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46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46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的半个多月里,长安城外边聚集了至少十五万大军。
    面对这样的兵力和集结速度,即使是早已经听说了大唐军容强盛的新罗使臣,看到唐军如此严明的军纪,如此精良的装备,还是不由深感佩服。同时对于大唐表现出来的出兵态势,也感到十分的欣慰。
    在这段时间里,张允文虽然忙着整军备战,但是,那朝会还是隔三岔五的去上一趟。
    一次朝会之上,那褚遂良上书,陈述魏征当初在直谏李世民的时候,曾经将那些直谏的话语私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说此举是为了让他自己留名后世。
    李世民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再加上以前这魏征说杜正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向李世民推荐二人为相。然而,李承乾谋反一案中,侯君集被枭首示众,杜正伦被贬,李世民记起当初魏征的话语,便觉得十分的不痛快。
    如今这褚遂良一个进谏,立刻勾起了李世民的怒火。当下李世民便要下令撤去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婚事,同时还要拆去那块他亲手为魏征书写的碑。
    环视朝中大臣,竟无一人为魏征出头,这让张允文不由生出一股人走茶凉的悲凉来。
    沉思片刻,张允文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陛下此举十分不妥!”
    正在怒火之上的李世民看着张允文,冷声说道:“有何不妥?”
    张允文道:“陛下在魏公逝去之前,曾指衡山公主,将其配于魏公之子叔玉,而今又要收回先前之言,岂非是言而无信?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做出这不信之事来?”
    张允文此言一落,那褚遂良便道:“陛下先前是受了魏征的蒙蔽,这才赐婚。而今,这魏征先举荐了两名涉嫌谋反之人,后又私自编录谏语,陛下看清了他的面目,收回先前之言,又有何不妥?”
    听到这话,张允文心头顿时火起,这些文人,歪曲起事实来,那是一套一套的,实在恬不知耻。当下冷声道:“哼,褚大人,那魏征何德何能,竟能蒙蔽陛下十多年!就算是蒙蔽了陛下,可是这数百大臣也被其蒙蔽,到今日才发现魏征之面目么?”
    “这……”褚遂良顿时无语。
    张允文又冷声道:“褚大人,我尝听闻自魏公逝去之后,褚大人你常常自比魏征之后的第一谏臣,不知可有此事?”
    “你……”褚遂良正要反驳,李世民猛的说道:“够了!不要再争了!”
    张允文和褚遂良当即闭口,不再说话。
    李世民看了二人一眼:“魏征自贞观元年便跟随朕,十几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允文说得对啊,此事的确是朕的不妥!好了褚爱卿,张爱卿,此事暂且作罢,你等先下去吧!”
    “喏!”二人同时一揖。然而在弓下腰的那瞬间,张允文分明的看见了褚遂良眼中的怨恨之色。
    面对褚遂良,张允文也倒是没什么担心的。虽说褚遂良在李世民面前比较受宠,可是他也不差。另外,张允文相信,笔杆子是很难比得过拳头的!
    经过这件事,张允文也认识到了李世民的无常来,心头更加小心了。
    “呵呵,姐夫,朝堂之上你可真是厉害,连续两次说得那褚遂良哑口无言!”朝会结束之后,李治跑过来,拉着张允文说道。
    张允文挥挥手说道:“唉,别提这事儿了,现在我还烦着呢!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估计可是把那褚遂良给得罪了!他娘的,这些文人的心眼小得跟针似的,不过就是和他争了两句,这厮多半会记仇的!”
    李治顿时拍拍胸脯:“没关系,看小治保护你!我也早就看不惯那褚遂良和那群老酸儒了,一个个成天在我面前唠叨什么仁君、仁政之类的,还要我整天绷着个脸,平常笑一个都被斥成举止不端。实在让人气闷啊!”
    张允文闻言,却是肃声道:“小治啊,姐夫能教你的只有打仗之类的事,你以后可是要即位,接手这个大帝国的,光靠打仗可是不成,你怎么也得听一点他们的话语。呃,当然了,这听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不要什么都听,要学会自己分辨!”
    李治闻言,顿时庄重的颔首道:“此事小治记下了!”
    说完之后,二人便沉默起来,静静的沿着大理石铺成道路往外走。
    忽然,那李治拉住张允文的衣袖,面带哀求的说道:“姐夫啊,小治求你一件事!”
    张允文疑惑的看着李治,不知道这位太子还有什么事要求自己的。
    李治四下望了一眼,低声说道:“姐夫,再过一月,父皇便要下令为东宫选秀了!”
    张允文闻言,知道下面还有话,口中顺口敷衍道:“选秀?好啊!我瞧你那东宫里面的宫女确实少了点!”
    李治却是连忙摇头道:“姐夫,立刻不知道,这选秀不仅仅是选宫女,还要为我选出正妃、侧妃来!”
    “呵,你小子要成亲了?不错嘛!是该找个人来管教管教你!免得整日和你几个贴身丫鬟厮混!”张允文听罢,顿时笑了出来。
    “姐夫你说什麽啊?小治哪儿是整日和她们厮混?”李治一张白脸上顿时透出红晕来,看得张允文直摇头。唉这小子的脸皮还太薄了,得继续历练啦!
    “难道不是么?我几次到东宫找你,都看见你和那名身材丰满的丫鬟正眉眼传情!”张允文继续调笑道。
    李治收起笑意,望着张允文,口中呐呐道:“可是姐夫啊,小治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了!”
    “哦?”张允文愈发好奇起来,“难道是东宫里的丫鬟?”
    李治摇摇头,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不是东宫里面,是晋阳妹子身边的那个侍女!”
    “噢!晋阳公主身边的……你说什么?谁?”张允文一下子反应过来,晋阳公主身边的侍女不就是那武媚娘么?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孽缘?
    “武媚娘,武氏啊!当初还是你将她送到晋阳妹子身边的呢!”李治看到张允文目瞪口呆的表情,疑惑的说道。
    张允文赶忙拉着李治走到僻静之处:“小治啊,我问你,你可要老实回答啊!”
    “嗯!”
    “你到底喜欢武氏的哪一点?”
    “呃,这个嘛,我也不知道!面对那武氏的时候,就好像在一位邻家姐姐面前。守陵的那段时间,她多是她在照顾我,为我烧水洗衣……”说道后面,李治已是目光迷离。
    张允文见状不由猛的一拍脑袋,看来李治这家伙已经是彻底的陷进去了。
    “姐夫啊,我就是求你给想个办法,让我能娶纳武氏为妻!”李治低着头,红着脸,没看见张允文拍额头的表情,低声说道。
    张允文听了这话,心头也不由思考起来。看来这李治对武媚娘还真是一往情深啊。自己到底该不该帮这个忙呢?帮了之后那武媚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成为女皇帝呢?
    沉思片刻之后,张允文猛的抬起脑袋,心头已有定论。在李治期盼的目光之中,张允文轻声说道:“好吧,我试试看!”
    正文 第四百一十章 战前动员
     更新时间:2010…9…29 22:05:01 本章字数:2947
    张允文虽然口中说试试看,然而心头却是没有多少底。毕竟这太子的婚事可不是一件小事,自己能够左右的因素非常少。
    “呃,小治,你说想娶那武氏为妻,到底是做正妃还是侧妃啊?”张允文问道。
    李治想也不想:“当然是正妃了!”
    张允文不由苦笑道:“小治啊,你还真敢想!那武氏虽然也算是功臣之后,但是那武家早已衰落,你父皇还有百官们绝对不会答应的!就算是侧妃,恐怕都还有些悬!”
    李治闻言,立刻紧张的说道:“所以啊,姐夫你好好帮帮我啊!”
    张允文沉思片刻,说道:“其实我能帮你的也是十分有限的,最主要的还是要你自己去争取!唔,这样吧,我将那武氏收做妹子,然后知会一些大臣一声,让他们也来帮忙支持一把!然后向陛下提出这事儿!不过说好了,在陛下面前,你小子可是要一直咬牙给认着,千万不要松口,若是你有半点妥协,那此事恐怕就算是完了!”
    李治坚定的点点头:“为了媚娘,我是不会妥协的!”
    张允文却是担忧的说道:“恐怕你所承担的压力,除了你父皇之外,还有你舅舅等人,你可要小心啊!”
    李治“嗯”了一声,反而担忧的对张允文道:“姐夫啊,你动作可要快点,别等到选过秀女了,再向父皇提出来!”
    在和李治告别之后,回到家中跟李宇将此事一说,李宇不由掩口笑道:“呵呵,九弟看中哪武氏,倒也说得过去。那武氏生得千娇百媚,却又是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自然惹人心动了。不过相公啊,你如此草草的答应此事,难道就不怕那武氏不同意?”
    经李宇一提醒,张允文这才想起貌似自己还没有问过武媚娘的意见,呃,还有晋阳公主,毕竟如今的武媚娘是晋阳公主的侍女。
    花了两天时间,张允文终于将此事搞定了。先在昭陵向武媚娘询问其意向。当听说李治想要娶自己的时候,武媚娘不由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不敢相信的说道:“不是吧,妾身可是比太子殿下要大上好几岁啊!”
    张允文好一通解释下来,这武媚娘才算是相信了此事。而后,又提出收武媚娘做义妹之事。武媚娘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
    至于晋阳公主那边,则是李治在劝说。李治哄了晋阳公主半天,晋阳公主这才答应放那武氏出去。但是,李治却为此付出了不少的东西。
    当一切就绪之后,张允文便硬着头皮向李世民提出了此事。
    李世民听完张允文的话,眉头不由紧紧皱起,口中说道:“允文啊,你可知道,自从朕立稚奴为太子以来,天下几大世家,尽皆向朕提出将其家中少女嫁与稚奴。朕遴选许久这才选出了太原王氏作为太子妃。至于这侧妃,目前虽然没有确定,但是,朕本来是想将它留给朝中功臣之后的。”
    张允文听罢,面色不变:“那武氏如今是微臣之妹,而微臣也算是一个功臣吧!这不也符合陛下的条件么?”
    李世民沉默片刻之后,说道:“好吧,只要朝中大臣反对的不是太多,朕便同意了!”
    张允文大喜:“多谢陛下隆恩!”
    因为张允文在之前曾经去往各个重臣府中,如唐俭、房玄龄等人拜会了一下,取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而李治也不知用什么条件换得他的几位老师支持他,所以,当李世民在朝会上提出李治婚事的时候,堂下大臣除了长孙无忌等人坚决反对之外,多数大臣支持李治的做法,或是选择了沉默。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只好同意让李治娶武媚娘做侧妃。
    不过张允文后来听说李治曾经在李世民的大殿门口跪了近半个时辰,还被李世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而那武媚娘在昭陵坚守了如此之久,也是李世民松口的一个原因。
    出使高丽的鸿胪寺少卿在冬月的时候返回了长安。和房玄龄预料的一样,那渊盖苏文十分客气的招待了大唐使臣,恭敬的收下了诏书,然而,却丝毫没有停止战争的意思。
    这位大理寺少卿冷哼了一声,便带着使团返回长安,向李世民禀报这个消息。李世民听闻之后,淡淡一笑,却是让众位大臣加紧做战前准备。
    李治的婚事是在贞观十七年腊月举行的。
    太子大婚,天下共贺。
    这场热闹的大婚从腊月一直到正月,连同新年一道庆贺了。这两个月里,当真是歌尽桃花,舞低杨柳。那宽阔的朱雀大道之中,随处可见那些表演的艺人,抛绳、解连环诸般杂技幻术呈现在长安居民的眼前。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和中原的剑舞、扇舞遥相呼应,似乎想要决出胜负来。那些店家们见到这等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甚至直接将摊子摆在了朱雀大道之上。对于这些商人的行为,掌管长安城治安、整洁的金吾卫,全当没看见。一群群欢笑的童子手捧着风车、零食,在大街上追逐着,一处处的敲着那些表演的地方。
    在这样喜庆的气氛之中,大唐军队却是在紧锣密鼓的整军备战。一个个赋闲在家或是驻守地方的武将在新年过后渐渐汇集到了长安。那一车车的军粮和各类物资也不知往营州方向运了多少过去。在大唐军界,大战气氛渐渐浓厚。
    就在大战将起的时候,张允文家中却来了个意外的人。
    “苏大哥,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西域么?”当只有我回到家中看到苏定方的时候,不由先是一愣,接着惊喜的说道。
    苏定方满脸尘土之色,见到张允文,他哈哈笑道:“这不是听说高丽这边有打仗打,大哥就眼巴巴的赶回来了么?”
    张允文知道他这是在说笑,当下说道:“来了正好,陛下即将发动灭国之战,你回来参加,可比你呆在西域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强多了!”
    苏定方笑了一笑,沉声说道:“实不相瞒啊,老弟!老哥是半个月前接到调令,让我自收到调令之后,二十日内返回长安。一路上打听才知道,高丽这边,可是有大杖要打了。陛下此次作战的规模可真是空前啊!安西都护府那边除了将我调了回来,还有另一名郎将。当我路过祁连山大营的时候,进去休息了一下,一探听才知道,整个祁连山大营也调走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中级军官。竟然需要如此多的将领,由此可见,这参战的人数还真是非同一般啊!”
    不单单是苏定方,没过两日,张允文也接到李世民的诏令,让他在大唐军事学院之中选拔两千名各系学员,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选拔的两千人,多是已经在学院里混了三年、四年的老生了。
    除了这将领的集结之外,士卒也开始集结起来。除了如今驻扎在长安城外的十多万募兵之外,河南。河东两地各处军府也是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
    这种紧张的动员情绪从二月开始,便一直在军中蔓延。然而李世民和众人却还没有出发的意思。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
    虽然一车车粮草运往山东和营州,但是这几个月来靠着这陆路运输所输送的粮草仅仅供大军食用两个月。至于其他物资,亦是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