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59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59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侦察兵正是张允文率领的五千骑兵中的一人。他们出了平壤城,准备往北迎击那渊盖苏文的大军。当然所谓的迎击其实是侦察兵最擅长的骚扰和伏击等战术。结果没走出多远,便有侦察兵前来报告说前面有支骑兵正往这边过来。张允文和众人对望一眼,相视一笑,决定将这三千骑兵给打下来。
    “你是说对方是三千骑兵?”张允文磨着下巴的胡渣子,看着面前的侦察兵说道。
    这名侦察兵正是那名在大树上绘出大营布局图的那人。
    “正是!大人请看,这是他们大营的布局图!”
    张允文接过侦察兵手中的棉布,看了两眼,轻声笑道:“这高丽人布置大营也太不严谨了,你看看,这马厩之处竟然在那小溪旁边,也不怕那些军马拉些屎尿在溪水之中。到时候,高丽人取水只有跑到上游去,也不怕麻烦!”
    “还有这儿!”一支手忽地从张允文背后伸出,手指在布局图上指指点点,“看看这些营房,明显的分成三大块,且各自提放,明显不是一块的!”
    张允文似乎早就知道背后有人,所以那手伸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惊讶。待那人说完,他问道:“务挺啊,能不能别站在我后面,有什么话在我面前来说!”
    程务挺讪讪收回手,走到张允文身边:“嘿嘿,大人,这三千骑兵明显不是一块的,若是……”
    张允文轻笑一声,接口道:“若是我等派人混入其中,以为内应,也定然不会暴露出来。到夜深的时候,大军偷营,内外夹击,便可一举灭掉这三千骑兵!”
    程务挺顿时面露敬佩之色,抱拳说道:“大人之言,正是末将想说的!”
    这七月的天气依旧热得紧。如今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但是,空气之中依旧散发着丝丝燥热。高丽士卒汗出如浆,将身上的甲胄脱去之后,穿着单衣便来到小溪下游,准备在水中好好凉快凉快。
    这群来到下游冲凉的高丽士卒大概有十三四人,估计是一个小队。
    这里虽然离驿道较近,但是,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又有多少人行走在这驿道之上?况且他们这些士卒同为男人,难道还怕被人看不成?
    所以,这些士卒在小溪边便脱了个精光,一个猛子扎进小溪之中,尽情享受着水中清凉。
    与此同时,在离他们有二十多丈的的小溪边,十多名手持芦苇管的侦察兵士卒在芦苇的掩护之下,飞速的下了小溪。
    沉入小溪之后,一杆杆芦管悄悄的冒出水面,喷出一点水之后,便开始缓缓移动起来,朝着那些高丽士卒的方向移动而去。
    那些高丽兵在水中泡着,不时的交谈着什么发出一阵轻笑声。
    忽然间,一名侦察兵感到身边的水流动了一下,脚好像碰到什么东西了。正要伸出手去查看的时候,忽然间,一直粗壮的手从手中伸出来,猛的摁在了那高丽士卒的头上。巨大的力量直接将这高丽士卒按到水中。随着高丽士卒的下沉,一个身影猛的跃出了水面。
    被摁在水中的高丽兵手脚徒然的挣扎着,然而怎么也挣脱不了那双手臂,终于,肺中的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一阵窒息。
    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在每个高丽兵身边同时出现。不多时,这些高丽兵便断了气息。
    就这样,前往溪水上下游冲凉的那些高丽兵全部被侦察兵不知不觉的解决到了。
    穿上这些高丽兵留下的衣衫,握了握手中的军刺,侦察兵们面色从容的往高丽大营走去。
    由于这支三千人的高丽骑兵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有一半是渊盖苏文的心腹亲兵,还有当初散下来的溃兵和平壤城的兵马,而且彼此之间也相互不熟悉。所以,侦察兵来到那高丽军营,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浙西侦察兵来到高丽军营之后,为了不被其他人发觉,找了几间偏僻的营房,进去之后,趁着对方松懈之际,将高丽兵尽数制服,困在一起,嘴中塞上一团大麻布,不使其出声。
    就这样,一直在营帐之中呆到夜里。
    夜里的时候,高丽大营之外忽然传出一阵鸟鸣声。这让那些负责守夜的高丽士卒疑惑不已。正在这时候,只见一名身穿高丽军服的士卒走了过来。
    守夜的士卒猛的一惊,一横手中长枪:“你是谁?这么晚了出来干什么?”
    然而这士卒话还没说完,一把锋利的匕首便割断了他的喉咙。
    黑暗之中,另一名穿着高丽军服的侦察兵现出身来。
    就在这时,只见军营之中忽然火起,十多座营帐被大火点燃。火光映照之中,只见那些本该在营寨中巡逻的士卒已经躺在了血泊之中。
    两名侦察兵默契的打开了军营寨门。等候在大营外的唐军骑兵猛的冲了进来。喊杀声顿时响彻整个高丽军营。丝毫没有防备的高丽骑兵面对着唐军的攻势,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一些高丽士卒光着上身,刚刚掀开门帘,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迎面却见一支锋利的长槊刺来。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厮杀,唐军的五千骑兵彻底的剿灭了这股骑兵,获得战马千匹。而己方没有损失一人。
    当然,天色昏暗,有将近五百人逃了出去。
    首战告捷。
    面对这样的战果,张允文心头也是十分高兴,当心想这渊盖苏文的大军即将到来,如今一点也不能松懈啊!当下找来帐下几位郎将,在帐中叮嘱了一下午,传授他们一套十六字战术,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听得这十六字之后,众人眼中不由一亮。
    张允文站起身来,朗声说道:“此等战法,称之为游击战。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今日起我等便会在此处分开,化整为零,打击渊盖苏文之军。诸将务必遵循着十六字原则,打好游击战,争取最大限度的消灭渊盖苏文的部队!”
    同时,他还约定每隔五日便碰头一次,汇报战果。
    众人起身行了一礼,便各自领着一支骑兵消失在旷野之中。
    张允文看着众人消失的背影,心头不禁有些怅然了。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三百侦察兵,他蓦地大吼一声:“走!”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归来
     更新时间:2010…10…12 0:01:02 本章字数:4192
    渊盖苏文十分郁闷。坐在马上,随着马背的颠簸,脑袋也一上一下的轻轻摇动着。可此刻他的心中远不如面容上那班平静。虽然已经行军数日,但是,每当想起自己妻儿尚在平壤城中,想起三十万石粮草还在平壤城中,他的心里便把那股唐军恨得要死。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世民正带着各处大军疯狂的攻击着辽东城池。有那威力绝伦的火器作为凭恃,唐军一路攻城拔寨,攻无不克,战无必胜。无论是攻城战还是野战,唐军总能取得胜利。如此进军之势,莫说是高丽军,就连唐军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面对这样的情况,辽东高丽军,可谓是士气全无。
    李世民留下李道宗和张亮扫平辽东南部,自己在等了十多日,得知一批炮弹即将到达辽水之时,领大军往北而去。北方重镇,除了薛万彻打下来的两个城池之外,还有南苏州、哥勿州、木底州等主诸城。李世民的目标便是这些城池。
    到达辽东北部和薛万彻合兵一处之后,李世民便开始向各个城池发动进攻了。北方城池本就不如南方,在炮火轰击之下,更是脆弱不堪。李世民轻取北方诸城。
    就在李世民取了北方诸城,而李道宗和张亮扫平辽东南部,两路大军同时东进的时候,渊盖苏文领十万大军从平壤出发,增援鸭绿江。
    听闻这个消息,李世民一愣,随即笑道:“世事难料,想不到这渊盖苏文竟然离开了平壤!这样一来,允文岂不是白跑了一趟?”
    在攻下辽东北部重镇仓岩城之后李世民本欲挥师从鸭绿江上游过去。但是,早已经得悉此情况的渊盖苏文派出三万大军连同堵在李世民对面。而鸭绿江上游多山,且水流湍急,不适合进行强渡。李绩又向李世民建议南下乌骨城与李道宗部汇合,从泊汋口渡鸭绿江。
    李世民欣然同意了这条建议。
    此时,无论是辽东南部还是辽东北部,悉数平定。
    但是随着城池的增多,唐军也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留在那些城池中,以防反复。另外,后勤补给渐渐拉长,也需要有人护送。所以,能够用于进攻的兵力便只有九万余人。
    此时李道宗已经攻下了乌骨城。这一战也甚是壮烈。虽然有炮兵营三分之一的火炮的协助,可是在破开城墙,攻入乌骨城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城内的街道上不停的厮杀着,最后一直杀到城主府时,却见这城主府已然砌起了一圈箭塔。箭塔之上,弓弩手往外面射出阵阵箭雨,给众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等到炮兵营的人扛着迫击炮来到城主府外,三两炮便将这些箭塔给轰掉了。
    大怒之下的李道宗命令士卒冲入城主府,屠净府内之人。
    后来,李道宗才知道,这乌骨城城主城受过渊盖苏文的救命之恩。
    李世民军尚未到达乌骨城,那渊盖苏文便接到了平壤失守的消息。他的根基可是在平壤城,所以,渊盖苏文立刻领兵回援平壤。
    不过他倒是在临行之前做了一番布置,先领士卒夜里出营,天明之后再返回大营,造成援军到来的假象。接着,埋锅造饭之时,广做锅灶,以迷惑唐军斥候。当这一切布置完之后,这渊盖苏文才领四万大军回援平壤,誓要夺回平壤。
    他先派遣了三千骑兵作为先锋,先行一步赶往平壤,打探一下敌方虚实,联络一下平壤附近兵马。可是在一天下午,那骑兵将领竟然带着不到一百的残兵找到了渊盖苏文,向其禀报,说是自己的三千骑兵遭到唐军偷营,死伤大半,逃出来的就只有这些人。
    渊盖苏文听着将领一说,倏然一惊。难道那攻取平壤城的唐军数量庞大,竟能分兵出来一战?
    在接下来的行军之中,渊盖苏文就要小心多了,虽然离平壤城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是,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渊盖苏文还是缓缓行军着。
    然而,这种谨慎并未有让他的大军摆脱被袭击的命运。
    当手持武器的步卒缓缓行进的时候,忽然间,驿道两边的树林之中忽然射出一支支的弩箭。猝不及防的高丽士卒纷纷中箭。这些弩箭射得极准,多是直贯太阳穴。士卒当场死亡。
    当骑在马上的将领正小心的注视着两边树林的时候,忽然间从树林中飞出一支羽箭,贯穿那高丽将领的脑袋。
    刚开始受到袭击的时候,渊盖苏文还会令士卒前往树林中追赶,清剿。然而看着那些士卒冲入树林之后,没过片刻便发出一阵阵惨叫声,回来的士卒不到十分之一的时候,渊盖苏文只好放弃了深入林中清剿的想法。
    想必袭击之人定是山林作战的高手。若是冒然前往,恐损失更大。可惜自己没有将那些部落士兵带上,若是带上了这些从小便在树林中长大的部落士卒,便可放心入林清剿。
    这袭击行军队伍还是小事,可是,当一名名高丽将领被射杀的时候,那渊盖苏文就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下令还击了。这一次他没有偶爱士卒前往清剿,而是令弓弩手发箭,射进树林之中。
    然而,有茂密的树木作为屏障,高丽士卒射出的箭支全部钉在了树上。至于射中人没有,只有天知道。
    每当这个时候,那些侦察兵便会躲在树后面暗笑道,这倒好,射出十多根箭,换来几百支箭,这买卖倒是划得来。
    除了行军时遭到袭击之外,就连扎营后也会受到袭击。比如当高丽士兵去河边取水的时候,水中忽然蹿出一个个人影来,他们手持军刺,猛的一下扎进高丽士卒的脖颈之上。然后立刻再次潜入水中,消失不见。等到高丽士卒发现这些取水的士卒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亡多时了。从颈部流淌出来的鲜血在河中蔓延,让人看得心悸。
    后来,凡是取水的士卒,都会有近百个手执武器的高丽士卒保护。
    这一天的日子过得还真是漫长。当渊盖苏文的大军离平壤城不到十里的时候,他们没有收到袭击了。这一路上的袭击使得他们神经紧绷,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当渊盖苏文的大军开进平壤城之后,众军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在众军松了一口气时,那渊盖苏文却是哭丧着脸看着面前摆放的一个个灵位。他渊家上下几十口人尽数在此。
    “那领军之人是何人?他们又多少兵马?”收拾起沉痛的心情,渊盖苏文向身边的一名官员问道。言语之间,森森寒意,沁人肌骨。
    那官员是在允文取下平壤城后投降的官员之一,如今听到渊盖苏文的充满寒意的话语,不由微微一噤,连忙说道:“那领军之人自称定州郡公张允文。其所领兵马只有五千人和水军!”
    “五千人?”渊盖苏文有些不敢相信的望着那官员,“五千人就取下了我平壤城?”
    那官员辩解道:“大莫离支大人,那五千兵马个个精兵,虽不能以一敌十,但是以一敌五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那水军,此刻还盘踞在浿水之上,每日往城内发射石头,砸伤人员。现在,整个城东有鲜有人去!”
    “什么!大唐欺人太甚!”渊盖苏文一听到有人敢在自己门前这般嚣张,当下怒道,“那我高丽水军呢?我高丽水军现在何处?为何不去赶走他们?”
    那官员苦笑一声:“高丽水军已然全军覆没了!”
    渊盖苏文顿时无语。转过头,在看了一下渊家一门的灵位,面容不由有些狰狞起来。猛的拔出随身携带的长刀,一刀看向旁边的官员:“张允文,我誓与你不死不休!”
    那官员一见到渊盖苏文神情狰狞起来,当下便知道不妙。果然,在那渊盖苏文手中长刀看下来的时候,他猛地大声吼道:“大莫离支,下官还有一件万分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渊盖苏文一缓刀势,斜斜从这官员肩头看过。冷声说道:“还有何事?”
    那官员额上冷汗直流,先前勇气霎时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大,大莫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