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1176部分

都市藏真-第1176部分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名字一般人连听都没有听过,但是对历史很有研究的韩孔雀,却是知道,所以要寻找宝藏,最关键的是对史料进行刻苦的研究。

    据元代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由蒙@古兀良罕部的1000人守陵,他们称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叫“大禁地”。

    因为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明朝时,这些人带着供有成吉思汗祭器的8个白色帐篷车,迁移到了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上,他们在新区域仍旧使用旧有的地名,而这个地方就是鄂尔@多斯(蒙古语“宫帐群”的意思)。

    如今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成吉思汗的地方叫伊金@霍洛,它在蒙语中的意思恰恰就是“大禁地”。

    这证明,历史记载是可靠的。

    现在需要对曲邻居山区域内的地名源流进行认真考证,特别是弄清它们元代的名称,其中如果发现叫“大禁地”的,就是最大突破。

    大禁地的范围之内是陵墓,而陵墓之中绝对不可能出现宫殿,这一点先前也提到了,蒙@古人不会把坟墓修建在宫殿之上。

    现在日蒙考古队找到的就是阿布拉格宫殿遗址,这里的灵庙是一个可能是用来祭祀成吉思汗的祭殿,他们由此推测成吉思汗陵墓,这是不正确的。

    甚至成吉思汗陵都不可能就在方圆12公里内,阿布拉格遗址所在草原地形开阔,西北是肯特山,周围散布着几个小山丘。

    通过层层考证,韩孔雀确定,成吉思汗陵在曲邻居山起辇谷三十里范围内的大禁地。

    虽然确定了名字,但依靠名字却找不到实际的地方,但怎么找不到,也不可能在肯特山周围找到成吉思汗陵。

    而韩孔雀之所以来到这里,是跟一个人物有关,先前没有提到王大妈的丈夫姓刘,这一点王大妈没说,也没有特意提到,所以先前韩孔雀没有注意。

    后来发现这张藏宝图好像没用,韩孔雀才认真的对王大妈夫妇做了个调查,想要看看这张藏宝图是不是虚无须有的东西。

    没想到,这么一查,韩孔雀发现了点神奇的事情,王大妈的丈夫姓刘,他们家的族谱能够追索到一千多年前,算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家族。

    既然家族历史悠久,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两个历史名人,所以,韩孔雀在他们家的家谱上看到了一个名字——刘敏。

    如果是普通人,看到这个名字,绝对不会想到有什么特别,这就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名字,现在叫刘敏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但是,在元代,特别是成吉思汗和元太宗窝阔台时代,这个名字可不普通,因为那个时候的两处很有名的宫殿,就是刘敏主持修建的。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刘敏是一个很高明的建筑大师,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有本事主持元宫殿的修建?

    这样一推测,好像王大妈丈夫的祖上,能够从成吉思汗陵里面逃出来,也就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因为他是刘敏的堂兄。

    刘敏是建筑大师,但是他堂兄可不是,他就是一个小官员,而且是在刘敏的帮助之下,坐上了一个主持营造的小官。

    这样一个小官,他凭什么从一座帝陵之中跑出来?

    不用想,肯定是得到了刘敏的帮助,而刘敏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用想,这是存在死心的,因为知道一座帝陵的准确地址,而且还有内部构造图的话,那就等于作用了一座宝藏。

    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了,内部营造图既然出现在了刘敏堂哥的后人手里,那外部地图,就肯定在刘敏手里。

    这样的事情其实都不用多想,因为他们只是堂兄弟,当然,就算是亲兄弟,有时候为了财富也会自相残杀,所以互相牵制是肯定的。

    当然这样的事情,做起来是十分隐秘的,其实一般人是很难知道,李敏能够保住他的堂兄,其实是跟他的身世有关的。

    我们看小说的时候,主人公刚开始身世凄惨,但后来肯定会有奇遇,从此出入宝马,身携千金,从此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这样的人物代表,就是郭靖了。

    郭靖是射雕英雄传中的虚构人物,但是在现实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也同样被成吉思汗看中,并且还在元初的三朝元老,这就是刘敏。

    刘敏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生于1201年,死于1260年,字德玄,又字有功,晚号年丰老人,金元间宣德(今张@家口宣@化)人,这一点《元史》有传。

    刘敏生活于战乱不断的金元交替之际,12岁时随父母躲避到德@兴禅房山(今涿@鹿)。

    元兵打到德@兴,父母丢下刘敏慌忙逃走,于是元将就收养了他。

    一天,大汗成吉思汗在行营设宴款待将领,刘敏随之入帐,成吉思汗看到刘敏气质不凡,就问了他的情况,把他留在身边当宿卫。

    过了两年,刘敏就学会了各部落的语言,受到成吉思汗的赞赏,赐他名“玉出干”,让他出入禁闼,成为贴身侍卫。

    成吉思汗征西辽诸国,刘敏都随行征战,在征战过程中,成吉思汗更加欣赏刘敏的才华,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授予他安抚使一职,便宜行事,兼燕京路征收税课、漕运、盐场、僧道、司天等事。(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地图隐秘

    刘敏这个人,看名字是普通人,但是他做的事情,可一点都不普通,可以说是开挂的人生,根本都不需要解释。

    当然,如果只是跟着元蒙到处抢劫,那么他最多也就是一个汉奸,但是,李敏显然不是这样的,刘敏在任上办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事情。

    比如,丞相耶律楚材是契丹人,所以当时首都也有不少的契丹人,其中有些人常常半夜拿着弓箭抢掠民财,没人敢管,刘敏杀了带头的贼人,又公告于市,首都恢复了安定。

    同时,刘敏还非常注意汉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在燕京办学校,请中原过来的名士为师。

    太宗元年(1229年),太宗窝阔台即位,刘敏负责朝廷的工程大事,改造行宫幄殿,太宗七年(1235年),又建起和林的万安宫,这些工程完成后,窝阔台特意设宴招待慰劳刘敏。

    太宗十三年(1241年)春天,又让他出任极为重要的管理中原事务的行尚书省长官一职,并给了他一道特别管用的诏书:“卿之所行,有司不得与闻。”

    不久,这道诏书就发挥了威力,和刘敏共同主持行尚书省事的牙鲁瓦赤性格暴躁,总想专权,于是他就派手下到处散布流言,刘敏拿出这道手诏给他看,牙鲁瓦赤才停止活动。

    窝阔台知道后马上令人调查,最后罢免牙鲁瓦赤,令刘敏独任。

    刘敏担任这一职务经过了定宗、宪宗时期,直到宪宗四年(1254年),才将这一职务交给长子刘世亨接替,自己则渐渐退出政治舞台,以画画为乐,刘敏善画墨竹,有《风烟夕翠图》传世。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继位,并准备再次伐宋,刘敏带着病坐着车来求见,忽必烈说:“你有病,不召而来,想说什么?”

    刘敏说:“我听说天子出巡,应该跟着前去,但是中原地广民贫,劳师远伐,恐怕不是好的计策。”

    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刘敏就退居在年@丰。

    过了不久,忽必烈南征,路过年@丰,刘敏入见,还没等刘敏说话,忽必烈就关心地说了一番话:“我太祖励精图治,亲身经历的也就剩你了,你年事已高,应该整理一下你的经验,为后世留下。”

    深受战乱之苦的刘敏,没有阻挡住,也不可能阻挡住这场新的战争,没多久,刘敏返回燕都就去世了。

    这就是刘敏的生平,看到他的一生,是不是感觉这个人就是开了挂?

    当然,他开没开挂,韩孔雀是不太重视的,最多也就是羡慕一下人家的人生。

    其实在了解了刘敏的过往之后,韩孔雀就知道了,刘敏虽然位极人臣,但他在元蒙之中,并不是一点顾虑都没有的,还有,像他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点手段,也不会活的那么潇洒。

    所以,刘敏有点保留手段,也就可以想象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堂兄,就给了他一个机会,也让他给自己的家族留下了一条后路。

    一位在元代三朝为官,并且极尽荣华的人,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利用一名汉人工匠,而且这个汉人工匠还是他的堂兄。

    通过他的堂兄,留下一些后手,而且还十分顺利的完成了,这些韩孔雀都是从那张藏宝图上看到的信息。

    王大妈提供的藏宝图,虽然有用,但是没有大用,如果找不到成吉思汗陵,那么这张图就是废纸,但是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比如上面标示出来的灵庙就比较重要。

    韩孔雀之所以知道这里不可能有成吉思汗陵之后,还来这里,就是因为这幅藏宝图,因为上面标记了一个位置,可能会有所发现。

    当然,发现的肯定不可能是成吉思汗陵,而是刘敏的秘藏,韩孔雀肯定刘敏的秘藏在这里,但是藏宝图上却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这当然不是刘敏的失误,而应该是王大妈没有交代清楚,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时间长了失传了,韩孔雀都没有打算去询问。

    那么刘敏的秘藏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遗迹之中呢?

    这显然是刘敏的后手,而他害怕这个后手会害了家族,所以他这个后手没有交给后代子孙,而是给了堂兄,让他隐藏了起来。

    秘密隐藏在成吉思汗的灵庙之中,普通人可是不敢进来,也没有办法进来寻找的,这是李敏的制约手段。

    只要元蒙帝国还在,刘氏后人就没法来到这里寻找刘敏的秘藏,而没有了元蒙帝国镇守,那个时候,刘氏后人前来寻宝,就没有多少危险了,这是刘敏的小心思,这一点不用多想就能够知道。

    王大妈给的藏宝图,其实是寻找李敏隐藏起来的信息的,而不是寻找成吉思汗陵,如果是寻找成吉思汗陵的藏宝图,如果这张图暴露了,那么整个刘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张藏宝图的目的地,就变成了成吉思汗的冬宫,甚至上面的地形图,都是冬宫的地形图。

    刚开始韩孔雀以为这里是成吉思汗陵,所以没有注意这一点,后来没有找到陵墓,也发现这里是一座宫殿遗址,再想到刘敏,韩孔雀就知道了,他手中的藏宝图居然是图中图。

    这张图是一张古代建筑图纸,各种建筑都有,地面上的建筑有,地下的建筑也有,任是谁看到这张图纸,都会是一处完整的建筑图纸,谁也不会想到,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是分属两座建筑。

    等到韩孔雀发现刘敏主持建造了成吉思汗的冬宫,再结合灵庙周围的地形,韩孔雀才知道,藏宝图上面的地面建筑,居然就是成吉思汗冬宫,而地下建筑跟冬宫这里的地形根本不匹配,所以韩孔雀判断,地下建筑应该就是成吉思汗陵。

    既然秘密隐藏在这座冬宫之中,韩孔雀自然不想放过,就算没有王大妈指引,韩孔雀也有自信找到。

    之所以确定这里有刘敏的秘藏,因为在这张藏宝图上,还有一条隐秘的记载,那是一副墨竹一样的线条,而这处线条隐藏在了祭祀成吉思汗的大殿两旁的门柱底座上。

    如果不仔细看,地图上的一处线条也不过是略微粗了一些,但是仔细看,却又像是一根墨竹。

    结合刘敏善于画墨竹的特点,韩孔雀才会猜测,地图上形成墨竹的地方,就应该是秘藏的所在地。

    而用墨竹标记出来的地方,应该就在祭祀大殿门柱下面的底座上。

    门柱都知道,如果是石制的,应该是十分沉重的,而底座是支撑门柱的东西,应该是更加沉重和坚固的,最主要的是,这两个底座是隐藏在地下的,所以,就算地表的建筑全都毁了,也不会破坏到埋藏在地下几米深的石制底座。

    韩孔雀猜测刘敏的秘藏,就藏在了这两个底座之中,而别人寻找这两个底座,却是不简单的。

    先不说有没有人发现那两跟墨竹标记,就算发现了,要找到地图上标记出来的门柱底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座遗址虽然不太大,但整个遗址的长度也达到了1500米,宽500米,遗址前方蜿蜒着一条小溪,整个遗址没有丝毫特别之处,与草原浑然一体,所以从外面看,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

    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共有三个宫殿,分别在冬春和夏、秋季居住,冬宫是成吉思汗最为重要的一个宫殿。

    先前韩孔雀没有特别在意,所以没有认真查看地下的情况,当时他只是一扫而过,只要地下没有隐藏的空间,他就略过。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要在这里找到一丝蛛丝马迹,自然要更加仔细,所以很快韩孔雀就发现了四层建筑物的地基。

    第一层(最下面一层)厚60厘米,由沙土坯构成,韩孔雀用洛@阳铲取了土,做了技术鉴定,发现年代在公元1155年-1270年间。

    第二层高约10厘米,该层上有几个柱子的基石。

    第三层只是在整个地基的北部留下一段约19米长的土墙。

    看到这种情况,韩孔雀一家确定,这里就是成吉思汗的冬宫,因为这座阿布拉格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布局,与史书《黑鞑事略》的记载一致,所以韩孔雀认为这里就是成吉思汗的冬宫。

    据《元史》记载,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登基后曾重建成吉思汗冬宫;1235年,元定都哈拉和林,元太宗命人在哈拉和林修建万安宫。

    这两个建筑同出自汉人工匠刘敏之手,第二层地基与万安宫的建筑样式趋同,所用计量单位也同为1尺等于31。6厘米。

    据此,韩孔雀认为第一层地基是成吉思汗冬宫的地基,第二层是元太宗重建王宫的地基。

    此外,地基的右边找到了许多秃角牛头骨,在左边找到约300匹马的肋骨,并且肋骨都很大。

    经过鉴定,这些牲畜骨头与第二层地基同处一个时期,大约在公元1235年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