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268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268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点点头:“嗯,张文琮处事谨小慎微,老成熟练。而张文瓘年纪尚轻,然而办起事来却是颇有一套,就连英国公都对他赞不绝口啊!依朕看来,这张文瓘的潜力比起张文琮可要大上不少啊!”
    李世民说这几句话,却是让那众人不由一愣,这话几乎是说明了这二人的前途光明一片啊!霎时间,那些族长们不由悔恨起来,自己干嘛不当先提出让李世民住在自己家中。
    一边闲聊着,众人一边进入院落之中。只见这院落布置得错落有致,山水相依,虽然不及皇宫宏大,但也是别有情趣。李世民一路行来,皆是“啧啧”称叹不已。
    当日,李世民便在这院落之中住下。
    当李世民安然住下之后,张允文便将百骑和侦察兵分散在院落各处与街道之上,负责担任警戒。做完这些,张允文独自一人出了院落,漫步在清河城的街头。
    不光是他一人出去,那些文武大臣也各自向李世民告辞,开始了自由活动。李世民当然知道他们去干什么,这些文武大臣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既然到了清河,当然会去拜访例如崔家、张家之类的家族。
    与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不同,张允文来到街上,直接往清河城的市场走去。
    他却是为了寻找调查院在清河的据点。
    走了一段,张允文忽然发觉自己身后好像有人跟着,当下回头一瞧,却见一名青衣小厮正神色慌张的站在一处摊位上,手指指指点点,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张允文见状,嘿嘿一笑,快步在人流中穿梭。在身后的行人刚好遮住自己身影的刹那,站到旁边一处贩卖蔬菜的摊位后面,大声的吆喝道:“新鲜的大白菜,快来买啊!”
    那中年摊主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允文,却见张允文一脸和煦的笑道:“老哥,帮个忙,我躲一个人!”
    也许是张允文脸上人畜无害的笑容,这名看起来颇为憨厚的中年摊主轻轻一笑:“你的嗓门大,帮俺喊着吧!”
    “好勒!”张允文轻笑一声,抬头便吆喝道:“新鲜的大白菜,快来买啊!”
    正喊着,便见那位青衣小厮赶了上来,正探头探脑的往前张望着。路过那蔬菜摊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瞧那站在摊位后的张允文一眼,很快往前走去,寻找张允文的身影。
    那中年摊主看了那小厮一眼,再看看张允文,忽然笑道:“这位老弟,我看刚才那青衣小厮是崔家的下人,你怎么被他给盯上了?”
    “崔家?”张允文沉吟道。抬起头来,看着那中年摊主,笑道:“不瞒老哥,小弟,乃是跟随陛下入城的亲兵之一,今日想要出来逛逛,看看这清河的风物,谁料没走多远便看见这人在跟踪我。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不要生事为好,所以我这才借老哥摊位一避!”
    这中年摊主顿时惊呼道:“原来老弟还是宫中侍卫!呵呵,想不到我老孙竟然还能见到宫里的侍卫!”
    张允文这这中年摊主自称“老孙”,心头一动,轻声问道:“老哥,你也算是孙家的人吧!”
    这中年汉子笑道:“老哥虽然姓孙,可是和孙家本家隔了老远,平时也没什么交往!这不,就靠着卖菜度日!”
    张允文闻言,轻笑道:“孙伏伽孙大人,节操高洁,乃是朝廷之中的中流砥柱,我也是佩服得紧啦!”
    听张允文这话,这名汉子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在和这汉子交谈半刻之后,张允文望了望街道之上,只见那青衣小厮早已经消失不见,当下起身向着孙姓汉子告辞。
    这汉子也到实在,非要送张允文一颗白菜,张允文退却不住,只好收下。
    沿着清河街道,走了不久,张允文终于找到了调查院在清河城的据点。
    这是一家货栈,属于物资中转站。调查院一共有四支大型商队散布在大唐境内,这些商队每年赚到的钱便充作调查院经费,当然也会收集各种信息。张允文现在不担心有人会私吞这经费中饱私囊,事实上,那些经手办理的人员都是林然当初一手提拔上来的,并且其家中老小尽在长安。这些人的身边都会有三到五个探子盯着,每年换上一批。并且这些人也知道有探子盯着自己,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货栈便是商队物资和情报的集散地。
    看着那随着秋风飘荡着的招牌,张允文慢慢的走进了货栈之中。
    *************
    今天家中有点事,送外婆去医院检查身体,耽误了大半日,赶出一章来!还请各位谅解!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七章 清河见闻(二)
     更新时间:2010…10…20 22:01:44 本章字数:4635
    进了货栈的大门,迎面便是一间大堂。大堂上整整齐齐的,除了一排隔有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栅栏的柜台之外,只有几张张胡凳,几盆盆景和一扇绘有山水的屏风。
    张允文走到柜台之前,轻轻的敲了一下柜台,低声问道:“你们老板呢?”
    柜台后的伙计看了张允文一眼,却是微微笑道:“不好意思,客官,我们这儿货仓已满,若是你有大宗货物需要储存,得等上七八日才行!”
    张允文闻言,淡淡一笑:“我不是来存货物的,听说你们这儿有件宝贝,我倒是想瞧瞧?”
    一听这话,那伙计先是一愣,接着面露恭敬的说道:“我们这儿宝贝甚多,有能在千里之外见人动静的东西,不知客官是否知道这是何物?”
    张允文面露古怪之色,片刻之后,轻声说道:“电视机,是电视机吧!”
    那伙计当即起身,向张允文抱拳道:“这位客官稍候,小人去去便来!”
    没过多久,便见一位穿着华服锦衣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这中年人一见张允文,上前抱拳行礼道:“原来是张掌柜大驾光临,鄙店蓬荜生辉啊!来来,里边请!”
    张允文一边迈步往里面走一边疑惑的问道:“怎么,你认识我?”
    那掌柜笑道:“小人曾在长安见过院长一面!”
    越过一扇屏风,分开两道珠帘,绕过一段回廊,便来到了这货栈的后院。
    站在后院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之前,那掌柜轻声笑道:“院长,此处便是我清河据点处理情报之所在!”
    在这位掌柜的引导之下,张允文进入到小楼之中。
    坐下之后,喝着茶水,张允文轻声的向掌柜道:“你来清河多久了?”
    那掌柜恭敬的答道:“属下是贞观十年被派到此处来管理贝州调查院,如今已经八年了!”
    张允文笑道:“八年啊,时间也不短了!想必你对这贝州的情况也是一清二楚了,来,给我说说这清河的大小事!”
    “呃,院长想听什么呢?”
    “清河的各个世家!”
    掌柜听罢,沉思片刻,方才缓缓说道:“整个贝州,共有户九千七百八十二,其中,半数乃是世家。/诸世家之中,又以崔氏人口最多,虽说大部分崔姓都是旁支,可是崔家本家对他们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崔家之下,便是张家,而张家之下,却是房家,便是房玄龄房相的本家。房家之下,乃是孙家,便是孙伏伽孙大人的本家。还有宋家、李家,这两家虽然无人在朝中为官,但是,论起郡望来,几乎和张家差不多。呃,这几家便是清河郡内主要的世家,其余姓氏不过小姓,和这几家比起来,可是差上老远!”
    张允文点点头:“呃,你挨着说说这些世家的人员、财力、影响力等等情况!”
    中年掌柜再次沉思了一下,说道:“先说崔家。这崔家乃是天下五姓七家之一,在民间威望之高,实在难以想象。大人可知,这周刺史当年上任之时,第二日便去崔家拜访,在其门外等了半个时辰,才准入屋。而这周刺史乃是淮南楚州周家之人,而这周家不也算是淮南的一流世家。由此可见这崔家的影响力!”
    刚刚说道这儿。张允文便出言道:“那这周刺史很听崔家的话?”
    张允文此言一出,那中年掌柜便知道张允文话中之意,当下笑道:“虽说周刺史待崔家及各世家极为客气,可是,若是朝廷之命与世家利益向冲突之时,则周刺史便会在一旁协调,尽力调解双方矛盾。”
    张允文听得连连点头:“好了,此事我已经知晓,你还是说说那世家之事!”
    “整个崔氏家族中,有两人在外任县令,三人任县长史。女子之中,有崔红鸾嫁与定州刺史刘威为妻,有崔泠月嫁与朝中刑部司门郎中顾承平为妻,一人嫁与御史罗宣为妻。另有一人乃是程咬金程大将军的结发之妻,还有一人乃是乃是江安王李元祥的王妃。其余诸女之中,多有嫁与县令与仕子。”掌柜淡淡的说道。
    张允文却是听得心头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世家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女子出嫁的规模便知道其中厉害程度。既有文,又有武,既有官员,也有仕子。谁都知道,这些仕子指不定那一天变成了官员。而最令张允文惊奇的是,那程咬金的妻子竟然也是崔家的女子。至于那个王妃,张允文倒是不知道。
    这程咬金可不是后世小说演义中的平民出身,他可是实实在在的世家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由此可见这天下世家同气连枝,互为援引,通过各种方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联姻,只是其中的一种。
    深深的洗了一口气,听着掌柜继续讲着。
    “整个清河县共计有田三千两百顷,其中,崔家独占九百二十五顷。而其余诸县,崔家亦占有良田一千四百余顷。光是他一家,便占有整个贝州十分之一多的土地。”掌柜淡淡的说道,“崔家将这些土地分与其旁支种植,待旁支之中,有杰出人才出现之时,便增加土地数目,拉拢人才。如此方法,崔家已经延续了百年。”
    听着掌柜讲着,张允文不断的点头:“唔,那张家呢?”
    “张家现有张文琮任礼部侍郎,张文瓘任云阳县令,还有些子弟担任了外九流的小吏。而女子之中,出了两名王妃,一名一品诰命,两个三品诰命,和三个四品诰命!”
    听得这掌柜说出来的一串数字,张允文倒吸一口凉气,这张家也太强了吧,光是靠女子织出来的这张网便让人惊叹不已啊!
    “张家所占良田,比起崔家来,略有不及,但也是占了整个贝州的十分之一!”掌柜继续说道,“除却这两家之外,房相所在的房家,与孙大人所在的孙家也是广收良田,广设商铺,整个贝州被这几家控制的良田便占了整个贝州良田的一半!”
    土地兼并啊土地兼并,这可是历朝历代爆发农民起义的一个共同原因。
    后面,掌柜有挨着讲了清河其他世家的情况。在他叙述外之后,张允文这才发觉,自己手中茶杯已经空了。
    放下茶杯,张允文起身向着掌柜说道:“好了,今日前来,我本就是来了解这世家情况的,如今已经了解,那我便先走一步!”张允文客气的说道,“你在这清河呆了八年,这些功绩我也看到了,回去之后我便想林然表你功绩,将你往上面提提!”
    这掌柜听得此言,不由大喜,行礼道:“多谢大人栽培!”
    张允文笑了一笑,转身离开了这房间。那掌柜连忙跟出来,在张允文身边带路。
    待到走到门口的时候,张允文却是先让掌柜出去看看情况,看街道之上有没有可疑的人。待掌柜确认之后,张允文这才施施然离开。
    回到李世民下榻的那处院落,却发现李世民已经不在院子中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李世民也是带着几个亲兵出去逛去了。
    看看天色,已经快傍晚了。张允文也就没有再出去,而是返回当初分配给自己的房间中歇息。他知道,清河的各个世家今晚定会宴请众人的。所以,他现在就坐在房间中等待晚饭。
    果不其然,当张允文迷迷糊糊的睡着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便被外间传来的声音吵醒:“张将军,张将军!”
    张允文倏地起身,推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一名百骑的士卒,正在呼唤自己。
    “张将军,崔家的管家来请张将军前去赴宴!”士卒说道。
    张允文长长的打了个呵欠:“陛下呢?”
    那士卒道:“陛下和列位大人已经先行一步了!”
    张允文一边往外走,一边轻声问道:“怎么,我们去赴宴了,你们又吃什么?”
    那士卒见张允文这般关心自己这些士卒,心头感动不已,当下说道:“张将军请放心,我等也有酒肉可吃。那崔家张家派了十多个庖厨带着猪牛美酒过来,让我等尽情吃喝!”
    “哦,那就好!”张允文笑道,“你等喝酒可以,可千万不要误了戍守陛下的大事啊!”
    “在下绝不敢忘!”这士卒当即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允文轻笑一声。出了院落,便看到了一把白胡子的崔家管家和一辆马车。张允文也不客气,向那管家一抱拳,便一屁股坐上了马车。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清河见闻(三)
     更新时间:2010…10…20 22:01:45 本章字数:4475
    此时已然是深秋。这傍晚时分,秋风乍起,吹得那马车上的璎珞几乎横飞而起。透过马车窗帘,接着尚未有完全黑下去的天色,可以看到街道之上那纷飞的落叶。
    马车之中,一方小小的香炉正散发着缕缕香气。
    张允文一上马车,坐在座位之上,便不再说话,自顾闭目养神。
    马车缓缓的启动,马蹄铁撞击青石板发出的清脆回响和车轱辘转动的声音回荡在大街上。
    那位迎接张允文的崔家管家,没有与张允文同坐一辆马车,而是骑上一匹骏马,不紧不慢的跟在马车后面。
    走了近一刻钟,那马车便缓缓停下了。而这时,张允文已经听见了外面传来的阵阵喧哗之声。
    下了马车,迎面便见一盏盏宫灯穿成一线,悬挂在空中,洒下明亮的灯光,直将这崔家大门外的空地照得宛如白昼。
    见到张允文到达崔府门口,那吗守在门边的小厮赶紧上前,点头哈腰的向张允文道:“张将军来了,快请进!”
    步入崔府大门,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