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16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16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时间,步鹿叶咬牙切齿的看着恶阳岭的方向,心头却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兄长,那位在颉利可汗上表称臣之后,派出的上贡使团里的那位武官步鹿原。虽然大唐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长城外的马贼干的,还出示了两名马贼头目的尸首。但是,当步鹿叶看到送回来的尸体上那些整齐的,一击毙命的刀口,和三棱锥形的箭伤时,虽然那那些伤口被掩饰了一下,但他还是一时间认出了那是唐军横刀和箭矢造成的。
    所以,自从他调到定襄城统领万余兵马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兄长报仇。如今,大唐出兵来伐,他恨不得立刻带领麾下战士和唐军死战一场,将所有的唐军杀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用他们的头颅来祭奠自己的兄长。
    然而他也知道,但凭麾下的一万突厥战士和几千汉人壮丁根本打不过唐军,好在此时颉利可汗派出了一万援兵,援助定襄城。于是,步鹿叶将目光放在这援军之上。只要获得了这支军队的控制权,那自己麾下将有两万名骁勇善战的突厥勇士和几千汉人壮丁,凭借着定襄城,堪堪与唐军一战。
    可是,那一万突厥战士的将军却是康苏密,颉利可汗的心腹,虽说官职在他步鹿叶之下,可恩宠却远在他之上。而且看他的样子,生得一副单薄的身材,微微呈“八”字的眉毛,一看就知道不是个能拼死血战人。所以,步鹿叶才生出谋夺康苏密兵权的想法。
    几次交锋下来,步鹿叶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位看似有些懦弱的康苏密是一个极其滑头的家伙。步鹿叶甚至开始怀疑他是不是草原人,怎么比起中原的汉人还要奸猾。兵权依旧掌握在康苏密手中。
    二人针锋相对,就连平时也是各自驻扎在定襄城东西两头,除了例行公务外,少有往来。直到唐军攻占恶阳岭,二人这才加大了日常的沟通力度,免得战时会出现什么令行不通之类的事情。
    整个定襄城仿佛一台开动的极机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全力防备唐军攻击。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姑嫂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12 本章字数:1863
    (今天晚上酒喝多了,脑袋晕晕的,唉,勉强发了一章!)
    ******************
    萧皇后之所以常住定襄城,除了不习惯毡房帐篷之外,主要的原因却是怕和义成公主见面。姑嫂侍奉同一个男人,虽说是无奈之举,可也难免尴尬。更何况萧皇后和义成公主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谈不到一块儿去。
    他们二人之间的分歧却是在于对待李唐的态度。
    义成公主自幼好强,在萧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便已经见识到了这位公主的好强之处。萧皇后是十三岁嫁入皇宫的,那时候还是开皇年间,义成公主也不过是一个梳着双环髻,总角宴雁的小丫头。一次,在隋文帝大赐群臣,独孤皇后也赐宴各位命妇小姐。当是还只是王妃的萧皇后也参加了宴会。在宴会上,就是因为自己的几案上比起附近的命妇小姐少了一盘鹿脯,义成公主大闹宴会,搞得整个御宴不欢而散。
    那时候,萧皇后一次认识义成公主,认识这位好强的小姑。
    后来义成公主远嫁突厥,后来大隋的江山完了,再后来萧皇后见到义成公主时,却是在草原之上。
    姑嫂相见,自是一番感慨,当说起李唐江山时,这对姑嫂便出现了分歧。义成公主看着大隋江山支离破碎,慢慢被各方势力蚕食,而原为大隋之臣的李渊李家,竟然称帝,而且渐渐统一天下,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竟然渐渐恢复到开皇年间的盛世景象。
    想起自己杨家江山就这样毁于李唐之手,义成公主感到一阵阵愤怒。虽然曾经的大隋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作为大隋的公主,她一次次的撺掇颉利可汗南侵,只想着为杨家报仇,为大隋江山报仇,
    而萧皇后则不一样,他在隋炀帝身边呆了许久,自然知道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光是修建大运河,便是耗人力无数,至于三征高丽,更是几乎将大隋的国库掏得一干二净,将开皇年间积攒下来的底子耗尽,渐渐呈现末世之象。所以,在萧皇后看来,大隋的灭亡自有其道理。所以,对于李唐政权,萧皇后并不是那样的敌视。
    这便是二人产生分歧的根源。也因为这样,萧皇后常住定襄城,少与义成公主见面。
    现今,在唐军攻占恶阳岭之后,义成公主主动的来到定襄城,却是来和萧皇后相见。
    一块西域传过来的香料在兽脑炉燃烧,缕缕好闻的香慢慢的弥漫在整间静室里面。
    萧皇后和义成公主隔着一张几案对坐,一套晶莹剔透的茶具摆放在几案上。
    “嫂子,如今唐军兵临城下,大汗欲想一战竟功,将李靖部彻底打垮。虽然我等不能灭亡李唐,却也能剿灭李唐大将!”义成公主慢慢的品了一口茶,悠悠说道。
    萧皇后听罢,却是表示怀疑:“大唐士卒多为精锐,加之有神雷相助,大汗能打赢么?”
    义成公主不屑的说道:“大汗已经集结超过八万的军队,难道还不能打掉区区三万人么?再说了,那所谓的神雷不过是火器而已,只要突厥军队小心防备,便不惧那火器!”
    萧皇后闻言,却是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此战若毕,会有多少汉家男儿埋骨他乡啊!打来打去,终究是不好的!”
    义成公主却是厉声道:“嫂子,你这是什么话!那李唐不过是乱臣贼子,盗取了我大隋江山,如今我等皆突厥之力,打击乱臣贼子,这又有何不妥!至于那些士卒,既然附了李唐,那便是附逆,杀之又何妨!”
    萧皇后顿时默默不语,却是用一种倔强的眼神望着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知道这位嫂子的性格,知道这位嫂子并未同意自己的话,不由有些气闷。转移话题道:“定襄城就要打仗了,嫂子和侄孙儿还要呆在定襄城里么?”
    萧皇后沉默片刻,低声轻叹道:“唉,还是去牙帐那边暂避一下吧!这刀兵惶惶无眼,万一伤着了政道,那可不妙!”
    义成公主闻言顿时露出笑容来。
    虽然在对待李唐的问题上有分歧,但毕竟是大隋皇室血脉,义成公主对于自家的这位嫂子和侄孙儿杨政道还是非常关心的。
    经过商议,萧皇后决定在三天之内,慢慢将这凤仪宫内的人员,财物转移到牙帐那边去。
    就在萧皇后和义成公主商量着在大战之前搬往牙帐时,另一边在恶阳岭之上,李靖却是负手望着墙上的地图,目光落在定襄城之上。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说客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12 本章字数:3926
    恶阳岭上,一片肃杀。营帐错落,哨塔密布,拒马狰狞。
    大帐之内,李靖坐在上座,望着下面的张允文,淡淡的问道:“老夫按下允文功劳以服众,允文可曾心有不满?”
    张允文摇摇头:“大将军多虑了,允文岂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大将军所虑,乃是从全盘出发,从大局出发,自然另有考虑。至于末将的功绩,岂是三言两语即可抹杀的!”
    李靖面色不变,眼中却露出一丝称赞:“好!难得允文如此深明大义,老夫本想劝劝允文,如今看来,大可不必!既是如此,那老夫便和你说说正事!”
    张允文听到“正事”二字,顿时直起了身子,侧耳倾听。
    李靖道:“如今恶阳岭已为我大唐占领,老夫就思忖着谋取定襄城。如今得到消息,说是定襄城二将不和,允文你且说说如何利用这二将不和?”
    张允文沉思片刻,蓦地抬起头说道:“自我唐军以雷霆之势攻取恶阳岭,定襄惊怖,突厥震荡。定襄城内定是一片惶惶,若是大将军派出巧舌善辩之士,前往定襄城中,说服其中一将,让其打开城门,以迎我军,则定襄破矣!”
    李靖笑道:“允文真是和我想到一处去了!老夫观定襄二将,康苏密与步鹿叶,二人各自统兵,却又相互排挤。那步鹿叶此人乃是统兵多年的老将,加之其兄步鹿原曾死于我唐军手中。哦,就是当初你的侦察营扮作马贼袭击突厥使团那阵儿,所以老夫以为这步鹿叶可杀而不可降。而那康苏密虽是颉利心腹,为人却是奸猾若狐,首鼠两端,倒是一个可说服之人!”
    张允文也是一笑,顺着李靖的思路说下去:“既然对象已定,那剩下的便是派往定襄城的说服人员。如今军营之内多为豪莽军汉,能做舌辩之士者唯有参谋系的那些个学员而已!大将军莫非想派出那些学员去做说客?”
    李靖“哈哈”一笑:“正是如此!老夫观那些小家伙,倒是潜力无穷啊!若是好生加以培养,定能终成大器!”
    张允文却是皱起眉头道:“可是大将军,那些学员年纪尚轻,况且从未经历此种阵仗,真的能完成任务?”
    李靖看着张允文,似笑非笑的说道:“年轻?他们好像和允文的年纪仿若吧!至于未曾经历,那也不是问题。将他们唤于身前,我等好生合计一番,看说说什么话,听到对方问话又该如何回答,各种情形综合考虑,定出大纲底线,剩下的可以由他们自己发挥嘛!”
    张允文这才舒展眉头,向李靖一揖:“谨遵大将军号令!”
    当下,李靖便和张允文在那里合计着进入定襄城,见到那康苏密之后,应该说什么话,康苏密可能会问那些问题,如何回答,诸如此类的东西。一直过了一个多时辰,二人这才意犹未尽的住口。
    李靖交代张允文道:“允文啊,你可要一字不漏的说与那些小家伙听!至于如何进入定襄城,那是你的事,老夫可不管!”
    听得李靖这般说,张允文不禁哑然一笑:“大将军放心,末将自有安排!”
    来到参谋们居住的营地,张允文召集全部的参谋系学员在帐中集合,然后将这件事说了出来,末了说道:“此次定襄城,本着自愿原则,你等愿意去者,皆可出来报道!嗯,可要考虑清楚啊,这事非同小可,虽说功劳甚大,但极易掉了性命!”
    张允文说完之后,眯起双目,看着下面一片沉默的学员。众学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有些犹豫。
    终于,学员中的秦风面色从容的站起身来:“大人,学生愿意去!”
    秦风刚一站出来,旁边一人连忙道:“扬清,你可要考虑好,去了可能会掉性命的!”这人正是秦风好友范澄。
    秦风向范澄笑道:“正明,此事我已经考虑好了,你就不要再劝我了!”
    范澄见秦风态度坚决,只好悻悻住口,看着秦风,咬咬牙道:“既是如此,那我便陪扬清你一同前往!”
    秦风闻言,不由微微一滞,正欲开劝,却见范澄目光倔强,当下苦笑一声:“正明,你这又是何必呢?”
    不待秦风继续说,范澄便走到张允文身边抱拳一揖道:“大人,学生愿和秦风一同前往!”
    秦风也是一揖道:“大人,学生愿意前往!”
    张允文看着二人,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他先向其他学员道:“既然已经有人愿意去,那便无你等之事了,你等先且退下!”
    众学员齐齐向张允文一揖,慢慢退出大帐。
    见众人退出大帐,张允文笑道:“既然你二人愿意前往,那我便跟你们讲讲一些须注意之事!嗯,对了,我最后问你们一遍,你二人真的愿意去?”
    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我等愿意!”
    张允文当下便将和李靖商议出来的话说与二人听。二人侧耳倾听,用心记忆,不时的点点头。说完之后,张允文又是一番面授机宜,最后拍拍二人的肩膀:“两位且放心,我会派遣侦察营的将士陪同你们进入定襄城的!有他们保护,你等尽可放心!”
    二人顿时面露喜色。
    交待完毕,张允文迈步走出大帐。这时候,大帐之内传出一阵高亢兴奋的朗诵声:“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哈哈,胜做一书生!”
    听到这首《从军行》,张允文身体顿时微微一滞,随即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来。
    当夜,以王克为首的五名侦察营士卒和秦风、范澄二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甲,飞快的纵马出营,往定襄城方向跑去。
    众人胯下之马,也皆为黑色,在黑夜的掩护下,风驰电掣的奔跑着,只觉风声四溢,却难见人影。
    花了半个时辰的功夫来到定襄城外,众人先是将马匹藏在一处密林中,然后那些侦察营士卒将草木汁液和黑土乱七八糟的涂在脸上,,粗粗一看起来,显得有些狰狞。
    “呃,那个,王大哥,你们涂上这些东西干什么?我们要不要涂啊?”秦风小心翼翼的问道,生怕王克会说出一个“会”字!
    王克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来:“涂上这些东西后,接着火光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山魈鬼魅,定会被吓上一跳。就是这一吓,我就可以结果他的性命!”
    秦风闻言,感觉很有道理,顿时点点,接着又听到王克道:“你们二人乃是去说服那康苏密的说客,若是也涂上这些东西,岂不是会丢我大唐的颜面!所以就不给你们涂了!”
    秦风二人这才放心下来。
    定襄城的守卫不可谓不严密,虽然是黄土城墙,墙头上供站立守卫的地方不多,可是,在城墙内外,皆有手持火把的突厥步兵在巡逻。绕着不大的定襄城转了大半圈,众士卒终于找到了一处极易潜入的地方。
    这儿的黄土城墙上裂着一道两指宽的细缝,透过细缝,却见城墙内只有两点灯火,而隐隐可闻水声,想必城墙内便有一个水域。而突厥人自恃此处有水域,所以守卫的人较少。
    王克向一名士卒点点头,那名士卒当下抽出军刀,插入土墙之中,慢慢的往上攀爬。爬这个土墙的难度,比起当初恶阳岭时,刘诚带人攀爬的土崖难度还要小上一些。只见这名士卒手脚并用,花了不到一刻钟,便翻过了近两丈高的土墙。只听得土墙后传来一声微弱的水声,接着一道绳子便飞了过来,搭在土墙上。这道绳索却是有些奇怪,只见绳索上吊挂这一道道手指粗细,长约两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