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59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59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对着百人道:“好了,今日的训练其实很简单。大家知道,现在的军校非常的简陋,很多教职人员还没有训练完毕,没有到位。而我面前足足有三千人。若是交一些枯燥的动作,你们会偷懒,而我也看不过来。所以我决定,在新的教职员工未到来之前,你们的训练只有一样,那便是跑圈。”
    “哇,不是吧!跑圈?我可是立志当骑兵的!”
    “俺已经是跑路之王了!想当初,突厥人的马跟在俺屁股后面追都没有追上俺!”
    “不会吧,你这么生猛!四条腿的马都追不过你两条腿的人?难道是你马瘸了一条腿?”
    “瞎说!那马怎么会瘸了一条腿呢?那马分明是跛了两条腿!”
    ……
    张允文一脸黑线的听着下面士卒的议论,终于忍不住吼道:“都他妈闭嘴!现在听我命令,向左转,绕着渭水河边跑五里之后折返回来!”
    “嗯,将军,向左转是往哪边转?”一名士卒小心翼翼的问道。
    张允文忽然感到任重道远,自己肩上的担子原来好重啊!无力的指了一个方向:“别管什么向左转了,往哪个方向跑,跑完五里之后回来再说!”
    “哦!”
    于是只见一支乱七八糟的军队乱糟糟的顺着渭水边上跑去。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步兵操典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30 本章字数:2367
    张允文看着一沓整理好的稿纸,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满足感。
    经过接近七个晚上的加班,终于将这本练兵手册誊录完毕。之所以说是誊录,是因为张允文是将脑海中的东西誊抄到纸上的。他唯一花费的脑力便是记忆和最后的整理排序。
    提起毛笔,在一张白纸上竖着写下“步兵操典”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然后将这张纸放在这沓稿纸的最上面。
    现在剩下的事,便是将这步兵操典交给李世民看看,通过之后,便可以着手训练部队,免得这三千人在十多名教员的带领下天天跑圈,跑得他们都满是抱怨了。要不是张允文每天换着花样来跑步,像什么负重跑、蛙跳跑,高抬腿跑之类的,再加上每日下午有趣的联谊活动和游戏,恐怕那些士卒早就闹翻天了。
    听着外面的打更声,已经很晚了。今日不成,只有明日将这步兵操典交给李世民审阅了。
    二日一早,张允文便揣着这本书上朝会来了。
    算起来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出现在朝会上,于是他的到来倒惹来一阵好奇的眼光。
    不过在张允文发扬眼观鼻鼻观心的鸵鸟精神,视这些眼神如无物。而在朝会的过程中,张允文又充当了一把柱子的角色,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对于李世民和大臣们讨论的种种问题,一概不发言。
    到了朝会结束,张允文却是磨磨蹭蹭的走在最后。
    出了大殿,没有像其他朝臣一样出门奔向南边的府衙,而是一个左转,拐到麟德殿的偏殿。以前私下求见李世民时便一直在此。
    刚到大殿外,便看见一个熟人。正是曾经收过张允文金饼子的刘贤。
    “哎哟,这不是张将军吗?张将军可是要求见陛下?”刘贤看到张允文过来,脸上堆满笑意的问道。
    “见过刘公公!末将正是要求见陛下,还望公公通传!”张允文客气的道。
    “好说,好说!小的这就进去通传一下!”说完,刘贤小心的进入偏殿,片刻之后,有出来对张允文道:“张将军,陛下有请!”
    张允文正正身上这身紫色衣袍,步入偏殿之内。
    “微臣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李世民笑道,“允文啊,你有什么事朝会上不说,散了朝却来偷偷摸摸的见朕?”
    张允文从怀中摸出书稿,上手呈上:“这是微臣编撰的一本操练典章,若是陛下审阅通过,那微臣便用他来训练学院的士卒!”
    “哦,那朕倒是要看看!‘步兵操典’?这名字不错!不过允文,你为何独独提步兵,而不提骑兵?”看到书稿名字,李世民问道。
    “步兵乃是诸兵种之首!无论是骑兵、水军还是其他兵种,都是以步兵为基础建立的!骑兵不过是步兵加上了一匹马,水军不过是步兵加上了几条船。总之一句话,战争是以人为根本,所以,就现在而言,步兵才是基础兵种!”
    “允文所言有些道理!”李世民笑笑,翻开一页,“‘兵者,聚散以为常者为上!’允文此言,深得练兵精髓!”
    只见他翻了几页,忽的猛一拍桌子:“此言甚妙。‘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
    张允文心头顿时笑了起来,这可是戚继光《纪效新书》里面的原话,当然精妙。
    李世民放下书稿,向张允文微微笑道:“允文真是练兵奇才,恐怕就算比起药师来也遑不多让吧!”
    张允文却知道自己的分量,更知道那流传千古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当下道“李将军乃是真帅才,练兵成形,领兵打仗,皆是天下数一数二。末将深感不如!”
    “允文过谦了!别的不说,就说这练兵,此书一出,恐怕天下无人敢称练兵大家了吧!好!允文放心练兵便是,将那三千健卒练成铁军。若是此兵一成,则朕便令天下军府皆以此为练兵范本!”
    得到李世民的应允,张允文顿时心头阴测测的一笑:“各位小家伙们,等着吧,你们的好日子来了!”
    整部书稿开头写的是练兵练阵型,练队形。接下来写的是锻炼身体素质。这是张允文参照自己当初在42军侦察营训练时编写的,虽说减去了一些项目,但是那训练强度也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然后写的才是武器,包括刀、枪、弓、弩这四种基本武器。当然,若是会耍其他兵器,也可以耍其他武器。最后却是阵型练习。张允文将《纪效新书》上面的所有阵型都搬了下来,大到千人万人成阵,小到三人两人成阵。
    出了麟德殿,张允文直奔城外的学院,心中大喊一声:“新兵蛋子们,我来了!”
    仿佛又找到了前世在侦察营里欺负新兵的感觉。
    来到学院,只见这里已经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围墙,将整个校园区围住,一来防止里面的学员不收规矩随意出入,二来则是避免外人窥测
    进入学院内,先是召集所有教员开会,布置了一下近段日子的训练任务,然后对他们道:“最近一段时间,本官将会忙于编撰教材,所以训练之事,尽数托于诸位!另外,本官不在这段时间里,将会找段志玄、尉迟恭两位将军轮流前来坐镇学院。诸位若是有事,尽管找二位将军便是!”
    众教员起身道:“喏!”说完,慢慢的各自离去。
    张允文走到船户边,透过打开的窗户,看到外面的空地上,教员们正督促着士卒站立军姿。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排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30 本章字数:3024
    不知不觉,三月就这样悄然过去了。
    张允文埋头于军事学院,几乎达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了。先是训练士卒,后是编撰教材,直到有一日,刘氏兄弟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这才倏然觉醒。自己当初可是说好了陪两位哥哥去南阳求亲,而如今太忙了,几乎把这件事忘了。
    “莫非是两位哥哥摁耐不久寂寞?长夜漫漫,需要找人前来暖床?”看到两位哥哥一脸严肃的样子,张允文不由调笑道。
    刘勇刘武顿时黑脸一红,讪讪笑道:“老三,不是你大哥二哥不晓事,知道你如此的繁忙还要来打扰你!可是你看看大哥二哥,今年已经二十一了。我们军府里的伙计,像哥哥这般大的,都已经抱上娃子啦!”
    张允文闻言,歉声道:“二位哥哥说的是!是小弟疏忽了!这样吧,如今我手头还有一点书稿没有写完,手中的几个部门也还有些事没有交待。最多七日,七日之后小弟便陪二位哥哥一起前往南阳!”
    刘氏兄弟顿时喜笑颜开:“好好!只要三弟能陪哥哥去,莫说七日,就算十日也等得!”
    “不过大哥二哥可要记住了,你们一定在折冲府里请假,不要就这样跑了!”张允文最后仍然不放心的叮嘱道。
    “晓得晓得!”
    送二人出府,张允文又坐下来继续编撰教材。他的旁边,已经对了三四本书的书稿。其中像《战役学》、《军事后勤学》,这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材,他曾经熟读过,所以直接在记忆里复制过来的。而《战争史》《合同战术》,他则只记得章节的大标题,只好将大标题写下,然后慢慢的填充中间的内容。
    至于军事院校、侦察营、调查院、装备院则是抽空去看一下,若是没什么事,便直接溜开。
    如今的侦察营驻扎在玄武门南面,以前屯营兵的位置,而屯营兵则是换到了重玄门去。一到侦察营营地,只觉里面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气氛。这种气氛有些像大战之前布满空气中的那种紧张。张允文看了一眼,便知道这些家伙在李扬的带领下正进行实兵演练。如今大营每个隐秘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藏了几个士卒。看了两眼,觉得李扬带兵不错,几乎可以将侦察营完全交给他了。于是慢慢的退出营地。
    接着是调查院。如今的调查院也不再在林然的醉云楼上,而是搬到了皇城南面的府衙。在一间宽大的院子外里办公。而从调查院分离出去的情报署和统计署,则分别是在兵部和户部衙门办公。
    到那调查院里,陈全康一见到他,便一脸焦急的道:“大人,我正找着你呢!”
    看到陈全康的这幅模样,张允文顿时道:“发生什么事了么?”
    陈全康递过手中翻译过的纸条,张允文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年内突利三次遇刺!帐下三个万人部落投靠颉利!其所辖之奚、契丹、夫余等部皆有反意!”
    张允文一看这纸条便知道是赵毅从突厥传过来的。当初他们五人奉命呆在突利身边,就是为了防止不测,一面监视,也是一面保护突利。在张允文的记忆中,突利会举族来投降大唐。那是在他和颉利生出罅隙之后,走投无路之下才投靠大唐。而张允文想做的事便是在突利投靠之前,尽量增强他的势力。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唐实力,又可以削弱颉利的势力,以便征伐突厥时能少些压力。
    “给赵毅等人传令,让他们好好的保护突利,同时尽量扩张他的势力!另外,尽量挑起那些部落与突利的矛盾,让那些部落投靠我大唐!”张允文沉思片刻,跟陈全康道。
    陈全康顿时躬身道:“喏!”
    张允文出了调查院,觉得这件事情有必要向李世民禀报一下,当下来到麟德殿偏殿就见李世民。
    将整件事情和李世民说了一遍,李世民沉吟道:“允文做得不错!我大唐北临突厥,常年深受突厥袭扰。若是能分裂突厥,使得突利投降,则日后征伐之时,可从两面夹击,则一举破灭颉利!至于那些奚、契丹等部落,来降我大唐,既增加我大唐实力,又可离间颉利、突利关系。若是那些部落前来投降,那颉利定会责问突利办事不利,两人定然会闹翻,允文啊,做的真是不错!”
    张允文见李世民这样说,当下松了一口气,对李世民道:“陛下这样说那就好!允文还以为自己儹越了!”
    李世民顿时故意沉下脸道:“允文你这是什么话!你本是调查院的主管,处理这些事理所当然。只有遇到不决之事,方才禀报朕!”
    “喏!”张允文心中暗喜的躬身道。
    “对了,陛下,微臣想要请假一个月!”张允文见正事说完,便说起自己的私事。
    “唔?”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不知允文为何请假啊?而且那些你下辖的机关又该如何?”
    张允文道:“微臣的两位哥哥将要去南阳说亲,微臣要陪同他们前往!至于那些部门,微臣定会在离开之前安排好所有的事!”
    “噢!”李世民作恍然状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允文自去便是!嘿嘿,你两个哥哥尽快成了家,允文你也好尽快和汝南成亲!”
    张允文顿时脸上一红:“这个……嗯,还是以后再说吧!”
    出了麟德殿,张允文往皇城南面的府衙走去。
    原来将作监的大院子里,现在的装备院便坐落在此处。
    张允文走近装备院,想要安排一下未来的工作事宜。
    得知张允文到来,陆大匠和一名中年人一起迎上来:“见过张大人!”
    张允文看着这位中年人,旁边的陆大匠连忙介绍道:“这位乃是阎立德,阎员外,工部员外郎!殿下新任的装备院主事!”
    张允文顿时暗道,又是一位历史名人。这阎立德是唐代画家阎立本之兄,后来成为工部尚书。在他过世之后,阎立本又继任工部尚书。两兄弟先后任工部尚书,一时列为美谈。
    当下向阎立德一揖,和他寒暄一阵子后,说道:“阎主事,本官有事将要离开长安一阵子,现在过来安排一下事宜!”
    阎立德道:“不知大人有什么安排?”
    张允文沉默一下子道:“你们这段时间除了制造手雷钢弩等武器外,要抽出人手来做一件事!”
    “什么事?”
    “制造一批铁筒子!”其实张允文想要制造的是炮管。不过炮管对材质和精确度的要求极高,所以张允文说制造铁筒子。
    “这有什么难的!”那陆大匠听到这个要求,顿时笑道,“不论大人想要制作怎样的铁筒子,在下保证做出来!”
    张允文“嘿嘿”一笑:“你真的做得出来?”说完,便将炮管的要求一一道来。听完这些要求,陆大匠不由目瞪口呆。
    “大人,不就是做一个铁筒子,竟有这么多要求!”
    “做不出来?”张允文似笑非笑的问道。
    陆大匠的脸顿时一红,随即大声道:“不就是一个铁筒子么!大人等着,你回来的时候,我定然拿出来给大人瞧瞧!”
    张允文拍拍陆大匠的肩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