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侦察兵 >

第71部分

大唐侦察兵-第71部分

小说: 大唐侦察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音,却是汝南的妹妹正在笑话他这位姐姐。
    “长乐,你这死丫头,在那里多嘴什么,看我不把你的嘴给撕烂了!”这是汝南恼羞成怒的声音。
    “嘻嘻,你抓不到我!”接着便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传来。
    张允文站在敞开的大门口,只见两名少女正在追逐。当先一名不过七八岁,梳着三环髻,正是长乐公主。而后面的那一人一袭白衣,却是汝南公主。而在一旁,三四名岁到十二三岁的不等的小女孩正笑嘻嘻的看着追逐的二人,口中还不是喊道:“二姐加油,五妹加油!”
    看到张允文站在宫殿门口,长乐嘻嘻一笑,便往张允文这边扑来,以他为掩护,躲在后面。
    汝南看见张允文,一张俏脸顿时通红,也不知是刚才追逐累着的,还是羞红的。
    “嘻嘻,二姐夫,你看看二姐好凶哦,你也不管管他!”长乐探出头来,对张允文说道。
    “等等,什么二姐夫,小公主,你可不要乱说话啊!”张允文赶忙辩解道。
    “什么乱说话,昨日我可是在父皇那儿听着的,父皇说:‘那奚人竟敢和我抢女婿!’,这不是说二姐夫说的是谁!”说到李世民的话语是,长乐粗着嗓子,模仿李世民的声音。
    此言一落,张允文和汝南公主的脸同时一红。
    “五妹,我们走,别再这儿妨碍张将军和二妹了!”说话的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是李世民的长女襄城公主。
    只见这位少女盈盈的走到张允文身边,敛裙一礼,然后带着几名妹妹离开了这座殿宇。
    “嗯,允文哥哥,你……你找我有什么事么?”汝南公主面色通红的嚅嗫道。
    “咳咳”张允文轻咳一声,收拾起心情道,“汝南,我想去找袁天罡袁道长帮个忙,可是我又和他不熟悉,所以想让你同我一道去。呃,你看如何?”
    汝南轻轻的点点头,“嗯”了一声,对着旁边的蕊儿道:“蕊儿,你在这儿陪陪允文哥哥,我先进去换件衣裳!”
    立在一旁的蕊儿在张允文到来时便露出一丝喜色,如今听到自家公主这样吩咐,当下应了一声。
    李宇进入了一面珠帘之后,而蕊儿端起一杯茶水轻轻的放在张允文面前:“张大人,请用茶!”
    张允文接过茶水,对蕊儿笑道:“这么久没见到蕊儿,想不到蕊儿也变得有礼貌了!”
    听到这话,蕊儿当场气道:“什么?张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允文“嘿嘿”笑了两声,看着气鼓鼓的蕊儿,专心喝茶。
    没过多久,汝南便换了一身明黄色的宫装,盈盈出来。只见云鬓高耸,娇靥如花,不过是十四五岁便已经散发出一种女人风情了,不由让张允文顿时看呆了。
    “看什么看!”随着汝南娇嗔一声,张允文赶忙恢复一幅正人君子的嘴脸,对汝南道:“咳,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出发吧!”
    于是,张允文、汝南连同蕊儿三人一起出了麟德殿,往宫外走去。当然,在离开殿宇时,汝南嘱咐一名宫女向皇帝报告自己的行踪。
    一架马车出了宫门,张允文坐在马车上,充当了一次马夫。本来张允文想要骑马而行,而让两个女孩子坐马车,却遭到了汝南的反对,她用一种期盼的眼神看着张允文,然后说道:“允文哥哥,难道你不会驾车?”
    虽然张允文确是不会,但是看着汝南的眼神,当下豪气干云的接过马鞭,充当了马夫的角色。
    驾车果然不是一个轻易的活计,不过张允文精通马性,斜坐在车上没多久,便初步掌握了赶马的诀窍。于是,一架华丽的马车慢慢的出了长安城,往城东走去。
    白云观依旧和当初张允文初到时的样子差不多,不过香火却是减了不少。
    蕊儿先行跳下马车,扶着汝南下来马车,然后三人往白云观走去。
    只见白云观里面一片萧瑟,除了几名身穿道袍的年老道士坐在蒲团上对着三清像打着呵欠意外,以前那些伶俐的道童也不见了。
    张允文上前将来意一说,说要见见袁天罡时,一名老道士苦笑一声道:“若是袁道长在此,这白云观至于如此破败么?”
    张允文顿时奇怪的道:“那袁道长现在何处?”
    老道士指了一指终南山的方向:“唔,进终南山去了!前些日子来了个道士,叫做孙思邈,到敝观挂单时,和袁道长相谈甚欢,后来不知怎的,两人联袂前往终南山,说是要进山隐修。况且皇帝陛下颁布了限制佛道二教的赦令,如今这白云观,除了我们几个老头子,便再无他人!而且香火又少,若不是以前积累下一下恐我们也要离开此处,找个香火更盛的道观去了!”
    留下两贯钱作为香火,在老道士千恩万谢的目光中,张允文和汝南离开道观,回到马车上。
    “唉,看来白跑了一趟!”张允文说道,“而且这终南山这样大,到哪里去寻找那两人!”
    “对了,允文哥哥,你还没跟我说过你找袁道长有何事情呢!”这时候汝南说道。
    当下,张允文便将自己哥哥的事情跟她讲了一遍。听完之后,汝南侧着可爱的脑袋说道:“嗯嗯,找来袁道长主持婚嫁,的确会名声大震,听说袁道长比宗正寺里面的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要好上许多!”
    张允文驾着马车,又慢慢的往长安回走。
    昔日刘玄德三顾茅庐方才请到诸葛亮,难道本将军要三上终南才能找得到那袁天罡?张允文心中暗自说道。
    回到长安,将汝南送回宫去,张允文又回到家中,将一众在家里休息的人马全部拉上,说要上终南去。而当众人问明上终南的原因时,一个二个顿时兴奋起来。于是,张允文带着杨常父子,马望山,韩世良,还有刘氏兄弟,一众人骑马直奔终南山。
    然后,在终南山下,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寻人之旅。沿途遇见的每个人都没放过,都要询问一番。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名老樵夫的口中找到了一丝消息。
    “哦,你们说两个老道士,在那边的山谷里面有个小道观,里面便有三四个道士。你们可以去看看,那是不是你们想找的老道士!”
    于是众人翻山越岭的来到这个小道观。这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小道观里亮起橘黄色的灯光。
    “笃笃笃”张允文敲响道观大门。
    一名青年道士打开房门,看着面前的几人道:“几位施主有事么?”
    张允文行了一礼:“是这样的,我等听说袁天罡道长在此处隐修,所以特来寻觅!不知袁道长是否真的在此?”
    那青年道士行了一礼:“诸位原来是来找我师父。师父他老人家正在和孙道长谈论养生之道,几位请进吧!”
    张允文顿时道:“嗯,敢问道长大名!”
    “小道李淳风!”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允文微微一怔,又是一名历史上著名的神棍。
    众人进了这间小道观,发现这道观真的很小,除了大殿偏殿之外,厢房也就那么五六间。
    在李淳风的带领下,众人来到灯火昏暗的偏殿。
    张允文果然看见两名道士对坐在一张几案的两头,几案上点了一盏油灯,摆放了几本书籍。
    “允文见过袁道长、孙道长!”张允文带头,其余人跟着行了一礼。
    袁天罡看了一眼张允文,笑着对孙思邈道:“孙道兄,这张将军便是我说过的面相奇异之人!”
    孙思邈看了张允文一眼,对张允文道:“张将军,好久不见,想不到几年下来,当年那位年轻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成了将军!”
    张允文连忙谦虚一下。
    这时,袁天罡惊奇的道:“原来你们认识啊!”
    孙思邈当下便将当年张允文蜀中寻找自己为秦王府的丫头治病的事说了出来。
    袁天罡顿时道:“我就是说那丫头怎能好得这般快,原来是受了孙道兄的医治!和孙道兄比起来,贫道的医术实在是不能入眼啦!”
    孙思邈笑道:“袁道兄本就不精于此事,何必如此!倒是客人在前,不要怠慢了客人啊!”
    袁天罡“嘿嘿”一笑,向外面的李淳风吩咐道:“淳风,送茶上来!”
    (哇,这几日忙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事,交了一遍又被打回来重写,实在是惨啊!)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道教之事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41 本章字数:3822
    片刻之后,李淳风便端上茶来。张允文坐在几案边上,而其他几人则是出了偏殿。
    端起茶杯,这可是历史名人泡的茶,可要好好的品尝一番。只见茶杯里漂浮着一层茶沫,小心的用杯盖刮到一边,轻轻的抿了一口,一股植物的香气传来。
    嗯,还不错。
    “这茶如何?”袁天罡笑问道。
    “茶不错,不过这加工茶叶的技术可就差了一些!”
    袁天罡顿时惊奇的问道:“什么?难道允文还可以加工出更好的茶叶?”
    张允文点点头,粗略将后世的茶叶加工,主要是炒青,讲了一遍,两位道士顿时面面相觑,那茶叶真的可以这样?
    此时的茶叶加工,以蒸青为主,炒青这种方法还是明清以后才形成的。要不是前世的张允文有个嗜茶如命的老爷子,每日都要张允文泡上两壶茶,然后坐在一架葡萄藤下,在午后的阳光中,慢慢的品尝。如此人生,让小时候的他羡慕不已,不过后来从军,这饮茶的风雅之事,也就渐渐丢了。
    轻轻的喝了一口,然后摇头晃脑的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翼习习清风生。”
    张允文直接将卢仝的这首诗中一碗到七碗吟诵出来。这是前世老爷子喝茶时最喜欢吟诵的诗,听了多遍,如今倒背如流。
    一听到这几句诗,那袁天罡和孙思邈二人同时双眼圆睁,吃惊的看着张允文。
    “哈哈,好诗好诗啊!”袁天罡当即抚掌道,“寥寥七碗,道尽茶中真味,一股仙灵之气扑面而来,几欲让人展翅欲飞啊!”
    “允文这几句诗,深含我道家韵味,看来允文确是与我道家有缘啦!”孙思邈也在一旁说道。
    我可不想当道士,还是自由自在的娶妻生子来得好!张允文心头暗想道。
    几人又围绕着茶谈了半天,终于有些意味阑珊了,然后袁天罡问道:“不知张将军前来见贫道有何贵干啊?”
    张允文心头顿时道:“终于谈正事了,和这些文化人谈个事情就是麻烦,也不知要绕多久才会绕到正题上去!”虽是如此,张允文还是恭敬的将想让袁天罡出面为自家两位哥哥主持婚嫁之事说了出来。毕竟是有求于人嘛!
    听到张允文的这个要求,袁天罡和孙思邈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袁天罡开口道:“贫道与孙道兄本在终南山隐修悟道,说好少理世间之事!张将军的要求,恐怕……”
    后面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已经隐隐含有拒绝之意。然而张允文注意到袁天罡的言辞,是“少理世间之事”,而不是“不理世间之事”,也就是说,自己还有机会。
    当下道:“若是袁道长愿意出来主持此事,在下愿献黄金千两作为白云观的香火钱,另送上制茶之术一道!”
    袁天罡孙思邈二人顿时眼睛一亮,尤其是听到后面制茶之术一道。虽说不排除张允文胡说八道的可能性,但是,听了刚才那首诗,皆知面前的这名这人茶艺造诣之高,远超过二人。
    沉吟半晌,袁天罡道:“既然张将军许以如此条件,贫道安敢不从,不过依贫道看来,那黄金千两就算了,张将军只需要帮贫道解解惑,另附上制茶之术便是!”
    张允文对于能省下黄金千两也是非常高兴的,当下道:“道长有什么事尽管说,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袁天罡和孙思邈二人沉默半晌,那袁天罡方才道:“张将军可知道陛下颁布的裁汰天下僧尼道姑之令?”见张允文点点头,袁天罡接着道,“此令一下,天下佛道二门尽皆受难。各道惟留道观一座,庙宇一座,京师也不过各三座。而还俗者更是不计其数。不瞒张将军,如今贫道栖身的这座道观便是私自建立,未得到许可!”
    张允文顿时奇怪的问道:“袁道长这样说,在下又能做些什么呢?这可是陛下颁布的法令,谁人敢违背?”
    袁天罡摆摆手:“张将军什么也不用做,只要能为贫道提出些许建议便是!若将军是我道家之人,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张允文笑道:“袁道长叫我允文便是!另外,你们为何不去找寻房相、杜尚书他们,偏偏来找我,要知道,在下可是武将,对于这类出谋划策,分析问题之事,可不是那般的擅长!”
    袁天罡笑了一下:“天下间谁不知道当年事变的前夕,允文在秦王面前的表现,那可是通过陛下之口,众臣之口传遍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了。加之此次张将军在奚族的表现可谓是大智大勇,世人纷纷说允文乃是一名智将、儒将!所以贫道今日才情允文来出谋划策!其实就算是允文不来,贫道也会去拜访的!”
    听到袁天罡都这样说了,张允文只好苦笑一声,开始分析起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可是他自己想的,就像这次李世民的诏令,说小了便是限制佛道,说大了便是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入手,只有总结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宗教关系,然后才能找出应对之策。
    这边张允文费尽心思的冥思苦想,那边袁天罡和孙思邈却是在悠闲的喝着茶。
    半晌之后,张允文轻咳一声,提醒袁天罡、孙思邈二人!
    二人放下茶杯,嘻嘻一笑,望着张允文:“允文真是厉害,这么快就想出头绪来了!”
    “呃,不知有没有吃的,我饿了!”
    “……”
    “唔,味道真是不错!有股松子的味道,加了松子的吧!”张允文一遍吃着一块糕点,一边说道,“对了,给我的同伴送吃的没有,估计他们也饿了!”
    送来食物的李淳风顿时道:“嗯,已经送了,他们在就叫饿了,然后我们重新煮了一锅麦饭!”
    张允文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