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57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57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张允文自报家门,这些水手顿时惊若寒噤,半晌,才呐呐道:“我们大总管现在正在陆上指挥攻城!”
    “那这支舰队是何人做主?”张允文追问道。
    “回将军的话,我等舰船,乃是从莱州出发的水军之中分出来的一支舰队,奉命过来听从将军调遣。并没有委派何人管理舰队。如今,这舰队主要是由我等这艘海鹘战船的管事刘仁轨做主!”
    “刘仁轨?”张允文一听这名字,不由微微一怔,刘仁轨不就是高宗时期白江口战役的组织者么?也算是一代名将。
    当下放低了声音:“那这刘仁轨现在何处?本将找他来询问一些事情!”
    就在这时候,只见一个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急速走过来,见到张允文,他赶紧行礼道:“属下刘仁轨参见张将军!”
    张允文看了这刘仁轨一眼,冷哼一声:“刘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在本官到达之时,不放绳梯,而放缆绳?若不是本官会两手攀爬之术,说不定还真让你们看了笑话!”
    之所以这样说,却是张允文初来咋到,需要立威,方能服众。
    刘仁轨一听,心头一怔,想不到这张允文竟然会那这个来当作突破口,正要再说什么的时候,张允文又道:“我知你等对本官横插一手,调你等过来,心头有意见,可是此事事关重大,由不得你等使性子,闹情绪!若是除了半点差池,就算是那这条船上所有人的命来填,也是填不了的!好了,多余的话,本官也不说了,此等事情,下不为例!若有再犯,军法处置!”
    众水手闻言,心头齐齐一凛。
    在张允文立威之后,剩下的事情便要好办得多。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三十多艘小船来回跑着,终于将士卒与辎重运到那些海鹘战船上面。至于马匹,则是放在这些小船之上。
    装载完毕之后,这支拥有五十多艘战船的舰队运送着五千大军,便开始一路南行。
    此时乃是夏季,多吹东南风,往南行驶,并不顺风。然而这些水手们不时的调节风帆角度,总能借到一些风来。实在没有风到时候,便用长桨划行。
    就这样,船队慢慢的行着。行了五日,只见海面上的岛屿渐渐增多。偶尔遇上一个,甚至还以为是遇上陆地了。听水手一介绍才知道,此处乃是渤海口,岛屿星罗棋布。
    除了渤海口,航向便转向东方。
    和张允文一样,那五千士卒皆是第一次坐海船,第一次见到大海。刚上船的时候,还带着丝丝兴奋与好奇。可是在颠簸的大海之中行了两日,便有人头晕目眩,开始呕吐起来。
    呃,他们这是晕船了。
    对于这种情况张允文也没有什么办法,现今可没有什么药物能防止晕船,只能让士卒们尽量忍着。
    张允文倒是没怎么晕船。在航行的这些日子里,他拉着刘仁轨谈天说地,和他拉近感情。由于刚上船的时候,张允文立了一次威,所以刘仁轨对张允文的印象并不是十分的好。后来经过深入交谈,他才知道其实张允文是个挺好相处的人。
    平常没事的时候,张允文便会在这海鹘战船之上四下走动,看看现今的战舰是何等模样,又拥有什么样的攻击力。
    他知道,这些战舰乃是贞观十七年的时候,阎立德在洪州、饶州、江州三处督造的海船。这种海鹘战船船舱用生牛皮围覆,防止巨浪破坏船体,且防火攻;船头低尾部高,前宽后窄,船体形状如海鹘飞行状;更奇的是船体两侧还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海鹘翅膀,浮板有增强船体稳定性、减低摇摆度的功效。
    至于海鹘战船的主战武器主要有三样:绞车弩、炮车和拍竿。
    唐初绞车弩是将十二石的巨弩设在绞车上,能同时发射七支箭,威力巨大,射程很远。看着那绞车弩上婴儿手臂粗细的弩箭和寒光闪烁的箭头,张允文也不由心悸。
    而那炮车便是抛石车,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来拍击敌船。
    这三种武器之中,两种远程攻击武器,一种近战攻击武器。
    不过当张允文看到那绞车弩和炮车的时候,脑海中却是突然想着若是将天威大将军炮装载在船上,那岂不是炮舰提早诞生了?
    船队继续航行了近十日,终于看见了一些零落出海的渔船。这些渔船显然不能远洋航行,只能在近海活动。而今,它们出现在这里,说明此处已经离岸边不远了。
    当那些渔民看见一支如此庞大的舰队行驶过来的时候,顿时吓得失魂落魄,赶紧死命的划船,希望能回到岸边。然而,张允文他们又岂会让这些渔船回去通风报信?当下,十多具抛石车发动,一块块几十斤的石头砸了出去。虽然大部分石头落在海中,但是,还是有一些石头砸在了船上。挨上一块,这小渔船便被砸出大洞来,沉入海中。
    为了防止有人逃生,那些小心战船飞快的靠近渔船沉没的地方,将附近检查一片,确定没有活口之后,再行离开。
    这样一路往近海行去,沿途也不知祸及了多少渔民。终于,在浿水入海口五十多里的地方,张允文他们遇上了一支高丽舰队。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夜袭平壤
     更新时间:2010…10…9 23:06:52 本章字数:4919
    这一日风和日丽,海风猎猎,直吹得风帆鼓胀,船行如飞。
    高高的桅杆之上忽然传来瞭望手的声音:“张将军,刘管事,东北方五里处发现一支船队!”
    一听得这话,张允文和刘仁轨不由同时紧张起来。刘仁轨朗声问道:“是谁的船队?有多少艘船?”
    那瞭望手却道:“距离太远,看不太清楚!初步估计对方船队在一百艘左右!啊,是高丽人的水军!”说话间,那瞭望手已经看见了对方旗舰之上悬挂的写着“高”字的大旗。
    “升双红旗,准备迎战!”刘仁轨听到对方舰队的身份之后,嘴角露出一是冷笑,冷静的下着命令。
    在两面飘扬的红旗之中,舰队迎着那高丽水军便冲了过去。
    此时,所有战舰风帆全开,长桨飞速的划动着。整支舰队如同离弦之箭,飞速往高丽水军冲了过去。那十多艘海鹘战船便是这支箭的箭头。
    驶到近处,张允文这才看清这所谓的高丽水军。说是水军战船,不过是一些比渔船稍微打上一些的小船而已。船上那些高丽水兵挥动着钢叉,好像在吼叫着什么。唯一能够让大唐水军看得起的两艘船比起海鹘战船也要小上一点,而且一看模样,便知此乃是大唐海贸用的商船改装而成。
    刘仁轨挥动着双手,蓦地大声吼道:“绞车弩、投石车,给我发射!”
    从旗舰开始,一块块大石头,一支支弩箭飞出,射向那高丽水军。
    几十道水柱蓦地升起,水花四溅。这却是巨石到了水中。
    虽然大部分石头没砸中目标,但是仍然有部分高丽战船被巨石砸到。霎时间,木屑纷飞。
    最倒霉的便是那两艘由大唐商船改装而成的战舰,近半数的石头和弩箭都飞向这两艘船,谁叫他们的体积比起旁边的小船要大上不少。
    仅仅一**击,这些高丽战船便沉了二十多艘,虽然都是那仅仅比渔船要大上一些的小船。
    一轮射击之后,两支舰队的距离就更近了。这个距离之上,投石车的作用已经不打了,只有绞车弩还在射着。
    终于,两支舰队轰然撞在了一起。
    在海鹘战船强大的冲击力之下,那些小渔船直接被碾成了两半。船上之上,要么跳海,要么被碾在巨舰之下,片刻之后,涌出一团血花出来。
    同时,海鹘战船两边的拍竿也开始露出獠牙来。只见战船两边那近千斤中的巨石缓缓落下,在高丽兵惊恐的目光之中,将小船砸沉海底。
    甫一接战,高丽舰队即刻崩溃了。他们射出的火箭落在海鹘战船上根本无效。偶尔落在风帆之上,也迅速的被唐军扑灭了。面对着这样的情况,高丽舰队猛的调转船头,准备离开。
    察觉到高丽舰队的动作,刘仁轨当然不会这般轻易让他们离开,当下,一面面不同颜色的旗帜飘舞,那速度较快的小型战舰从两侧绕行,欲图赶到那高丽舰队前面,将他们截下。
    可是,高丽舰队的小船行进速度却是飞快,大唐战船追之不及,终让他们逃走了。可是,那两艘大型的大唐商船,却是被大唐舰队给围了起来。一番厮杀之后,多了这两船。
    眼见快要进入浿水了,张允文觉得该和刘仁轨及其他船上的管事说说此行的任务了。
    当下便将他们聚在一处,将自己奔袭平壤之事,和盘托出。
    此言一落,四下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想来也是,这张允文只有五千兵马,又如何能攻下兵多粮足,城坚池厚的平壤城?
    唯有那刘仁轨淡淡一笑:“张将军领兵马登船,行至平壤,定然只有主张,能成其事,你等何必惊呼!”
    张允文点点头“不错,本将正准备趁夜偷袭平壤,若能成功偷袭,灭杀渊盖苏文,则高丽定矣!”顿饿了一下,张允文接着道,“不过若是未能成功,除了什么意外,可还得靠众位相助我军脱困啦!”
    众人齐齐起身,抱拳一揖道:“我等定当竭力听从将军调遣!”
    张允文剑眉一扬,面露喜色:“那本将在此多谢众位!”
    由于高丽水军的逃遁,张允文深怕此次行动泄露。然而刘仁轨却说道:“张将军不用担心,这些高丽军只知我大唐水军前来,却不知晓我军前来,所为何事。所以此事当仍属隐秘!”
    张允文见此言颇为有理,当下点点头,不再言语。
    舰队沿着浿水向上游行驶,沿途之中,偶尔见高丽兵马,也是不理,径直向上游开去。若是对方不长眼,对舰船便是一阵箭雨射来,那舰队也不客气,投石车缓缓发动,射出一块块石头,砸在那些高丽军队之中。
    行了一日,眼见天色黑了下来,舰队便停泊在浿水之中,用小船将张允文及五千兵马运送到岸边。
    上了岸的五千骑兵花了好长的时间才适应脚下的陆地,接着,在张允文渐渐的难看的脸色中,近三分之一的士卒哇哇的吐了出来。休整了大半夜,待到凌晨的时候,张允文这才带领士卒出发。
    第二日,舰队继续向上游行驶,目标直指平壤城。
    而张允文则是带着五千骑兵星夜兼程,往平壤城赶去。
    有一支舰队这浿水之中吸引两岸及平壤高丽军注意力,张允文他们受到的关注便要少得多。再加上他们多是挑选偏僻的小路行走,且派出大量侦察兵,所以大军一直到达平壤城外,也没有被察觉。
    而这个时候,那支唐军舰队已经在平壤城外停泊了一整日。其间,再次和高丽水军打了一仗。依旧是大败之。高丽水军便再也不敢出来,平壤城也紧闭水寨大门,防止唐军舰队强攻。
    到达平壤城外的五千大军在城外的树林子中扎下营来。中间是骑兵,四周是负责警戒的侦察兵。因为要在树林中等到天黑,所以这守卫一事还是做的非常好的。
    因为怕被人发现,所以没有生火,草草吃了点干粮,便靠着树休息起来。
    就这样一直呆到天黑。
    其间,有些前来砍柴的樵夫和狩猎的猎户来到树林,皆被侦察兵悄悄的给绑了起来。
    随着夜色渐渐浓厚,四野之下已是一片漆黑。只有天上的的繁星洒下淡淡如水的星光,也只是聊胜于无。
    张允文站起身来,向身边的士卒道:“众位,如今已到袭城之时!我带人先且入城,控制皇宫及各个主要地方,并伺机打开平壤城门。你等入城之后,即刻控制城门,联系江中水军。同时出言,扰乱高丽军视线!你等可曾记下?”
    那段云松、裴行俭等人齐齐一抱拳:“末将记下!”
    张允文点点头,领着八百侦察兵悄悄的出了树林,一路往平壤城而去。
    早在白天的时候,侦察兵便已经侦察了这平壤城。
    大唐的长安城实在宇文恺的主持之下,一开始修建,便有如此规模。而这平壤城不一样,他是逐步扩建而来的,所以它的形状不像长安城那般四四方方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形状。不过在城市布局之上,平壤城还是参考了长安城的布局,市坊分开,里坊之间以围墙相隔。
    这平壤城的布局,张允文和众侦察兵早就印在了脑海之中。不过他们对于平壤城头那士卒巡逻状况,还是不太清楚。所以,张允文他们在城墙之下呆了一个多时辰,将这平壤城头的士卒巡逻规律摸清楚了。
    八百侦察兵分布在城墙的哥哥位置,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进入城中,便直奔那目标而去。
    张允文带着三十多名侦察兵将身体贴在城墙上,耳朵竖起,听着城头巡逻士卒的脚步声。
    除了这脚步声,狂风吹动火把发出的声响也是非常的大。
    当一阵脚步声走过之后,张允文拍拍身边侦察兵的肩膀,而这被拍之人又拍前面一人的肩膀,这样传递下去,众人很快就知道了到了进攻的时候了。
    三十多至铁钩被抛上了城头,与墙头的青砖相击,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接着,那铁钩慢慢的滑到城头垛口边,紧紧的钩住了城头。
    铁钩后面的绳索瞬间绷直。
    在城头的篝火的映照之下,三十多名身穿黑衣的侦察兵顺着绳索跃上城头,回身抓起铁钩,迅速来到城头便,将绳索抛到城墙另一侧,铁钩牢牢挂在墙头,人却“嗖”的一下,便顺着绳索溜了下去。
    张允文的目标是高丽城内那渊盖苏文的家中,只要抓住了渊盖苏文,则平壤定矣。
    然而张允文行军的时候,是在海船之上,登陆之后,又为避开高丽军而行偏僻之处,自是不知道渊盖苏文已经离开了平壤。
    由于平壤外面的浿水之中停靠着大唐舰队,所以整个平壤城如锋芒在背,时时提放。大街之上,严格进行着宵禁之策。往来的巡逻队穿梭在街道之间。
    当一只高丽军巡逻队慢慢的走过一段漆黑的街道时,忽然,十多名黑衣人从街道的暗影处扑了出来,手中匕首寒光一闪,那些高丽兵的脖颈之上便露出一道血痕来。
    那些黑衣人紧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