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08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08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枚炮弹呼啸着往目标飞去。
    “轰轰——”五声爆炸声先后响起。目标处硝烟腾空,烟尘升起,茫茫一片,看不清情况。
    李通却不管那么多,再次将炮弹放入炮管之中,大声吼道:“射击!”
    于是,又一轮射击开始了。
    李通果然按照李道宗说的那般,赏他们几十颗炮弹。
    在一轮炮弹射出之后,李道宗明显看见了那群人身后整齐立着的士卒同时一滞。仿佛时间停止了一般。接着,第二轮炮弹一射出,这些士卒便不顾危险,呼天抢地的往那群人所在的位置冲去。不是几个士卒,而是立在前面的全部士卒。李道宗见到这种情形,顿时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冲上来的士卒又被从天而降的炮弹撕成碎片。但更多的士卒前仆后继的冲了上去。
    李道宗见状,又让人给哨塔上的炮兵送去了几箱炮弹,并且扬言道:“你们给我狠狠的打,尽管打,就算把炮给打废了,本将同样给你们记大功!”
    于是,兴奋起来的李通带着炮兵在哨塔上有一炮无一炮的射击着,直到炮管热得烫手,李通这才停止射击。他可不敢像李道宗说的那样真的将迫击炮打废。
    片刻之后,烟雾散开,李道宗遥遥望见那那边的情形。
    只见那里横七竖八的躺着一具具尸体,也不知是谁人的。吐蕃兵没有再往那边冲了,而是站在十丈远的地方,望着那一具具尸体。而那些奴隶兵一脸恐惧的望着唐军和自己身后被炸成焦土的区域。
    李道宗看着吐蕃人的表现,蓦地大喝一声:“李道玄!”
    穿着一身铁甲,骑着战马的李道玄当即冲了过来,向李道宗问道:“大哥,什么事?”
    李道宗抽出手中横刀,一指面前的吐蕃大军,厉声喝道:“李道玄,松赞干布已死,你即刻领骑兵,出击!”
    李道玄先是一愣,接着狂喜,纵马冲回队伍,对着一万五千名整装待发的骑兵大声吼道:“松赞干布已死,兄弟们,跟我冲啊!!”
    说着,一马当先,挥动手中马槊,往吐蕃军阵冲去。
    “杀啊——”
    牛进达一槊将一名爬上城头的奴隶兵刺下去,口中大声吼道:“动作快点,将这批爬上墙头的人给清理了!”
    所谓的这批,不过是侥幸爬上城墙的十多名奴隶兵。
    看着已经损失过半的奴隶兵,牛进达心头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等到将这批奴隶兵全部杀死,面对吐蕃精锐的时候,恐怕唐军士卒已经疲敝不堪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往南眺望,希望那里能尽快结束战斗吧!
    宋乙掏出一个手雷,拉开环,往人最密集的地方扔了过去。
    “轰——”炸飞一片人。
    这手雷的声音比起炮弹来,要小得多,在混杂有兵器碰撞声、弓弦声、重物落地声,惨叫声等诸多声音的战场之上,显得如此的小。
    看到这手雷的效果,牛进达当即大喜,向宋乙埋怨道:“你小子,有这样的东西怎么不早些拿出来?”
    宋乙苦笑一声:“大将军,我们每人就那么五六枚的样子,用了就没有了!”
    牛进达狠狠的说道:“不管那么多,先给我扔,你们侦察兵全部把这个东西给扔出去,把这些混蛋的士气全给我炸掉!老子要炸得他们胆气尽失!”
    宋乙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牛将军,宪兵营那边也有手雷,你可以让他们也扔出去!”
    牛进达咧着嘴拍了拍宋乙的肩膀:“好小子,你先带着人在这儿丢着,我去把宪兵营的人给叫过来!”
    就在牛进达准备离开城头的时候,从城南方向忽然传出一阵喊杀声来。他不由停住脚步,往那边一望,只见一只全身披着黑甲的骑兵正疾驰而来,往那吐蕃军阵后方杀去。
    牛进达一见到这黑色骑兵,顿时哈哈大笑:“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杀啊!”
    长安城内,调查院中。
    张允文一脸悠闲的端起茶水,坐在书桌后慢慢的品味。陈全康站在张允文对面,双手垂下,表情肃穆。
    “大人,根据松州传来的消息,如今战局还处在僵持阶段,没有打起来!”陈全康严肃的说道。
    张允文不由皱皱眉头,放下茶杯,问道:“你这消息是什么时候的?”按照他从戎多年的经验来看,两军对峙,任何一个小的摩擦都可能引起大规模的战争,也就是说,松州城的战局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呃,是前天的消息!”
    “不行,这情报太久了。再联络一次松州那边,看看有什么新的情况发生!”
    陈全康行了一礼,慢慢退下。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做的事情往往多于说的话,这一点让张允文十分欣赏。
    在陈全康出了大门,张允文目光转向蜀中方向,哪里真的平安无事么?
    到第二日的时候,张允文还没出门,便听见蕊儿在在门外喊道:“姑爷,外面来了一个叫做陈全康的人,说是你的下属,早早就在客厅候着了!”
    张允文心中思忖着这陈全康难道有什么紧急事情找自己?难道是松州战事?
    想到这里,张允文快步来到客厅。一见到张允文,陈全康便迎了上来,递上一张纸条,有些激动的轻声道:“大人,松州大捷!”
    张允文一怔,随即抓起陈全康的手往府门外走家里可不是谈公事的地方。
    “姑爷,姑爷,你早饭还没吃呢!”陪同张允文出来的蕊儿见张允文急着离开,赶忙在后面说道。
    张允文挥挥手:“不必了,我到皇宫吃去!”
    一边往皇宫走去,张允文一边看着陈全康送来的纸条,上面写着:“松州大捷,斩敌两万二千人,贼酋松赞干布授首,毙敌大臣武将无算!”
    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允文不由停住脚步,再看了一遍。在最终确定纸条上的信息之后,张允文的心头不由有些乱了。松赞干布竟然死了,这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竟然死了!
    可以说,吐蕃由雅鲁藏布江畔的一个小国发展道今天这般规模,与吐蕃历代赞普的奋斗分不开。尤其是朗日赞普和松赞干布,这二人几乎是如今吐蕃帝国的缔造者。到后来,吐蕃实力剧增,侵占吐谷浑,强抢西域、陇西,甚至打到长安,这一切,都与松赞干布这位杰出的赞普分不开。
    可如今,这个人却死了,那吐蕃的未来的走向,又该是何方呢?
    带着一股复杂的心情,张允文独自一人来到皇宫之中,至于陈全康,已经返回调查院之中了。
    此时还未到朝会的时间,李世民正在那里用早饭。
    听得内侍说张允文求见,不由有些愕然,现在还这般早,他来干什么?
    虽然疑惑,但还是让张允文在偏殿候着,待自己用完早饭再去见他。
    然而那内侍没下去多久,有匆匆上来:“陛下,张将军说他尚未用早饭,呃……”
    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对着这内侍道:“给他送去便是,还用向朕禀报么?”
    内侍连忙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
    待李世民用完早饭,来到偏殿,却见张允文正端着茶水,悠然的喝着。
    见到李世民到来,张允文赶紧行了一礼,拿出那张纸条,对李世民道:“陛下,松州大捷!”
    一听到这四个字,李世民不由一怔,接着快速的打开手中折叠好的纸条。
    “哈哈哈,松州大捷,斩敌两万二千人,贼酋松赞干布授首,毙敌大臣武将无算!哈哈,松赞干布也死了,他不是要迎娶朕的公主么?”一看到这信件上的内容,李世民顿时仰首狂笑。
    见李世民如此得意,张允文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跟着微笑。
    调整完了情绪,李世民笑道:“我大唐与吐蕃第一次交战,便斩敌两万,斩其敌酋,这可谓是大捷啊!如此大捷,当贺之!”
    见张允文有些沉默,李世民问道:“怎么,允文,大唐大捷,可喜可贺,朕说贺之,有何不妥么?”
    张允文摇摇头:“大捷之后,庆贺之,理所当然。微臣是在考虑着松赞干布死了之后,吐蕃的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还有现在正呆在长安的那个禄东赞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做出什么决定?”
    一听见张允文的言语,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许多:“呃,允文你这般一说,还真是得好好想想该如何应对这位住在高原上的邻居!”
    张允文看着李世民,轻声道:“陛下,这松赞干布如今尚无子嗣,松赞干布这一去,恐怕吐蕃觊觎赞普之位者,不再少数啊!”
    李世民闻言,却是一笑:“这不正好么,一个分裂的吐蕃,远比一个统一的吐蕃对大唐来说要有利得多!”
    张允文点点头:“不错,确实如此!微臣遍观吐蕃王族之中诸人,能称得上雄才大略者,除了这松赞干布之外,剩下的便是这禄东赞。若是禄东赞返回吐蕃,以他的手腕,定能很快稳定局势,一统吐蕃,甚至是一统高原,到时候,对我大唐威胁岂不是更大?”
    李世民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冷芒:“既然如此,那就不让禄东赞返回吐蕃便是!”
    张允文顿时知晓李世民的意思,这禄东赞和吐蕃使团,恐怕不是被杀,便是长囚于长安了,想要返回吐蕃,今生无望。
    “好了,允文啊,这件事你去秘密的安排一下,不要让禄东赞离开长安,当然了,最好让他自己在朝会上说出愿意长居长安!”李世民满脸的冷意。
    “喏!”张允文一揖。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留居长安
     更新时间:2010…9…14 10:17:13 本章字数:3293
    随着屹立在长安城内的钟楼之上传来响彻四方的雄浑钟声响起,朝会的时间快到了。
    张允文回头望了一下身后的重檐高楼,慢慢的往驿馆方向走去。今日的朝会,看样子张允文不能参加了。
    一边走在宽阔的街道上,无意识的看着来来往往的的人流,一面思索如何能劝服禄东赞这只老狐狸能在明日的朝会上自己提出久居长安。
    不知不觉之间,张允文来到了驿馆外面。
    此时驿馆外面正由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卒把守着。这只是明面上的哨岗,隐藏起来的哨岗至少有五十人,他们分布在驿馆四周两条街的范围内。在驿馆四面的民居里,至少有二十把钢弩日夜对着驿馆。
    这些布置,都是在松赞干布领大军侵入松州后加上去的。
    张允文刚刚走到那两位士卒面前,那二人便主动的侧开身子,让出路来,供张允文通过。
    这驿馆也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宅子,住上吐蕃使团二十余人还是绰绰有余。除却使团成员之外,还有配在府中的丫鬟和厨子,负责伺候着这些使团成员。
    当然,这些丫鬟和厨子之中,也有张允文埋下的钉子。
    一路往内院走去,沿途遇到哪些年轻漂亮的丫鬟,对方便会停下来,向张允文行礼。
    这些吐蕃人整日面对漂亮的丫鬟,难免不会起什么心肠。当初使团刚到长安不久,一名使团成员便对一名丫鬟动手动脚的。此事被张允文知道之后,将那名使团成员拖出来,杖责二十。从而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从此以后,那些粗鲁的吐蕃汉子便再也没有向丫鬟们动手动脚了。
    所以,这些丫鬟看到张允文时,不由得会格外的尊敬。
    到达内院的时候,只见内院的一道门边站立着两名吐蕃汉子,他们正守在大门边,注视着慢慢过来的张允文。
    张允文丝毫不顾及二人的目光,直接往里面走去。那二人刚想伸手来拦,张允文冷冷的说道:“怎么,想动手?”
    这两名粗通汉话的吐蕃人顿时讪讪收回手,让出一道路来。他们可不愿与张允文动手。这儿是人家的地盘,无论是打赢打输,最后输的总是自己。
    进入后院,张允文便看见禄东赞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之上,手中拿着一盏茶水,慢慢的喝着。
    “呵呵,大相好雅兴啊!”张允文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禄东赞对面的石凳坐下。
    禄东赞放下茶杯:“哦,原来是张将军!今日风高气爽的,张将军怎么到老夫这儿来了?”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过来,是为了和大相商量一件事情!”张允文看着脸上带笑的禄东赞,口中说道。
    “哦?什么事值得张将军亲自跑一趟啊?”禄东赞露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张允文看了看四周,笑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希望大相能够在长安定居下来!”
    禄东赞一怔,不由放下手中茶盏。
    “大相在长安盘桓数月,想必已是深知长安繁华了,既是如此,那就干脆留居长安,不要再回吐蕃那苦寒之地了!若是大相答应,这处驿馆便是大相的宅邸了!”
    禄东赞听得这话,心头却是非常疑惑,这张允文定是大唐皇帝派过来的,他的意思也就是大唐皇帝的意思。叫自己留居长安,这是为何啊?难道有什么图谋不成?
    想到这里,禄东赞微笑着摇摇头:“张将军好意,老夫心领了,可老夫一家老小尽在吐蕃,如何能长留在长安啊!再说了,吐蕃那是老夫故乡,你们汉人讲叶落归根,老臣还是想着落根吐蕃啊!”
    张允文早就知道这禄东赞定会拒绝,当下从小腿处抽出军刀来,慢慢的修理着指甲,脸上满是笑意,口中却说道:“若是我定要让大相留在长安你?”
    禄东赞看着张允文手中寒光闪烁的匕首,沉默片刻,却是轻笑一声:“老夫还是要走!若是张将军不让老夫回吐蕃,恐怕赞普也会派人来接老夫的!”
    张允文头也不抬的说道:“不可能了,你家赞普已经战死松州了。对了,顺便再说一句,今日传来消息,松州会战,你吐蕃二十万大军阵亡两万,投降五万,其余逃回吐蕃去了!”
    禄东赞闻言,身体一震,猛地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来,对着阵亡吼道:“不可能!我吐蕃大军共有二十万之众,你们唐军也不过五万人,怎么可能打出这样的结果来!我家赞普,我家赞普……”
    张允文看着禄东赞如此失态的样子,心头不由微微一叹,脸上却是露出笑容来:“事实便是如此,有什么不可能的!大相并非将军,怎知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可不是靠什么人数便能决定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