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74部分

异世明皇-第74部分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们没了面子。
  但这事实上是我也是没有办法,李原吉他们是立了功劳,近千万的银子为我解决了多少的烦恼。如果朝廷拿不出让他们感恩戴德的恩宠,只怕后面就难了。如今辽东的事情悬而未决,各处地方都要用银子。大明除了福建水师,浙江水师,辽东水师外都还没有再另外组建新的舰队,在南洋,郑芝龙的家族舰队可以说的上是一家独大,这几年更是联合福建水师把南洋海面上的海寇清了个干净,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国也不敢轻易挑衅大明船队。
  李原吉尚好,毕竟是从京官里提拔上来的。但郑家的人可就不一样了,若他们心怀反心,乘机兼并了福建水师,就单凭浙江水师,只怕南国海域内无人能制得住他们。如此一来,不仅朝廷每年少了几百万的收入,以后要想剿灭他们也大费周折。所以要拢住郑芝龙他们的心,朝廷不能不做出些姿态来。
  另外海贸上还有田弘遇一家,田家虽然是外戚,但每年从关外贸易回来的银子也不比李原吉他们的少。这几年,田家不仅把商业的触角伸到了朝鲜,还连接到了日本。从辽东运回的皮毛,人参不仅运到江南,甚至还直接出口到日本换回白银;在大明许多繁华之地都有田家的商铺分号。对于田家我也不能吝啬,再封田弘遇爵位是不行,只能封荫妻子。
  正当我还在思想之际,内侍就来禀报李原吉他们到了。我宣了他们进来,李原吉几年不见,人还是老样,多了点风霜之色,郑芝龙也差不多,随他们来的还有一个孔武有力的鲁汉子低着头紧跟在郑芝龙后边,应该是奏折上说的郑芝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敢在运河开炮,现在他一副局促的样子,看来天子的威仪还是有些作用的。
  “臣,李原吉(郑芝龙,郑,郑芝豹)叩见我皇,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说话有些激动,脸上放着红光。可以看的出他们应该被城外的迎接喜得激动异常,到这都还没有平复下来。
  “三位爱卿平身,自元年一别,朕已有三年未见爱卿。众爱卿在南三年,出行万里扬威海外,朕着实欢喜。卿等三年劳苦,为大明增数百万赋税,朕必为你们表功。”
  “此乃皇上圣明,臣等不敢邀功。”
  “呵呵,有功必赏,这没有什么好推辞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来的奏折写得很详细,你们把沿海四省的海关建了起来花了不少力气。另外你们能够想到开发台湾,朕高兴得很啊。”
  “皇上…”李原吉说话有些哽咽,开始他还担心言官就此事来弹劾他们,不想得到的是皇上的表扬,心中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差点掉下泪来。
  “你们都是大明海外贸易的先行者,来,跟朕说说,如今跟南洋一带的外贸如何?”
  李原吉平复了下心情道:“臣等在南疆紧遵皇上圣谕,建立海关,引导民众出海。先时海关所得都是靠朝廷船只,百姓见官家获利后,不少大的乡绅也出资造船,其后百姓更是争先出海,载着货物到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交易,船队最远的还去到了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这全耐郑将军的水师扫除了海域内的匪患,百姓们才敢放心出航。”
  “恩,郑将军果然是我大明的水师将才。”
  “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郑芝龙谦逊道。
  “你们做得不错,不过怎么没有船队去日本的?”我顺口就问出了这一句话,我记得史书记载早在郑芝龙归顺前,他们就已经跟日本开展贸易了。
  没想到皇上会有这么一问,委实让郑家兄弟头上有些冒汗。因为国内的船只对于日本这条航线不清楚,一直来都还是郑家兄弟所属的商队所垄断。这件事李原吉也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也缴税,所以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但这确实严重违制,如今皇上问起,能不紧张吗?!
  郑芝龙吞了吞口水道:“因为由福建到日本,航线难行,只有臣的水师方可挡得住风浪,是以百姓尚未敢前往。臣如今正率领水师勘探航线,相信不久可以通航。”
  看他们的表情也知道怎么一回事,我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是鞭长莫及。我不想纠缠这个问题便转移话题道:“怎么只有你们两兄弟前来述职?郑爱卿其他的手足呢?”
  郑芝龙见皇上并没有追究,不禁松了口气:“回禀皇上,臣弟郑芝虎领着水师操练,郑鸿逵在台湾安定福建过来的移民,只有臣的三弟郑芝豹跟臣前来陛见圣颜。”
  “好,果然是朕之忠臣良将!你们在江南的的表现朕很满意,朕已经决意让你们再迁一任,有功之人都升一级,希望你们把大明的南疆经营好!”
  李原吉他们等我说完,赶紧谢恩,又说了些歌功颂德,感恩图报的话。
  “至于其后海域的事情,你们要留心那些西边来的夷人,若是些有能力的,懂得造船炮的夷人都给我请到京师来。大明要用他们造船造炮!”
  “臣等遵旨!”
  “台湾如今有佛朗机人在筑城,如今台湾又迁入这么多大明的子民,你们可要看好了。大明乃天朝上国,跟那些夷人争执,有失我大国体面。不可故意挑衅,须得以和为贵。”
  “臣等遵旨!”
  “朕上回听闻安南内战又起,不知现在如何?”
  李原吉回道:“回皇上,如今两家陷入僵持阶段,安南国主虽实力较强,但要灭去叛臣阮潢只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恩,旧年朕不是批准你们卖了些火绳枪给安南国吗?怎么得到大明援助仍旧打不下来!”
  “回禀皇上,大明火绳枪较安南原先的火绳枪火力更猛,携带方便。三月出兵之时,安南国势如破竹,但到了六月,安南国兵进入山林,其时安南多雨,火药常湿,火绳枪空有其利,被阮潢打了个措手不及,就此相持下来。”
  “哦,这事只怕使得安南国内已无多少米粮跟我大明交易了吧!”
  “皇上英明,今年海外运粮全靠暹罗,老挝及苏禄等南洋诸岛。”
  “对于这些南洋诸国,大明要示以友善,安南力为我大明藩国,如今他们内乱,朕也不忍见。你们到安南时,可向他们国主转达朕的意思。听闻安南郑氏乃跋扈之臣,他若敢行陈朝外戚胡季嫠之事,朕必不会坐视不理。”
  郑芝龙兄弟自小未曾多读书,是以皇上说的后面几句他们也只是听得半懂,李原吉可是正经的科考出身,自然知道皇上话语其中的含义。陈朝外戚胡季嫠专权,乘机杀死陈朝皇子,谎称无嗣,骗过了大明篡夺王位,得到大明的册封建立胡朝。其后谎言揭穿,大明发兵攻打安南,占领了当时的首府升龙。由于无嗣,大明曾设置郡府归到了大明统治之下。领兵的将领就是英国公张惟贤的先祖张辅,英国公的爵位也是因为那一次战功才有的。如今皇上这么说,也就是暗示大明支持的是黎氏,让郑氏不要轻举妄动。而在军备上援助安南国,剿灭阮家,确保安南国主的名位。
  李原吉不敢多做深想,躬身道:“臣等遵旨!”
  只是李原吉没有想到,我只所以这么说就是不想这么快在南疆出现一个统一的安南国,虽然卖武器是为了盈利,但只要他们朝廷内不合,不能统一行事,我就不用担心安南人闹事。
  之所以不支持顺义的阮潢,是因为安南长期内乱也不利于贸易,何况如果大明支持一个叛臣,这名声委实不好,怎么说忠君爱国可是我要提倡的。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几位爱卿一路辛苦,朕特意让光禄寺准备了午膳,你们用过饭再到各部报到。”
  “臣等谢皇上赐宴!”
  我满意的看着他们的表现,安顿好南边,我才有精力来对付北面的女真跟蒙古人。只要大明朝廷全力对付辽东,还怕女真人不亡国?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二章 结盟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5:45 本章字数:5478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二章 结盟    
  宋献策出使察哈尔很快有了消息,大同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给我发来了宋献策的奏折。因为这次只是协商,也就没有什么国书之类的东西。在奏折中,宋献策详细的叙述了此次跟林丹汗接触的结果。
  林丹汗倒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缠,收了银子之后,有模有样的跟宋献策开始商讨关于结盟的事情。察哈尔方面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要求,都是按原先的旧例,要求开放大同,宣府互市,除了茶,盐,布匹外还要一定数量的铁器,察哈尔方面则以马匹来交换;另外就是要大明方面把给其他三大部的赏银,马价银都给察哈尔部;察哈尔部每年的赏银为八万一千两白银;联合会战中,蒙古兵每月粮饷一两五钱,斩八旗兵丁一级,赏白银五十两。
  这个结果恐怕是宋献策费了不少心思才争来的,毕竟在林丹汗看来,大明主动跟察哈尔结盟,就是为了联合他对付女真人,大明是有求于他,他可以狮子大开口的向明朝要价,特别是其中提出要大明提供铁器。蒙古自身产铁甚少,铁器又是军备物资,大明至成祖开放马市起,从没有向周边输出过铁器,大明炼铁厂都是实行军管,各处用铁由兵工两部调配。历来蒙古从大明所得到的铁器都是民间私自偷运,所得不多。林丹汗便是想乘此机会大捞一把,装备他的蒙古骑兵。可以看得出他对此次结盟倒是心思不少,在打大明的主意了!
  因为跟蒙古人和谈事关重大,即使我是皇帝也不能自专,更何况里面的条款有违祖制。若是我私自答应,少不得几个大臣要跪死在午门外。所以接到宋献策奏折的第二天早朝,我就这件事专门跟大臣们商议。但这次的朝议却是上回的重演。以温体仁,郑以伟为首的一派坚决反对跟察哈尔结盟,以兵部尚书王永光为首的一派就支持和议,剩下的都是中间派,还在左右观望。
  “皇上,察哈尔竟要求输入铁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皇上同意便是太阿倒持,最终便是要伤及大明啊。大明若重蹈覆辙,皇上亦无面去见大明列祖列宗啊!老臣今日口出不敬,皇上若能纳谏,臣甘愿受罪死而无憾!”讲到后面,郑以伟是老泪纵横,伏地不起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郑以伟第二次在朝堂上苦谏了,他的表现确实是让人觉得是一个刚直的忠臣,不管他的见解是对是错,无需太久,很快他敢于劝谏的名声就会传遍仕林,说不定后人写史书也少不了一笔,这大概就是大明文臣们所重的名吧。名利总是诱人的,经郑以伟这么一来,以后大臣们会不会议事的时候不管对错都死谏一下呢?!我是不是该在这个时候堵住这个风气?!
  我也不知道我这是第几次走神了,朝中两派争来争去都没有说服对方。
  “这…郑爱卿请起。此事尚在商议中,大伙权衡利弊方做决断。若确实有害于大明,朕又怎会答应!爱卿快快请起!”
  听到我这么说,郑以伟才颤抖的站起来,颤巍巍的回到班列。我见到如此,面对这这个年龄都可以做我祖父的郑以伟,我又不忍心再呵责什么!
  “其他大臣的意见呢?!”
  下边的大臣互相观望了下,最后是兵部尚书王永光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郑大人所言虽不可不虑。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大明不与察哈尔部结盟,其害大于利!大明将在辽东,大同两线受敌。如今大明在辽东集兵十八万,每年花费军资四百余万两白银。若察哈尔部乘机要挟,九边兴兵,臣恐国库难以支撑。到时京师背腹受敌,大明危矣。若是这样,我等才是大明的罪臣!两权相害取其轻!皇上,微臣以为可以与察哈尔部再议,务必结盟。”
  王永光的话得到主和派的附和,此时郑以伟因为心情激动,岔了气无力反驳,好一会才听到有人说:
  “皇上,臣以为此事王大人危言耸听了。”说话的是翰林编修文震孟,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从孙,素有名声。郑以伟博学多才,文震孟甚是敬服,平日以师礼侍之。他见郑以伟被王永光一番话说得还没有回过气来便出言相助。
  “如今辽东乃是鼎足之势,察哈尔不与大明结盟,却也未必与女真人狼狈为奸。成祖设置九边便是为了防备蒙古,每年耗粮饷无数,如今即便大同披兵,难道其余八边数十万人马不足抵挡察哈尔部?天启二年,王化贞便是依靠蒙古人,方导致广宁之失。前事可鉴,臣以为整饬九边方是正道。”
  文震孟的话说得堂堂正正让王永光不知如何反驳,毕竟在大同,宣化,延绥,等八府驻有四十余万大军,是专门用以防备蒙古人的。可王永光也知道,这四十万里面不知藏了多少的水分,剩下的士兵战斗力极为有限,怎么挡得住蒙古的铁骑呢?!北面长城年久失修,骑兵很容易就从当中关口突破而入,直指京师。可以说,北疆长城防线是处处有漏洞,根本就经不起折腾。可这话,他作为兵部尚书是不能说的,尽管朝中大臣也彼此心知肚明。他支吾了半会才道:
  “皇上,蒙古人领兵胁赏,杀伤民众之事就在天启朝有过。若大明与女真人开战,察哈尔人必然会前来胁赏。与其如此,微臣以为不如结盟。”
  文震孟直接道:“蒙古人好利而背信,天启年间于我大明有约共击女真人,但蒙古人却乘广宁之失,派兵胁赏,王大人可有保证,察哈尔人拿了大明的赏赐就不会再旧病重犯。”
  “若是不结盟,察哈尔人更有借口来犯!”
  “既然如此大明又何须资敌!”
  “皇上,若是两边作战,国库难以支撑。”户部尚书程国祥说了句实在话。
  双方仍旧是僵持不下,这个局面只能等我来收拾。
  “既然各位爱卿各持己见,朕觉得这件事情就先商议到这。此事先交给内阁大臣,等他们议定了再说。退朝!”
  回到乾清宫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