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57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57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那屈突寿上前一步,在二人面前道:“一共比试三场。一场比试掰手腕,二场比试举重,三场比试拉弓!三局两胜。现在比试一场,掰手腕!”
    一方平整的方石边,杨常、宋瀑二人各据一方,同时伸出右手,慢慢的握在一起,接着忽的一阵摇动,双方同时发力。
    只见巨石微微一摇,接着只见那握在一起的手忽左忽右的微微摇晃,两人的脸上渐渐浓红如血。僵持了不久,只听宋瀑一阵暴吼,那右臂鼓胀,竟将那宽大的袖子慢慢胀满。
    眼看宋瀑拼命发力,那杨常微微一笑,便慢慢松手。
    一场,宋瀑胜利。
    宋瀑一胜利,萧锐的那帮人顿时欢呼。萧锐和张易二人还冷笑着看了张允文一眼。
    接着比试二场,举重。所举之物,便是刚才垫手肘的那块巨石。看着巨石的大小,恐怕有两三千斤吧!
    这一次,是那胜了一场的宋瀑先来。由于先前胜了一场,此时的宋瀑信心大涨。只见他扎起袖子,露出黝黑壮实的肌肉,弯下腰,双手握在那巨石底部,然后猛的一发力。
    巨石一阵轻晃,接着慢慢离地。
    宋瀑双手抱起巨石,却是直不起腰来,更别说举起那巨石。只见他双腿微微颤颤,双臂鼓胀,竟将那衣袖撑出两道口子。似乎想要努力的便巨石举起来,却是不能。眼看那巨石慢慢滑下,那宋瀑顿时一声大吼,顿时,两道鼻血从鼻中流出,滴落在巨石之上!
    终于,那巨石再次被举起,到达胸口时,却是有些颤抖了。
    萧锐等人紧张的看着宋瀑,当他流出鼻血之时,终于一阵色变。
    宋瀑终于放下了巨石。双臂无力的垂下,一屁股坐在地上,擦了擦鼻子边的血,气喘吁吁的望着杨常。
    杨常一笑,走上前来,慢慢的蹲起马步,慢慢抓紧巨石,双腿紧紧扎根地上,腰、胸、肩、后背的肌肉一阵蠕动,竟然将这巨石从容提起,慢慢提至腰间、胸口,最后举过头顶。
    看见这一幕,萧锐等人顿时无语。而那程处默程处亮兄弟则是一阵欢呼,对着萧锐等人一阵大笑。
    那宋瀑见状,无可奈何的垂下头。
    这二场,杨常的优势如此明显,轻易获得胜利。现在双方战平,就看最后一场比试拉弓了。拉弓考的便是臂力和胸力,越是硬的弓,便越要更加大的臂力。
    待宋瀑杨常休息了一阵,两人又开始了三场比试。
    那萧锐的侍从背着一大袋子大弓,里面三石弓、四石弓、五石弓各有数把,至于六石弓,实在太大,比人还要高,拿来架在守城弩上守城用。
    那侍从将所有的大弓取出,挨个摆在地上。
    屈突寿走上来,对着宋瀑、杨常道:“现在开始三场!”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学院建设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29 本章字数:3092
    这次先上场的却是杨常。
    他一步步慢慢的走到那排大弓面前,三石弓,略过;四石弓,略过;五石弓,略……还是算了,他退回一步,站在四石弓前。
    依汉制,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也就是说一石有一百二十斤。而四石弓则有四百八十斤。所以,在战场上拉开四石弓时,需要双脚踩住弓身,用臂力加腰力才能拉开这重大弓。至于五石弓,一般需要两人才能拉开。不过这些弓的射程极远,威力极大,乃是远距离打击的最好兵器。
    而在军中,能开三石弓已经算是不错了,像张允文、吴鹏、马望山皆是用的三石弓。
    杨常拿起一张四石弓,左手握弓,右手拉弦,只见那张四石弓弓弦慢慢被拉开,一点点的拉满,到最后,这张四石弓终于被他拉得如满月。
    放下四石弓,杨常又拿起一张五石弓。只见他满脸的严肃,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喝一声,猛的扎下马步。顿时众人只感觉杨常的整个身躯在不断的蠕动,就连看似扎根土里的双脚也在轻微的摇晃。
    同样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猛的发力。只见他一张黑脸顿时充血,看起来更黑了。一颗颗黄豆大小的汗珠从额上不断流下。而那张五石大弓也渐渐的被拉开,到最后,竟然又被拉成满月。
    放下大弓,杨常轻轻的吐出一口气。只见那口气竟然凝而不散,接着杨常直接走过,将那团气撞得消失不见。
    向在场的人一抱拳,到一边休息去了。
    而那宋瀑一直盯着杨常,见他先开四石弓,后开五石弓,不由面色大变。眼看到他拉弓时,宋瀑摇摇头道:“我不能将五石弓拉满!这场我认输!”
    此言一出,那萧锐顿时面带失望,向张允文等人一揖:“那赌资我会尽早送来!”说完,拉着几人慢慢往长安走去。
    而那位张易,则是恨恨的看了宋瀑几眼,对其大声骂道:“废物!”接着也上马扬长而去。宋瀑却没有管那些远去的公子哥儿,怔怔的盯着杨常,那目光之中,充满了敬服之意。终于,片刻之后,猛的冲到杨常身边,跪下大声道:“师父师父!”
    众人听得一愣,那杨常也是一愣:“什么师父不师父的,老子什么时候收过徒弟的?”
    那宋瀑忙赔笑道:“杨师傅,我这不是拜你为师么?”
    杨常一甩手:“你要拜师关我屁事!”
    “杨师傅是不是会一种运力的方法?”
    “我会不会关你屁事!”
    “可是我想学啊!”
    “你想学关我屁事!”
    “……”
    最后,在众人返回长安时,那宋瀑死皮赖脸的跟在后面,然后也要住进天然居,被杨常一脚踹了出来:“这是老板的地方,不是随便来个人都可以住在这里!”
    那宋瀑便在天然居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天天往天然居跑,一直到他用完了身上的钱,和天然居的上上下下都熟识了,终于在张允文的默许之下,住进了天然居。
    三名骑士慢慢的奔驰在长安北面。
    张允文左边是马望山,右边是杨石。虽然张允文很想这二人呆在侦察营中,也博取一个功名。然而马望山在教了新兵几天箭术之后,便从侦察营退了出来,说是看到现在如此多的新兵,而且老呆在军营里有些不适应,还是和张允文呆在一起比较舒服。于是,张允文只好让他成为自己的亲兵而随时带着。
    至于杨石,年纪本就不大,正是活泼乱跳的时候,那里受得了侦察营内单调的生活,于是也跟着马望山成了亲兵。
    两人的举动在侦察营内引来一阵骂声:“奶奶的,马脸和那个小不点太阴险了,知道缠着头儿既可以平时少些训练,以后上战场时还能多捞功劳,怎么我当初没有想到啊!”
    张允文的目的是看看军事学院的施工进度。
    来到李世民选定的这块地方,只见这里非常宽敞,南北八里,东西近二十里,还包括渭水南岸的大片滩涂。
    在一处平缓的山谷之中,工部的官员和工人正大兴土木,按照张允文的规划建设先期的建筑。这一批建筑主要是临时住处和仓库,还有一群工人正在修整从长安到此处的道路。这些先期设施建立起来之后,建筑材料便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这里,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到达工地,那名在此负责施工的工部官员迎了上来:“属下见过将军!”
    张允文翻身下马,扶起那位官员:“大人客气了!不知大人高姓大名?”
    那官员抱拳道:“属下杨道之,忝为工部员外郎!”
    杨道之在前面带路,张允文随其后。一路上只见工人忙忙碌碌,有推车的,垒土的,搬运的,建房的,忙碌一片。
    然而在工地上看了许久,张允文的没有渐渐皱了起来。
    那杨道之见张允文的模样,不由小心问道:“张将军,你可是对这里的建设有什么不满?”
    张允文点点头,对那杨道之道:“杨院外,请到这边一谈!”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寻了一块石头坐在。张允文拿起一根树枝,无意识的在地上划着。
    “一共有两个问题!”张允文说道,“一,是建筑材质!我汉族自古以来,皆用木材砖石作为原料,虽说建筑精美,建设快速,然而终究易毁于火灾!所以,这军事院校我与采用全石料砖瓦制造!”
    杨师道听言,沉默片刻,对张允文道:“若是采用全石料砖瓦,那建设成本可要增加许多倍!此事还得陛下做主!”
    张允文建议道:“杨员外看到那边的滩涂没有?在这边建立一个砖窑,取河滩上的泥土烧成砖,然后直接用于此处的建设,你看如何?”
    杨道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好!将军此言的确可行!”
    “既是如此,还望杨员外尽快将此事报知陛下!”
    杨道之“嗯”了一声:“下官今日便去!”
    “二点!”张允文指了指正在搬运材料的那些工匠,“他们的工作效率实在太差,整体的施工进度也很慢!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何不给他们配上一些更好的工具,向什么推车、滑轮之类的?”
    杨道之顿时诧异的说道:“这便是最好的工具啊?嗯,张将军所说的‘推车’、‘滑轮’是什么东西啊?”
    张允文顿时用手中的树枝在地上将一些简单的工具画出来,一边画,一边向杨道之讲解这些工具是如何的省力。
    终于,当张允文花了近一个时辰将这些东西讲述完之后,那杨道之激动的站起来,向张允文一揖道:“听得将军一席话,果真是胜读十年书啊!道之在这里多谢将军指教!”
    张允文“呵呵”笑道:“杨员外客气了!你我同为陛下办事,自当相互扶持!”
    接着,张允文便没在这里多加逗留,而是嘱咐杨道之尽快向皇帝述说刚才这些建议,然后便离开了这里。
    (俺发觉一个问题,俺的书评区好空啊,除了自己说的和前来拜访的,就没多少各位兄弟留下的足迹了。其实你们每一次留下的足迹都是我写作的动力!另外,俺还在同时写另一部书,所以有时候更得少些,还望大家见谅!嗯,有空把那本书的一两章发出来给各位看一下,也好让各位给点意见!)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兵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29 本章字数:2649
    杨道之当天便将张允文的建议报上,李世民看了之后,大笔一挥,完全同意张允文的建议,将原本计划的木制结构改为砖石结构。
    虽然此举遭到了户部官员的埋怨,说是改用砖石结构之后,建设成本将会大大的增加,要多出许多的拨款。然而埋怨仅仅是埋怨,还是照样追加了拨款。
    于是张允文在十天之后又一次来到这片谷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座冒着浓烟的砖窑。一批批青砖正不断的从砖窑里运出来,堆积在空地上。然后,又有人推着车将空地上已经放了人几日的青砖拉走,用于建设房屋。而在建筑房屋那边,定滑轮、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让一名工匠轻巧的将数百斤重的砖石吊到高处,省力不知多少。
    整个工地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张允文这才有些满意。看着情形,用不了一个月,先期供人居住的宿舍将会完工。
    而在长安城这边,那些纨绔公子,世家子弟前来张允文处报名的还真不少,足足有三十多人。看着齐聚在自己庭院里胡闹的这些纨绔,张允文心头暗自冷笑:“闹吧闹吧,趁现在多闹一点,以后可没有机会让你们这么悠闲的胡闹了!”
    随着各折冲府选拔工作的结束,陆陆续续有士卒被送到长安来。这些人是自愿成为募兵的家伙,要么是贪图成为募兵时高额的奖励,要么是想建立更多的军功,当然,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家伙是随着大流来长安看看热闹的。
    这段时间,张允文便开始忙碌起来。
    由于谷地内的一些设施还没有建设完毕,所以,只能先将他们分散到金吾卫的军营中。十多天下来,金吾卫的军营内人满为患。
    于是,张允文不得不每天呆在军营里,一边防范新来的这些士卒和金吾卫发生冲突,一边向金吾卫的几位将军、大将军不停的承诺尽快搬出。
    当然,这期间也不尽是无用,张允文至少让新来的每一名士卒都知道了自己叫做张允文,乃是右卫将军,他们未来的将军。
    终于,在十天之后,那杨道之前来告诉张允文,基础设施已经修建完毕,可以住人了。于是,在金吾卫士卒欢快的目光中,张允文带着这近三千人搬进了期待已久的军事学院。
    然而当三千人看着面前这属于“半成品”的军事学院时,全都不可思议的望着张允文:“将军,你确定这便是我们的军校,我们的军营?”
    张允文面如红枣的点点头。
    于是,士气大降,军心骤失。
    张允文亲咳一声,站在一处高台上,看着面前的三千士卒。
    受到他冷冷的目光的注视,那些有些喧哗的士卒渐渐平静下来。大唐军中讲究军令如山,讲究将领的绝对权威。所以,这些士卒们不敢明面里去挑衅一位右卫将军的权威。当然,暗地里寻找麻烦则是另外一回事。
    “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张允文一指那正在建设中的学院,“这里将是我大唐的一所军事学院,将是我大唐未来将军的摇篮,将会是大唐全军上下的精神支柱!嘿嘿,也许你们不会相信,但是你们将会见证这一切的诞生!给我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时间里我会向你们证明我所说的每一句话!同样,在这三个月里,你们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绝对服从于我,不要以任何理由推脱我的命令!相信在三个月之后,你们会清楚的看到自己身上的变化,看到这所学院的变化!”
    说着,顿了一下,目光扫过这里的三千多名士卒:“你们愿不愿意试上一试?
    话音落下,下面顿时一片沉默。半晌之后,一名士卒忽然道:“妈的,反正到哪儿也是当兵,还不如就在这里跟着张将军试上一试!“
    有人带头,剩余的士卒也就好办多了,犹豫不决的渐渐被这种情绪感染,嚷嚷着试上一试,而沉默反对的也渐渐加入到犹豫不决的行列,最后也决定试上一试!
    “很好!”张允文带着一缕笑意看着面前的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