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91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91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允文却是摇摇头:“这府院倒是算了。微臣正准备将附近宅子买下来,重现修建一下,这样子便是绰绰有余,足够宽敞了!”
    李世民见张允文自有主张,也不再说这事,转而说道:“对了,允文啊,朕将于屯营兵中遴选出百骑来,你且说说这百骑当如何遴选、训练?”
    这百骑之事本来就是张允文为李世民出的主意,如今听得李世民问起,当下笑道:“这百人乃是陛下亲卫,其训练与普通士卒甚至侦察营皆是不同,需要训练的乃是其保护能力。也就是说,若是侦察营是一柄剑,这百骑便是一面盾,以保护陛下!”
    李世民闻言,面色却是带着不虞:“朕也是征战沙场之宿将,还用得着人来保护么?”
    张允文忙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当然得需要人来陪同。陛下且放心,这百骑训练出来,定不会比当初的侦察营差!”
    听得张允文的保证,李世民这才点点头:“好吧,既然允文这般说,那明日朕便在朝中宣布此事!”
    从皇宫出来之后,张允文不由回头看了看身后灯火点点的皇宫,心头却是一阵苦笑,李世民可真是会使唤人,本来自己身兼数职,如今又让自己训练百骑,这简直是在将自己当牲口使唤!
    第二日朝会之上,当李世民宣布将组建百骑作为亲兵时,下面这些武将顿时人人露出兴奋之色。这可是一个亲近李世民的好机会。
    “微臣愿为陛下训练统御此军!”李世民还没有悬宣布让张允文负责训练之时,一个人影已经出列,向李世民抱拳道。
    张允文一听有自动请缨之人,倒是微微喜了一下,可一看清这人是谁,顿时心头涌起一阵不爽。此人却是兵部尚书侯君集。
    李世民看了侯君集一眼,确实淡淡的笑道:“侯爱卿能自告奋勇,此心可嘉,然侯爱卿乃是兵部之首,平素公务繁忙,少有空闲,这训练一事便不由侯爱卿来做了!侯爱卿还是好好统领兵部吧!”
    侯君集一张黑脸顿时涨红,不过这红色在黑色的映称之下不是那般明显罢了!双手僵硬举起笏板行了一礼,慢慢的退回队列之中。
    见侯君集的请求都被驳回,其余的那些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再也没有自告奋勇的上前说是帮着李世民训练者百骑。
    这时候,李世民道:“张允文上前听令!”
    张允文慢吞吞的出列道:“微臣在!”
    “朕令你暂领百骑,为朕训练!拿出你当年训练侦察营的劲头,为朕练出强军来!”
    张允文顿时拿起笏板抱拳道:“微臣遵旨!”
    然而就在张允文返回队列的时候,一道冷冷的目光盯在了他身上。这道目光的主人正是前面向李世民请求训练百骑而被驳回的侯君集。
    张允文毫不在乎,自顾回到队列之中。
    朝会散了之后,张允文正欲赶往玄武门边上的宪兵营大营,开始甄选百骑时,忽然听得有人叫住自己。回头一看,却是尉迟恭和程咬金。
    “允文啊,你这是要去羽宪兵营么?来来,我二人陪你走上一段!”尉迟恭说道。
    张允文知道他们肯定有话对自己说,当下点点头,慢慢的走在尉迟恭旁边。
    “允文啊,侯君集此人,心胸狭隘,这次他主动请缨训练百骑,却被陛下驳回,将百骑训练之责委于你。侯君集不敢对陛下有怨言,恐怕会迁怒于你啊!”尉迟恭有些担忧的说道。
    那程咬金也在一旁附和道:“俺老程和这朝中上上下下的人都打过交道,这侯君集的确不是什么好鸟,张小子,你可要小心啊!”
    张允文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师父和程将军多虑了,我与那侯君集,虽说之间有些龌龊,可是他在怎么大胆也不敢以私怨而误公事。再说了,陛下对我的信任并不在侯君集之下,此事大可不必担心!”
    尉迟恭二人闻言,也觉得有些道理,只好说道:“既然允文你心中既有计较,那我等也就不再多言了!”
    张允文笑着谢道:“虽是如此,可还是要谢谢师父还要老程你们的提醒!”
    和二人告别之后,张允文就直接来到了了宪兵营大营。
    这宪兵营大营其实就是当初的屯营兵大营,也就是由李道玄带领的那六千多人驻扎的地方。此次军改,将屯营兵直接编为宪兵营,营地却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在此。
    虽说名字改了,可是在这群屯营兵看来,自己还是那高祖皇帝的“元从禁卫”,还是那驻守玄武门,拱卫皇城北面的屯营兵。所以当张允文开始接手这宪兵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傲慢的面孔。
    张允文二话没说,直接让这些屯营兵们推举出最厉害的两百人,然后和带来的刘诚等百人打了一架。这可是一场大混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中午,最后,侦察营终于以躺下五十多人的成绩让屯营兵这两百人尽数躺在地上。
    这场大混战甚至引起了李世民的关注,不过当他听完内侍的报告之后,却是挥挥手,笑了一笑,说道:“由他们去吧!张允文自会有分寸的!“经过这一场混战之后,这些屯营兵们,对侦察营士卒那是佩服有加,对张允文也开始慢慢的接受了。再说了,张允文可曾经数次往来于这里,和这些士卒混了个脸熟,也不至于太过陌生。
    在和这些人熟悉之后,张允文便将李世民欲组建百骑一事说了出来,顿时报名者踊跃,几乎人人都报名了。到最后,张允文不得不才用考核的办法,从骑术剑术道刀剑近身搏斗,一一考核后,选拔出百人来,组成百骑。
    这百人却是张允文精心选拔的,里面有神射手、用刀高手、骑手、力大无穷者、体如猿猱者,互相搭配,若是在加以训练,定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从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百骑之事,到张允文最后遴选出百骑来,竟然足足花了三日时间。
    三日之后,当李世民来慰问这些选拔出来的百骑时,面色忽然有些难看了。
    张允文一见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心头不由惴惴起来,莫不是有什么地方不符合李世民的心意?
    待到二人独处之时,李世民方才微微不满的问道:“我说允文啊,你所甄选百骑之中怎会有那种体态矮小或是干瘦如柴之人?”
    张允文顿时恍然,原来李世民是对自己选拔的百骑感到不满。当下解释道:“陛下莫要轻视这些人,像那干瘦如柴之士卒,此人乃是骑术高手,精通马语,考核之时,骑着劣马便跑了个第一。还有那人,身材矮小,可是论及挖地道来,就连那些混迹于杜陵的摸金校尉都赶不上他!”
    “摸金校尉?”李世民有些不解。
    “呃,就是盗墓贼!”
    听完张允文的解释解释了各种士卒配合之道,李世民不由叹服道:“这配合之道在军中也是有所应用,然而可没有允文说得这般细致。从两人配合到三人五人配合,再到这百人配合,这配合之道真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啊!”
    张允文谦虚笑了笑,又引着李世民参观宪兵营的其他地方。
    李世民满意的离开之后,张允文则是将那百名骑兵叫来,满是惋惜的说道:“诸位,陛下对你们可是很不满意啊!”
    这些士卒一听,心头顿时凉了半截。
    张允文又道:“若不是我全力阻拦,恐怕陛下已经另外选拔人来做百骑了。最后陛下给了我三个月时间,若是你们在三个月内不能达到陛下的要求,将会在他军之中,另选百骑!”
    张允文这话一出,这些士卒心头沉重起来,三个月,这时间可不算长啊!
    张允文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顿时大声呼道:“不过你们也别灰心,只要你等能按照我的要求每日训练,三月之后,你等定能达到陛下的要求!”
    听了这话,士卒倒是有些怀疑了:“真的?将军,真能行么?”
    张允文不屑的摇摇头:“当初侦察营在虎牢关上战场的时候,老子才训练他们不到一个月,可是照样立下了功勋!”
    这下子众士卒倒是放心下来,纷纷说道:“好!只要能达到陛下的要求,我等就是上刀山火海也要完成将军所布置任务!”
    张允文嘴角慢慢的露出一丝狞笑:“既然如此,那从今天起,你们就玩命的训练吧!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 良辰佳期
     更新时间:2010…9…14 10:12:04 本章字数:4847
    十月的关中已经渐渐凉了起来。瑟瑟秋风之中,一支到栎阳宣读圣旨的有内侍和侍卫组成的队伍慢慢的除了长安城。
    张允文站在城门边上,看着这支队伍渐渐远去。
    “张公爷,你就放心吧,小人一定完成你老的嘱咐!”内侍一脸谄笑的将张允文递来的书信郑重的收到怀中。这是张允文写给王妍的,里面除了绵绵的情话之外,还稍微透露了一下李世民将要实行的重商和海贸政策,张允文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公公了!”说着张允文送上一个麻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块金饼和两贯铜钱,“来来,这是给公公你还有诸位侍卫兄弟的茶水钱!”
    那内侍刚要拒绝,张允文便说道:“公公宣布圣旨乃是公事,为本官夹带私信却是私事,这些茶水钱便是犒劳公公和诸位兄弟为本官做私事!你们可千万不要推却啊!”
    张允文这样一说,这内侍这才收下这麻布袋子哦,谄笑着向张允文行了一礼:“多谢张公爷赏赐!”
    队伍缓缓行进了,那内侍坐在马车之中,侍卫们坐在马上,从长安东门出发,往东而去。他们此去栎阳,却是向王家宣布李世民赐婚一事,所以张允文格外看重,亲自来这城门口,让宣旨队伍顺带捎上这书信。
    在这宣旨队伍出发之后没几日,李世民连续颁布了两个政令。
    第一,重商令。早在武德年间,李渊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尽快回复,曾经也下过鼓励商业之类的政令。但是到了李世民即位之后,却对商业开始限制起来。例如令为商者不得入仕。而商户除了缴纳商业税之外,还得承担人口税与土地税。此次军改之后,李世民听了张允文的意见,鼓励商业。然而,这种鼓励也仅仅是一点点让步。重商令之中,取消了为商者不得入仕这一条,而改为只能任外九流杂吏。也就是说商人只能当一个没有品秩的小吏。这仅仅是聊胜于无。至于税收,则是减了土地税,加了商业税。商人籍在均田之中,分田地之时,要打上个折扣,分一亩田地,只能得个七八分,而在纳税之时,却得按一亩来纳。此次减土地税,却是让他们按照实际面积来纳税。商业税则是调高了一点。
    第二,海贸令。朝廷将于登州、扬州二处,设立机构,管理海贸。于泉州处设立水师大营。同时,官府将牵头开展海上贸易。三支大唐水师舰队,携带着水兵和商品,从三地出发,将通往东海与南海。当然,通往东海的船队携带的主要是商品。而通往南海的舰队则主要是士卒和战具。十月的时候一见开始吹西北风了,借着这风势,舰队扬帆起航,驶向烟波浩渺的碧蓝大海。
    这两道政令一颁布,顿时引了了激烈的反响,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是是中立,在李世民强大的权力的压制下,尽是默默不语,就算有话也是憋在心中,等着政令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看看结果,再出来批评或是拍马。
    至于商家,则是欣喜若狂,在感叹自己的后代能做官,能够少纳土地税之余,对于这上涨幅度不大的商业税,倒是没怎么在意,皆是想着称着这法令才颁布,大干一场。
    而那些沿海地区的世家商人,对于这海贸令的反应则是各自不同。世家大族大部分选择了观望,只有少部分世家和商人一起,置办货物,或是自己准备船只,或是搭上水师的船只,往东海而去。至于南海这边,因为少与南海往来,对于南海诸岛尚不熟悉,所以只有水师出动。
    当大唐水师出动之后,面对着这因水师出动而产生的巨额支出,李世民不由心头愤愤,却又无可奈何,只有等这海船回来之后,才会知道情况如何。
    希望如张允文说的那般获取高额利润吧!李世民默默的想着。
    除了这两道政令之外,李世民还派出使团出使高昌,准备向高昌王麴文泰大批购买棉花种子和种植棉花的棉农。
    转眼之间,十月间变过去了。在阵阵吹拂的寒风中,张允文回到家里。
    如今,宪兵营、百骑那边有一帮原先侦察营的老部下帮衬着,训练起来也倒是轻松。忙碌的反而是军事学院那边。因为毕业生将有近四千人,要分配到南衙、北衙之中。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尤其是那些将军、大将军的公子。比如程务挺,按照能力强弱分配下来,他应该分配在左卫驻扎的陇右地区,那里挨着吐谷浑和西域,势力交汇之处,**迭生。然而他老爹程名振心疼儿子,想让他留在关中或是和自己一起呆在左威卫之中,所以特地来找张允文,要求改一下。张允文当即同意。谁料此事被程务挺知道之后,来到张允文办公室大闹一通,硬是将自己改回了陇右。
    所以,张允文很多时候都在应付这类事情,自然有些疲惫不堪。
    一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仆役皆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心头不由有些疑惑。进入后院之中,这才明白过来这些目光是什么含义了。
    只见后院庭中,一名穿着鹅黄色衣衫的女子正蹲着身子和张琰嬉笑着玩什么游戏。而支柔正撑着栏杆,一脸不高兴的看着那女子。
    这女子竟然是王妍。
    从那日宣旨队伍出发,一直到今天,有二十余日了吧,想不到王妍竟然来长安来了,而且竟然来到自己家中。
    见张允文到来,那张琰顿时脆生生的叫了声:“爹!”然后直接扑了过来。
    张允文抱起张琰,在她嫩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笑着说道:“琰儿啊,今日乖不乖啊,写了多少个字啊?”
    张琰笑着眯起一双眼睛如同弯月:“琰儿今日可乖了,整整写了五张纸的小字,还背了一章《论语》呢!琰儿背给爹爹听听!”说着,张琰便用清脆的声音背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听完张琰磕磕绊绊的背完了这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