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06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06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女一来,刘兴顿时苦下脸来,转过头,对着那名女子,可怜兮兮的叫了一声:“妍姐!”
    一听到“妍姐”这个称呼,张允文心中不由一动,看着女子年纪不过十**岁,正值风华年少的时候,想必就是王家三代子弟中年纪最大的王妍。
    王妍似笑非笑的看了刘兴一眼,迈进店铺之中。
    胖掌柜见这王妍进来,顿时松了一口气,向王妍行礼道:“王家小姐来了!”
    王妍微微一点头,算是招呼,目光在店内扫视了一下,最后落在刘兴手中的白叠布之上:“刘公子,这白叠布可是本姑娘定下来的!难道你想要?”
    听到王妍这般说刘兴当即便将手中的布匹放回柜台上,讪笑道:“既然是妍姐定下来的,那小弟哪里敢要哇!”
    王妍瞥了张允文一眼,朱唇轻启:“那这位公子呢?刘公子还要教训他么?”
    刘兴顿时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位公子教训的是,小弟哪里敢去找这位公子的麻烦!嗯,这个,小弟先行告辞,告辞!”说完,带着三名大汉灰溜溜的快速离开。
    张允文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妍三言两语将这开始看起来嚣张的刘兴打法走,心头却想着这王妍到底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让这位纨绔恶公子畏如洪水猛兽?
    王妍见刘兴出了店铺,轻轻露齿一笑,明眸皓齿,满室生辉。她对着胖掌柜道:“呵呵,不知道掌柜的除了这白叠布之外,可还有什么稀罕的东西?”
    胖掌柜摇摇头:“西突厥那边极乱,战火不息,能运过来一些白叠布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弄得来其他的东西!”
    王妍顿时有些失望了,低头看了那白叠布一眼,然后轻声道:“好了,掌柜的,你将这布送到南边的府上去,他们自会给你结账的!”
    说完,王妍便欲转身离开。
    张允文见状,顿时忙喊道:“这位小姐请留步!”
    王妍转过头,见是张允文,顿时笑道:“不知公子有何事?”
    张允文躬身一揖:“小生多谢小姐援手之恩!”
    王妍轻笑一声:“公子客气了!先前公子说起话来正气凛然,就连那刘兴和他的家奴也是不惧,本姑娘倒是佩服之极的!”
    “小姐谬赞了!”张允文谦虚道。
    王妍看到张允文的这个样子,顿时满意的点点头:“这不是什么谬赞了,你的表现比起太原城的那些公子哥儿,可是好多了!唔,看样子你是外乡人吧!”
    “小生今日才到太原!”
    “即使如此,那你出去之后尽可对人说你是我王妍的小弟了!到时候姑奶奶看看整个太原城里有谁敢欺负你!”
    张允文顿时目瞪口呆。
    见到张允文的这个样子,王妍不由轻笑一声,伸出柔荑握了握手中马鞭:“若是有人敢欺负你,姑奶奶抽他!”
    说着,带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出了店铺。
    张允文回过头来,看着胖掌柜,满是惊讶的道:“这,这就是王妍?”
    胖掌柜苦笑着点点头:“是啊!这位姑奶奶在太原城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上到北都的大小诰命夫人、官家闺秀,下到小家碧玉这姑奶奶都有交往。在那个圈子里面,她可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啊!”
    见张允文认真倾听,胖掌柜更是卖力的说道唾沫横飞。
    “除了交游广阔之外,这姑奶奶的还有着一手不俗的功夫,尤其是马鞭,耍起来简直是龙飞凤舞。当年这姑奶奶才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出落的水灵了。一位外地来的商人见她貌美,便上前调戏,结果被这姑奶奶用鞭子把下面给打碎了。天啊,那时候她才十四岁!”
    说到这里,胖掌柜不由自主的夹了一下双腿。
    张允文一声轻笑,那胖掌柜顿时脸庞微微一红。
    “那她说的小弟是怎么回事?”
    “嗯,这个嘛,整个太原城内年纪仿若的公子,有一半都是她的小弟,凡是拜倒在她石榴裙之下,或是被打倒的公子都得乖乖的叫上一声‘妍姐’!不过这位姑奶奶背景深厚,交游广阔,在一众女眷之中有着莫大的能量,所以那些公子叫起‘妍姐’来也倒是顺口之极。嘿嘿,大人,这还是她一次主动收人当小弟。呵呵,看来大人刚才制止刘兴的举动深得那姑奶奶的欢心啊!”
    张允文接过胖掌柜递过来的那页写满情报的纸张,也不理会胖掌柜,转身出门而去。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议事堂内
     更新时间:2010…6…18 15:45:48 本章字数:3823
    将那张纸摊在几案之上,只见上面用密密麻麻的小楷写着关于王安、王福和王妍的情报。
    请报上说道,这王安为北房大管事,平素繁忙,但是每隔三日,这王安便要去一趟清徐县。那里有王安背着自家夫人养的一名女子,她已经为王安生下一名男孩子。
    至于那王福,不良嗜好没有,倒是有一个良好的爱好,那就是爱书。也许是受到了东房书香门的影响,王福自幼便喜爱书籍。注意,这喜爱书籍,并不是喜爱读书,而是单纯的喜爱书。每日暮时,王福总是要到太原城内一家叫做“涤尘轩”的书斋,和那家书斋的东家聊上半天。所谈的无非就是有关书籍的内容,颇有些魏晋清谈的模样。
    至于那王妍,情报上虽然有介绍,但是今日张允文已经和她有过直接接触,对于这名大姐也有了初步的印象。再看她平时的活动规律,上午在家中,下午出家门,晚上再回家,几乎每日如此。
    看到这里,张允文沉下头来,慢慢沉思如何利用这份情报了
    二日,便是李道宗和张允文去王家拜访的日子了。这次拜访,用的是代天子抚慰北都父老的名义。在李道宗带来的亲兵开路下,车马粼粼,往王家的北房宅邸走去。
    这王家在太原城的东西南北各有宅邸,其中,北房的宅邸在四房之中算得上最大的。
    李道宗的车驾刚到王家所在的那条街,便见街道上一直到王家大门边站满了人。尤其实在王家大门边,几名和李道宗年纪相差不大的王家二代子弟正拱手迎接。
    看到李道宗见到那几人眉头微微皱起,嘴角挑出一抹难以琢磨的笑容,张允文不由暗想,这几人莫非当年曾和李道宗打过架?
    车驾到达王家门口,李道宗下了马车,张允文也翻身下马。
    “小民见过王爷、见过张将军!”迎接二人的王家众人同时行礼道。
    李道宗“呵呵”笑着,挨个扶起那几名迎接的王家子弟:“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甫介兄、半山兄、叔幼兄,你们这是干什么嘛!我们兄弟几个用得着这样行礼么?”
    三人顺势起身,剩余的王家众人也起身来。
    李道宗和几人寒暄一下之后,几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呵呵,王爷、张将军,里面请!几位老爷子正等着你们呢!”说完,几人走在前面引路。
    一进这王家府邸,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方照壁。壁上浮刻着深山云海,麒麟踏云,旭日东升,却是做镇宅辟邪之用。
    绕过照壁,便见一条由洁白砖石铺成的大道,看这宽度,恐怕能容下四马并行。大道两旁植着高树灌木,此时正一片嫩绿。大道的尽头,一座高大威严的建筑屹立。遥遥望去,只见建筑的匾额上写着“议事堂”。
    “二人这边请!”
    在三人的带领下,李道宗和张允文来一直走到大道的尽头,来到议事堂外。
    走近这议事堂,李道宗和张允文只见这议事堂建设得极其高大巍峨、金碧辉煌。虽然比不上长安城里的皇宫,可是却比得上太原城内晋阳宫里面的建筑。
    进入这议事堂,只见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为首的正是四大房。见到李道宗和张允文进来,这议事堂内坐着的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行礼。
    李道宗和张允文抱拳还礼。李道宗道:“各位客气了,在座多是小王长辈,岂敢如此啊!”
    这时,坐在上座的王琼发话道:“王爷也不要和我们客气了!当初你和甫介他们打架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如今一晃也就这般大了!真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啊!来,坐坐!
    李道宗上前,坐在王琼下手。
    “道宗啊!嗯,不知王爷是否愿意老夫这般叫你啊?”王琼叫完道宗之后,这才问道,分明就是有些虚假了。
    “老族长是我前辈,这般叫来,理所当然!”李道宗笑着回答道。
    王琼抚须笑了两声,对李道宗和张允文笑道:“道宗啊,嗯,还有这位将军,来,老夫带你们认识一下在场众位!”
    说着王琼站起身来,挨个的介绍起场内众人。
    “这位是东房的王盎,这位是西房的王晋,这位是外房的王屈。他们可是和高祖皇帝同辈的。这位是犬子王恒,现掌管北房。”
    当王琼介绍道王屈的时候,张允文看着面前这个干瘦的老人,不由微微一笑。王屈也同样还咦笑容。
    在介绍了几房主事之后,王琼按着辈分介绍起场中的人来。其中王家二代多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王家三代则多是十多岁的半大孩子。
    王妍虽是庶出,可是在三代中年纪最长,表现优异,所以她此时也站在堂上。当王琼介绍到王妍时,李道宗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之色。而张允文则是挤眉弄眼的看了王妍一会儿之后,恭恭敬敬的轻轻叫了一声:“妍姐!”
    这声音虽是不大,却是附近的人都听得见。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王妍俏脸羞得通红,狠狠的看了张允文一眼,终于将面前这个穿着一身华丽皮甲的英武将军与昨日那个穿着布袍的书生模样的人重叠在一起,不由轻呼道:“原来是你!”
    这个声音顿时引起了堂中众人的注意。
    王屈不由问道:“妍儿,你刚才在说什么呢?”
    王妍赶忙摇头道:“没什么,没什么!是我失口了!”说罢,用羞恼的目光狠狠的剜了张允文一眼。后者咧嘴微微一笑,转身跟在李道宗身后继续往下走去。
    介绍完毕之后,李道宗和王琼又坐回原位,先是说了一些无关的话语,像什么当年旧事之类的,一直从李渊说道李世民。最后王琼才说道:“皇帝陛下传来的诏书,老父已经看过了!其中内容,老夫也不敢妄加评述,所以今日召集了四房管事,请他们来评评这计划如何!”
    李道宗听罢,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口中却是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各位长辈不吝指点了!”
    这牲畜换军粮的计划早在李世民发往三大世家的诏书中便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所以,如今王琼一提出来,四房便知道所说的是何事了。
    首先发言的是东房的王盎之子,一名很是秀气的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慢条斯理的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用粮食换朝廷俘获的牲畜,此事与行商事又有何不同,若是传出去,岂不是有辱斯文!”
    此言一落,那外房的王屈不由脸色一变,却是带着些怒意。
    王盎看了王屈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随即消失不见。
    见到这里,张允文陡然醒悟,看来这王家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东房和外房之间的矛盾就非常的尖锐。
    东房话音一落,那西房便道:“哼,你们这些儒生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你可知道这一项贸易会为王家带来多大的利益?王家每一年的之处是多少?收入又是多少?你们这些书生老爷算过没有!”
    此言一处,东房那边顿时哑口无言,只好把目光投向北房。
    北房的王恒见到东房那边的目光,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水,轻声道:“王家每年的收入支出由你西房在掌管,我们知道的不多。可是对于王家粮食存余,每年粮食收成,我北房可以一清二楚。按照陛下的意思,我太原王家将供应五万大军将近半年的口粮,就算是大军的每位军士自带一半的粮食,那我王家仍需供给三十万石粮草。若是战事不顺,时间加长,那我王家供应更多。可是如今我王家存粮又有多少?每日又有多少粮草支出?西房你们可曾想过没有!”
    这时候王屈接口道:“其实完全可以不动用王家的存粮,只消派人前往河南、山东收购粮草,完全可以应付得了大军的供养。至于收购粮草的银钱,可暂时由王家垫付,只待大军胜利之后还来牲畜,再将那牲畜贩卖江南、蜀中,那获利将是买粮所耗的几倍。”
    西房听了王屈的这话,当下拍手道:“好!外房不愧是长期管商的,这办法巧妙!”
    东房和北房顿时不屑的看了望去一眼,转过头去,望着王琼。
    王琼却是不去看那二人的目光,笑着对李道宗道:“道宗啊,你看看,关于这件事,我王家还是争论颇大啊!北房和东房不赞同拿粮草换牲畜,而西房和外房又大力赞同。唉,此事老夫也不好办啊!”
    李道宗忍不住道:“老族长,你可是王家的族长啊,难道还不能一言而决么?”
    王琼摇摇头:“道宗说笑了!老夫虽说是族长,总揽四房。可是,这四房内部之事,还得他们自己说了算。老夫这个族长,只是协调四房关系的!”
    听得这样的借口,李道宗也无计可施,正想在说些什么,忽然觉得有人在扯他衣衫,知道是张允文,当下忍住口中的话,默默不语。
    霎时间,大堂内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终于,李道宗忍不住,起身告辞道:“老族长,各位长辈,既然你们需要商议,那小王便不打扰,先行告辞了!”
    话音一落,众人皆站起身来,一副要送行的样子。李道宗赶忙道:“不劳相送!小王自去便是!”
    说完,和张允文一起出了大堂。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胁迫收买
     更新时间:2010…6…18 15:45:48 本章字数:5349
    “允文,你瞧瞧,本王可是诚心诚意的过来和他们谈,你看看王琼那老匹夫的模样,分明便是吃定了我们!还有东房的那个老匹夫!老子真想带大军把王家给平了!”坐在马车上,李道宗气愤的说道。
    张允文轻声一笑:“道宗兄若是如此,恐怕天下惶惶,舆情哗然了。那些世家说不定会一齐敌视朝廷!”
    李道宗无奈一笑:“我不过是说说嘛,允文何必当真!唉,这世家大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