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11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11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过,说侯大将军你从皇宫之内带出十余口大箱子。正是因为大将军的这般举动,这些士卒才敢在城内大行劫掠之事!今日末将前来,便是想问问大将军,此事可是真有其事?”陆云面色严肃的说道。
    陆云的话刚刚说完,侯君集便慢慢的将头移到了一边,不敢与之对视。陆云一见,心头咯噔一跳,难道这事情是真的?
    片刻之后,那侯君集一声苦笑,对着陆云道:“本将以为做得隐秘,没人看见,想不到,还是有人看见了!不错,我正是从高昌皇宫之中搬出了十多口大箱子!”
    此言一落,陆云猛的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说道:“什么,大将军,你真的拿了?”
    侯君集点点头:“那日本将去看看那麴智盛是如何模样,便来到皇宫之中,刚好看见部将正端着美酒畅饮。本将上前一尝,这才知这美酒竟然是百年之前遗留下来的美酒,整个高昌就这十多坛。如此美酒,让给辛獠儿那莽夫喝了,岂不可惜,所以,我便用十多口大箱子,将酒坛装入其中密闭好了,运回军营,本想着自己慢慢享用,想不到竟然被人看见,而后陆郎将你更是上门诘问,本将实在是心有不安啦!”
    “难道箱中装的不是金银财宝?”陆云直接问道。
    “陆郎将什么话,这高昌灭国,其国库所有,为诸功曹所清点,乃是属于大唐之物,本将何敢据为己有?”侯君集反倒是一脸诧异的问着陆云。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陆云也找不到半点破绽,然而,一种怪怪的感觉徘徊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但是,一想起那些围在宪兵营外的士卒和被绑着士卒的眼神,陆云便有些犹豫了。终于,他迫使自己不再去想那中怪怪的感觉。
    因为侯君集不过是拿了十多坛酒,算起来虽是小恶,但人家必定是三军之首,不能轻罚,所以陆云匆匆告辞,便要将这消息向那些士卒宣布,使其心服口服。
    当陆云的身影出了大门,侯君集的嘴角立刻露出一丝冷笑来,“哼,就这般道行,还想和我斗!”
    陆云返回营地,将侯君集的情况说了一下,霎时间,士卒们皆是传来一声不可置信的低呼。谁会想到这侯君集拿走的竟然只是美酒而已。
    听完陆云的话,那些士卒纷纷羞愧起来。
    看到这些面带羞红的士卒,陆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下子终于将这些士卒摆平了。
    然而,想起侯君集那些话,一股怪怪的感觉仍旧盘桓在心头。
    在高昌城带了十多日,这里也渐渐安定下来,侯君集思忖着班师回朝之事了。
    可是,那薛万均带着三万大军尚还未回还,还得等大军回还高昌,这才能班师回朝。
    虽然没有返回高昌,但是,由侦察兵兼任着传令兵,一直传递着消息。
    在侯君集他们攻入高昌的时候,薛万均带领大军也是行动飞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由苏定方担任先锋,领着两千兵马一路冲在最前面,每到一处,叩关攻城,或是直接杀入,一个时辰之内,必定攻破城池,令其投降。当然,那些聚落的城墙不可能有高昌城这般高,甚至有些地方连个城墙也没有。薛万均领着大军跟在苏定方之后,直接接收城池便是。这让薛万均本部的一些将领心生不满。
    到达轮台的时候,侦察兵在轮台以西五十多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突厥大军。他们正往高昌方向过来,看样子是来支援高昌的。
    苏定方在大军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果断出击,硬是以两千人硬冲对方军阵,杀敌五百,将突厥人冲散。
    那名突厥将军在苏定来攻来之时,还大声喊道:“我乃是突厥将军,汉家将军为何攻击我们!”
    苏定方冷声道:“轮台已为我军所有,任何出现在这附近的军队,皆杀之!”
    突厥人仓皇撤出百里,苏定方也没有让人继续追击了。
    当薛万均大军赶到轮台之后,便在轮台建立大营,用以防备吐蕃。等到高昌城破之后,薛万均也思忖着班师回朝一事。
    不过眼下突厥人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若是班师,恐为其所趁。必须要留下人来驻守此处,至于留守之人是谁,薛万均也不好决定。
    如今他手下除了一个先锋中郎将苏定方之外,还有一个叫着万俟奴的中郎将,此人乃是侯君集心腹大将,统领五千。
    这二人之中,到底谁留下来呢?
    薛万均知道,这苏定方乃是张允文的结义长兄,而且还是李靖的徒弟,若是将他扔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恐怕返回长安之后,张允文会埋怨自己。若是留下这万俟奴,又恐得罪了侯君集。
    想起侯君集那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性子,薛万均不由感到一阵头大。
    最后,他将帐下诸将集中在一起,向众将道:“本将欲班师回高昌,然而此地为突厥所迫,需要留下一人前来镇守,诸将以为谁人合适?”
    “呵呵,当然是苏中郎将了!苏大人一路攻城掠地,百战百胜,威震敌胆,有他坐镇于此,徒具而何敢放肆?”
    “是啊是啊,前不久苏大人便敢以两千人马冲击突厥军阵,且大获全胜,坐镇此处,理所当然!”
    “哈哈,能者多劳嘛!”
    ……
    帐内诸将纷纷说开,然而,他们的目标好像都对准了苏定方。
    薛万均一看苏定方的脸色,见其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便请苏中郎将镇守轮台,以应突厥吧!”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胆大包天
     更新时间:2010…9…14 10:18:01 本章字数:3363
    侯君集暗自得意自己能够很好掩饰住收纳财物一事,然而,此时的高昌城内,却至少有两人能够猜到真相。
    第一人是王玄策。这位当初的大唐使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高昌城安定下来之后,便开始四处寻找棉花种子。这一找,还真让他给找到了。不过当他看到这些种子的时候,目光又迅速的瞄向了那些献出种子的农夫。
    大唐境内可没人种过这东西,如果能带几个种了一辈子棉花的老农回大唐,到时候恐怕也好交代得多。于是使团里的士卒在王玄策一声令下之后,将几位老农拖家带口的拖走了。
    当王玄策听到侯君集说自己搬出来的大箱子乃是美酒的时候,当即不屑的撇撇嘴:“若是美酒,侯君集那人为了表示清白恐怕早就拿出来让陆云喝了。况且高昌城内由百年的美酒么?开皇年间,突厥就破过一次高昌城,就算有,那时候也被突厥人给洗劫了,哪儿还会留到现在?”
    另一个猜到真相的人却是梅仁幸。这位调查院的高级头目在唐军攻进高昌城后,便一直缩在自家院子之中,也不出去和侯君集等人碰面。而见过他的唯一的一个人却是王玄策,这位当初他救过的人。做情报的人,天生都有着一种谨慎。
    原本他呆在高昌城内,还想着若是唐军久攻不下,就出手帮上一把,搞个破坏什么的,以达到扰乱高唱突厥联军,牵制其兵力的目的。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唐军直攻打了两次,便攻下了高昌城。
    虽说梅仁幸约束手下,尽量不与唐军发生接触,但是他不与唐军接触,不代表唐军不找上门来。当那些唐军听说侯君集从皇宫搬出十多口大箱子的时候,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这些唐军士卒便在街上每家每户挨着敲门,向其索要钱财,若是对方拒绝,便自己动手来。这场风波很快在高昌城内蔓延,也蔓延到了梅仁幸所在的宅邸。
    当梅仁幸听说有唐军士卒过来索要钱财时,当即勃然大怒,命令属下手持武器利刃,站在门口,与唐军对峙。属下连声劝阻,梅仁幸这才停下来,狠狠的看了大门一眼:“去拿个几百文钱把他们打发了!”
    一众属下顿时大汗,你以为这是在打发乞丐么?同时,他们对于这位上司贪财的本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虽然梅仁幸是这般吩咐的,但是属下是不可能真拿着几百文钱去打发那些大唐士卒,如果他们敢这样做,可能会换来一顿暴揍。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传了了阵阵喧哗之声,却是宪兵营的人刚好赶到。
    站在门口,看着一个个士卒被宪兵带走,这些梅仁幸的下属们顿时长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为什么唐军会干出这种事?”一个声音突兀的在身边响起。
    “哇!”众人回头一看,却是梅仁幸正站在众人身边,望着那些正在远去的士卒,脸上满是疑惑的说着刚才的那句话。
    “大人,你,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进屋去了么?”
    “刚刚出来!对了,你们听说了唐军为什么会来劫掠百姓的财物没有?”
    “呃,好心听说侯大将军从皇宫里边搬出了一大笔财物。有人带头,这些士卒们自然是要跟着做了!”
    梅仁幸闻言,不由皱起眉头来。片刻之后,向众人吩咐道:“你们立刻去查清楚此事的真实性!看看那侯君集是否真的从皇宫带走大批财物!”
    “喏!”这些属下同时行礼道。
    没过两天,宪兵营那边便传出来了关于这件事情的说法,说是侯君集带走的是酒,而非什么财物。听到这种说法的梅仁幸却是嗤之以鼻:“哼哼,你们说说,有谁看见巨额财物会不动心?”
    下属闻言不由齐齐一翻白眼,这梅仁幸是在强加自己的价值观道他人头上。
    几经折腾下来,还真让这些游侠儿和情报人员查出一点东西来。
    据说当初侯君集进入皇宫之后,警备十分森严,若是有人靠近,定当被赶走。
    据说那些箱子大部分分量不轻,需要四个人抬,仅仅四个箱子便让马车拉得十分费力了,里面显然装着十分重的东西。
    据说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最近出手极其阔绰,对于那些巴结讨好的士卒的赏钱,也由原来的最低五十文,提高到最低一贯钱。
    据说……
    一综合这些消息,梅仁幸便知道,那侯君集搬到自己大帐的,绝对不是什么百年美酒,而是一大堆金银珠宝。想到这里,梅仁幸的双眼顿时绽放出金子般的光芒。
    按照调查院的规定,梅仁幸第一时间便将这事情通过信鸽报了上去。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遍。
    因为此次侯君集犯了错误,梅仁幸便将目光盯在侯君集身上。
    本以为这场风波结束之后,能够平静一段时间,谁料侯君集竟然又做出一件让**跌眼镜的事情来。
    这一日,薛万均也领着两万五千人的大军返回了高昌,侯君集看人员到齐,便琢磨着班师回朝的事情了。
    可是,一旦班师回朝,这高昌的烂摊子交给谁来处理呢?本来侯君集听说薛万均将苏定方留在轮台,心头也是暗暗高兴,自己班师之后,可以将这个烂摊子扔给这苏定方了。可是,又一想,这岂不是成全了这小子么?思忖片刻,侯君集便想出一个方法来。
    他将原先那些属于高昌的官员和唐军武将尽数唤到高昌王宫之内,当着众将的面,大大咧咧的坐在那王座之上,对众人道:“今日唤你们过来,却是有要事相商!”
    见众人默默不语,侯君集又接着说道:“我远征大军已经到齐,不日便会班师回朝。然而大军一走,又恐各处生变,所以本将军决定留下一支兵马,另外在从诸位之中挑选部分人出来,作为高昌各处之官吏,以维护当地秩序!”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高昌的大臣为能够留在高昌,不被押送至长安而感到兴奋。而唐军将领则是为侯君集的胆大而感到惊讶。
    “大将军,不知你可有陛下的旨意?若是没有,那么你擅自任命官职却是逾矩了!”薛万均当先出列说道。
    侯君集沉默片刻,朗声道:“薛将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情况紧急,若是我大军撤离,西突厥来攻,何以保境,何以安民?”
    薛万均闻言,立刻说道:“不是有苏定方领五千大军驻守轮台么?苏定方能征善战,精通韬略,足以拒西突厥了吧!”
    “这只是保境,那如何安民呢?在战争未定,谣言四起的时候,若是高昌百姓听信谣言,出逃高昌,那但凭苏定方,如何能使人心安定?所以本将军才会任命一些高昌人作为官员,以起安定人心之用!”
    薛万均听了这番话,终是一声长叹,迈步出了皇宫。
    “若是侯大将军执意如此,那就请勿将末将牵连其中!”薛万均的声音遥遥的传来。
    侯君集听得着声音,面色一变,但是看着下面一众人的目光,终于开口道:“好了,除了薛将军反对之外,似乎没有人反对了!那么本将军现在就任命官职!”
    说完,侯君集任命了高昌、伊吾、蒲类、金满轮台等地的官员,除了三名军中文员之外,其余人皆是高昌人。他们做的都是文官。整个高昌的军事,侯君集准备全部交给苏定方,毕竟他手中握着五千精锐唐军。
    那些入选的高昌官员望着侯君集高大的身影,脸上堆满了谄笑。
    其余高昌大臣和高昌王族则是一脸的颓败。侯君集班师回朝,就意味着他们也将随同大军一起去长安。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条充满未知的的旅途。
    不过麴智盛则是看着侯君集露出一丝笑容来。他不会为自己的命运担心,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在去长安的路上,还是到达长安,这位大将军会好好的照料自己,毕竟那十多箱金银珠宝不是白给的。
    当侯君集在皇宫内任命官职事情传遍整个高昌,远在轮台的苏定方听了之后,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又继续操练着手下兵马。
    而近在高昌城的王玄策一听见这个消息,则是摇摇头,这侯君集虽说是屡立战功,但骄矜之性,越发严重,此次竟敢在没有皇帝陛下旨意的情况之下,擅自任命官职,也不知该说他恃功而骄好,还是胆大包天好!
    “来人啊!”王玄策轻声唤道。
    一名使团里的士卒出现在门口:“大人,有何吩咐?”
    “呃,你去告诉下面的人,就说我们回京的时候,不跟大军一道!如果那边遣人过来询问,你们给我推脱了!”
    士卒行了一礼,正要下去,王玄策又接着道:“对了,梅大人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