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63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63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伏伽和几名文官听了这通咆哮,不由相视一笑,这下子安静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炮计划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32 本章字数:3334
    “哎呀,大人回来了!”听到张允文咆哮的声音,陆大匠赶忙停止了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
    张允文本待教训那陆大匠一顿,可是看到他灰头土脸,双手满是污垢的样子,教训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拍拍陆大匠的肩膀,轻声道:“陆师傅辛苦了!”
    陆大匠咧嘴“嘿嘿”一笑,搓搓手,只见污垢簌簌落下。“不辛苦,不辛苦!大人,你临行的时候啊,俺就说了,帮你把那铁筒子做出来,如今俺总算是做出来了,不算是食言吧!”
    张允文顿时惊喜道:“真的做出来了?”
    陆大匠憨笑着点点头,转身往一个房间走去。张允文紧随其后。
    这明显是一个工作间。只见房间里面,一个炉台里面满是红色的煤炭,想必温度极高。而炉台旁边,一个半人高的风箱靠着炉台,磨得光亮的把手有手臂粗细,可以猜测拉动这风箱需要多大的力气。在离炉台不远的地方,搁着一方打铁用的大铁墩子,上面放着钳子和大铁锤。一具张允文口中的铁筒子横卧在木架子之上。
    陆大匠走到铁筒子旁边,拍拍铁筒子,顿时发出了“锵锵”的碰撞声。
    “这家伙足有六百五十四斤重,长达六尺,直径半尺,厚达半寸,而且尾部的厚度更是达到了一尺,完全达到了大人的要求。大人请看!”
    张允文早已上前,在陆大匠解说铁筒子数据的时候,便开始观察这门世界上一管钢制炮管。
    这门炮管没有线膛。这是张允文没有要求加线膛。线膛炮虽说射程远,威力大,精确度高,但是对于炮管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而没有加线膛的滑膛炮则不是这样,磨损要小得多。虽然射程和威力降了不少,但张允文相信,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里,即使是滑膛炮,也是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武器。
    俯下身子,看看炮管上有没有裂纹,气孔之类的硬伤,然后再测量一下炮管是否够直,圆心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查看,张允文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陆师傅做得不错啊!不过你铸造这东西的时候,数据记录下来没有?”
    张允文之所以这样问,却是因为古代工匠的一个惯例。他们制作东西的时候,几乎从不记载数据,而是凭经验。这样,这份东西就只有他能制作出来。别人想学,除非拜在他的门下。如此敝帚自珍,使得很多的手艺绝活因为一代人的离世而消亡。张允文不想再看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于是在装备院的章程中加了一条,所有的实验制作过程都要记录在案,尤其是数据资料。若是有人不记录,这是扣去俸禄;若是乱记录,出了问题,则由记录之人负责。
    听到张允文如此问话,那陆大匠赶忙道:“有有,记录在纸上,已经送到档案室那边备案了!”
    张允文微笑了一下,对陆大匠道:“老陆啊,你不是当初就像知道这么大的铁筒子是用来做做什么吗?现在我就告诉你!来来,到那边坐着说!”
    两人坐下之后,张允文便从手雷说起,将手雷的原理说出来之后,慢慢引开,说道火药的用处,最后细细的阐述了一下火炮发射原理。
    说完之后,张允文问道:“怎么样,老陆,有什么问题没有?”
    陆大匠指着那铁筒子道:“大人,你不是说这炮管子是三面密封,然后火药爆炸,产生压力将炮弹从没有密封的那面推出去吗?可是你要俺做的这个炮管子可是通的!”
    “那就要麻烦陆师傅再做一个炮闩,将尾部那面给堵上!”
    “炮闩?难道就和门闩一样一关着就关死了?”
    “嗯,对对!”
    说着,张允文拿出纸笔,将炮闩示意图画了一遍。他画的可是后世的苏制新式炮闩,我军广泛使用的那种,密闭性好,抗冲击力强。
    “妈呀,这么多部件啊!够得做上一阵子了!咦,不对呀,大人,这炮闩最后还需要挂靠在炮管上,那这个炮管岂不是要重新加工了?”
    张允文却是“嘿嘿”一笑:“那就看老陆你的能耐了!”说完顿了一顿,“我让阎主事再调拨十名大匠给你,统一受你的管辖,你们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攻克火炮难题!”
    说着,又翻了一页纸,在上面画起炮弹的图样来。
    “反正交给你们去办,干脆把炮弹也给画出来!看到没有,这儿装填火药!至于多少,还得进行试验!算了,到时候炮闩做出来之后,做几个这样的锥形炮弹出来,然后到我府上来找我便是!”
    陆大匠看着这个不负责任的张允文,愤愤道:“听大人的便是!”
    张允文笑了一笑:“老陆,别这样抱怨,若是把这东西做出来,不仅我有奖赏,陛下恐怕还有更大的赏赐,说不定你们还可以光宗耀祖呢!”
    陆大匠顿时眼睛一亮:“真的么?”
    “大人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嗯嗯,那倒也是!”
    出了陆大匠的工作间,张允文在一处房间内找到了阎立德。
    “阎主事,现在有两件事需要和你说说!”张允文开门见山的说道,“一,调派十名大匠和若干学徒到陆大匠那里去,由陆大匠负责管理!他们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反正一句话,全力支持陆大匠的工作。还有,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外人知道!若有敢窥望者,格杀勿论!二,本官将向陛下奏明,将装备院迁往我大唐军事学院中。一来可以不打扰其他衙门办事,二来可以很好的保密!这两日你准备准备,能收拾的先收拾一下,说不定过两日便可开始搬迁!”
    阎立德飞快的记录下这两件事,然后对张允文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做好这两样工作!”
    张允文点点头,离开了装备院。
    接下来,他本来要去皇宫向李世民陈述搬迁之事,走出门外,却绕道去了一趟调查院,看看那里有什么新的情报,若是有,也好顺便禀报给李世民。
    来到调查院内,只见鸽子时起时落,人员奔走,一片繁忙。
    走到陈全康所在的那间屋子时,张允文却赫然发现陈全康正坐在下首,而正位坐的却是一名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老者。
    一屋子的人见到门口的张允文,齐齐行了一礼:“见过院长!”
    张允文走到陈全康身边,看了那老者一眼。陈全康赶忙介绍道:“大人,这位老先生叫做胡泉(此名字感谢兔子嘉年华老兄提供),曾经是高祖皇帝身边专门负责情报的专家!”
    那胡泉摆摆手笑道:“全康,你也别这样说,什么专家啊!老了,现在是年轻的天下了!看看你们院长,还有那位林然,那才称得上专家啊!”
    张允文顿时谦虚道:“胡先生过奖了!”
    胡泉道:“前两日草原上来了情报,说是奚、契丹等部落已经派出使者南下。而全康在处理这条消息的时候却是疏忽大意了过了一日,兵部的情报署将这情报禀告陛下,陛下一面大喜,一面却责怪调查院办事不利,将全康降了下来,让老夫暂代全康管理军情,顺便教教他一些东西!”
    张允文顿时狠狠的盯了陈全康一眼,后者立下瑟缩了一下身体。
    “既是如此,那就有劳胡先生了!”张允文向胡泉行礼道。
    “诶,院长哪里的话!老夫也挺看重全康这孩子的!若是加以培养,必定成大器啊!”胡泉抚须笑道。
    和胡泉寒暄一阵,张允文问道:“不知最近可有什么情报没有?”
    胡泉顿时道:“今日恰巧受到一份情报,还来不及交给陛下!若是院长有暇,可传给陛下!”说完,翻开一沓厚厚的档案,拿出一张纸,递给张允文。
    张允文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奚、契丹等部使者于长城外被诛!”
    顿时一愣,随即拿起纸条,匆匆出了调查院,往麟德殿快步走去。
    使者被诛杀,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朝议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32 本章字数:3091
    来到麟德殿,直接向大殿走去。
    此时朝会还没有结束,李世民正和一干文臣武将在大殿里面商讨国家大事。
    “张将军请留步!”刚到大殿外面,一名侍卫便拦住张允文,“现在陛下正在朝会,请不要进去了!”
    张允文一甩衣袖,对那侍卫道:“本官来参加朝会,不过就是迟到一点,难道你就不让本官进去?”
    那侍卫看看头顶的太阳。嗯,迟到一点?再过两刻,恐怕就要散朝了吧!
    不理会这位侍卫,直接往里面走去。那名侍卫连忙喊道:“张将军,张将军……”
    张允文顿时回头咧嘴一笑:“你敢拦我?”
    那侍卫连忙退后一步:“小的不敢,不过还请张将军不要为难小的了!”
    张允文摆摆手:“没事,待会儿我向你们将军说一下便是!”说完,大步迈进麟德殿大殿。
    大殿之内,一名年老的官员正手持象牙板向着李世民絮絮叨叨的说些什么。张允文细细一听,却不由暗笑。敢情这位官员正在满口的阿谀之词,向李世民大拍马屁。
    张允文踏入殿中,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不过那名老臣正在上奏,所以没人说话。而当那名老臣说完之后,一名侍郎顿时上前道:“臣请治右卫张允文擅闯大殿之罪!”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武将队列末尾处的张允文身上。
    李世民听到这个上奏,不由微微笑道:“张允文参加朝会,乃是例行公事,什么擅闯不擅闯的!”
    听到这样明显的偏袒语言,那名侍郎顿时不语,退回队伍之中。
    张允文却不管不顾的站出来,对李世民道:“请陛下恕臣冒昧,可是臣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看到张允文一脸严肃,顿时问道:“有何要事?”
    张允文便将手中纸条双手举过头顶。一名内侍赶紧从高台之上下来,拿过纸条递给李世民身边的刘贤,刘贤再双手递给李世民。
    “啪”李世民一拍龙椅,“这是谁干的?”此时的他已经是笑颜不再,满是阴沉的对张允文说道。
    张允文抬起头,从容答道:“据微臣分析,能干出此事者无外乎四类人。一便是颉利。此人雄心勃勃,一直暗自提防突利,如今见有部落降我大唐,故直接诛杀使者,以使者头颅问罪突利。二便是突利。他管着奚、契丹等十余外族部落,诛杀使者,乃是其本职。三却是奚、契丹内部反对投效我大唐的势力。他们诛杀使者,为的就是不让部落投靠我大唐。最后便是幽州驻军。外族使者南下,被误作突厥人杀害!”
    听到张允文这一分析,李世民点点头。而群臣百官顿时知晓刚才那封情报说的是什么了。原来是原本打算投降大唐的奚、契丹等部落派出的使臣被诛杀!
    然后又想起张允文刚才的那番言论,不得不承认,张允文说得很有道理。
    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张允文退回去。
    “众位爱卿,你们说说,此事应当如何是好?”
    众臣顿时一片沉默。
    半晌之后,房玄龄出列奏道:“陛下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若是派遣一名朝廷重臣深入北疆,直达奚、契丹诸部,晓之以情。想那诸部早有归顺之意,稍一点拨,必定南附。难就难在当派何人前往。那些外族诸部,一则远离中原,北地苦寒,突厥环绕,故外有突厥挟持;曾多次随突厥入侵幽州,幽州百姓怀恨在心,故内有幽州民情汹涌。二嘛便如同张大人所言,部落内部可能有人决意与大唐作对,若是派人不当,极易受到突厥、幽州兵民、部落内部三方为难。所以,陛下,请斟酌思量!”
    房玄龄话音一落,那杜如晦便出列道:“臣赞同房中书所言!”
    长孙无忌也出列道:“臣亦赞同!”
    最后,群臣汹涌,齐声道:“臣等赞同房大人之言!请陛下斟酌思量!”
    李世民顿时沉默下来。良久之后,这才对诸位大臣道:“我欲派右卫将军张允文前往,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沉默片刻,又是房玄龄出列道:“右卫将军张允文,乃是朝廷肱骨,社稷大臣,若是派他前往招抚,优势有三。一则张允文乃是武将,对付内外局势果敢决断。二则张允文武艺超凡,而草原诸部以强者为尊,容易融入其中。三,张允文曾剿灭罗艺谋反之乱,声威大震,连罗成都为其所败。而罗氏父子在幽州声威极高,张允文可凭此控制幽州局势。然而,若是张允文离开,那长安之事又有谁来接手?”
    此言一出,众人一阵沉默。尤其是房玄龄的最后一句话,“谁来接手?”其意思分明便是说若是张允文在塞外出了什么事,有谁来帮助李世民管理那些筹谋已久的机构?
    张允文见众人表情,出列道:“陛下若是要微臣去塞外,微臣去了便是。至于长安之事,各部皆有负责人,如调查院有林然胡泉,装备院有阎员外,而军事学院有众多教员,只需派一人前去负责总揽事物便是。至于侦察营,有李扬负责,微臣也放心得很!”
    听到张允文这样一说,房玄龄顿时拱手道:“既然张大人已经安排好了,那前往塞北的人选最好便是张允文了!”
    于是李世民严肃的道:“张允文听旨,今加封张允文为银青光禄大夫、怀化将军,赐金鱼袋。令其前往塞北,安抚诸部落!”
    张允文顿时躬身道:“谨遵陛下旨意!”
    李世民看看时辰,对群臣道:“既然事情定了,那便散朝吧!”
    张允文忽然想起还有一事未说,当下道:“臣还有事上奏!”
    李世民有些不悦的说道:“还有什么事,赶快说吧!”
    “臣今日回长安,便有大理寺、卫尉寺、司农寺的少卿,尚舍局的官员,右骁卫的中郎将等人反映,说是装备院身处皇城之内,然而噪声过大,影响附近官衙办公!臣请搬迁装备院于军事学院内,以加强管理,同时保障其保密性!”
    李世民听到这个奏呈,先是一愣,接着便莞尔:“呵呵,噪声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