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22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22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山山脉横亘于整个漠南,从河北道一直到河套地区西边,绵绵两千多里,最宽处达百里,算得上是北地一山了。
    突厥牙帐便设于阴山以南,一个名叫铁山的地方。如今使团到达阴山,只消沿着阴山脚下往西走,即可到达牙帐。
    到达阴山脚下的时候,唐俭特地出来看了一下这宛如巨龙横卧的山岭,气势恢宏,势拔云霄,让人不由生出膜拜之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俭看着阴山,却不由得想起眼前这座雄伟之山不久之后将是大唐疆土,心头顿生豪迈,“哈哈”大笑两声,正欲钻回车中。
    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什么事让唐大人如此喜悦,在此大笑?”
    一听的有声音发出,那些护卫使团的士卒赶忙抽出手中武器,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唐俭闻言,转过身,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衣甲的身影,面带不可思议之色:“允文?你怎么会在这儿?”
    来人正是张允文。当初他请求带兵堵截颉利往北逃亡,却没有疾驰向北,而是往西北进入而去,直到阴山。因为他知道,历史上的颉利在白道败于李绩之后,便一路往西北逃去,一直跑到铁山,重建牙帐,向大唐求和。所以张允文便带着人来到了阴山,先行埋伏下来。
    此时李靖、李绩二军已经在白道西北扎下营寨来,摆出了一副长期驻扎的架势。而张允文也不可能带着五百人去冲击颉利大军,况且颉利的和谈使者已经派了出来,若是此时攻击突厥,难免授人以柄,落下口实。所以张允文在等待着,等待李靖的突然进军。而李靖进攻的时机,便是突厥和唐俭谈判的时候。
    五百名侦察兵在靠近铁山的阴山上安顿下来,每日打些猎物,倒也悠闲自在。张允文趁机让士卒们来上几场生存训练,以锻炼他们野外生存的能力。
    这一日,有士卒来报,说是山下来了一支车队,车队插着一杆大橐,上面写着个斗大的“唐”字。张允文顿时知道,唐俭来了。
    唐俭虽然有些惊奇张允文为什么会出现在此。但是,他却知道,有些东西该问,有些东西却不该问。所以直接遣散那些围过来的使团官员和护卫士卒,与张允文一道登上了马车。
    张允文坐上马车,和唐俭对坐着,捧着一盏酒,轻声笑道:“好久都没闻过酒味啦,真是怀念啊!”
    唐俭笑笑,却没有接话。
    张允文端着酒盏,轻轻抿了一口,笑着说道:“突厥喜爱饮用烈酒,唐公送这酒可是送对了!”
    唐俭听张允文说起突厥,当下轻声说道:“允文啊,我知你善揣圣意,你且说说,老夫此次去突厥谈到什么程度,既能让陛下满意,又能让突厥接收呢?”
    张允文放下酒盏,表情严肃的说道:“唐公,恕小子直言,唐公的这趟差事并不是什么好差事!唐公可记得楚汉时的郦食其?”
    唐俭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沉默不言,顿起一盏酒,猛的喝了下去。
    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罢兵守城,不与刘邦相争。而这时,韩信却提兵攻齐。齐王以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便将郦食其给烹杀了。
    这里张允文提起郦食其这个名字,分明实在暗示李靖有可能趁唐俭与突厥谈判时,出兵进攻突厥。
    沉默片刻之后,唐俭有些迟疑的说道:“允文敢肯定他们会趁机进兵?难道不知陛下已经降下旨意了么?”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等一举灭亡突厥,荡清漠南的机会,如果小子当上主将,也不会放过的!”张允文肯定的说道。
    唐俭听到这里,忽地一笑,对张允文说道:“允文既然出现在这儿,还为老夫绸缪打算,想必心中早有定计了吧!莫要藏着掖着,快些说出来!”
    张允文顿时不好意思的一笑:“到底姜是老的辣!小子这些打算还是瞒不过唐公啊!”说着正色道,“唐公至牙帐之中,照旧和突厥谈判。若是大总管进军被突厥发现,将要置唐公于死地,唐公可找赵德言帮忙。那赵德言在突厥经营了两年,定然网罗了一批死忠,有着自己的势力。到时候唐公可以告诉他,此间事了,将有高官厚禄与他!他定会答应的!”
    唐俭默默的思忖片刻,起身一揖,却被张允文躲过。惶恐的扶起唐俭:“国公这是何意?如此大礼,岂不是折煞小子了么?”
    唐俭满是感慨的说道:“允文几句话,乃是救命之言!老夫感激不尽啊!”说着神色陡然一凛,“哼,那李靖二将,若是敢擅自出兵,回朝之后,老夫定要联合御史台,狠狠参他们一本!”
    张允文顿时有些头疼了,苦笑一声,又开始劝导:“唐公若是参了二位李将军,先不说陛下那边会有什么反应,就说百官将会如何看待大人。二位将军趁唐公和谈之时,进攻突厥,为的是荡平漠南,免去袭扰之忧,这是为公;而唐公因身在突厥,而弹劾二位将军,难免有挟公报私之嫌,在众臣眼中,为的是私。如此公私分明,唐公在众臣眼中岂不是威信大失?反过来,若是唐公能配合二位李将军,事后能积极的向陛下说明情况,那陛下岂会不顾念唐公的劳苦功高?”
    一席话说下来,听得唐俭直点头。末了,唐俭拍拍张允文的肩膀,满脸笑颜的说道:“既然允文都这样说了,那老夫便卖允文一个人情便是,不与那两匹夫为难!”
    此言一出,听得张允文满脸黑线,自己为唐俭出主意,还好像自己哭着求唐俭答应一样。轻轻松松就将这个人情给甩了,不愧是一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说完这些,张允文将酒壶中的酒水一饮而尽,然后笑眯眯的向唐俭告辞。
    唐俭将张允文送下马车,目送着张允文走了几步便消失在阴山山麓的树林里。
    再次深深的看了这阴山一眼,然后钻进马车,拿起节杖,对赶车的侍从道:“走吧!”
    这位侍从扬起鞭子,抖了一个漂亮的鞭花儿,“啪”的一声击在马臀之上。
    车队缓缓的启动,沿着阴山,往西走去。
    而此刻在唐军大营里,一干将领尽数坐于大帐之中齐刷刷的望着帅座之上的李靖。众将官之首却是李绩和张公谨二人。
    只听得李靖缓缓说道:“今颉利虽败,其众尤盛,若其越过大漠,前往漠北,依附铁勒之下,道阻且愿,实难追之。今使者至牙帐,突厥必定放松警惕。若选精骑一万,携二十日粮草奔袭之,则可不战而擒之!呃,诸将以为如何?”
    此言一落,那张公谨便道:“大总管,既然陛下已经下诏许突厥投降,况且使者正在突厥牙帐,怎能击之?”
    张公谨话音刚落,一旁的李绩便笑道:“公谨岂不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可是……”张公谨正要说话,李靖出言道:“当年韩信破齐,便是用的此计!况且唐俭之辈何足言惜!”
    “对!”一旁的李绩也道,“就让唐公做一回郦食其吧!”
    见李靖李绩语气坚决,张公谨也不再言。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 铁勒出兵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23 本章字数:3796
    当颉利上表投降的消息传遍草原的每个角落的时候,那些曾经恐惧或者羡慕突厥强大的部落在顷刻间便改变了看法。尤其是铁勒诸部中的薛延陀和回纥二部,皆是叫嚷着要领军南下,直踏向突厥牙帐。
    虽然身在漠北,但是李道玄还是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唐军大胜的消息,不由心神摇簇,跃跃欲试,直欲想领兵和突厥一战。不过他知道,这场战争必须有唐军主导,所以,他也从不主动说起南下进攻漠南之事。
    由于当初李道玄的挑拨,薛延陀和回纥的关系已经有些紧张了,但是,在突厥将败的前夕,二部又为共同出兵的问题走到了一起。
    天山脚下的薛延陀大帐之中,薛延陀真珠可汗与回纥回珠可汗对坐在一张几案两端,身旁是各自帐下的文武官员。
    “大汗,如今漠南形式已定,突厥已经不堪一击了,我等怎的还不出兵?难道非要看着汉人和颉利达成和议,然后我漠北什么也捞不到么?”回珠可汗满脸愤愤之色的说道。
    真珠可汗颇是赞同的点点头:“当初那边的李姓王爷劝我在唐军胜利两场之后再去攻打突厥,一来趁势而进,不易落败;二来减少我铁勒儿郎的伤亡,也可配合唐军行动。如今唐军已大胜三场,却要与突厥谈判,你等说说,这是何意?”
    回珠可汗却是阴恻恻的笑了一下:“大汗糊涂了,大唐与突厥和谈,并不是我等与突厥和谈。既然大唐愿意谈,那就让他们谈去吧!唐军不打,我军正好南下漠南,将突厥一网打尽,将他们的人口、牛羊全部俘获过来。”
    真珠可汗闻言,猛地一拍几案:“好!就按回珠可汗说的办!咱们今日就出兵南下大漠!”
    “那边的李姓王爷……”回珠可汗看着李道玄毡房的方向。
    “本汗亲自去说!”真珠可汗拍拍自己的胸脯,满是自信的说道。
    真珠可汗与李道玄的谈话异常顺利,听得真珠可汗的来意之后,李道玄当即说道:“既然大汗愿意出兵讨伐不道,那本王岂敢阻拦!本王帐下有五百精兵,愿与大汗一同出征!”
    于是,整个薛延陀牙帐沸腾开始起来,一名名年轻健壮的铁勒战士挟刀负弓,牵着一匹匹油光晃亮的马匹开始往营地集中。
    按理说冬季并不是适合游牧民族打仗的季节。由于牧草凋零枯萎,战马很难找到草料,战斗力会大为下降,这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是致命的。而最适合他们作战的季节却是春季。那时候草原上牧草出芽儿,一片嫩绿。鲜嫩的牧草将战马养得膘肥身健,这时候他们的攻击力士卒最强的。所以突厥劫掠中原,多是在春秋两季。
    薛延陀出兵两万人,回纥出兵一万五千人,其余铁勒诸部共出兵一万人。共计四万五千人的铁勒大军分做三军,往漠南杀去。
    前锋五千人的领军将领却是当初和宋瀑比过力气的乞伏木,只见这名汉子手拿一根婴儿手臂粗细的狼牙棒,在这十一月的寒风中裸露上半身,带着士卒兴奋的往南奔跑,嘴中不是发出大声的吆喝声。
    驻守在大漠南边碛口的是胡将契毕罗,当初张允文、李道玄出使薛延陀时,这位契毕罗派出了一位细作假扮向导,想借助这茫茫大漠杀死使团众人,却被张允文识穿。
    这位胡将手中有兵马一万,驻扎于碛口,扼守着大漠与漠南草原之间的通道。
    碛口此处,处于大漠和草原的交界处。冬季西北风一刮,飞沙走石,当真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依着一处背风的山岭,契毕罗领着一万大军扎下营寨来。此处不仅背风,不会受到风沙侵袭,而且背靠山岭,在山岭上面设上哨塔,可以遥遥观察到大漠那边的情况,一目了然。
    契毕罗手下统领的多是昭武那边的胡人,当然,也由其他游牧民族的战士。这些胡人的个头比起汉人来,通常要高壮一些,卷曲的栗色头发,灰色的眼珠子,既不和突厥、铁勒人相似,也不和汉人有半分雷同。
    站在哨塔上高壮的胡人手中拿着一张二石长弓,懒懒的打了个呵欠,看着远处被西北风扬起的尘沙。远方的大漠也在尘沙之中显得有些朦胧了。
    “他娘的,这样的鬼天气中,这片鬼沙漠上哪里会有人过来?将军真是太小心了!”哨兵不经意的看看那边的沙漠,然后又低下头,轻轻的抚摸手中的弓箭。
    一直以来,胡人一直做着近似于雇佣军的工作,受到突厥的雇佣而在草原上四处征战,和中原的大唐打仗。而如今,突厥覆灭在即,这些胡人们却是感到无比的茫然。几十年的征战杀戮,使得胡人在草原上树敌甚多,以前倒是有突厥撑腰,那些中小部落倒是不敢对这些胡人如何,而如今,突厥这棵大树即将倒塌,大唐这只猛虎正步步紧逼上来,胡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虽然守卫着哨塔,守着大漠,里南边的战事尚远,但是他仍然感觉到了一丝刺骨的杀意和恨意。就像他当初残忍的杀害汉人老者幼儿时,对方眼中射出的那丝骇人的眼神一样。
    想到这里,他不由打了一丝寒战。起身走动两步,笼罩在他身上的杀意仍然没有消除。
    不对,这丝杀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自己回忆中的!有敌人!
    经验丰富的他正要扯开嗓子大声吼叫,只见一阵箭雨落下,将哨塔完全的覆盖了!
    身上不知中了多少箭,他躺在将要倒塌的哨塔上,成群结队的骑士呼啸着往营寨的方向冲过去。领头的那名骑士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中挥动着婴儿手臂粗细等狼牙棒,正大声的嘶吼着……
    这支军队正是由乞伏木统领的五千铁勒前锋。
    五千精骑如同洪水一样浩浩荡荡的顺着山坡敌视冲了下来,直杀进契毕罗的大营之中。那些木材石头搭建的栅栏木门,被乞伏木用狼牙棒暴力的砸开、砸断,挡在他面前的人也被狼牙棒一扫,刮出一大片血肉来,人已经飞到一边了。
    有乞伏木这位猛将开路,五千骑士如同潮水一样连绵不断的涌进来,在营寨中大开杀戒。从大营的一端杀到另一端,直杀了个通透。
    调转马头,乞伏木又带领着骑士们再一次冲入营地之中,厮杀起来。
    然而这一次铁勒骑士就没有那般顺利了。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胡人士兵们在将领的带领下开始了小范围的结阵抵抗,给铁勒骑兵造成了一些伤害。
    当乞伏木再次带着士卒从营地一端冲到另一端时,已经有数百名骑士被胡人砍下马来。
    而另一边,胡人在契毕罗的带领下,也跨上战马,结成军阵,准备和铁勒人好好的打上一仗。
    “准备弓箭,呈骑射队形,冲锋!”乞伏木大吼一声。只见整支队伍的阵型便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矢形阵型,而是月牙状的队形,冲锋时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一些。
    一面控制着马匹冲锋,一面弯弓搭箭,瞄着胡人军阵和骑兵方向,手中短弓拉开大半,“嗖”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