一旦太子册立,其他皇子则会之国到封地去,自不会有兄弟相残之事发生。”
“是吗?!但是这样养出来的皇子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大明宗室多少是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朕不想自己的子孙最后也沦落到此地步!况且嫡子就非一定是最适合的皇帝人选,难道你们身为大臣不希望代代皇帝都是贤明仁德之君嘛?!”
首辅成基命出声了,道:“皇上的心思深谋远虑,但国本一旦选贤的话将对社稷造成动荡,也容易引起皇子以及其他旁系皇室觊觎之心,大臣亦会为此而多生党争,请皇上明鉴!”
我呵呵笑道:“选贤所带来的弊端朕也想过了,现在朕已经想好了一个不错的法子可以确保皇子跟大臣都不会为此争斗,只是这个法子目前还不能对你们说。你们都是朝廷柱臣,有些话也不瞒你们,坦白说,炜儿是朕的嫡子,资质又在中上,是太子不二人选,但是朕却不能早立,不然就等同于朕也走回了立嫡的老路上去了。朕会按照朕所想的法子,一步步册立炜儿为太子的,给后世立个榜样,也给大明带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
各大臣听到最后都松了口气,他们知道皇上会册立大皇子为太子,这点他们已经足够了,至少他们几十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各位爱卿,你们在立储君上没有问题了吧?!”
各臣子们彼此对望了几眼都没有出声,我趁热打铁接着道:“那大家没有意见就好了,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我顺手拿起桌案上的奏折道:“看看啊,这是南京来的奏折。。。。。。。。”
扫了几眼我不由有些愣住了,放下奏折对刑部尚书钱士升道:“黄宗羲出了案子是怎么回事?!”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零二章 处理结果
更新时间:2008…10…18 13:07:38 本章字数:3692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零二章 处理结果
刑部尚书钱士升这次朝会就是想禀报黄宗羲的案件,但一开始就被立储的事情给搅和了。现在皇上问道,钱士升趁机禀报道:
“回禀皇上,南京六部联合发来公文,汇报巡盐御史黄宗羲在陪都南京杀害天香阁花魁白玉兰,并打算私逃北归时在扬州被擒获。内中详情,微臣已经将奏折递往通政司。”
“黄宗羲杀了人?!”我皱了皱眉,从案台上的奏折翻了翻,找出南京递上来的奏折。仔细看了下他们审查得到的案情,这委实让我吃惊跟失望。在我印象中,黄宗羲是明末的三大思想家,应该德行无缺才是。但是,我派他前往南京,给予重任,他却在南京城内寻花问柳,最后还把人杀了!
“你怎么看?!”
钱士升回道:“陛下,微臣以为应该将黄宗羲押回大理寺,其他人员一并送京重新审理方能定夺!”
这是一个常规的处理方式,黄宗羲毕竟是朝廷特派官员,理应由大理寺来处理。我沉着脸看了下其它奏折,发现案台上的奏折居然有很多都是南京官员发来的。而内容几乎一致,那就是弹劾黄宗羲、陈文一、李邦华、何楷等人。
这又是怎么回事?!居然搞得整个南方的官场都上书弹劾了,而被弹劾的人则全是我最信任的臣子。
“你们都看看这些奏折,这全是南京发来的!”
方正华闻言,便将那一沓的奏折递给了大臣们,成基命他们都传阅了一下没有说话。黄宗羲杀了人,陈文一他们协助逃跑,那被其他官员弹劾是在所难免的。皇上此番言语。。。。。必然是因为南京的官员们将皇上提拔用的人一网打尽,皇上心理上过不去。但是这个话他们就不好接口了,若是案情属实,那么严惩这几人天经地义。
“陛下。。。。。”
过了好一会,我打破沉默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思虑下再作决定!”
“是,陛下!”大臣们都知道现在被弹劾的是皇上的天子门生,皇上肯定心情不好,所以他们也不敢罗嗦一一躬身行礼退下去。贺逢圣本来想留下来替陈文一求情的,但看现在还不是时候只要退了下去。
“成首辅,你留下来会,朕有话对你说!”我突然叫住成基命。
成基命忙回身道:“是,陛下!”
众人都走了后,方正华也摒退其它太监侍从,自己到外边守着。没了其他人,我对着成基命道:
“成爱卿,这两天朝廷内外出了不少的事情,要爱卿为朕分担了!”
“微臣得陛下信任身居首辅,是分内之事!”
“朕知道御史们对你们内阁大臣多有微辞,但成大事者何须理会!对了,黄宗羲的案子你怎么看?”
成基命躬身道:“据微臣所见,这件案子有些蹊跷!”
“说说看!”
“微臣以为,从案情分析来看,黄宗羲杀人之罪可能较大,毕竟当时只有他一人跟死者在一起。但同时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黄宗羲到两淮巡盐几乎丧命,说明黄宗羲查盐之时曾被人所忌。此番也有可能为人所趁,故意构陷。黄宗羲离开天香楼到白玉兰之死,其中还有一段时间,因为太短,仵作无法判断死者具体何时被杀害。但若是有人精通刺杀之道,不用一刻的功夫便可杀死身为女子的白玉兰。”
“你是说白玉兰非黄宗羲所杀?!”对于这个时代的武林高手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的刺杀手段迅捷,完全有可能在片刻杀死白玉兰,我的大内侍卫吕强、铁牛、候二等人都有这本事。
“这点微臣不敢妄断,微臣觉得那黄宗羲饱读诗书断不至于杀人,况且黄宗羲真若冲动杀人,他不去衙门投案怎会私逃?!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黄宗羲不可能不知私逃罪加一等祸及家人。以他至孝的人品必不会如此,是以微臣才有以上的怀疑。不过此事当发往大理寺重审,案情便会真相大白。”
我呵呵笑道:“嗯,你所言跟朕不谋而合。朕对于黄宗羲杀人倒绝得可能,他毕竟年轻,血气方刚下杀人也属正常,让朕觉得出奇的是陈文一也被卷入其中。若说李邦华帮黄宗羲逃跑,朕还有几分相信,但陈文一行事稳重,就算黄宗羲跑到他那,他也会劝其投案!”
“皇上明鉴!”
“还有一点的是,江南的官员们将朕派往南方的臣子都弹劾了,看样子是要一网打尽!”
“陛下的意思是。。。。。”
“朕没有别的意思,他们都是朕的臣子,朕不会偏听偏信的,但是若有人要强压朕委派的官员,朕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那皇上打算怎么处理?”
“成爱卿,你有没有发现南京六部的奏折少了一个人的奏折!”
成基命一想,省悟过来道:“陛下是说南京兵部尚书钱象坤的奏折?”
“嗯,案情的奏折是钱象坤他们联名发来的,但是其他大臣都附折弹劾陈文一等人,身为南京六部的领头大臣,他没有理由不上奏禀报当中发生的情况。他的奏折到现在都还未来,真是有些奇怪!”
“陛下可等钱尚书的奏折到了后再下旨意处理如何?”
“嗯,就这样吧!”
除了等钱象坤的奏折,我更想知道陈文一等人发来的密奏会说些什么。成基命走后,方正华很快就去把这几日收到的密奏拿了过来。我一一看过之后,眉头不禁深皱起来。沈缜、钱兼益的密奏只是按着案情叙述了一遍,陈文一跟李原吉的说法却跟案情相反,认为黄宗羲可能被人诬陷。而捕风营的回报则是坊间传闻,大体跟案情差不多。
一时间我也看不出头绪,但是我却不能将案子这么快押回京师来审。如果黄宗羲真是杀了人,我必会将黄宗羲正法明典。但如果黄宗羲是被人陷害,那么我命大理寺审清楚了,朝野内外也会说是因为我要保住他们而翻的案。御史们必然会集体上书,而审案的官员也会遭到怀疑,案子会波及越来越大。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立储的事情还没解决,黄宗羲犯案只会让言官们找到更多反驳新政的借口。要不是陈文一等人是我的心腹,我都会将他们快刀斩乱麻的放弃了。我将陈文一他们放置到江南,一切都是为了以后的改制,江南尾大不掉的局面必须改变。但是现在怎么会给人一锅端了呢?!
是了,魏行之他们上奏折要求立储引起风波,然后黄宗羲案子就发了,怎么会这么巧合?!他们就是要我首尾不能兼顾嘛?!。。。。。。不过,还是自己多心了吧。魏行之是一个耿直的御史,肯定不会搞什么诡计,而且他是因为荧惑犯太微才要求我立储的。就算有什么人要搞诡计整黄宗羲他们,也绝不会猜到荧惑犯太微这么准确。
真是头疼!!
不过两天以后,钱象坤的奏折让我解决一个大问题。他详细的讲述了黄宗羲案件中存在的破绽,以及他的发现。这让我大大的放心,立刻下旨给南京都察院,要求都御史陈于廷主持重审。而奏折中的另外一个要求我也准了,呵呵,想不到大明的奇女子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发布旨意让南京都察院重审,京师各部官员除了稍微有些吃惊外,倒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至于御史们则被我的话全部驳了回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御史都是坐在京师听人所言而已,没有必要再浪费奏折。
至于立储的事,因为我已经答应了早晚会立炜儿为太子,而内阁大臣跟六部大臣跟我在这件事上已经有了默契。很多官员已经没有提起这件事,就算个别言官还在喋喋不休,也给我将他们压了下去。而钦天监的官员们则有的忙了,因为明刊号外举出荧惑犯太微的种种预测不对,礼部要求他们尽快核对准确,重新确认荧惑犯太微预测何事。是以钦天监的大小官员都在忙这个事情,只有监正汤若望因为是西人才免于日夜翻读以往的天文历书。
过了数天后,立储的事情总算平复了下去。御史们没有闹出什么风潮来,外官更加不敢乱上奏折。我知道成基命他们会帮着我把这件事搞定,所以我开始继续被中断的计划。
这日,我宣孙承宗入宫觐见。
“爱卿,你帮朕看看这两个人选如何?”
“李继贞跟孙传庭?”
“就是他们两个!”
孙承宗有些迟疑道:“皇上是打算用他们。。。。。?”
“扩建三营!”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零三章 再建二军
更新时间:2008…10…18 13:07:39 本章字数:3195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零三章 再建二军
“陛下!”孙承宗没有想到我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扩建三营,但是这个问题却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因为按照旧制京师三大营的兵额都有二十来万,现在三营不过区区六万而已,扩建三营是迟早的事。孙承宗想到这,又想起皇上问的那两个人道:
“回皇上,这两人老臣没有与其共事过,但孙传庭这几年提督九门,微臣见其带兵已有将领风范,但未见其实战,故老臣不能断言。李继贞是兵科给事中出身,老臣读过他的奏折颇有谋略,但未实际带过兵,老臣亦不敢断言。”
孙承宗说的中规中矩,若不是我以前在明史上有他二人的印象,当然也不肯定他们是否合适带兵。作为三营的提督,必须是文武双全才行,京师三大营不仅是最精锐的部队而且也得是最忠心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