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45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45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延陀使团离开长安不到三日,一支船队在登州靠岸了。
    粗大的桅杆之上,一面绣着斗大的“卢”字的旗幡随着海风上下飘扬着。
    码头上那些靠替人搬运货物的苦力见船队靠近,当下便蜂拥上去。然而,只听得一声“轰——”的一声巨响,那船舷处猛地伸出五根又厚又宽的跳板来,重重的搭在码头之上。
    接着,从这些跳板上走下来一个个彪悍的水手。/他们皆是手挎刀枪,目光冷峻。见到这种情形,那些苦力们顿时后退两步,不敢再往前靠。
    这些水手下来之后,那船上忽地响起一阵笑声来:“呵呵,朴大人,这边请!”
    只见两道人影出现在跳板边上。一人乃是一个穿着白色缎子的中年人,眉眼之间,带着浓浓的市侩气息。另一人带着黑色发冠,个子较为矮小,穿着一件奇怪的衣衫。看那样式,不似大唐服饰。这些苦力常常整日混迹码头之上,见惯了来来往往的船队,对于各国人的风俗也倒是有些了解。当即便有人认出来,这身打扮乃是海那边的新罗人的打扮。
    “卢掌柜请!”那位新罗人站在跳板边,客气的说道。
    这卢掌柜乃是久经世故之人,哪里会真的走到前面,不断的躬身请那新罗人先行。
    这位姓朴的中年人终于拗不过卢掌柜,当先走下船来。
    在他们二人之后,又有十多名新罗人和卢家人下了大船。
    在税收的护卫之下,这些新罗人进入到了登州城内。
    在登州城没呆上半日,一支十多人的唐军士卒队伍便来到新罗人所在的客栈之中。为首的那名校尉进入客栈过后没多久,这些新罗人便齐齐出了客栈,跟着唐军士卒离去。
    而此时在长安城内,张允文受到了一封来自高丽的情报。上面说百济开始进攻新罗,而高丽也在图谋着和百济一道进攻新罗。两国联手封锁了新罗通往大唐的陆路和部分海路。情报中还提到,新罗国王为了向大唐派出使臣,五个使团同时出动,分扑向海陆二路。
    看看这信件的落款,却是一个半月之前。看来这些高丽人和百济人还真是封锁得严密,这封密信比起以前的那些足足晚了半多月才到达。
    按照信上所说,这使团派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若是按照水陆二路的行程来算,应该到达大唐了,难道是全部被那两国拦下来了?那可真是糟糕!张允文幸灾乐祸的想道。
    张允文将这密信交给李世民看的时候,李世民一声冷笑:“哼,想不到连百济也掺和进来了!还敢封锁新罗进入我大唐的道路,这是胆大妄为啊!”
    可是没过两日,便有消息传来,说是登州码头之上,一支新罗使团乘坐卢家从百济返回大唐的商船到达了大唐。但是,也仅仅一支而已。也就是说,恐怕其余使团已经遭到了不测。
    如今,这支使团正在来长安的路上。
    也不知是不是这些使臣心头着急,从登州到长安原本需要大半月的路程,他们竟然在十天就赶到了。
    到达长安的时候,这些新罗人百感交集,一时间竟然怔怔无语。
    这些新罗人入住驿馆之后,用了饭,换了一身衣衫,装扮了一下,便强烈要求见李世民。
    驿馆的官员颇为为难的看着他们,最终将这个请求往上面汇报了一下。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失笑,呵呵,这些新罗人还真是Xing急啊!却是传下诏书,说是晚上将赐宴款待新罗使团。
    那些新罗人这才没有继续要求立刻见李世民。
    当暮色降临的时候,新罗使团一众人便在皇宫卫士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承庆殿。
    这些使团成员哪里见过如此高大巍峨,华丽异常的宫阙。和长安皇城相比,他们新罗皇城只赶得上大唐的州府。
    只见盏盏宫灯如同星辰,照亮回廊。秋风吹动,灯影飘摇,炫目迷神,让人不由沉醉其中。宫阙嵯峨,檐角狰狞,灯光不及之处,只有宫殿高大的影子冷冷的注视着来往的众人。
    “外臣朴正银见过大唐皇帝陛下!”这位朴正银不安的坐在几案之后,时而低头看着几案上的果蔬,时而抬头四下张望一眼。一遇到附近唐臣的目光便又催下脑袋,片刻之后,再次扬起脑袋,向那唐臣一笑。
    他是一个新手。这是在场的大臣们看到这新罗使臣表现后得出的结论。
    当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主席之上,这位朴正银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两名副使行礼道。
    李世民看着此人,先是愕然了一下,接着便淡淡一笑:“朴爱卿不用多礼,请坐!”
    谁料这位朴正银却是猛的将头重重磕在木地板上,发出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就连李世民和众大臣也不由感到额头一跳:“求大唐皇帝陛下救救我新罗吧!”说完,又是重重的一磕头。
    李世民见这朴正银竟然如此诚心,心头也不由微微震动,当下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朴爱卿,快起来吧!起来说说怎么回事!”
    朴正银站起身来。接着宫灯烛火,李世民清楚的看见这人的额头之上,突起一个发红的包来。
    朴正银当下便用简洁的语言将新罗遭遇到的事情说了出来。末了,再次跪下,向李世民道:“求大唐皇帝陛下赶快出兵,救救我新罗吧!若是再晚上一步,我新罗恐怕会面临灭顶之灾啊!”
    李世民闻言,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目光缓缓的从众大臣身上扫过。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 整军备战
     更新时间:2010…9…28 21:18:14 本章字数:4433
    虽然李世民已经说过如何处理这高丽新罗之事,但是,在使臣面前,他还是将目光望向座下大臣。
    一看到李世民的目光,这些大臣立刻知道该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当下,一身儒生打扮的褚遂良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自古仁君行事,当以德服之。我大唐广修文德,则高丽百济,其兵自退!”
    褚遂良话音一落,那新罗使臣的脸色不由微微一变。
    “褚大人此言差矣!”这时候,穿着一身黑色衣衫的李绩说道,“若是大唐对高丽百济联手侵犯新罗一事无动于衷,那我大唐属国有会做何种想法?他们岂不是会认为我大唐乃是故意纵容之!且大唐身为宗主之国,帮助属国乃是分内之事。所以微臣建议,大唐当派出大军,教训那高丽与百济两国!”
    李世民听了这二人的话,不由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来。
    而那新罗使臣,则是面上带着喜悦的看着李绩。
    “微臣亦赞同李将军所言!”当李世民的目光扫到张允文身上的时候,张允文立刻起身说道,“高丽百济,离大唐万里,若是单单折诏而往,劝以文德,臣以为两国定然做出阳奉Yin违之事,不若大军压境,迫而从之!”
    张允文话音一落,那长孙无忌便出列道:“陛下,若是兴大军伐之,恐怕是师出无名啊!况且前隋三征高丽,山东之地,十室九空,今回复者不足六七,要发动大战,恐怕是力有不逮啊!”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皱起眉头,往那新罗使臣身上望去。
    那新罗使臣连忙说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外臣这儿有我国君上写给皇帝的血书一封,另外还说了,只要大唐皇帝愿意出兵,新罗愿意将临近高丽之三十城割与大唐!”
    此言一出,李世民和众臣一惊。
    但是,李世民不动声色的说道:“哦,既然有新罗国君之血书,那还不呈上来让朕瞧瞧?”
    那朴正银闻言,连忙从衣襟之内摸出一个黄绸小包裹,慢慢打开,里面露出一幅布满红色痕迹的白色布料来。
    李世民身旁的内侍赶紧上前,将这个包裹拿到李世民面前来。
    李世民摊开这幅血书,只见上面有方正的楷书写着关于新罗目前状况和乞求李世民出兵的话语,至于这朴正银所说的割让三十城与大唐,则是只字未提。
    看了这血书一眼,李世民淡淡的对这新罗使臣说道:“贵国主之心意,朕已明白,然而出兵之事,非同小可,还是等朕明日与诸位大臣商量一下,再做决议!”
    那朴正银闻言,正要再说什么,李世民却是大手一挥:“来人啊,上酒菜,起歌舞!”
    朴正银只好憋下口中的话语,坐在几案之后,看着一队队宫娥捧着美酒佳肴进入殿中,看着那些舞女们在场中翩翩起舞。
    待这宴会结束,新罗使臣和众位大臣各自告辞离开皇宫。
    幽幽宫灯之下,李世民看着手中的血书,发出一声冷哼来。
    第二日朝会之上,李世民将这出兵高丽之事提了出来,说道新罗王提出的割让三十城的条件时,冷冷一笑:“哼,这新罗王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如今那临近高丽的三十城恐怕已经落于高丽之手,割让于我们?不过是加重一个筹码,促使我大唐攻击高丽而已!况且,这个条件还是使臣提出来的,这血书之上也没有注明,空口白牙的,谁会信?”
    李世民说完之后,众大臣纷纷议论开来,其主题基本上都是对新罗的抗议。/
    片刻之后,那房玄龄出列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讲!”
    李世民微微一笑:“房爱卿有话直言!”
    房玄龄微微一躬身:“老臣以为,如今高丽百济联合攻击新罗,然而新罗也非是朝夕可破。据老臣估计,若是两国联手,攻破新罗,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而对于我大唐来说,拖得越久,便越有利!最好等到新罗国灭,我大唐打着报仇之旗号,将三国一道纳入行政区域之内!”说道后面,房玄龄语气Yin森森的,表情也是Yin险至极。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猛的一抚掌:“好!房爱卿此策甚妙!可是,执行起来,却不是那般容易啊!毕竟这新罗使团如今就在长安城中!”
    房玄龄笑道:“陛下可以先派出使节手持诏书,前往高丽,向渊盖苏文宣读诏书。微臣估计渊盖苏文定不会罢兵!到时候,大军再行出击不迟!如此使团一去一来,耗时数月,即使那新罗使团再有意见,也无话可说。另外,大军备战,尚需一定时日。所以臣估计,若是出兵,非得等到明年二月不可!”
    李世民闻言,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启奏陛下,臣张允文有事请奏!”张允文听完房玄龄的话语,思忖片刻,出列说道。
    “哦?张爱卿请讲!”
    张允文整理了一下思路,朗声说道:“陛下,房大人,你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李世民疑惑的问道。房玄龄也转过头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正色说道:“如今已经是秋天了,天气渐凉,及至冬日,无论是高丽还是新罗,平地积雪三尺,深可没膝,天气酷寒,滴水成冰,就连弓弦也会被冻得很紧,极易拉断,大军是无法在此等条件中作战的!若是欲伐高丽,非得春日出发,夏日作战,秋日返回才行!”
    李世民倏然一惊,随即笑道:“这般说来房爱卿二月出兵之言,倒是深为合理了!”
    张允文又道:“不过陛下,自从大唐从高昌引进棉花之后,这御寒之事,便迎刃而解了。以棉絮充填紧布料之间,其保暖效果,堪比皮裘,且价格低廉,适宜于大规模使用。想必陛下以及诸位同僚已经深有体会了吧!”
    众人点点头。自从那产于高昌的棉花在关中陇右大规模推广开之后,棉布这种布料迅速的普及开来。当然,由于棉纺织技术的不成熟,纺线织布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棉花生产的速度,仓库之中,时常可见大量的棉花积压。于是,有人便将这棉花填塞进袍子里面,发现尽燃保暖异常。于是,棉袍这种相对便宜的保暖衣服出现了。
    “微臣最后说的是,这战备问题!依据陛下和房相的谋划,明年春季,则要出兵高丽,大唐尚有数月时间来进行战备。这人员配置,战具准备,后勤安排等等事务都要着手准备!”张允文严肃的说道。看到李世民不停的点头,他忽然道,“此次作战,规模极大,臣自请缨上战场!”
    李世民仍在那里点头,张允文见状,赶紧叩谢道:“多些陛下!”
    李世民先是一愣,接着在内侍的提醒之下,才知道张允文刚才在和自己耍小聪明,当下“呵呵”一笑:“允文啊,就算你此次不主动请缨,朕也会派你上战场的!”
    那些武将闻言,顿时轻笑起来。
    张允文却是脸不红心不跳,露出一副苦笑来:“这不是陛下你有好多年都没有让微臣上战场了么?此次骤闻战事,心头痒痒,实难自禁啦!”
    “好了!”李世民笑了两声,蓦地肃声说道,“别说笑了,现在说正事!南衙北衙诸位将军何在?”
    “臣在!”一众武将齐齐上前一步。
    “你等下去,整肃各部兵马,随时准备作战!”
    “喏!”
    “工部侍郎,将作监大匠何在?”
    两名中年汉子出列抱拳道:“微臣在!”
    “令你二人准备战具粮秣,以供大军出征之用!”
    “喏!”
    “鸿胪寺少卿何在?”
    “微臣在!”
    “令你携朕之诏书,前往高丽宣读!”
    “喏!”
    ……
    随着李世民厚实的男中音在大殿响起,一道道命令被发了出去。大唐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被缓缓开动起来。
    正文 第四百零九章 李治婚事
     更新时间:2010…9…28 21:18:14 本章字数:4266
    当李世民将新罗使团叫到太极殿,宣布了大唐的决定时,张允文分明的看见了那朴正银脸上闪过的一丝失望。/
    不过面对李世民不容置疑的话语,这些使臣们很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于是,这有关新罗高丽的事情便被定了下来。而那下落使团也继续在长安呆着,等待大唐派出的使臣传回消息来。
    而他们也亲眼看见了长安城内忙碌的景象。一车车的粮草和一车车黑色大木箱子被源源不断的运出长安城,一队队士卒从城内到达城外,筑起大营来。零散的士卒从各处汇集到长安,也进入了那城外的几处大营之中。
    短短的半个多月里,长安城外边聚集了至少十五万大军。
    面对这样的兵力和集结速度,即使是早已经听说了大唐军容强盛的新罗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