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天娱女王 >

第49部分

天娱女王-第49部分

小说: 天娱女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会考虑的。”安德丽。亚夫曼不置可否地道。

    她真的很是惊讶,如果卡梅隆所说的都是真的,那这个女孩未免有些太妖孽了,天才……仅仅用这个词来形容,真的不是很贴切。

    “请问,二位是来找我的吗?”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门口的方向传来。二人转过头望去,只见一个清清秀秀的黑发女孩站在门口疑惑地看着二人,见他们望过来,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我是苏菲,请问您二位怎么称呼?”

    二个人人都站了起来,卡梅隆。尼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是卡梅隆。尼曼博士,这位是安德丽。亚夫曼博士,苏菲小姐,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你的年龄,但现在还是感到非常的惊讶。”

    “谢谢!”

    苏菲笑了笑道:“我把这当作是夸奖。”

    这个人她当然知道。只是没见过而已,现在也知道了对方是来谈什么的。双方客气了几句之后,就分别落座。谈话进入正题,安德丽。亚夫曼觉得有几分古怪,眼前面对的这个小女孩却是此行的谈判对手,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苏菲小姐,你确定不需要监护人在场吗?”卡梅隆。尼曼问道。

    “我可以肯定地说。不需要。”

    苏菲知道对方是在担心什么,但现在她的监护人都不在这里,经纪人也不在,只有她自己作主了,而且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不过是个小程序而已,在她看来。连‘天使魔方’的价值都比不上。

    “那冒昧的问一句,你所提供的那个软件,是你自己编制的吗?”卡梅隆。尼曼谨慎地问道。

    苏菲并没有生气。因为她的年龄确实很没有说服力,所以她笑了笑:“尼曼博士,您放心,那个软件的版权不会有丝毫的问题。”

    她有意避开了‘是不是她新手编写的程度’这个问题,倒不是她心虚。而是她觉得没有必要,事实上这个软件真的是她的课堂作业。后来又加以完善,并非是克隆未来的。

    “关于软件的功能我们就不谈了,既然版权没有问题,那我代表宾州政府跟你谈谈这个软件的价格。”

    卡梅隆。尼曼微微顿了一下,问道:“2000美元如何?”

    苏菲笑了,貌似很纯真、很无邪的那种笑容,以至于让卡梅隆。尼曼有些自责,“尼曼博士,您不否认这个程序的实用性吧?”

    “当然。”卡梅隆。尼曼尽管在谈判的时候可以用点儿小手腕,但让他昧着良心说话,那可过不了那道关。

    “8000美元一套。”

    苏菲盯着对方的眼睛,缓缓说道:“尼曼博士,我说的是一套软件,而不是这个软件的使用权,当然,您要买断也可以,请支付六万美元。”

    卡梅隆。尼曼就知道玩游戏文字瞒不过这个小姑娘,笑了笑道:“不,苏菲,这个价格太贵了,我不能接受……”

    安德丽。亚夫曼其实就是一个看客,见这一老一少两个人谈判,倒是有几分喜意。不过,她老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坐在对面谈判的不是一个小女孩,而是一个富有谈判经验的老手……看来今天想要在她手上讨便宜是不太可能了。

    苏菲的那些程序她们都研究过了……说起来有些难以想象,这个程序带有自我保护机制,无法删除,无法复制,想用最基本的排除法,都不可能,好在州长也觉得这个软件确实有实用性,终于拍板决定引入这个程序,二人这才来到苏菲的学校,其实最让二人关注的是这个软件的自我保护机制,苏菲将那些程序隐藏得很巧妙,他们集中了几个人的力量也没能破解。

    这个时代的计算机编程力量当然远远不能够和未来相比,苏菲这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编程方式,在那些游戏软件中,她也使用了这些保密的程序,如果有人想要破解,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真心说,美国的学者们在砍价方面真的不弱,苏菲编写的这个程序最终以四万美元成交——这当然包括解密的方式,这个程序中的加密程序对苏菲来说,已经过实,这个价格谈不上高,但也不算低,四万美元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其实真正让对方出大价钱的,是那个保密的程序。

    ……

    香港。

    嘉禾公司的董事长办公室里,邹文淮、李小龙和两个男人正围坐在一圈,研究剧本……那个带眼镜年轻一些的男人是香港颇有名气的作家倪况,而旁边略胖一些的,是导演罗维。此时他们正在研究的剧本正是苏菲写的《精武门》。

    “剧本不错,三十万港币确实是有些高,不过……如果票房真的能够达到三百万以上,还算是值的。”倪况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邹文淮拍板决定,“趁着《唐山大兄》热映,立即拍摄《精武门》,争取新年上映,来个开门红。”

    他转头看向李小龙,“苏菲可是跟我打了个赌,如果《精武门》的票房超过四百万,就把你借去好莱坞拍一部片子,不过这件事情要征得你的同意,想不想去好莱坞发展?”

    李小龙笑了笑:“好莱坞那个圈子很排外的,苏小姐那么小的年龄,在那里竟然能够崭露头角,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剧本合适,那边电影公司也能联系好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考虑的。”

    在电影界,好莱坞真的是有着圣地的光环,进军好莱坞是许多国家演员的梦想。苏菲想与李小龙合作,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电影人。李小龙之前在美国没有闯出什么名堂,那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剧本,随着《唐山大兄》的放映,美国人也渐渐认识了李小龙、认识了中国功夫,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个好剧本,李小龙一定会火起来,而且苏菲隐隐有一个想法——像李小龙这么优秀的演员,他真的不应该英年早逝。

    “邹老板,我记得《明报》上最近刊登的那部《寻秦记》,作者也是苏菲,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倪匡突然想起这件事情。

    “可不就是一个人嘛。她还是查兄的干女儿呢,最近在市场热销的唱片《感恩的心》也是她出的,听说她的日语专辑在日本都卖疯了……难以置信,她才十三岁。”邹文淮感慨道。

    虽然苏菲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但依旧还是一名新人,不要说顶级歌手,更不要说让人趋之若鹜、让人疯狂追随了,但是,她的唱片在电影及媒体的多方宣传下,确实吸引了很多的歌迷,尤其是参与邓丽珺的演唱会和那场慈善义演,让更多的歌迷记住了她的歌声——正如媒体所说的,苏菲的歌声具有洗脑般的魔力,不愧是魔音少女。

    梅妍芳早晨七点就起床了,一改平时拖拖拉拉的性子,半个小时之内就风风火火地出门了。今天她并没有跟母亲一起行动,因为对于她的行为,梅妈妈并未给予支持。梅妍芒如此早起床,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赶到音像店,将想了好几天的专辑购买入手。

    在音像店门口孤零零地苦苦等待了一个小时,梅妍芳终于等到了九点,冲进店铺里,她一眼就在货架上找到了自己心念已久的专辑,因为封面包装上那个女孩在她眼中是那么的耀眼,仿佛进入了她的心里。

第八十八章 获奖

    虽然有些不舍,但梅妍芳还是把自己辛苦攒下的零花钱全部拿了出来,一口气将华语、英语、日语三张专辑都买了下来。将专辑塞进书包里,梅妍芳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跑去,今天上课肯定是迟到了,希望老师能够相信她的理由……还好,赶到学校之后,老师只是不轻不重地训了她几句,便让她回座位。

    回到座位上,老师继续讲课,不过梅妍芳显然已经走神了,她悄悄将书包里的专辑拿了出来。自从上次看了苏菲的演唱会之后,她就注意收集那个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女孩的一切消息,甚至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尤其是这三张专辑,从外表到内涵都是那么的生动、感人。在梅妍芳看来,专辑的包装也是精美的收藏品,每一张包装都述说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她抬头看了看,老师依然在那里口沫横飞的讲着,根本没有注意她走神了。梅妍芳遗憾地在心里轻叹一声,无论她如何喜欢,也只能回家再听了。

    ……

    日本。

    《少年时代》这张专辑的面世,已经不同于前期所发行的单曲了,如今苏菲要说是巨星的话,那未免太夸张了一下,但是‘优秀新人’的名头却是再合适不过了,甚至已经有乐评人认为她的实力已经可以与在日本已经有着相当知名度的欧阳菲菲和邓丽珺相比了。

    “虽然苏菲小姐的歌声还带有几分稚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歌声感染了不同年龄段的歌迷,‘魔音少女’这个绰号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歌迷们对她的喜爱……”

    这是一个资深乐评人在《读卖新闻》的娱乐版中对她进行的评价……早在专辑在日本发行的四天前,日本音乐界有名气的乐评人就收到了苏菲的专辑,为的就是让他们提前试听,然后作出评价。环球公司与这些乐评人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不是要他们昧着良心乱写,只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在媒体上作出反应罢了。

    所以,就在专辑发行的前一天,日本一些大媒体就已经发表了许多对《少年时代》这张专辑的乐评。没有刻意的讨好,他们也没有必要讨好一个刚出道的音乐新人,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于这三张专辑展开专业的评论,这是吸引读者的手段,更是报纸、杂志专业和质量的体现。

    《朝日新闻》的乐评。来自于著名的乐评人伊藤仓吾。

    “来自美国华裔女孩苏菲的最新专辑,《少年时代》,在秋高气爽的十一月。感动了整个日本。

    感动了整个日本,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在这张专辑里,每一首歌拿出来都是琅琅上口,在苏菲的倾情演绎下。歌曲所倾注的感情,让所有的歌迷都为之迷醉,和上一次仅仅一曲《少年时代》不同,这次的专辑才真正代表了苏菲的才华,她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在我们的面前徐徐显露出了最耀眼的面貌……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不仅在旋律和歌词上诠释了什么叫做‘优美’。更因为意境和故事的出彩而让人刮目相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菲小姐是本年度表现最优秀的新人歌手……

    专辑中除了《少年时代》之外,其它歌曲也无不堪称上佳之作。如果放在其它专辑里,绝对是主打歌曲,但苏菲却将这些优秀的曲目都放在了同一张专辑里,为我们奉献了一张高质量、高水平、高享受的唱片……”

    在乐评中,伊藤仓吾毫不吝啬地赞美苏菲的三张专辑。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每日新闻》的专栏记者真野美奈子写道:“《少年时代》、《千千阙歌》的惊喜还在眼前,苏菲又携带着新专辑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惊喜。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张专辑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就我个人而言,专辑首推曲目是《少年时代》,还有《裸足の季节》。

    天才,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就算是局限于音乐这一个小范围之内,音乐天才也不算少数。1971年,日本的音乐界就因为这个名字,而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除了这几大新闻报刊相继对苏菲的新专辑作出了评论,其它众多的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对《少年时代》这张专辑的乐评。

    严格地说来,苏菲这个新人才刚刚过了十三岁的生日是,能够有如此表现,确实让整个音乐界惊艳,尤其是电视台在这个时间又推出《棋魂》,使得苏菲在日本的人气如同做火箭般的上升,《少年时代》的单曲唱片销量达一百八十万,而专辑更是突破了二百万,其它两张华语、英语唱片也有不俗的销量。

    英国媒体对于苏菲似乎也是十分的关注,在唱片登陆英伦之后,也都及时发表了乐评,并且对苏菲赞不绝口。英国人的高傲其实很难对一个出身东方国家的歌手有什么好感的,但苏菲无论是在电影中的精湛表演,还是音乐的质量,都表现得极佳,在英国获得了一批歌迷和影迷。

    “《material girl》这张专辑无疑是开启了苏菲在音乐界的耀眼征途。可以肯定,苏菲是1971年乐坛上最耀眼的新人,这张专辑也是本年度最出色的专辑之一,无论是在美国还是英国。”

    另外一份英国《每日镜报》也第一次将关注落在了苏菲的身上,“令人惊叹的才华,很难想象,如此出色的音乐如此出彩的专辑,它们的演唱者竟然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女!”

    当然,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置疑和泼冷水的……

    “我们得承认,苏菲的新专辑的确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过多的溢美之词已经让这个小女孩飘飘然了。”

    “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们将一个小女孩捧得那么高,就不怕她摔得粉身碎骨?有多少人认真听了这些唱片,它们充其量还算不错,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应该打住了。”

    不管是赞美也好,批评也好。反正这些唱片在感恩节前后成为音乐媒体上的关注目标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同时也引起了歌迷们的购买热潮。无论是在美国还是香港、日本、英国……新唱片的销售数量都高踞榜首,苏菲拿到了她人生首个《公告牌》专辑榜的冠军奖杯,而且还得到了日本有线大奖的最优秀新人奖和最多点播歌手奖,《少年时代》则获得了最多点播歌曲奖。

    “苏菲,其实你没有必要推去这些采访,这对提高你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好处。”

    门德斯说道,芳妮在旁边谨慎地没有表示意见,不过她对此显然是有些不以为然……此时,她们正坐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苏菲在参加完颁奖典礼之后,接受了东京电视台、《朝日新闻》、读卖电视台等日本主要媒体的采访之后,就匆匆返回美国,这让同行的门德斯有些遗憾,他原本准备让苏菲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其它媒体上的,但苏菲执意要返回美国,让他也无可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