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清 >

第35部分

谋清-第35部分

小说: 谋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无良接着说:“而且据我所知,现在的法国可是对莱茵地区有着很强的**,一旦贵国和奥地利开战,贵国是否要面临两线作战呢?”
    腓特烈拿出自己的手绢,抹了一把汗,“王大臣阁下我非常认同您的想法,这是极有可能的!”
    “呵呵,那我就想问您了,以贵国的25万军队,和很浅薄的国土纵深,贵国如何抵抗奥地利和法国人的同时进攻!”
    受过宫廷教育的腓特烈,用自己的手抹了一把头,“我国是做不到的,就是拿破仑也不能做到。”
    燕无良没有回应他的话,“呵呵,贵国的人口好像没有我国的一个省多吧?”
    腓特烈还没明白这句话后面的意思,“是的,您的国家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就是了!”燕无良拍着自己的大腿,“我国的人口众多,而贵国人口少,我国排出一部分人帮助贵国将一部分适合服兵役的人替换出来,不是很好吗?这样既不影响贵国的经济,还帮助贵国扩大了军队!”
    腓特烈这个时候才如梦方醒,原来说了半天是这个意思啊?不过听起来是这么一个道理。他点了点头,低下头,但是没有说话。
    燕无良看着这个情况,还行,算是有点门了,“这个问题,您可以再想一想,是钱重要还是军队重要!反正在本王的心里,我们大清帝国至少要有300万和贵国的军队一样的军队,我才能对我国的安全放心啊!呵呵!”
    腓特烈听到那个300万的时候都开始伸脖子了!心里想:这个家伙不会是一个战争狂吧?俄罗斯才有多少军队?300万?我们普鲁士就是所有的适龄男人都去服役才能达到!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这是清国的王爷,他们国家就是人多!只要他们有钱,别说武装300万军队,就是武装1000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是的,我国是需要军队比需要白银更加重要,可是要是没有这些白银我国也没有办法进行军队的建设啊?”腓特烈这次替燕无良开头了!
    燕无良心说,我等的就是你自己说这句话:“腓特烈殿下,您看,贵国和我国都需要建设大量的军队,可是贵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我国呢?我国去年的财政收入在9000万两白银,而我国需要应付南方的战争,还要进行各地的救灾,就是再挤也不过能拿出来1000万两,可是我国皇帝陛下在今年可能就要驾崩了,必须要留下500万到600万两来进行国殇之用。根本就拿不出来3000万两白银。所以我们只能在欧洲进行债券的发放!”
    腓特烈这个时候才知道,弄了半天你们拿不出来3000万两啊!
    “贵国真的没有吗?”腓特烈还是有点不死心啊!(可怜的人啊!)
    燕无良这个时候开始吹牛不上税了,“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我们受到教育就是一种诚实的教育,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多,很抱歉啊!”
    腓特烈作为一个受过宫廷教育的人,对于别人的抱歉还是很容易容忍的,“这样的话,看来只好进行募集了。”腓特烈说话的时候,那个难受啊!
    腓特烈不会讨价还价是一码事,但是傻不傻是另外的一码事,“王大臣阁下,我国为贵国募集资金这个不成问题,但是贵国需要一定的抵押吧?”
    燕无良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低下头,想了一会,“这个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国家的税制比较复杂,让我想一想……”
    燕无良低着头想了半天,“有了!我国可以用鸦片进口的关税作为抵押!”
    腓特烈也想了想,“可以,贵国的鸦片进口每年都要有3000万两的总贸易额,按照20%计算的关税的话,一年也有600万两,可以!”
    燕无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每年光是进口鸦片,就要用掉这么多的白银!心里对英国人的恨就不要提了——奶奶个熊,老子要是不让你们知道白粉的厉害老子就不是人!想着的时候燕无良的表情就变了,看得腓特烈一阵不明白,还以为燕无良对用鸦片关税作为抵押有不同的想法了。
    “王大臣阁下,您这是怎么了?”
    “啊,对不起,我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抱歉啊!”
    腓特烈一听不是对鸦片关税作为抵押反对,也就放心了,“那王大臣阁下,先期的投入资金您看?”
    “这个问题嘛,我是这样想到,首先我国将建设的是17个军事工业项目和两条铁路以及127个民用项目里的钢铁、冶金等12个项目,然后再说其他的105个民用工业项目。这样前期首批投入,本王认为在欧洲的首批债券的募集就基本够了,这些钱可是全在贵国采购相应物资的!至于军备采购嘛,本王认为有500万两到600万两应付首批的10个师的也就足够了。您说呢?”
    腓特烈也是知道军队装备的费用:“嗯,应该是足够的了。”
    “呵呵,那我们不是基本就算谈完了吗?”
    “呵呵,尊敬的王大臣阁下,您是一位狡猾的人!”腓特烈这个时候才认识到,自己其实一直在谈判中被燕无良牵着鼻子走,但是大度的腓特烈还是认为这个合同是应该签订的,“不过我认为我们算是基本谈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呵呵,好!”
    接下来,两个人又谈了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最后的《清普经济合作建设条约》基本是按照原来的《草约》进行的签订,只是加了一个有关支付方式的《密约》,密约的主要内容是,清国首先向普鲁士王国提供600万两采购军备的费用,以为清帝国在本国建设10个现代化师,17个军事工业项目和12个重要的民用项目由首期的债券进行支付,以后的105个项目和军备费用由以后的债券进行支付,一应债券由普鲁士王国进行发行,大清帝国以鸦片贸易的关税作为抵押,普鲁士王国在债券发行中获得3%的发行费,该债券分两种,5年期利率4%,10年期利率5%。
    不过在《清普经济合作建设条约》中加了一条:严禁普鲁士公民在清国进行传教。
    对于这一条腓特烈很是不明白,最后燕无良解释了,清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在这个国家进行单一神宗教的传播,很容易造成社会动乱,而且搞不好再出一个普鲁士的“马神甫案”,很影响双方的关系。
    腓特烈也就不再多说了。
    不过燕无良接下来一句,让腓特烈晕了过去,“你们得在发行费里拿出三层给我作为回扣!”
    刚开始腓特烈不同意,但是燕无良说了一句,“这年月没有回扣,谁做生意?”
    腓特烈连忙就同意了!
第十九节 人贩子 (第一更)
    燕无良将普鲁士人给搞定了,心里高兴是不错,想到承德的那一帮子保守派,自己就头疼了,自己没有和朝廷打招呼,就和外国签订条约,这条约在保守派眼里简直就是卖国到了家,到时候他们要是再给那个耳根子软的咸丰说点啥,咸丰现在据说神志都不太清醒了,万一这位逃跑皇帝给自己来一道不准签的圣旨,老子也是没有办法啊!
    怎么办呢?要是有个人帮着说说话就好了。燕无良开始掰着手指头数,僧王?不行,一个武人,这个事情说不上来。懿贵妃?算了吧,现在她还要指望我关键时刻去就她呢,现在的承德可是那八个人的了,她说了也是没说。鬼子六?不行,他不说还好,他要是说了,更麻烦,历史上咸丰杀英国谈判使节团的事情,其实和鬼子六有关系,要不是这小子和英法关系好,咸丰也不会把英使杀掉,那就剩下一个文祥了,文祥是开明派,也大概知道了国家的现状,虽然是满人,但是还是比较清醒的。
    “燕安,去把文中堂请来。”
    燕安去找文祥这功夫的时候,燕无良自己笑了笑,“自己在朝廷里的朋友可是真多啊!”
    抬头就看见燕安回来了,“你怎么又回来了?”
    “爷,中堂大人自己来了!”
    “还不快请?”
    “喳!”
    “不用啦,老头子自己来就是了。”文祥老大不客气的就进来了。
    燕无良一脸的堆笑:“您看,这话是怎么说的,咱可是要去请您的,您自己就来了!”
    文祥说了一句:“王爷好本事啊,直接就和普鲁士人签了条约了。”
    燕无良心里有点疙瘩了,“这事情您怎么知道的?”
    文祥笑了笑,“那个普国的藩王腓特烈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回去就找那奥地利的彼得哲去了,把你的条约当着彼得哲的面就读开了,彼得哲在您这里吃了软钉子,不敢直接来,就跑到我那里去撞钟,我不来行吗?”
    燕无良心说,“没看出来啊,这腓特烈一个亲王怎么和我一个脾气的!”嘴上却说:“中堂大人,您来的正好,这普鲁士人咱们就算对付过去了,奥地利人也不是什么难得,这条约也不会和普鲁士人差多少,但是有一条,朝廷能不能允了这条约,现下可是不好说的很啊!”燕无良是想让文祥上套,让文祥替自己出头。文祥几十年宦海,哪里有不明白的地方?
    文祥想都没想,“呵呵,我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不过你得把条约到底能给咱大清带来多少好处告诉老头子,要不您那个条约,我看着可是比咱大清打输了赔的还大!”
    燕无良也不说话,拉着文老头就往书房去,进去后把门关严了,从柜子里拿出来来那份支付《密约》,交到文祥的手里。
    文祥也不说话,打开就看了,看完后低头想了想,“咱大清去年的岁入是8700万两,南边的战事要用去差不多3000万两,各地还要用去其他的4000万两,今年也就是有个一千七百万两的存银,皇上哪里还要预备下600万两,北京的园子要预备个500万两,其他乱起八遭的也不够啊!”
    燕无良还真不知道,他以为大清国不管怎么说,一年也总有得几百万两的银子的留底吧。一听文祥把家底报出来了,自己也是头疼的要命,“别的地方挤不出来了吗?”别看燕无良和腓特烈说什么要在国内发行债券,实际上,他是真的不敢在国内发的,因为大清国对自己老百姓的信誉实在是说不过去的,就是后世的民国也不怎么样!这债券不敢发,国库没银子,燕无良可是不想让自己老丈人的日升昌升接这个炸弹的。
    文祥看着燕无良一脸焦急,轻轻的笑了笑,心说这位王爷是个干事的,但是还是不太明白大清的一些个内幕啊,毕竟是从小在洋夷哪里长大的,“呵呵,王爷不要着急,户部没有,内务府有、圆明园有,只要皇上发话了,这银子绝对是足够的了!”
    燕无良刚想说话,文祥就说了:“不过您这要上百万的壮丁去哪个普鲁士国,这皇上能同意吗?再说了,咱大清可是有父母在不远行的祖训的!难办!”
    燕无良到没有觉得这个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呵呵,文大人,现在不说别的地方,就是山东直隶都是大旱连连,老百姓哪里有得吃食,咱们这些年发匪、捻匪、洋夷,这半个大清都快打烂了,眼下里今年山东又是颗粒无收的局面,据我从天津府石大人口里得知,天津府的存粮也就是刚刚够,要是年底没有南方的漕粮过来……您想想,上天有好生之德,山东的灾情如此严重了,捻匪都还在山东南部流窜,发匪截断了漕运,这山东的几十万灾民要是再没得吃食,到时候,这山东可不是江宁,万一那个捻匪或是发匪看到了这个局面,添油加火的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可是把这些壮丁都送到普鲁士去,留下的老弱妇孺如何处置?”文祥对后续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
    “中堂大人,要是这些壮丁在的话,这些老弱有几个熬的过去啊!”燕无良把心里最不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文祥低下头,念念的说,“王爷说的是啊,要是壮丁在,这些老弱为了本家血脉,会把最后的粮食和救灾粮给这些青壮,让他们去逃荒,而自己就留下等死了。”
    燕无良红着眼睛说:“所以,本王觉得这些壮丁去了普鲁士,到了那里好歹有吃有喝,每年能给家里寄回来10两银子,那些留下的老弱妇孺还可以省着点吃朝廷的赈灾粮食。也许就都能活下来。”说完这个话,燕无良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个纷乱的帝国,到哪里去找粮食啊!哪里又有真的为灾民着想的好官!
    文祥抬起头,看着这位大清现在最年轻的王爷,“王爷,这个事情老夫帮着您疏通,如果不行,咱们就一同去承德,当面奏明万岁,几百万人的生死啊……”(历史上,1860前后山东的人口急剧减少,一是大旱造成的逃荒、一是兵乱,真的是很惨的。)
    燕无良看出文祥是真的要帮忙了,就把最后自己的目的说了:“中堂大人,其实无良本来也没有想到这将人送到普鲁士能救的了老弱,减少饥荒的危害的。只是觉得咱大清就是有了那些机器、军械也未必有人懂得制造和使用的法子。所以就想向普鲁士送点人过去,让他帮着咱们教教,可是要是直接派人去学,我一是怕学不出啥来,二是怕人家也未必真的教,所以就定了这么一个法子,依我的想法,这些人十有**是给人家种地去了,但是只要有了10来万人能进的了人的工厂,咱就认了,谁叫咱现在没有这些技术呢?再说了,别人的东西再好,咱们总是卖也不是个办法,还是自己造的好,哪怕差点,咱们只要多,不就行了吗?”
    “对呀!这个事情就抱在老夫身上!别的不说,老头子在朝廷里的人脉,也不比那八个里的差!”文祥听到燕无良的肺腑之言,也知道这是正理,拍着大腿就应承了下来。
    燕无良也没有矫情:“如此多谢中堂大人了!”
    “客气了!客气了王爷!不过这普鲁士算是定了,但是这奥地利?”
    燕无良想都没想,“普鲁士是什么待遇,就给他什么待遇就是了,无良的意思就是,咱大清占大便宜咱就都同意,占小便宜咱就谈谈价钱,不咱便宜还吃亏,咱就给他轰走!不过奥地利人给咱的好处,可比普鲁士人多,但是咱们现在不是没有那么多银子吗?呵呵”
    文祥一听点点头。
    “再说了,这奥地利人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