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27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27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夷男肃然道:“唐公此言正和我心。此事当然得好好的谈谈啊!”说着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奶茶,“当初淮阳王和张将军来漠北时,可是说了,取漠南之后,其人口、牛羊皆要与我铁勒啊!”
    唐俭闻言,顿时转过头,向张允文问道:“允文你说过这些话么?”
    张允文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怎么可能,在下怎么可能说这种话!在下清楚的记得当初淮阳王说的是‘漠南人口几十万,难道诸位就不想要么?’仅此一句,再无其他的话了!”
    唐俭转过头,又望向夷男:“既然允文和淮阳王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可汗的要求何从说起啊?”
    夷男还未说话,一旁的菩萨便已经黑着脸说道:“你们大唐也忒无耻了!当初是你们来求我们出兵攻击突厥!如今我们帮你打下来,你们却翻脸不认人,连一点战利品也不准备分给我们,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菩萨说到后面,已是满脸通红,近乎咆哮着说道。显得愤怒之极。
    然而张允文一眼就看穿了他和夷男的把戏,虽说他二人有冲突,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还是合力一处,一人唱红脸,一人唱黑脸,合起来对付自己这些人。
    菩萨话音刚落,张允文便做怒不可遏状,站起身来,指着菩萨便大声咆哮道:“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当初我与淮阳王出使漠北,不过是册封你们二人的可汗之位。至于出兵之事,不过是让你等扼守大漠北边,防止颉利北逃而已,哪里有什么请求出兵!哼,想我大唐,带甲百万,兵戈锋锐,取突厥牙帐易如反掌,何须你等出兵来助!再说了,你等袭取碛口,斩杀胡军,这才是违背了当初的约定!”
    张允文信口雌黄,几句话下来,便彻底将出兵之事说成了铁勒的单方面行为,与大唐无关。
    听了张允文的话,那菩萨大怒,正要再出言争辩,却听夷男说道:“呵呵,张将军的话严重了!这出兵之事,乃是你我商量好了的,说要守住北面,防止颉利逃跑!为了守住北面,我等攻下碛口又有何不妥啊!况且既然我军攻下碛口,且有损伤,那大唐是不是该分些战利品给我等吧!”
    张允文坐回位置,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冷笑着说道:“真珠大汗说得在理!这儿有一份这次战争的统计数字,现在在下就念给大汗听听!”
    说着,张允文大声念道:“此次大唐与突厥作战,出兵十万,恶阳岭歼敌一万;定襄城收编两万;白道之战歼敌两万;牙帐之战歼敌三千,俘虏士卒五万,牧民十五万,自颉利向下,大小贵族尽数被俘!再看看你们铁勒,碛口之战,歼敌四千,俘虏五千;阴山之战歼敌两千,俘虏四千。”
    念完之后,张允文向夷男笑道:“大汗,铁勒参加战争,歼敌六千,俘敌不到万人,此等战绩,大汗你且说说,到底想要多少人口,多少牛马?若是按出兵人数和歼敌俘虏数目来算,我大唐是不是该占大头啊?”
    夷男顿时说不出话来,就连嘴硬的菩萨也不说话,冷哼一声,转过头,望向他处。
    这时唐俭起身笑道:“允文休得胡言,这国家之事非商贾之事,哪里还有那么多计较的!”
    听到这话,夷男等人面色这才转好一些。
    然而接下来又听唐俭道:“我大唐乃是泱泱大国,岂能如此小气!真珠可汗不是想要些人口么?那本官做主,送一万人给大汗你,一万人给回纥,还有一万人给铁勒诸部!呵呵,不知二位大汗意下如何?”
    听得这区区三万人,夷男和菩萨脸色顿时再次难看起来。而面对唐俭的问话时,却又不知如何回答。
    半晌之后,唐俭抚须笑道:“既然二位大汗没什么意见,那我们就当二位大汗同意了!二位大人请放心,三日之内,本官必定送三万人过来!”
    正在这时,一名铁勒战士冲进大帐,面色焦急的用突厥话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那夷男菩萨顿时面色大变。
    夷男望着唐俭张允文等人,面色复杂,轻声说道:“唐公、张将军,一万唐军开进我军东面,程将军的五千骑兵也往前移动了三十里,看来他们都过来接你们了!”
    唐俭故作惊讶状:“哎呀,已经到午时了!难怪他们会过来!呵呵,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先行告退了!”
    说完,当先转过身,往大帐外走去。其余人等紧随其后。身形快速消失在门帘之后。
    夷男和众首领看着不停晃动的门帘,不由同时微微一叹。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 归程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29 本章字数:2664
    “允文,我本是果毅都尉、昭武校尉,为何你在那真珠可汗面前说我是折冲都尉、游击将军?”在回营的路上,苏定方向张允文问道。
    张允文笑着答道:“我等来是和铁勒人谈判,若是职位太低,恐铁勒夷男等人以此为借口,向我等施压,迫使我等让步。再说了,小弟敢保证,此间事了,苏大哥一回长安,定然会升成将军了!”
    苏定方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既是如此,那就借兄弟吉言了!”
    “呃,这样吧,大哥来我的左武卫吧!我去给段大将军说一下啊,让他给你个中郎将当当!”张允文建议道。
    苏定方却是摇了摇头:“算了!允文的好意我心领了。男儿生于天地间,博取功名当凭手中刀枪,岂能仗他人关系!”
    张允文轻叹一口气:“好吧,既然大哥不愿意,那小弟也不强求了!不过若是苏大哥遇上什么难办的事,跟小弟说上一声便是!”
    苏定方点点头,表示知道。
    返回牙帐之后,将结果跟李靖一说,李靖不由捻须笑道:“那唐俭真是个老狐狸,竟然用这种无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老夫敢打赌,三日之后唐俭送往铁勒大营的突厥人中八成之上恐怕是老人。至于妇人和战士,那是万万不会给的!”
    听了李靖的话,张允文忽然觉得唐俭真的挺无耻的。
    既然已经和铁勒谈妥,唐军便准备南下回中原了。在这之前,唐军需要完成的工作却是盘查户籍,盘点牲畜。这可是一项庞大的工作,足足近二十万的突厥人和几十万头牛羊,要一一登记在册。军中记室和其他后勤官员人手根本就不够,就连随唐俭来的使团官员,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一时间,只见那些负责登记的大帐里,文牍堆积如山,那些文官们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当然,唐俭也趁着这盘查清理的时机,将突厥人中的老者悉数挑出,在配上一些女人孩子,和寥寥几名青壮男子,送往铁勒大营,也不管人家铁勒是如何的惊讶、愤怒。
    但是,面对着又往铁勒大营前进了十里的唐军大营,铁勒悻悻的领着这三万突厥人和四万头牛羊慢慢的后退,翻过阴山,越过沙漠,回到漠北去了。
    在十日的时候,一支多达百人的文官队伍来到牙帐,参与到了盘查清理工作之中。这百名官员的加入,使得工作速度大大加快。这支文官队伍领头的却是虞世南。除了带来了这百人的文官队伍,还带来了一道圣旨。
    圣旨上说道,让李靖将这二十万突厥人暂时安置在河东道、关内道北部,由军队看守。至于颉利等人,圣旨上要求李靖尽快将一干突厥贵族押返长安,以献太庙,以告天下。而圣旨的最后,则是一通勉励的话。只有一句话让张允文听得心花怒放。
    “凡有功之士,回长安之后,皆有重赏!”
    虽然有新到的百名文官的加入,使得整个牙帐内工作的文官人数达到了近两百人。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在这个纯粹靠着毛笔和纸办公的时代里,足足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算彻地钉清查完毕。
    而这时,已是十二月底了,整个草原上飘着洋洋洒洒的雪花。就在这样的天气里边,六万大军押送着二十万突厥人慢慢的行走在雪地之中,往南迁移。
    六万大军分成两股,由李靖李绩各带三万人,各自押着十万人分别前往关内道、河东道。准备将他们暂时安置在那里至于如何处置他们,还要在根据后续情况来定。
    而颉利等人,却是在李靖的押送之下,先在关内道北部安置完突厥人之后,南下长安,献诸太庙。
    张允文非常遗憾的和苏定方挥手告别。苏定方属于李绩军,而他自己属于李靖军,两人将会朝不同的方向前进。
    看着士卒们埋头咬牙的顶着刺骨的寒风在雪地里行军,张允文心头微微觉得不舒服,尤其是看到他们身上的的衣物的时候。府兵们的衣物乃是自己备的,家境好些的子弟可能穿上裘衣,而家境差一点的士卒只能穿着那种填充着丝麻的袍茧。在这种天气中行军,会感到极度的寒冷。
    看到这里,张允文忽然想起棉花这种后世主要的制衣原料。以棉絮填充于衣衫之间,那保暖效果可是非常好的。棉花,西域那边好像就有棉花吧,而且还是那种较好的长绒棉。
    就这样连续行了三日,渡过结着厚厚冰层的黄河,来到关内道北边的胜州界。在长城以北,黄河以东的大片区域安置下突厥人之后,令当地府兵及官府看守后,李靖便带着数千人的突厥贵族继续南下。
    没有了十万牧民和牛羊的拖累,行军速度快了一倍不止。押着千余俘虏经过银州、绥州、延州等地,一路上观者如潮。
    关内道北部比邻漠南草原,每年深受突厥袭扰之苦。突厥人杀人劫掠,纵兵毁城,**掳掠,深为百姓所痛恨。这几州百姓一说起突厥人,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寝食其皮肉。所以当大军押着这千余突厥人路过州县之时,无数的唾沫和臭鞋子飞向了他们。
    看着这些面色沮丧的突厥贵族,张允文轻轻叹了口气,对走在自己身边的颉利说道:“大汗啊,看到没有,这就是民心啊!”
    颉利低着头,目光涣散,却不知听见张允文的话没有。
    大军花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过了关内道,进入京畿道中。一入京畿道,长安便近在眼前了。
    重玄门外,华盖如云。李世民带着文武众臣站在大道之上,遥遥望着北方。
    北风呼啸。李世民抬起头,望着阴沉的天色,只见一朵朵雪花慢慢飘了下来。
    不知不觉间,已是贞观四年正月了。
    这时,一骑快马从北方直奔过来。骑士在离李世民还有二十多丈的时候,便勒住马蹄,翻身下马,往李世民方向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陛下,大军来了!大军来了!还有十里即到!”
    李世民闻言一喜,一振身上的白裘袍子,上前两步,又搓着手转身回走几步,一脸焦急。
    “走,朕要前去迎接大军!”李世民顿住脚步,猛的说道。
    此言一出,众臣慌忙拦着,但李世民却是翻身上马:“众位卿家莫要多言,且随我一起去迎接大军吧!”
    众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几位武将带头上马,紧随在李世民身边。
    剩余的大臣也先后上马,跟着李世民策马往北而去。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 献俘太庙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30 本章字数:4016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秦筑长城,恬击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出北地,燕然勒石,匈奴为之而远遁……”
    李靖领头半跪在太极殿上。身后跪着二十多名将领,像什么副将张公谨、程名振之类的人,也都是一代名将。众人半跪在大殿上,听着内侍用他尖利的声音念诵着圣旨。
    圣旨上先是说了一通骈四骊六的词藻,无非就是赞叹李靖灭匈奴之功,堪比汉时卫霍。接着便是大加封赏。李靖作为行军大总管,灭突厥战役的主帅,封赏之丰厚,自不待言。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
    这些赏赐是李靖当初攻取定襄之后,李世民赐下的。不过那时身在军中,只是降旨说了一下,如今返回长安,才算真正的落到实处。当初攻取定襄城后,李世民曾满是高兴的对大臣们说道:“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攻取牙帐,虏获颉利之后,李世民又降下旨意,赐李靖食邑五百,进左光禄大夫。
    至于其他诸将,也皆得封赐,几乎都是加了一级虚衔,升了一级或半级官,还得到宝刀玉器,丝帛财货之类的东西。
    当内侍念道张允文的名字的时候,他瞬间竖起了耳朵。自动的忽略了前面的那通废话,只听内侍念道:“今进封张允文为开国县候,食邑平州,加邑百户。进云麾将军,加勋护军,赐丝帛三百,黄金两百!“
    听到这一串封赏,张允文顿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在皇宫里接收了封赏之后,张允文和诸将出了太极殿,正要前往军营安置士卒,然而没走几步,尚未到达太极门时,忽然听得两声娇呼:“相公!”
    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张允文立刻止住脚步,转身一望,却见两名女子正俏生生的站在一株腊梅之下,眼中闪烁着盈盈泪光,齐齐的望着自己。
    张允文顿时觉得心头最软处被什么东西给扎了一下,竟然一时痴住了。这时候,程名振正走过张允文眼前,后者连忙一把抓住他道:“程将军,麻烦你一件事,你到侦察营里通知李扬,就说剩下的事让他便宜处理,哈哈,老子不管了!”
    说完,也不管程名振同意不同意,大步往那两名女子的方向走去。
    程名振看着张允文的背影,先是一愣,接着看见腊梅树下的女子,顿时咧嘴一笑,转过身,往太极门走去。
    “你们怎的在这儿?”一见李宇和支柔,张允文便恨不得将他们抱在怀中,不过看到周围禁卫冷峻的神色,顿时打消了这种念头。
    只见李宇一双美目之中落下一串泪珠儿,接着用带着白丝手套的手掌擦了一下眼泪,面容上满是笑容的小声说道:“今日妾身前来拜见母后,想不到竟然遇见了相公!”
    然而李宇话音刚落,一旁的支柔便“嘻嘻”笑道:“什么拜见母后啊,宇妹妹,昨日听说相公要回来,今日便一大早来拜见皇后娘娘!你可曾看见娘娘和你说话那会儿,那嘴角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