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15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15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纥干承基、贺兰楚石诸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是不言。
    李承乾见状,不由有些失望的摇摇头。面前这群人多是武将,若是论起动脑子,还不如自己呢!
    这时候,殿外传来一声内侍的声音:“禀殿下,杜大人求见!”
    李承乾赶忙说道:“还不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一道身影出现在门边,正是李承乾的老师杜正伦。
    这位杜正伦曾在东宫担任过太子少师一职,也算是李承乾的老师了。
    杜正伦坐下之后,环视了一眼,屋内众人,接过宫娥送上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看着李承乾,笑道:“殿下可是在为魏王的事情烦恼?”
    李承乾连忙点点头,露出一副焦急的神情来:“还请杜老为孤拿拿主意啊!”
    杜正伦放下茶盏:“老夫正是为了此事前来!”
    一听这话,李承乾顿时大喜:“不知杜老有何见教?”
    杜正伦抚着下巴处长长的白须说道:“呵呵,魏王请修撰《括地志》,也确实是大功一件。然而这这《括地志》之前,却还有一本书在修撰。而这本已经修撰成功的书,却是让陛下不满意啊!”
    李承乾心中一动:“杜老所说的可是那《氏族志》?”
    杜正伦点点头,又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氏族志》是一本专门记载宗族谱系的书籍,它包揽全国各姓,统编其中,按照历史、郡望、人物等标准,将天下姓氏分为数等。其本意便是将那些曾经显赫的山东高门,江南大族姓氏从士族之中抹去,打压士族实力,同时提升一部分庶族姓氏的地位。
    然而,负责主编此书的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人却是没有很好的理解李世民的意思,或者说没有去理解李世民的意思,在评定天下姓氏的时候,仍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过之后,很是不满,他指出: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而如今,《氏族志》被驳回之后,高士廉等人正准备动笔修改。
    听了杜正伦的暗示,李承乾蓦地醒悟,对啊,李泰可以请求修撰书籍,为何孤不可以?若是孤在这次修改《氏族志》中做出贡献,一来可以取悦李世民,二来则是可以喝高士廉、韦挺等人拉上关系。这些人可是朝廷的台柱啊!
    不过转念一想,这《氏族志》的编撰,说不定会得罪很多世家大族的人,这到底值不值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便犹豫的向杜正伦问道:“杜老,可是此书是要重新修订天下姓氏,排列族谱,定会使得许多士族不满,若是他们……”
    李承乾说道这里,却是说不下去了。因为杜正伦正冷笑的看着他。
    “殿下想想,这东宫之位是陛下给的,还是那些士族给的?只要陛下高兴,得罪一些士族又有何妨?况且陛下打压士族之心坚决,殿下能和陛下站在同一条船上,对于殿下坐稳身下的这把椅子,也是有所帮助的!”
    李承乾顿时面露恍悟,起身一揖:“多谢杜老指点!”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密谋造反
     更新时间:2010…9…14 10:19:30 本章字数:3283
    到贞观十二年年末的时候,张允文终于卸下了那些担子,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在家里好好的和妻儿过了一个腊八节之后,花了两天的时间,将大小事情全部安排下去,包括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这一个月的轮值。
    当然,无论是哪个部门,轮值都轮不到他张允文。也就是说,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这一个月里,张允文可以好好的在放松休息一下了。
    在过去的几日里,真个朝廷之中,当真是不清净。东宫和魏王的矛盾几乎公开化了,先是李泰请修撰《括地志》,然后李承乾也不甘落后,请求加入到《氏族志》的修改工作之中。然而李承乾的要求却是被李世民以太子政务繁忙为由,给拒绝了。
    听说当日李承乾阴着脸回到东宫之后,砸碎了数个瓷器,借故鞭打了二十多人,使得东宫之内,人人自危。
    不过这些都不管张允文的事,此时他正不爽的看着面前的四个半大的孩子。
    如今,李世民的这帮儿女都已经长大不少,似乎在一年之内猛蹿了个头,长了起来。李治、李慎、高阳还有晋阳这四个半大的孩子中,李治和李慎正在轮流使用着庭院内的滑梯,晋阳公主和自己的女儿张琰正在那秋千上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容,至于高阳公主,这位已经半大,快到张允文胸脯高的小丫头却是在带着张继一步步的在回廊中走动。
    没走两步的张继便懒性发作,不想在走,却被高阳公主提着腋窝,只得嘟着嘴,不甘心的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
    看到这情形,张允文和李宇等人不由哈哈大笑。
    当问及怎么只有他们四人到来时,李治努了努嘴,愤愤不平的说道:“还不是四哥,在父皇面前说我们的功课废弛,他这个当哥哥的实在是没有尽到责任,所以要让我们再宫里学习功课呢!他也不看看,他什么时候教过我们半点功课,尽过半点哥哥的职责!”
    张允文当即大奇:“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李治将目光转向高阳公主:“努,还不是高阳妹妹拉着小兕子在父皇面前磨了半天,父皇才给我们一日的假期!至于十弟……”李治看看正在往这边走过来的李慎,“他的功课一直很好,根本用不着四哥来教!”
    在庭院中玩闹之后,四名小孩子又在张允文家里面用了午饭和晚饭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张允文家中。
    “唉,二姐夫,还是你们这儿好啊,整个家里,和和气气的,有两个小孩子,时时欢声笑语,哪像皇宫里那般压抑啊!”临行之前,李治小大人一般的背着双手,叹气说道。
    然而他话音刚落,便被张允文敲了一记:“你小子说什么呢!才这般大的年纪,就知道感慨了!”
    一听张允文说自己年纪小,李治当即跳道:“我今年已经十三岁,可不小了!”
    张允文不屑的“哼”了一声:“虚岁吧!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小家伙在这儿深沉感慨!”
    一听到“毛没长全”这四个字,李治顿时蔫了下来,幽怨的看了张允文一眼,在张允文的笑声中慢慢进了皇宫。
    张允文是将他们四人送到皇宫门口的,转过身,顶着雪花往回走的时候,已经开始宵禁了。
    当巡逻的士卒遇见张允文,正要上前盘查的时候,张允文亮了亮身上的腰牌,那些士卒当即继续巡逻。
    走了一段,张允文忽然听到后面传来匆匆脚步声,当下回头一看,却见一名全身笼罩在黑衣之中的人正从他身边急速跑过。
    张允文虽然觉得此人有些奇怪,但是巡逻队刚刚走过,他们也定会看见此人。而此时此人还在奔跑,也就说明巡逻队没有为难他,可见他也是一个有着身份的人。所以,张允文也不准备管什么闲事,自顾着慢慢往家里走去。
    这道黑色身影又遇见几次巡逻队,一直到了一处门额高大的府邸前,敲了敲大门。
    片刻之后,大门打开,黑衣人“嗖”的一声便进入了院内。
    大门上,两盏灯笼散发着幽幽的光芒,照亮那门上匾额。上面赫然写着“北平郡王府”五个大字。
    这北平郡王指的便是当年纵横草原的**厥之二可汗突利可汗。贞观三年,突利率部投降大唐,贞观四年,封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领顺州都督。然而,这位北平郡王,顺州都督,在去顺州上任的路上,到达并州时,一病不起,就此离开人世,年仅二十九岁。当初他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为之痛哭了一场。
    在他死后,其子贺逻鹘承袭爵位。也仅仅是爵位,那个右卫大将军、顺州都督两个官职,则是被朝廷收回去了。
    在长安定局下来之后,他们这些投降的突厥人却是找不到什么活计来做。务农,不会。经商,比不过那些狡猾的汉人。只有放牧了,可是,这大唐四面耕地,哪儿来的草原供你放牧。
    所以,这些突厥人只好整日浪荡长安街头,靠着每个月朝廷发的俸禄和每奉节日李世民赐下的赏赐度日。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便成了长安的混混。
    黑衣人进入房间之后,脱下身上黑色的大氅,抖落雪花,露出魁梧的身材来。对着旁边的一位老人道:“好大的雪啊!这一路上我几乎是跑回来的,这雪还是在肩上铺了一层!”
    老人接过这黑衣人的大氅,叹息了一下,默默走开。走到房门边时,老人忽然转过头来,对那人说道:“结社啊,今日贺逻鹘遇见了一个叫做萧锐的人,据说是宋国公萧瑀的孙子。贺逻鹘和他发生了口角,现在正在房中生闷气呢!”
    这名叫做结社的大汉一愣,接着便推开们,往贺逻鹘房间走去。
    这结社却是突利之弟,当初突利率众投降大唐的时候,结社也被封了一个中郎将。然而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二年了,这结社仍旧还是一个中郎将。
    当初突利投降大唐之后,结社认为大唐给自己封的官职太低,找到突利,希望突利能到李世民面前说上两句话,提升一下自己的官职。然而,突利以新降之众,寸功未立,便欲求官,操之过急为理由,将结社打发出去了。这结社认为突利实在故意排斥自己,心生怨恨,一气之下,诬告突利谋反。
    此事被李世民知道之后,看在突利的面上,免去了结社的刑罚,然而对待这结社,便是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打仗不让他上,官职不给他升,所以到现在,仍旧还是个中郎将。
    突利在并州病死之后,结社无人约束,加之升职无望,便也和贺逻鹘一样,渐渐成了一名游手好闲的无赖混混。不多这无赖混混却是顶着中郎将的职位。
    进入贺逻鹘的房间,结社一屁股坐在贺逻鹘对面,翘起二郎腿,对着表情郁闷的贺逻鹘说道:“怎么,贺逻鹘心里不舒服?”
    贺逻鹘看看是自己的叔叔,当下便点了点头,“呸”一声:“萧锐那混账东西,不过是一个驸马都尉,倚仗的是公主,就敢指着老子的鼻子大骂。老子可是北平郡王啊!”
    结社闻言,不屑的轻笑一声:“贺逻鹘,你这个北平郡王不过是由你的父亲,我的哥哥传给你的,你本身半点威望,半点权力也没有,当然只能让人指着鼻子大骂了!”
    贺逻鹘顿时怒道:“光说我,你呢,混了这般久,还是一个中郎将,我看你一辈子也混不出头来!”
    结社听了这话,当下“呸”了一口,说道:“若是在草原上,老子至少也是个叶护,可是窝在这长安,屁都不是!真怀念当初草原的时候啊!”
    “是啊!”贺逻鹘也附和道,“虽然那时候我的年纪不大,但是想起那青青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心里就觉得舒坦!”
    结社见贺逻鹘一脸怀念的样子,面容之上,不由闪过一丝阴狠:“贺逻鹘,要不然我们去投西突厥吧!”
    “什么!投西突厥?你疯啦!”贺逻鹘猛地站起来,看着结社的面孔,惊讶的说道。
    结社却是面露狠色:“我可没疯!呆在这长安,老子的骨头都开化了,整日这般低声下气的活着,还不如老子反了大唐,投奔西突厥去,说不定还能谋个叶护之类的官当当,领兵杀敌,再上战场!”
    说着,结社一把抓住贺逻鹘的肩膀:“贺逻鹘,老子决定了,现在该你了!只要你一句话,我们明日便离开长安!”
    贺逻鹘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后,终于咬了咬牙:“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老子干了!”
    “好!”结社大赞一声,“不愧是体内流着狼之血的突厥人!不过你我二人空手去投,恐怕不会待见于西突厥,不如你出面去召集分居长安的部落旧人,咱们在长安干上一场,斩下一些大唐皇亲国戚的首级,然后一起去投西突厥,那时候,功劳也有了,官位也就来了!”
    贺逻鹘眯起眼睛,用力的点点头,望着结社。而结社也同时望了过来。二人相视冷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承天门外
     更新时间:2010…9…14 10:19:39 本章字数:3647
    “嘿嘿,再过两日便是腊月二十三了,快过年了!过年的时候,父皇定会将我们锁在宫中等到过了年之后在放出来!”散朝之后,张允文正想着回家,还没到宫门口,便被李治给拦住了。
    “所以姐夫啊,明**能不能带我再去一趟那个胡姬酒肆啊?“李治一双闪亮的眼睛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看了李治一眼:“怎么,难道你不会自己去么?还要我带着去?”
    李治愤愤的说道:“还不是四哥,听说那胡姬酒肆里面的有胡姬跳胡旋舞,隔上几日便会拉着一帮什么风流文人去酒肆里饮酒作乐,还美其名曰以文相会,共赋诗章。若是我自己去,肯定会被四哥看到,若是他上报给父皇,那我可就惨了!”
    “所以。你就想拿我当挡箭牌?”
    “二姐夫,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想必你也是十分怀念那胡旋舞吧!如今年底也到了,你也该是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若是累着了,那岂不是要让二姐心疼么?”李治嘻嘻笑道。
    看着李治的表情,张允文忽然有种感觉,这李治说不定原本便是这种样子,只不过是在父兄的重压之下,慢慢成了当初的沉默寡言。
    “好吧,明日午后,我便在这宫门口来等你!”张允文答应下来。
    今日这次朝会是贞观十二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了,再加上办公又少,所以除了突发大事之外张允文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将会很少来皇城这边。
    李治闻言,霎时间满脸笑容:“好,明日午后我便会出宫门的!”
    “明日我等分散在宫门口,若是有人开宫门而出,便乘机杀进宫中,斩杀一两个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之后,取其首级,往西门逃出!嘿嘿凭着老子的中郎将腰牌和贺逻鹘的北平郡王令牌,定能顺利出城。出城之后,一路往西而去,只要到了西突厥,则荣华富贵源源不绝啊!”
    北平郡王府的大厅之内,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