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农女-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还真是找对了!
店铺找到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住宿。十几里地呢,走着太累,雇车又太贵,她不可能每天都回小喇叭村。况且那个混蛋男人只给了她半月的期限,她也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还是在城里找个落脚的地方为好。
“元妈,你这儿有住的地方吗?”她凑过来,脸上堆着笑,“不用太好,晚上能眯一觉就行,柴房或者仓库……”
“我这儿没你说的那种地方。”元妈面无表情地扔过来一句。
叶知秋不死心,“大堂也行啊,我拼两张板凳当**,还能顺便帮你守夜,一举两得!”
住客栈可是要花钱的,她一个女孩子不能去住大通铺,最便宜的单间一晚上也要一百文。半个月就是一两半银子,在小喇叭村,够两口人勒紧裤腰带过一年了。钱还没赚到手,能省则省。
不知道是被她说动了,还是不耐烦了,元妈松了口,“随你的便。”
“谢谢元妈!”叶知秋高兴地道谢。
元妈没跟她说“不客气”,见锅中的水滚开了,起身取了面板上的宽面条,分散丢进去。用长筷搅了几下,又往灶下加了一把柴,顺手在小锅灶生了火。
面条又薄又韧,一开便熟了,用竹笊篱捞出,用凉开水过凉,沥水装碗。烧热的小锅加油,放葱姜蒜末、香菇丁、油面筋、腊肉丁大火翻炒,加高汤调味烧滚,放一把焯好的豆芽,浇在面条上。再摆上两片腌好的胭脂萝卜,一半煮鸡蛋,完成。
做面的整个过程娴熟利落,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半点多余的动作。那碗面说不上多奢华,可配料、汤头和火候,都很讲究。时间也把握得刚刚好,早一点晚一点,都做不成这碗清香爽滑的浇面。一个小面馆的妇人,居然有这等厨艺,着实令人惊叹。
香味弥漫,引人垂涎,阿福忍不住连吞口水。
叶知秋吸了吸鼻子,“元妈,你这高汤是用鱼、鸡和猪骨熬成的吧?”
元妈似有惊异地打量了她一眼,却没有答话,端起那碗面,坐在灶边吃了起来。她的吃相很文雅,细嚼慢咽,没有一点儿声音。
叶知秋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元妈,那我先回去准备准备,明天再过来。”
她只带了几斤土豆,打算做样品请人品尝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铺面,看元妈的样子,并没有考校她厨艺的意思,那点东西也不好干什么。她要回去跟成老爹和虎头交代一下,还要买点儿配料,收拾收拾土豆,只能明天再正式开张了。
“今天晚上开夜市。”元妈头也不抬地道。
她这话题有点突兀,叶知秋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阿福也想起这茬来了,拍着手道,“对啊,马上就冬元节了,该开夜市了。”
托前任的福,叶知秋对“冬元节”这个词有些印象。除了过年,华楚国有四大节日,分别是春元节、夏元节、秋元节和冬元节,合称四元节,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每到四元节的时候,各大府城都要提前半月开夜市,以示庆贺。
四元之中以冬元节最为热闹,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一年的耕作基本结束,人们都闲了下来,余粮充足,腰包也最鼓。按照华楚国的风俗,冬元节要进行冬补。吃饺子馄饨,吃牛羊暖锅,吃麻油炖鸡,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面糖,油酥饼,豆面糕,绞棍糖稀,老少皆宜的糖葫芦也会隆重上市。
除此之外,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比如清阳府,就有一种名叫“荷包藕”的小吃,用秘制的藕条加上青红丝、蜜饯、干果仁包成荷包的形状,烘烤或者油炸做成,是一种可口的甜食。
节日是消费的代名词,第一天可是抢占市场的最佳机会,岂能错过?叶知秋当机立断,“我先回村里一趟,拿了东西再回来。”
元妈没听见一样,沉默而专注地吃着面。
叶知秋也不以为意,打了声招呼,便拉着阿福出了面馆。
“成家侄女儿,咋样?谈成了吗?”老牛叔一见到她们就急着打听。
“成了。”叶知秋一边答一边上了车,“老牛叔,走吧,回小喇叭村。”
老牛叔愣了愣,“啊?这就回去了?”
“爹,快走吧。”阿福比叶知秋还急,催促着,“知秋姐姐还要回来呢!”
“还回来?”老牛叔表情吃惊又不解,“这是折腾啥呢?”
叶知秋和阿福对面坐好,笑着道:“先走吧,路上说。”
“好嘞。”老牛叔甩了个清脆的鞭哨,驾起牛车,吱吱嘎嘎地往城外赶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21章 组团掏洞
冬元节前后,正是掏洞的好时节。掏洞是一种打猎的方法,就是在动物进入冬眠的时候,找到它们的洞穴,进行捕捉。比起活猎,这种方法既安全又省力,深得山村人民的推崇。掏洞又分掏土洞和掏水洞,掏土洞即猎取陆上动物,掏水洞就是捕鱼打捞水货。
叶知秋回到小喇叭村的时候,正赶上村里的人组团准备进山掏洞,村子正中的大路上站满了人,热闹极了。出去的多半都是青壮年,由几个经验丰富的老人领队。
男人们背着大号的背篓,腰间挂着几卷的麻绳,带着铲子,铁锹,刀子,火折,网兜,还有削尖的木叉,脸上洋溢着即将出门的兴奋和迫切;女人们拉着自己的丈夫、父亲或者儿子殷殷叮嘱;孩子们为还没吃到嘴里的肉而欢欣雀跃,在人群之中跑来跑去地撒着欢儿。
村里有规矩,女人和不满十四岁的孩子是不能进山的。不许孩子去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让女人去则是迷信和偏见。说是女人阴气重,会冲撞山神,失了庇佑,只能留守家中,等待男人们满载而归。
还有一个不成文规矩,水洞和土洞只能掏一个,掏了土洞再去掏水洞,就是对山神和水神的不敬,会受到鄙视和排挤。老牛叔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掏水洞的,要过完冬元节,等水面彻底结了冰才能出发。
牛车一进村,便引起了空前的关注。
“老牛,进城回来了?”男人们热情地跟老牛叔打着招呼,眼睛不时地瞟向坐在车上的叶知秋。
“啊,回来了。”老牛叔挂着一脸憨厚的笑,不厌其烦地回话。
女人们却是习惯性地先看车上有什么东西,然后才打量叶知秋,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阿福对这些八卦的人很不屑,小声地道:“知秋姐姐,你别搭理他们!”
叶知秋笑了笑,并不以为意。有人看她,她就大大方方地看回去。偶尔有人凑过来跟搭话,她也笑着回了,并没有因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感觉丝毫不自在。
这份淡定和从容,让阿福对她又多了几分崇敬。
刘婶家就两个男丁,鹏达在学堂念书回不来,就算回来她也舍不得让他去做粗活。刘叔往年都跟团进山的,今年因为闹胃肠去不成了。一年当中唯一一次发财的机会就这么没了,她积了一肚子的怨气。叶知秋一进院子,就听见她跟成老爹大倒苦水。
“我还指望他能打点儿东西回来,卖了钱给鹏达攒着进京赶考用。谁知道那个不中用的早不倒晚不倒,偏偏这个时候倒下了。过完冬元节就是年了,家里连点儿荤腥都没存下,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他刘叔也不乐意得病,这不是赶上了吗?鹏达进京不还早着呢吗?他婶子,你放宽心吧。”成老爹温声安抚道。
刘婶抽了几下鼻子,又自怨自艾地道:“也怪我,肚子不争气,一口气生了仨丫头。要是多生一个小子,家里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苦……”
叶知秋没闲心听她唠叨,便冲着屋里喊道:“爷爷,虎头!”
成老爹听见她的声音有些意外,“秋丫头咋回来得这么快?”
昨天说闲话被撞见,刘婶对叶知秋总有那么点儿怵。一想起那双似笑非笑、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后脖颈子就凉飕飕的。听见她的声音心里就莫名发虚,赶忙从炕沿上溜下来,“那就不用我陪老哥说话解闷了,我走了啊!”
挑开门帘子,正好和进门的叶知秋打了个照面,“秋丫头回来了?”她挤出一抹笑来,欲盖弥彰地别了别脸,不想让叶知秋看到自己红肿的眼睛。
叶知秋权当没看见,笑着道:“刘婶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去找你呢。”
“找我有事儿?”刘婶试探地问。
叶知秋微微一笑,“也没什么事,我待会儿还要进城,可能好几天都回不来,想麻烦刘婶帮我照顾一下爷爷和虎头。”
“这还用你说吗?你放心,肯定给你照顾得好好的。”刘婶拍着胸脯做了保证,她听成老爹说了叶知秋要进城做生意的事儿,心里好奇得直痒痒,趁着卖了个人情胆子壮,便打听道,“秋丫头,你做那吃食真能赚钱吗?”
叶知秋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算计,不置可否地道:“说不准,得开张了才知道。”
“那倒也是。”刘婶张了好几次嘴,终究没敢把自己也想掺一脚的打算说出来,闲聊了两句,便心事重重地走了。
成老爹在屋里听见她们的对话,摸索着出了屋子,“秋丫头,你还要进城啊?”
叶知秋上前扶住他,“清阳府今天晚上开夜市,第一天的生意不是好做吗?我想赶个头场。”
成老爹默了默,担忧地问:“那……你有地方住吗?”
“我已经找好住的地方了,在一家面馆里。”叶知秋把找到铺面合伙的事情跟他说了,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爷爷你别担心,那家掌柜是个大婶,人很好的。”
成老爹并未感觉多宽心,“秋丫头,那你啥时候能回来啊?”
“三五天、七八天吧。”做生意忙起来就不分白天黑夜,叶知秋也不敢确定,“反正最迟半个月,我肯定会回来跟爷爷和虎头一起过节的。”
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外半个月,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成老爹想反对,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秋丫头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他和虎头能过上好日子,他这个瞎眼老汉什么忙也帮不上,有什么资格反对?
他压下心头的酸楚,故作轻松地叮嘱道:“你只管忙你的,不用惦记我和虎头,我们在家等你回来。你出门在外,自己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处处小心着些,别让人欺负了。”
叶知秋正色地点了点头,“爷爷你放心吧,我会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在屋里扫了一圈,没看到小家伙的身影,便问道,“虎头呢?”
“他要在外头等你回来,我没让,他就赌气钻到你那屋去了。想是喝了那药犯困,睡过去了。”成老爹叹了一口气,“他要知道你半月不回来,一准儿不乐意。我看你就别叫他起来了,要不他肯定闹着跟你去!”
“我过去看他一眼。”叶知秋出东屋进西屋,见虎头果然趴在炕上呼呼大睡。她便没有惊动他,给他盖好被子退出来。去灶间巡视了一圈,看了看腌着的肉,嘱咐成老爹隔三五天翻一次,等她回来再熏制。
忙完这些,在老牛叔的帮助下,将院子里的冻土豆装了车,便牛不停蹄地往城里赶。时间宝贵,不能浪费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22章 第一笔买卖
回到城里,已经将近中午了。面馆里静悄悄的,跟早上一样,一个客人都没有。元妈似乎并不在乎生意好坏,坐在桌前慢条斯理地缝补着衣服。
穿过灶间,后面有一个小院子,只有十几平的样子。靠西墙有一间面东的卧房,南边有一口井,旁边搭了葡萄架子,下面摆着一张石桌和两个石凳。北边种了一排香椿树,并短短的几垄菜地,围着矮小精致的篱笆。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根草杆都见不到。
叶知秋征得了元妈的同意,将冻土豆搬到院子里,放在葡萄架下。又拿了一些到灶间解冻,准备晚上用。
“成家侄女儿,你事儿都办完了,那我们回了啊。”老牛叔擦了擦额上的汗,笑呵呵地道。
叶知秋赶忙数出八十文钱递过去,“老牛叔,这是车钱。”
“太多了,太多了。”老牛叔从那一捧沉甸甸的铜钱里捏出一把,大约二十文,“加上昨天你给的二十文,这就够了。”
叶知秋知道他家是老婆说了算,哪里肯占这点小便宜让他回去为难?把铜板悉数塞进他手里,“老牛叔,我昨天给你的是长租定钱,不能算在今天的车钱里。”
老牛叔不明白,“啥叫长租定钱?”
“就是说我以后还会租你的车,你家的牛车我有优先使用权。”叶知秋笑着解释。
老牛叔明白了一半儿,“啥叫优先使用权?”
“爹,你咋那笨?”阿福接过话茬,“知秋姐姐的意思是,她要用车的时候你得先紧着她,她用完了你才能干别的。”
老牛叔这次全明白了,“那没问题,成家侄女儿啥时候用跟我说一声就行,我立马就给你出车。”语气一顿,又回到前题,“那你给的钱也太多了啊!”
“不多。”叶知秋扳着手指给他算账,“老牛叔来回拉了我三趟,按照租车的市价,一趟二十文,就是六十文。你待会儿回小喇叭村,我还要给你百分之五十的回空费,就是十文。你们帮我装车卸车,讲的是情分,不能用钱算。你们讲情分,我也得讲情分不是?这都中午了,我不能让你和阿福饿着回去吧?所以说,剩下的十文是我请你们吃饭的,你们拿去买几个包子填填肚子,就算我一点儿小小的心意。”
老牛叔脑子慢,被她头头是道的话给绕糊涂了,捧着铜钱直发愣。一上午就八十文,这赶脚的活儿啥时候这么挣钱了?
阿福虽然不明白回空费是什么,可也知道叶知秋格外关照她老爹,多给了钱。她是个大气的孩子,不会为了几枚铜板纠结,拍了拍老牛叔的胳膊,“爹,知秋姐姐给你,你就收着吧。你要不收,就跟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