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198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198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完这话,这百名骑兵顿时呼天抢地,到一边哀伤去了。
    对于宪兵营,张允文则是沉吟道:“这个嘛,我会向陛下请示的!”
    宪兵营的士卒顿时大喜。
    然而张允文又泼冷水道:“别高兴得太早,你们是宪兵,不会参加战斗,只管纠察军纪军风!”
    “唉——”他们齐齐发出一声哀叹来。
    最后是炮兵营。张允文道:“你们能不能上战场我可不敢肯定,只能跟陛下说说!还有,就算上了战场,万一那主帅不用你们,你们还不是一样的白搭!”
    一名炮兵接口笑道:“我们可是拥有这般犀利的火器,哪个将军会不用啊!呵呵,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士卒纷纷起哄。
    “那可不一定,比如程大将军便喜欢用投石机!”张允文慢条斯理的说道。
    于是这些炮兵营的士卒齐齐诅咒,千万别让程咬金这厮当上此次讨伐高昌的主帅!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家中已经到了一位客人。
    “苏大哥,你怎么来了?”一见到这位客人,张允文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恍然,口中却是笑着问道。
    苏定方放下茶杯,看着张允文走进大厅内,笑着说道:“哥哥这不是许久没见兄弟,过来看看你么?”
    张允文哈哈一笑:“苏大哥,你就别瞒着小弟了,一看你这神态,小弟便猜出你的目的来了!”
    苏定方顿时惊愕的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接着道:“是不是苏大哥捺不住寂寞,想要一展身手啊?”
    苏定方苦笑了一下,自己的这位兄弟当真是机灵得紧,自己的心思如何瞒得住啊!当下说道:“唉,不瞒老弟,哥哥却是是来求老弟帮帮忙的!”
    张允文一屁股坐在苏定方旁边,一旁侍立的侍女端上一碗茶水来,轻声说道:“老爷请用茶!”
    张允文接过茶盏,却是对苏定方道:“大哥啊,不知李大将军是否同意了此事?”
    苏定方郁闷的摇摇头:“大哥到师父的府上去了数次,连个人影都未见到,也不知师父是如何打算的!”
    张允文轻笑一声:“那就再等等呗,反正这大唐的战事又不是仅有这一次!”
    此言一落,张允文便看见苏定方满脸愀然,只听他长叹一声说道:“老弟啊,哥哥我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可是如今还在郎将的位置上呆着,当初比我小上许多的同僚,如今都已经是中郎将了,可是……”
    说道这儿,苏定方却是沉默下来,端起茶水便饮了一口。
    张允文看着苏定方的皱起的眉头,沉默片刻:“好吧,那小弟定为大哥绸缪一下,让大哥上这高昌战场!”
    苏定方顿时大喜,眉头陡然舒展开来:“既是如此,那为兄便多谢允文刘武!”
    张允文道:“不过哥哥可要做好准备啊,小弟将会为哥哥谋一个中郎将职位,到时候独领一支兵马。至于最后的战果如何,还要看大哥你的本事了!”
    苏定方抱拳肃声道:“请老弟放心,哥哥定不会让允文你失望的!”
    朝中武将大臣的目光尽皆集中在李世民身上,期望他们早一点拿出出征大军及出征将军名录,这样也好安众人之心。
    李世民也是反复衡量着这场战争该由谁来挂帅的问题。李靖,已经年迈,身体大不如前,今年入冬,才生了一场病,又如何能挂帅?李绩,此刻正守着太原,不能轻动。尉迟恭,呃,和李靖一样,也老了,头上青丝已经花白。面对这样的人,他李世民又如何忍心差遣?程咬金,这人身体倒还壮实,勉强算一个候选人吧!
    遍数了朝中武将,李世民最后选出程咬金、侯君集、李道宗还有张亮四人来。至于张允文,直接忽略。李世民要的是统帅,不是将军。
    确定了一些人选之后,李世民将李靖请入皇宫之中,向其询问何人可为帅!
    李靖在看了李世民列举的名单之后,淡淡的笑着说道:“老臣何德何能,敢代陛下行此决断之事!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世民道:“明公哪儿的话,如今遍数大唐上下,能为朕分忧者,非明公莫属,明公何必推辞啊!”
    李靖坚决不干,李世民却是坚持要让李靖来决断。二人争了片刻,李靖忽然说道:“要不然老臣为陛下将众将之优劣一一道来,由陛下决定。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苦笑着应承下来。
    只听李靖指着程咬金的名字说道:“程知节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单论武力,整个大唐军中能与其一较高下者,寥寥数人。且此人性格圆滑,看似豪放粗鲁,实则心思缜密,确实是为帅的好人选。但是,程知节头脑极易发热,稍微一撩拨,便会火冒三丈,且好大喜功,极爱冒领军功!”
    李世民听罢,轻轻的点点头:“知节此人,朕也是知晓的,如明公所言啊!”
    李靖又道:“这侯君集跟着老夫学了几日兵法,倒是颇通韬略,且进攻之时,喜出正兵,长于野战,善于攻城。此次攻伐高昌,他也倒是合适。然而此人心胸狭隘,带兵严苛,目无余子,容不得人。”
    李世民听了这话,忽然说道:“对了,前段日子侯爱卿还在朕前面提起过,说是明公你传授其兵法,只传授了部分,并未完全传授啊!”
    李靖淡淡的说道:“得三四成足以伐蛮夷,定四方,学得太多又作何用?且此人心术不正,若是老臣传授太多,恐生祸患!”
    李世民略一沉吟:“嗯,明公此言在理!”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明公啊,你不是要有一个弟子么?叫什么来着?苏……苏定方,对,就是这个苏定方!不知明公会不会让他上战场?”
    李靖笑道:“此事由他自己做主,老臣也不管!再说了,说不定就在这两日中,有人便会来提苏定方之事!”
    “对啊,那苏定方好像还是张允文的兄长,嘿嘿,张允文那小子肯定会来提及此事的!”李世民笑道。
    “陛下,咱们接着往下说!”李靖又指了指纸上的李道宗的名字,“如老臣以前说言,任城王好出奇兵,然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其用兵之道已然大有提高。选他为主帅,也倒是过得去。”
    “最后是这张亮。张亮此人,呃,若是任一路将领,倒也适合,若是任三军主帅,可就有些勉强了!”李靖此言,直接否定了张亮。
    听完李靖的评价,李世民顿时默默不语,目光却是在前面三人的名字上打转。
    这时候,忽然听得殿外传来内侍的声音:“启禀陛下,张允文张将军求见!”
    李世民一愣,和李靖对视一眼,不由哈哈一笑。笑毕,李世民才肃声道:“让他进来!”
    正文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吐蕃使者
     更新时间:2010…9…14 10:14:07 本章字数:3341
    一骑快马从长安城南门的官道上迅速奔来。
    这骑士纵马极快,官道之上的行人纷纷闪避。待骑士过去,这些行人一看那骑士的背影,顿时疑惑道:“这,这不是汉人的打扮吧?”
    “嗯,看他穿着皮裘,带着毡帽,浑不似中原之物,想必是从哪里来的蛮夷之人吧!”
    “哼,一个蛮夷之人便敢在天子脚下纵马飞驰,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呵呵,老兄,你看着吧,这蛮夷不会好过的!”
    正如路人所说,这蛮夷骑士纵马刚到长安城南的明德门的时候,便被两名执枪士卒给拦了下来。
    “你可知我是何人?”那蛮夷骑士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我乃是吐蕃使团座下勇士,奉我家赞普的命令,前来拜会大唐的皇帝,你们怎么能拦住我?”
    一名持枪的士卒顿时将枪一横:“哼,我管你是什么勇士不勇士的!刚才在官道之上纵马奔驰,到达城门之时,又不减速,直欲冲击城门,我等岂能不拦你!”
    那吐蕃骑士还待要说什么,却见两杆长枪一竖在地,两名士卒同时等着他的一举一动。眼神之中,尽是嘲弄。吐蕃骑士退后两步,翻身下马,却是老实下来。
    他可不是什么蠢笨之人,虽说是有些嚣张跋扈,也不过是身为吐蕃勇士的骄傲罢了。面对两名唐军士卒那看似散漫,实则隐然已成夹击之势的模样,他乖乖的选择了下马。何况不远处还有唐军士卒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
    牵起马缰,吐蕃骑士往城内走去,同时闷声对那士卒道:“大唐的士兵,这下子可以了吧!”
    士卒确实没有再阻拦着吐蕃骑士的理由,只得移开长枪,让这骑士进入长安城。
    骑士走过那悠长的洞门,嘴角不由露出一些冷笑来。
    然而,这位有些得意的骑士不知道的时,自从吐蕃使团进入大唐国境的一刻,便有人盯住了他们。无论是驿站客栈,还是饭馆酒楼,一名名调查院的探员们将使团行踪,沿途动作,层层传递,直到长安。而这位吐蕃骑士刚刚一进长安,便被无孔不入的调查院给盯住了。
    张允文坐在醉云楼的三楼上,看着那吐蕃骑士策马而过。
    “林然啊,你说这家伙到底会先去哪儿?”张允文轻轻的抿下了杯中的葡萄酒,对林然说道林然放下酒杯:“若是按常理来断,这人应该先去鸿胪寺,向鸿胪寺通报使团到来的消息!若是私下见我朝中大臣,那其动机可是不纯啊!”
    张允文指着那坐在马上左顾右盼,慢慢的往东而去的吐蕃骑士:“你看他像是往鸿胪寺方向去的么?”
    林然摇摇头:“这方向可不是往鸿胪寺方向去的!不过大人放心,卑职已经安排下人手,无论这人走到何处,做过何事,皆是逃不出调查院之眼!呵呵,大人只需与卑职在此安心饮酒便是!”
    张允文却是长叹一声:“唉,如今长安城内还在为谁任攻伐高昌主帅之事争论不休,这些该死的吐蕃人怎么又上来凑热闹啊!”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一名身材瘦小的小二“噔噔澄”的上了楼来,恭敬的对张允文和林然道:“张大人,林大人,那吐蕃人纵马在长安城内逛了一遍,便寻了一处客栈住下,再无动作!”
    林然闻言不由皱起眉头来,挥挥手让那小二下去,对张允文说道:“大人,这吐蕃人的反侦察意识还不错嘛!”
    “那就继续盯着他,别让他离了你们的视线!”张允文说道。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长安城内便开始宵禁了,一队队巡逻的士卒在街上巡逻,市与坊之间,坊与坊之间的大门已经锁上,禁止通行。
    黑暗之中,那间吐蕃人居住的客栈后院,一个身影如同矫捷的豹子,飞快的翻过一堵墙,没入黑暗之中。
    “快看,出来了,出来了!”在离这客栈不远的一处房顶之上,一名身材瘦小的调查院探员望着那翻墙的身影,对另一人说道。
    另一人看了黑暗之中慢慢摸索前行的身影,压低声音道:“你跟着他,我在这儿守着!”
    当先那人点点头,轻盈的跑动两步,一个跃身,便跳下到街道之上。轻轻落下,没有发出一点声响。目光遥遥的锁定那吐蕃人,他们这些人乃是游侠儿出生,被张允文收编之调查院。本来向收入侦察营的,不过无论是以前的侦察营,还是如今的新兵训练营,其兵源从诸军之中来,也就没有这些游侠儿的份了。
    只见那吐蕃人沿着街道墙角处慢慢的行走,还不是接着灯光查看一下附近建筑的摸样,似乎在寻路。看到吐蕃人死命回忆路线的样子,跟在他后面的调查院探员不由心头暗笑。
    就这样,探员一直跟在这吐蕃人身后,而后者并未发觉,一直沿着街道走着。
    终于,行了半个多时辰之后,吐蕃人停在了一处府邸之外。
    “笃笃——”吐蕃人轻轻的敲击着大门,发出有节奏的敲门声来。
    片刻之后,大门打开一道缝隙。吐蕃人一下子便钻了进去。
    躲在街角的探员看着那府邸匾额上的字,心头却是一寒,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道:“子时三刻,入潞国公府!”
    “大人,这是昨夜那吐蕃人的去处!”林然递过一个未拆开的信封说道。
    张允文接过信封,拆开之后,粗粗一看,却是倏地一惊,站起身来,看着林然:“老林,你看过这情报没有?”
    林然摇摇头,听得张允文这般问话他已经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寻常了,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打开信封。
    张允文将纸塞回信封之中,头也不抬的向林然道:“对了,昨日人员的出动纪录等东西,通通给我毁了,不要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听得张允文说得郑重,林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张允文之所以这样做,却是出于保护那些探员考虑的。
    揣着信封,张允文直接来到皇宫之中。
    “唔,允文啊,上次你说让你的兄长领中郎将之职。当时李药师在场,朕便同意了,毕竟他乃是李药师之徒!但是我可给你说清楚啊,若是此战之中,你那位哥哥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朕可要收回那中郎将之职!”见到张允文过来,李世民笑道。
    前段时间张允文为苏定方求了一个中郎将官制和独立带领二千人的权力,当时李世民正和李靖商量着主帅人选,张允文进来陈述之后,李世民当即便答应了张允文的要求。
    如今,听得李世民在提起此事,张允文不由先是一愣,接着笑道:“请陛下放心,微臣敢保证,苏烈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世民摸了摸髭须:“呵呵,那就好!唔,对了,允文啊,你来皇宫所为何事?”
    张允文当下便将这吐蕃使团即将到来,一名吐蕃骑士已经到达长安的事情说了出来。末了,张允文道:“探员们蹲守了一夜,终于查清了这吐蕃人夜里所做的行动。现在特呈于陛下!”
    说着,将那信封拿出来,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信封,打开看了几眼,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
    将纸张连同信封一起扔在几案之上,李世民轻哼一声:“这些吐蕃人,进入长安不去鸿胪寺,却往侯君集家中跑什么?”
    张允文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陛下,依微臣看,此事并不是那般简单,当年吐蕃使团第一次到达长安的时候,便和侯君集勾连再来一起,甚至讨伐吐谷浑,侯君集也提出了请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