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19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19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此言的贵族和王族们顿时心头大惊,连忙询问详细过程。这些士卒中有当时离松赞干布较近的人,他们说道:“唐军能役使天雷,用一个铁筒子将天雷装在里面,对着人群打出来,杀伤一大片。松赞干布和几位大将军便是这样被天雷杀死的。”
    听士卒这般说,那些贵族和王族们不由面面相觑。
    确定了松赞干布死亡的消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新问题却是,谁可以任下一任赞普?
    松赞干布至今无所出,而且也没有什么兄弟之类的。只有一个算得上松赞干布叔祖辈的老者,不过老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走路都成问题。至于老者的两个儿子,在跟随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四处征战的时候战死了。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脉已经没有可以继承赞普之位的人了。
    这时候,他们又想到了禄东赞。禄东赞也是吐蕃的王族,但是论及血脉的高贵,却是远远不如松赞干布一脉。然而,这禄东赞自从被松赞干布任命为大相之后,致力于改革吐蕃体制,在吐蕃国内拥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其“智者”之称,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若是他来做赞普,定然会领导吐蕃走向强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然而,没过多久,长安那边便传来消息,说禄东赞羡慕长安繁华,愿久居长安,不愿回到吐蕃了。
    那些早已存有异心,或是本来属于其他部族,而被朗日论赞和松赞干布以武力征服的那些部族顿时不干了,像什么庸旌各部,唐旌穹波家的不满,只有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这些旧贵族在嚷嚷着要在这九臣之中选出人来,作为新的赞普。
    这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原本就是被朗日论赞以武力征服的,而如今,在此次松州之战中,吐蕃军损失了十万士卒和奴隶,势力大大削弱。不甘寂寞的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趁着这个机会宣布独立。
    而原本臣服于吐蕃的苏毗、羊同等部也宣布不再臣服于吐蕃。
    霎时间,整个高原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吐蕃旧贵族以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为代表,要求在九臣之中选出人来,作为赞普。而吐蕃新贵族却是在松赞干布即位之后,重用大臣,他们形成的贵族集团。有吞弥家、禄家为首。不过由于禄东赞深陷长安,禄家由年仅十六岁的禄东赞次子钦陵做主。所以禄家的势力实际消减了许多,原先依附禄家的小贵族,转而投向了吞弥家或是旧贵族。
    内部分裂,外部也是不稳。庸旌、苏毗虽没有明确表示建国,但已然割据一方。而唐旌则直接宣布了建国。至于羊同,原本就是一个拥兵**万的国家。
    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吐蕃邻国泥婆国见吐蕃战败,也是蠢蠢欲动。
    看着这份情报,张允文不由心头暗笑:“嘿嘿,打吧,乱吧,反正不管老子的事!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佑生事
     更新时间:2010…9…14 10:21:04 本章字数:3379
    待到天气转凉的时候,李世民这又才拖家带口的回到了长安。
    由于李世民身处九成宫,又带走了太子李承乾,所以,在那段时间内朝会没有举行,朝中事情由相关官员齐聚中书省商议决定,然后报九成宫批复。三省六部、五寺九卿各个部门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运转着,将一条条政令传递到大唐的每一处角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全力运转。
    在秋天的时候,王妍终于被诊断出怀孕了,这让张允文喜出望外。万里长征终于走到尽头了,实在不容易啊!他知道,王妍为了能早日怀上,暗地里不知道喝了多少的偏方草药,甚至整个人的脸色都微微有些发青了,看得张允文一阵心疼。
    而在栎阳的王屈听闻了自己的孙女怀上了身孕,不顾年事已高,身体衰弱,专程从栎阳赶过来,带来了一大车的补品。
    看着皓首银发,颤颤巍巍,几乎连路都走不稳的王屈张允文忽然生出诸多感慨来,想起当初在洛阳相遇的情形,想起在长安出售那天然居给他的情形,一时间唏嘘不已。
    王屈的精神状态极好,整日乐呵呵的,就连张琰和张继也很喜欢这位白胡子爷爷。当然,这也与王屈带给他们的礼物和每日里为他们买零食是分不开的。
    如今,王屈已经渐渐从栎阳王家家主的位置上推了下来,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担任家主之位了。如今王家家主之位却是有当年太原王家外房第二号人物王虚担任,其子王磐便是当年张允文分裂王家的关键人物。不过这王磐经历王家分裂之事后,渐渐变得老成了,做起事来,也不像以前那般浮躁,这倒是让王虚欣喜不已。
    在李世民的支持之下,如今,这栎阳王家的生意已经遍布在整个关中河南,正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王妍出嫁之时,王屈更是大手笔,拿出了一支三十人的商队作为陪嫁之用。虽然当时王家内部诸多人员反对,但王屈却道:“自我王家搬迁至此,王妍功劳如何,你等也是知道。况且其嫁的夫君乃爵至县公,有一公主,一郡主为妻,若是嫁妆太薄,岂不是我家王妍会受到欺负?况且只要得到张允文和陛下的支持,莫说是一个商队,就算是是个商队,也是值得的!”
    如今,这支商队仍旧挂在王家之下,每年所获收益尽数供于张允文府邸。
    而王屈在来到长安,看望王妍时,也带来了一条坏消息。这条坏消息正是关于那支商队的。
    这支商队的主管叫做王同,本是王屈家中的一个仆役,自幼在王屈家中长大,机智灵敏,学东西也是越学即会,深得王屈的喜爱。所以,王屈将从商多年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了王同。王同的表现也是让王屈欣慰不已。三十岁的时候,便成了一个商队的管事了。
    王家迁至栎阳之后,王同在王家担任了大管事一职,主管栎阳城内的王家店铺。而当王妍出嫁的时候,王屈便将这王同连同一支商队作为嫁妆送了出去。
    张允文见过那王同两面,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精明能干知进退,是一个能干事的人。
    这王同带着这支商队游走于关中、河南、山东等地,每年可获得大量利润。而张允文也是知道重伤之下必有勇夫,拿出全年利润的十分之一作为商队成员的酬劳,至于王同,则是另外拿百分之三。这种奖赏制度之下,商队的规模在一天天扩大,从原先的三十人,已经扩展到八十人。
    然而,这支商队在齐州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齐州是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佑的封地。这李佑,母亲为阴妃,此人自幼便是一个暴戾之人,好游历,结交奸邪之人。在早些年间,李佑十二三岁的时候,曾经和张允文打过一次交道。那次是李佑看中了张允文放在驿站的马车,直接带走了。而后,张允文和李宇有索要了回来。
    如今,这李佑已经二十多岁了吧!
    当商队满载着从登州那边买来的高丽商品,准备前往关中贩卖路过齐州的时候,商队被齐王府的卫队拦了下来。
    领头的人叫做梁猛彪,此人生得是凶神恶煞,双臂之上,肌肉鼓胀,拦住商队之后,细细检查半天,说是商队的货物皆是齐王府所需之物,希望能尽数买下来。至于价格,这位梁猛彪根本就没有提及。
    王同看那梁猛彪的神色动作,便知道此人恐怕是想空手套白狼,白白获取这批货物!当下上前,轻声将张允文的名号搬了出来。
    一听到这个名字,梁猛彪不由犹豫起来,不过看着车队中那至少值三万贯的货物,心头又如猫挠。最终,他令人看住商队,自己去了一趟王府,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佑。
    李佑听罢,不由哈哈大笑,说道:“当初本王尚未开府,在长安的时候,看中了张允文的马车,却不料这人竟然收了回去,搞得本王颜面尽失!如今将他商队扣下,正好一出本王心头之气!”
    “可是,殿下,那张允文名义上还是你姐夫啊!”
    李佑一听,嘲弄似的一笑:“什么姐夫不姐夫的,本王可没认他!不管那么多,先将那货物扣下再说,出了什么事,本王扛着!”
    梁猛彪顿时喜上眉梢,抱拳大声道:“喏!”
    于是,这商队便被拦在了齐州。王同虽然四下交涉,却是无果。在齐州困了七日之后,便带着八十名商队成员空着手离开了齐州。至于货物,则是被齐王府的人以千贯的价格买了过去。而那马车,梁猛彪则是根本就没有提及。
    离开齐州的王同觉得愧对了张允文,便和众人返回栎阳,拿出家中积蓄,与众人凑足两万贯,盘下马车,准备重新再来。
    当王屈告诉张允文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同正领着商队往河南去了。
    张允文听了王屈的述说,却是轻叹一口气:“老王这是何必呢!那趟货物也才三万贯,只要他们能够平安返回,那便是最好的了,至于什么货物,小子倒是不太放在心上。不过此次李佑却是做得太过了!王老放心,小子心头已经有了些想法念头,到时候有李佑好看的!”
    王屈欣慰的抚须笑着。
    张允文所说的想法念头,却是指的一份情报。
    情报上记载着齐王李佑在今年五月至今,已经扩大了王府卫队数倍,由原本的五十人呢扩展到两百人。
    拿着这份情报,林然还笑道:“魏王府那边编书,东宫那边宠娈童,吴王府那边赌钱,齐王府这边扩建卫队,唉,这些殿下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说着,将情报小心归档。
    如今,张允文想起了这份关于齐王府扩编卫队的情报,只要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情报相佐,这李佑可是有的受了。
    于是,恣意妄为有让林然着重搜集了一下关于李佑的情报。林然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办了。
    过了半个月,情报便搜集上来了。张允文和林然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情报上对于李佑为何要扩编卫队之事,说得一清二楚。
    今年正月的时候,李佑来到长安。在拜访他的舅父阴弘智的时候,两人密谈了半个时辰。当李佑出来的时候,整个人脸上都带着丝丝笑意。
    而后,阴弘智的妻兄燕弘信便在杜陵附近招募游侠儿。待到李佑离开长安的时候,这燕弘信便带着招募来的六十多名游侠儿跟着李佑返回齐州。
    联系后面的情况来看,不难猜出李佑舅父阴弘智对其所说的话语,无非就是募集卫士,训练死士之类的话语。
    除了这些,另外的一些情报将李佑在齐州的所作所为记载的一清二楚,其中尽是劣迹,竟无半点光辉的印记。
    林然在递给张允文情报之后,犹豫片刻,终于说道:“大人,是不是因为这齐王扣下了你商队的货物,你便想要借此来打击齐王?”
    张允文“呵呵”一笑:“我还以为老林你不会问了呢!此事若是我来个否认,倒是显得虚伪了!不错,这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却是这个!”张允文扬了扬手中的情报,“这藩王之事,可大可小,小不过皇家颜面,大则是祸害一方!遍观诸亲王、郡王之中,唯独齐王劣迹最多,所以当好生管教一下,一来使得齐州百姓免于祸害,二来,效尤诸位亲王、郡王。”
    林然听完张允文是理由,不由苦笑一声:“大人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找出一大堆借口出来,属下可是说不过你!既然大人认为此事当行,那属下全力配合便是!”
    张允文哈哈一笑,拍拍林然的肩膀,扬了扬手中情报,口中笑道:“老林啊,辛苦你了!”说完便往皇宫走去。
    逮了几名卫士太监宫女,询问了几次,在皇宫里转了不少的路,终于在御花园中找到了正在赏花的李世民。
    此时已是九月末了,瑟瑟寒风将起,卷起花园内残叶打着旋,飞扬在半空之中。
    而李世民欣赏的,是一簇簇怒放的菊花。
    只见满目尽是一片金黄,眼前似乎有着无数的菊花随着秋风摇摆着。李世民坐在一方亭子之中,正和长孙无忌笑谈着,时不时的伸出手来,指向那花丛之中的菊花。
    张允文走近亭子,站在亭下台阶之上,躬身一揖:“陛下,微臣有事求见!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武氏媚娘
     更新时间:2010…9…14 10:21:12 本章字数:2731
    李世民早已见到张允文过来,本想招呼他进入亭中,共赏菊花,却见他行了一礼,当下笑道:“允文啊,这非是在朝会之上,那些繁文缛节能免则免吧!”
    张允文直起身,进入亭子中,张允文坐在石凳之上,先跟长孙无忌打了一下招呼,刚要拿出怀中的资料来给李世民瞧上一瞧,却听得李世民笑道:“允文啊,真刚才与辅机正在谈及这院中菊花,朕见这残菊,心有戚戚,以其为美。而辅机则不然,视这满瓣如轮者为美!允文你且说说,到底何等菊花方为最美啊?”
    张允文只得收回手,笑道:“长孙大人乃是崇尚魏晋陶渊明的自然之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的是菊花之美。而陛下所见残菊,而心有戚戚,见的是残缺之美。以微臣看,这菊花从菊蕾开始,一直到菊花凋残,所经各时,皆为美!”
    听了这个回答,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不由同时哈哈大笑。
    笑罢之后,长孙无忌道:“允文啊,你这话虽有讨巧之嫌,可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而李世民则是站起身来,望着满园的菊花,沉吟片刻,蓦然吟诵道:“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一边在念诵,另一边便有秉笔的宫娥,“唰唰唰”的在宣纸上记录着。
    此诗一念诵完毕,张允文和长孙无忌二人便是一通马屁送了上去,直拍得李世民眉开眼笑。
    “对了,允文,你来找朕可有什么要事?”李世民坐回亭中,恍然想起了张允文来此的目的,当下便问道。
    张允文连忙将怀中的资料呈上,也老实的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陛下,微臣的一支商队最近被齐王拦下了。微臣不忿,便去调查院查阅了一下齐王最近的情况,却查到了这些资料!”
    李世民闻言,不由微微一皱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