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443部分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443部分

小说: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山浩志不是?他确实不明原因死在了国安手下,不过当初负责审查青山浩志的两名人员都是无辜的,具体原因只能查到中毒,其他的也没有明确结论。按理说这种案子不会封档的,可就是被封了,说明里面肯定有鬼。”

    王庸点点头,而且那个鬼还不小,手都能伸到国安里面去,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朱维权继续道:“不过我按照你说的,查了下青山浩志的身份,还真查出点可疑的东西来。那个青山浩志早年曾经在南韩呆过,呆了二十多年才回东洋。他回东洋后始终孤身一人,无妻无子。至于有没有情人,就不好说了,毕竟我也接触不到东洋的情报网,没法查证。父母早亡,旁亲早没联系,家庭构成基本如此。唯一可疑的就是二十多年的南韩生活。”

    王庸一皱眉:“你是说,他在南韩可能也从事间谍工作?那有没有可能,他在南韩留下了什么证据或者子嗣呢?”

    “这个还有待调查,耐心等吧。涉外情报的复杂性你知道的比我清楚,我只是一个小兵,没有一句话就弄来想要情报的权力。如果我查到会尽快告诉你的。”朱维权说。

    “谢了。你刚刚说要在大澳逗留很长时间,是又驻外了吗?”

    “谈不上,只是帮着稳定一下大澳如今局势而已。”

    “大澳局势?那边不是一直很安静吗?”王庸愣了一下,奇怪的问。

    大澳跟香江比,对于内地的认同更高,所以一直以来都比较安定,并没有什么幺蛾子。朱维权被派驻大澳,并且一时半会无法回来,只能说明那边局势不太好。这就由不得王庸好奇了。

    朱维权苦笑一声,道:“大哥,你是多久没关注时政新闻了?大澳老赌王去世的消息都没听说?”

第六百七十三章 女导演

    “赌王去世?”

    听到这个消息,王庸一惊。

    也许普通人不明白这消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可王庸很清楚。老赌王去世,新赌王必然要上位。而新赌王可不是像是古代皇帝一样隔代指定的,就算你指定也没用,没多少人认可。

    就跟老赌王的上位史一样,新赌王的诞生必然也充满了暴力与鲜血。

    以前大澳没有回归,所以不管内部闹的多乱都没人管。但是现在大澳已经回归了,作为华夏的一个特区。华夏政府必须保证其稳定,也就不能容许再发生以前那种暴力事件了。

    朱维权就是因此被派去说和的,不过这个任务很艰难,朱维权想要圆满完成非常不容易。王庸太清楚那些资本家们对于利益的渴望了,岂是一个朱维权能够压制住的?

    如果朱维权背后站着的不是国家,恐怕朱维权连大澳都进不去就死在了路上。

    “自己小心,如果真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跟老乔说一声,我可以支援你。”王庸沉默一声,随即说道。

    朱维权闻言顿时大受感动:“得了,有你这句话,哥们之前为你做的那些都值了!放心,经历过欧洲的场面,大澳这边顶多算是小池塘里捉泥鳅,翻不起什么大浪头。”

    听朱维权如此有信心,王庸只是笑笑。虽然他不认同朱维权的话,可也没打击朱维权。

    大澳跟欧洲还不同,欧洲遍地是敌人,遇见了就一个字——怼。可大澳不同,敌人也可能是朋友,朋友也会瞬间变敌人。朱维权的任务是维稳,不是杀人。这样一来掣肘的地方就多了去了,想要如骨刀入缝、游刃有余的完成这次任务,很难。

    “行了,我得应酬了,先挂了。”朱维权说着,挂断了电话。

    王庸则将手机收起,心中默默念叨一遍“青山浩志”的名字,和衣睡了。

    翌日,王庸喊起袁霖跟胡梨儿,说要回天泰。结果这两人看向王庸的眼神无比怨念,很明显是责怪王庸只带他们玩了一天就要回去。

    当子玉风晴从房间走出的时候,两人对视一眼,似乎找到了原因所在。冲子玉风晴投去一抹恨恨的目光。

    却是以为王庸是在子玉风晴的怂恿下,这么快回天泰的。

    莫名其妙躺枪的子玉风晴愣了半晌,才把事情弄明白。最终她只能哭笑不得的表示跟自己无关,如果袁霖跟胡梨儿想要玩,子玉风晴愿意带两人再玩一天。

    瞬间,形势反转,王庸成了那个唯一的坏人。

    “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怪这么多年人们把这话曲解成这样。”王庸心里哀叹。

    孔老夫子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重点不在第一句,而在于第二句。孔子感叹当时一些仆人跟女子,稍微对他们亲密一些,他们就会对你不逊。而疏远他们,他们则会背后怨恨你,嚼舌根。

    这跟升米恩斗米仇的理论差不多,都是强调待人接物需要控制度,不然就会失衡。

    不过现代人更喜欢断章取义截取前一句,用来贬低女人,却是有些不地道。

    正犹豫自己是不是也要再呆一天的时候,王庸忽然接到了钱小峥的电话。

    钱小峥在电话中询问王庸有没有空,他接到了直播平台的一个活动,要去西部某省的一个贫困山区做一次慈善。钱小峥当时就想到了王庸,觉得王庸可以一起去考察一下。

    略微一想,王庸当即就答应下来。反正自己被子玉风晴三人给孤立了,不如趁机做点事情。

    挂掉电话,跟钱小峥约好火车站见面,王庸约略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去了。

    而袁霖跟胡梨儿看着王庸离去的背影,非但没有一丝流连,反而欢呼雀跃。

    这让听到两人声音的王庸脸色一黑,差点忍不住转身把两人带上。

    “白眼狼!”直到来到火车站,王庸还忿忿不平。

    子玉风晴不就比自己有钱,不就长得漂亮一些,不就会讨好两个小混蛋吗?两个小混蛋竟然这么快就出卖自己,没良心。

    “咋了,闷闷不乐的?”钱小峥看见王庸,一路小跑过来问。

    “没事,一想到去贫困山区,我就免不了悲天悯人。”王庸随口胡诌。

    “得,你这情**是跟不上,我就安安静静做个小主播算了。提前说一句,行程可能比较紧,到了地方就得接连转车前往那个镇子。饿了车上吃面包,大鱼大肉是别想了。”钱小峥道。

    “放心,我吃的苦比你多的多,野外生存的时候比贝爷恶心十倍的东西都吃过。你要是想听,我可以给你讲讲。”

    钱小峥赶紧摆手:“打住!我不想听!时间快到了,进站吧。”

    两人一路说着话,坐上车了火车。

    开往目标省份的车次并没有高铁,最好的也只是动车。而也仅仅是到达省城,之后还要再坐大巴车往县城去。

    一路颠簸,王庸两人好不容易到了县城,本以为差不多了。谁知道一问,到那个镇子竟然还要数个小时。

    更要命的是,没有直达车。无奈,钱小峥只能出钱租了一辆车,又是折腾了足足半天,终于到达了这个位于太行山下的小镇子。

    正如想象中那样,除了一望无际的贫瘠土坡之外,再无其他。

    极尽目力才能看见远处山坳里若隐若现的民居,零零散散分布在地势稍好一些的地方。一路走过去,能看到多数民居都已经破败不堪,门窗上蛛网丝结,不知道多久没人住过了。

    想来已经逃离这个贫困山村,去了大城市。在他们心里,哪怕在大城市要饭,都比生活在这里强。

    “真是烦躁啊,信号不好,本来还想全程直播的。”钱小峥是带着任务来的,结果发现这里信号并不好。即便是信号覆盖率最高的华夏移动,也并没想到来这里建立一座基站。

    最近的基站,还是在二十里外的镇政府那里。

    “你不是说有个朋友在这拍戏,可以接应一下我们吗?”王庸看看四周,初来乍到别想分清道路在哪。

    望山跑死马,说的就是这里。要是不熟悉路途的人,一步走错可能就不知道岔到哪里去了。

    “我看看能不能打通电话吧。”钱小峥唉声叹气着,拨出一个号码。

    好在最基本的通话功能还是可以保证的,电话很快打通,对方却是一个女人。

    对方在电话里问明钱小峥位置,只是让钱小峥原地等着,别乱动。她马上就到。

    挂掉电话没二十分钟,就听一声嘚嘚的哟呵声传来,然后从黄土尽头出现一个赶着驴车的女人。

    女人看上去跟这片土地格格不入,即便身穿大花棉袄跟棉裤,也仍旧难掩眉眼中的精致。

    “这应该就是钱小峥那位在此拍摄电影的朋友了。”王庸心中暗道。

    其实王庸对这类人并没多少好感,因为他们往往打着发掘人性或者苦难的旗号,拍摄一部很苦的电影或者纪录片。等到上映时期借此扬名,大打感情牌。可电影热度过后,他们就从“悲天悯人”里消失了,变回那个纸醉金迷的“艺术家”。

    所以女人一靠近,王庸并没表现出太多的客气,而是冷漠站在旁边。

    “抱歉,电动三轮坏了,从老乡家里借了个驴车赶来的。一路上挺辛苦吧?”女人跳下驴车问,动作娴熟。

    钱小峥睁大了眼睛,上下打量女人一圈,以难以置信的语调问道:“雅妮,快告诉我这不是你!我心里那个高贵大方的雅妮去哪了?怎么变成现在这副鬼样子了?”

    这女人,叫做赵雅妮,跟那位香江明星赵雅之只差一个字。实际上很多人背后也以小赵雅之称呼她,可见她的气质有多出众。

    钱小峥跟赵雅妮关系不错,大学时候是校友。见惯了赵雅妮穿惯了晚礼服、喷着定制香水的样子,对现在的赵雅妮却是一时间难以接受。

    赵雅妮倒是很看得开,一笑,说:“在这里还能有什么样子?这就不错了,等会你看到其他人只怕更震撼。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堂堂钱家公子哥,跑这地方来受罪。对了,你的直播事业怎么样了?这里没信号,似乎你做不了直播啊。”

    “还行吧,关键自己喜欢。介绍下,这位是我朋友,王庸。”

    “你好。”王庸点点头。

    赵雅妮见王庸对自己态度有些冷淡,眼里闪过一抹讶然,却也没说什么。

    只是以同样不咸不淡的态度冲王庸打了招呼,然后喊两人上驴车。

    “那个红太行小学离着远吗?”钱小峥跳上驴车,问。

    “不远,不过今天你们去不了。学校放假,得等到明天才能开学。今晚你们就去我的剧组凑合一晚吧,明天再带你们去。”赵雅妮挥起鞭子驱赶毛驴,回答。

    听到这个答案,钱小峥不免唉声叹气说一句“倒霉”。

    倒是王庸安之若素,毫无一丝抱怨之色,这也让赵雅妮对王庸有些刮目相看。

    一路颠簸慢行,终于到达了赵雅妮所在的摄制组。

    原本王庸跟钱小峥都以为赵雅妮的摄制组未必宏大,至少不会太烂。

    可当两人跳下车,走进去,看到里面的场景后,全都愣在了原地。

    尤其一张长长土炕上的景象,更让两人愕然一怔。

第六百七十四章 没眼人

    只见十几个浑身上下破破烂烂的男人,盘坐在土炕之上。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股梦呓般的表情,还有几个人在那傻笑。而更加让人诧异的是,他们手里全都拿着各式各样的土制乐器,好像正在进行一出乡村演奏会。

    整个院子里充斥着浓浓的气味,不用踏入门口就能闻到。院子一角堆满各种垃圾,垃圾堆旁边则摆放着一台摄像机。

    除去那台摄像机还算新一些,整个院子里的东西包括人,都充满了破败感。

    脏兮兮的衣服,脏兮兮的被褥,脏兮兮的环境。

    这,就是赵雅妮的片场?

    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拍摄这种玩意?

    还是说,她根本就是在哗众取宠,故意找了这么一批人,将环境弄得如此脏乱,拍摄出来获取关注度?

    王庸心中连续闪过几个念头,看向赵雅妮的眼神再次不善起来。

    如果赵雅妮真的是那种摆拍华夏穷苦,而后拿到国际上博同情获奖的人士,王庸不介意给她一些难忘的教训。

    华夏贫困地区确实不少,但是诱骗村民摆拍,刷新道德下限那就不是王庸能够容忍的了。

    而王庸还没发作,却见这时候坐左边的一个男人忽然下了床。

    他颤颤巍巍摸过床边一根竹竿,然后点在地上,一步一探,缓缓走向院子里那台摄像机。

    却是一个盲人。

    “赵导演不在,我们趁这机会把刚才没录好的那段再录一次吧。”盲人说着,在摄像机上摸索几下,熟练的打开了摄像机。

    这个机位应该是早就摆放好的,不需要调整正对这一群男人所在方向。

    “屎蛋子,好了没?”另一个看上去年近七十岁的老人,侧着耳朵,听向外面,问道。

    下床的盲人原路返回走回土炕,摸过三弦回答:“好了,老盒子。大家伙开始吧。”

    话音落下,就见床上的所有男人都在一瞬间变了表情。

    刚才那种梦呓般的表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苍凉悲怆,肃然庄重的神色。

    “一,二,三,四……”王庸心中默默数着,从左到右数过去。

    忽然发现一个让他心脏猛的抽搐一下的事实。

    总共十一个人,竟然全都是盲人!

    而王庸的震惊还没结束,就听陡然一声三弦琴音响起,像是呱噪的乌鸦打破了小院的寂静。

    这一声,本能的让人有些抗拒,从心理上对这种不入耳的声音生出厌恶之意。

    可正是这种抗拒,让紧接而至的苍凉歌声顺势进入了在场三人的内心之中。

    “问天问地问爹娘,活了一辈我是个甚模样?

    过了一村又一庄,拉起胡琴整日价走四方。

    云为被子山为床,暑去寒来我走遍了太行。

    这家稀饭那家干,一日三餐吃得是千家饭。

    舀了一碗又一碗,不送在手里我吃不上那个饭。

    山外的世界听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