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第7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挖出一个长三十多公分,高二十多公分的鸭子型银壶,韩孔雀就更高行了,这么精美的器具,就算是银器,也是不可多得的。
金银器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金银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镯子、头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
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盘等。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在金银器上做出各种图案,玲珑剔透,精致细腻,龙凤虎狮。维妙维肖。
这只鸭子银壶。很明显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只是这么一件,韩孔雀就不虚此行了。
等再次挖出一只金灿灿的酒壶之后,韩孔雀更高兴了。
这边还真是宝地。本来韩孔雀还以为这里的大多数金银器,应该被人捞走了,没想到他在这边,却有着接连不断的收获。
韩孔雀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这里的水深达到了二十米,但这应该不是没人下来的关键吧?
湖底却是凹凸不平,淤泥也不少,但也不算厚,如果这边从来没有被人掠夺过,那么应该有人会惦记这边的。
韩孔雀增加了感知范围,这边属于深水区,岸边全都是山石,虽然有路径通向这里,却没有多少游人过来,因为这边不太适合人们下湖游泳。
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这边的金银首饰会保留下来,韩孔雀也不想了,他在距离岸边二十米范围之内,感知淤泥之内所有的块状物,到了最后,韩孔雀干脆全部搜索一遍。
这样一来,他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很多小型的金银珠子,指环、头饰,虽然有的做工粗糙,但韩孔雀却更加惊喜,因为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东西的年头应该更加久远。
要知道,西、藏早期金属时期(大约距今3千年前到公元7世纪之前),金银制品较为少见,以小件饰品、车马器具、指环、铺首为主。
吐蕃王期时期(公元7…9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僚追求享乐日盛,对金银器的需求增大,金银器制品种类增多,以金铜造像、法器、实用器为主。
现在发现了一些简单的指环和小饰品,也许就说明,这边的东西,是很早时期被人扔在这里的,这让韩孔雀更是安下心来,一寸一寸的向前搜索。
这样速度虽然慢了不少,但他发现的东西却是更多,发现了那么多东西,看的韩孔雀眼花缭乱,最后,除了一些精品,他已经没有仔细研究的想法,只要发现了,他直接扔进了玄元控水旗之中的一座珊瑚小岛上。
“呃!这不会是一座金佛吧?”韩孔雀再次清理出一片湖底,一件人形物体,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看着金灿灿的坐佛,韩孔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座佛像高约七八十公分,厚度在三十多公分,韩孔雀抱了起来,发现很重,这完全是一座实心的坐佛,这么一座佛像,重量超过两百斤。
两百斤黄金铸造的佛像,价值肯定不低,但这样的金佛,有人舍得扔进这座湖中?
如果这么重的金佛,都舍得扔进这里,那金佛的主人,得多有钱?
金佛,印玺,被韩孔雀一件件挖了出来,此时韩孔雀一家麻木了,在发现了第一尊金佛之后,韩孔雀又发现了各式各样的金佛,而且每一件都是实打实的纯金佛像。
看着精美的黄金印玺,上面的藏文看着十分顺眼,不过韩孔雀却是不认识,不过,这种印玺,只要回去查查,就应该找到出处。
韩孔雀满足的收起来,再次清理这处宝藏,对,就是宝藏,韩孔雀已经确认,这边之所以有那么多宝贝,应该不是牧民扔进来的,而应该是有人藏在这里的。
不知道多少年过去,这些金银珠宝散落在了湖底,现在被韩孔雀找到了,这是韩孔雀四处查看之后确定的,因为除了这片方圆几十米的范围,其他地方,并没有金银散落在湖底。
到了这个时候,韩孔雀已经猜到,也许这边确实没有人向湖里仍东西,所以就算有人下湖打捞金银首饰,也没有人跑到这边,这也是这些宝贝能够留存到现在的原因。
这批宝藏很多,其中金银器占有相当比例,这些金银器品相完好,造型美观大方,是同类器皿中的上乘之作,时代大多为清代至近代,种类包括宗教法器、生活用品等,器型较大,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其中法器又是最多的,特别是金刚杵,金刚杵音译缚日囉、伐折囉、跋折囉、(左武右我)耽囉、伐闍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所以称为金刚杵。
密教中,金刚杵象徵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于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金刚杵象徵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碍。
韩孔雀发现的这批金刚杵可谓什么材质的都有,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人骨等多种质料,大小如《苏婆呼童子经》中说,金刚杵大小有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
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徵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除了这种比较正常的法器,还有一些看着就比较渗人的,韩孔雀知道,这应该是人骨法器。
人骨法器制作原料中包含人类骨头的佛教法器,主要由藏傳佛教中的密宗所制造及使用。
密宗人骨法器的人骨原料来自很高修为的人,例如修为很高的喇嘛。
人骨原料提供者必须是自愿的,不可谋杀人而得,西、藏有天葬的传统,死尸被秃鹰吃光后,骨头就用来制人骨法器。
通常天葬的人的身体都会被鹰全部吃掉,但是如果死者生前发过愿,说希望自己的部分可以被制作成法器,而且还符合标准的话,一部分骨头就会被留下了。
人骨法器的制作在发生文、革后基本消失,到了现在藏族的这项传统已经淡化。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除了比较诡异的人骨法器,其他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等制品,可以说,韩孔雀这次找到了一座法器博物馆,这里各种各样的法器都有。
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完全可以组成一座藏传佛教法器博物馆了。
其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
里面有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特别是袈裟,那可是真的用金银丝线织成,就算泡在水中那么多年,还是能够看到那金光璀璨的样子。
韩孔雀一边像玄元控水旗中放东西,一边查看,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法器,一一出现,钟是铜器,鼓是木头制作,不过韩孔雀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是用什么木材制作的,不过,应该不是简单之物,要不然在水中早就腐烂了。
接下来,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护身佛、秘密符印,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法器,全都出现,这些法器每一件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巨蟒
到了现在,韩孔雀的收获,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这么多东西,韩孔雀还真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留到现在,被自己发现。
难道这里的金银首饰真的没有人窥视?
最后,韩孔雀也只能这么想了,不过,就在他站在湖底傻笑的时候,周围的湖水中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波动。
这种波动虽然轻微,但韩孔雀在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这里可是水中,而韩孔雀对水的感知,是最熟悉的。
加上这里是湖底,这种地方胆小的人根本不敢进来,毕竟存在千百年的湖泊,谁知道里面有些什么,现在这个社会,神秘湖怪的传说可是屡见不鲜。
转瞬之间,韩孔雀就感知到了一只浑身长满鳞甲的东西,这个东西运行的速度很快,四百米的距离,几乎是瞬间既至,看着出现在眼中的东西,韩孔雀的头皮有点发麻。
这是一条足有一米粗细的巨蟒,体长绝对超过了三四十米,这样大的巨蟒,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看到长满鳞甲蛇头,韩孔雀的心确实‘咯噔’的一声,剧烈跳动起来…
随着巨蟒快速窜来,它已经完全呈现在韩孔雀的面前,足足有三十多米长,身体有圆桌般粗壮,看着那张沾满血丝的嘴巴,**间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金妖木灵
韩孔雀一惊,刚才想要收起巨蟒的心念,立即转移到了自家身上。
站在玄元控水旗中的一座珊瑚岛上,韩孔雀的脸色有点发白,刚才是怎么回事?
那条巨蟒在装死,想明白了,韩孔雀大怒,他是大意了,如果不是想要抓活的,这条巨蟒有九条命也玩完了。
韩孔雀信念一动,再次出现在湖底,灵识瞬间遍布周围,感知到的景象,让韩孔雀失笑。
那条巨蟒很快就跑出了他的感知范围,而在它调转身形之后,暴露出来的是一条粗如儿臂的绳索。
眼看着绳索被巨蟒拉动消失在湖水当中,韩孔雀苦笑起来,怪不得这条巨蟒的攻击方式那么单一,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这是一条被人禁锢在湖底的巨蟒,所以它没法用尾巴攻击,也没法蜷缩起身体,韩孔雀所处的地方,应该是巨蟒能够到达的极限,要不然,巨蟒的尾巴不会受到多少限制。
看来这边湖底保留下来的东西,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有人知道这里有一条巨蟒守护,确实不敢随便下水。
而另外一个方向就没关系了,那边本来水就不深,加上巨蟒身后的绳索,让巨蟒没法进入那边,而且韩孔雀还能猜到,那条巨蟒肯定是没法上岸的,要不然,这圣湖很可能会变成鬼湖。
这个时候,韩孔雀想起来,藏文古籍《冈底斯山海志》中是这样记叙的:圣湖玛旁雍错中有一座广财龙王的龙宫,龙宫中聚集了世间众多的财宝。
来到这里朝圣的人。只要绕湖一圈或者在湖边能得到湖中的一条小鱼、一块小石头、一根飞鸟的羽毛便算是得到了龙王的赏赐。
因此早期的苯教徒称它为“玛垂错”,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现在,珍宝韩孔雀见了,龙好像也见到了,如果是普通的凡人见到了那条巨蟒,认为是龙也没错。
幸亏这条巨蟒不知道被那个大能禁锢住了,要不然,这个庞然大物,对来这里朝圣的牧民。还真是个灾难。
想到那条巨蟒的个头。韩孔雀的牙痒痒起来,这个家伙绝对不能放过。
虽然不知道那条拴着巨蟒的绳索有多长,但想来不会太长,加上此时湖中的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韩孔雀催动神通。快速向着湖水正中而去。
一条条鱼从身边掠过。如果不是想要追中那条巨蟒,韩孔雀会捞几条大鱼,可现在。他却没有心思,不过,等收拾了那条巨蟒,这里的鱼也跑不了。
随着深入湖中,湖中的鱼类越来越多,韩孔雀知道湖中产玛法木尻鱼与裸鲤。
玛法木尻鱼属于高原裸裂尻鱼,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各河流上游干支流及其湖泊之中;由于其广泛的分布域和特殊的生态环境,而被生物学家视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淡水鱼类物种起源、进化的模式物种。
裸鲤为鲤科裸鲤属的鱼类,高原鱼类,俗名瓦氏裸鲤,国内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西、藏。背部深绿色,体侧浓绿色或黄绿色,间杂云斑和小黑点,各鳍具有小黑点数行。体长形,稍侧扁,头略大,吻钝圆,个别稍扁平。
看着都不算好看,这也是韩孔雀没有停下来捉它们的原因之一。
追踪着巨蟒的鲜血,韩孔雀很快深入了湖的中心部位,就在这时,韩孔雀好像听到有东西在吼叫。
这一声嘶吼仿佛从九幽之下传来,由微不可闻到如春雷绽放,突然响彻整个湖水,伴随着声音而来的是滔天而起的水花,纷扬怒卷,冲碎了整个水面的雾霭。
一张口露齿,怒目半睁的头颅,随着水花四起,韩孔雀凝神望去,只见其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与普通蟒头差异极大,随着此物的身躯不断浮出水面,身形也尽显于韩孔雀眼前。
鳞身脊棘,颈细腹大,尾尖长,蛇尾,遍体披鳞甲,于龙相比,只欠头有角,嘴有须了。
也许是看到了韩孔雀,嘶吼突然变成一声尖利的嘶叫,令韩孔雀刺耳欲聋,随后“砰”的一声巨响,湖底猛然爆裂开来,露出一个洞穴,带出的沙土江石,直冲出几十丈远。
这条怪蟒,在水下酣睡正稠,被那条巨蟒给惊扰起来,虽然是怒火如炙,但还是有些睡意未消,只见从洞穴中缓缓游出一只怪蟒,前身高挺,只用尾部蜿蜒游动,昂首人立而行,怪邪非常。
此蟒一出,刚才那条巨蟒就显得太小了,而这个时候,逃窜过来的巨蟒贴伏在地,做臣服状。
怪蟒的身躯遍体通紫色的,头部则是赤红如丹,其大小差不多和车辕相当。
两条巨蟒并排在一起,两个头长得一般模样,都是一样的面目狰狞,口中獠牙森利,蛇信闪烁,嘶嘶作响。
游到韩孔雀不远处停下,怪蟒一点也不犹豫,直接喷出一团漆黑色的雾团,翻卷着四处弥漫。
再看其身边的那条巨蟒,被黑雾笼罩,水花雾气弥漫处,巨蟒昂起首来,舌信乱吐,状极兴奋,
一阵慌乱过后,韩孔雀稳住了阵脚,一股股水流在韩孔雀身边快速旋转,怪蟒喷出的黑雾,根本进不了韩孔雀的身。
此时巨大的怪蟒状似不满,蠕动了几下,翘起两首,频吐蛇信,红闪闪的蛇信便如同一簇燃烧的火苗,不断的摆动,同时它的口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