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姐难为-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斌也不答话,手持软剑直奔刚才说话的黑衣人。双方势均力敌,几个回合下来,竟分不出胜负。
李紫玉自恃不是用剑的高手,此次出门没有携带练武时那把剑,手里的武器仍然是那把匕首。
她把散打和刚学的缥缈无踪融合在了一起,闪转腾挪间匕首快若闪电般转动一周。眨眼间又有几个黑衣人就倒在了地上,连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
柴斌、李紫玉这么一帮手,商队的镖师们奋起精神。纷纷围剿剩余的黑衣人,不多时就斩杀殆尽,一个人也没逃出去。
现场里只剩下那名领头的黑衣人和柴斌还战在一起,他见手下纷纷倒下心里大急,想要脱身却被柴斌缠住了。
柴斌此时心里也暗暗称奇,不知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和自己打成了平手。
李紫玉见柴斌久战不下。便选了一个刁钻的角度,发出了三枚飞镖直刺对方上中下三路。
柴斌趁着他躲避飞镖的同时,一剑直刺左胸。领头的黑衣人不甘的倒了下去。
柴斌用剑挑开了他的面巾,露出一张很年轻的男性脸孔。柴斌冲李紫玉摇摇头,表示不认识这个人。
这时,商队的领队过来。冲着二人抱拳感谢道:“在下雷蒙。是雷家的镖师,请问二位如何称呼?刚才多谢二位拔刀相助,要不是你们,我们商队今日凶多吉少了。”
柴斌一抱拳说:“江湖中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只是尽自己的本分。”
李紫玉看着雷蒙问:“是石岩镇上的雷家吗?”
雷蒙急忙点头:“是,不过,现在我家少爷已经把家人转移到了昌东镇。小姐贵姓?认识我家少爷?”
李紫玉说:“嗯,我叫李紫玉。和你家少爷见过几面。雷镖头,这一路上恐怕不会太平。你们要多加小心。”
雷蒙感激地说:“谢谢李小姐的救命之恩,我会把这次的事情告诉少爷的。只是,这条道我走了十几年了,从来没出过事,为什么今天会出事呢?难道这群人就是冲着雷家来的吗?”
李紫玉脸色凝重的问:“你临出发时你家少爷没说什么吗?”
雷蒙疑惑的说:“我家少爷没在家,我是按常规走货的。按理不应该出事啊?我们就是普通的商队,杀我们做什么?”
李紫玉知道雷石要么没得到消息,要么还没来得及告诉雷蒙。于是沉吟了一下,说:“我劝你还是带着商队先回去,等请示了你们家少爷再出发也不迟。据我估计,像今天这样的刺杀路上肯定还会有,他们主要的目标可能就是像你们这样的商队,你要做好准备。”
雷蒙听了,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冲李紫玉抱拳感谢道:“谢谢李小姐提醒,我会慎重考虑的。不过,你们这一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李紫玉点头致谢,表示会注意的。
这时,王秋月赶着马车过来,李紫玉上了马车,就告别了商队,继续出发了。
还好,接下来的路程都很平静,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等天快黑的时候,柴斌找到了一处背风的山坡,预备在这里宿营。这里周围树木茂密,隐身其中也不会被人发觉。
经过白天的事,三人都提高了警觉,意识到前路漫漫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可能像今天的事情还会不断的发生。
所以,三人把马车隐藏好。两匹马都是经过训练的,可能也察觉到了他们紧张的情绪,竟也不哼不哈的乖乖地在一边吃草料。
三人简单的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就结束了晚餐。
柴斌让李紫玉和妻子进入马车里休息,他自己则跃上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隐藏在其中。
马车里被褥准备的很齐全,李紫玉、王秋月合衣躺下了,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很快就因为身子的疲惫进入了梦乡。
柴斌闭着眼靠在树杈上,心里却在担忧接下来的路程。
从今天的刺杀可以看出,二皇子已经陷入了疯狂。他在用非常手段,断绝边境和易都联系的一切可能性。
可能任将军早已经派了人前往易都吧,只是易都里并没有见到人,才出此下策让大小姐走这一趟。
只是,今天才刚刚出了昌东镇,就碰上了一场刺杀。虽然他们没有留下活口,商队也消除了一切痕迹。但二皇子在这里还有孙家的人,势必会联想到在这条路上活动过的人。那么,他们的目标就不会再局限在青壮年身上,目标的范围将会扩大,她们这一行人很容易就会落在他们视线中。
看来,行动路线得改变一下了,另一条道虽然绕了些远,但比这大摇大摆目标明显要好得多。
一夜无事,就连柴斌在天快亮的时候,也眯了一觉。
三人简单的洗漱一下,在准备上路的时候,柴斌跟李紫玉说了自己想要改变路线的想法。
李紫玉想了一下,却摇了摇头:“不行,那样就等于告诉了对方咱们有问题。再说,越是偏僻的路线越会受对方的主意,咱们不改路线就是告诉对方,咱们问心无愧,反倒让他们放心。现在的官道反倒是最安全的,不信,就等着瞧。我估计以后咱们在路上会平静得多。咱们三人组合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够看,没人会把咱们看在眼里。因为普通人是不会知道昨天的刺杀的,你如果擅自改变行走路线,等于告诉了他们咱们是知情者,那就真的危险了。”
柴斌想了想,不得不说李紫玉说的还真是实情。
昨天的事情除非是参与者,其他普通商旅、百姓是不可能知情的。他们这一行如果无缘无故的放着宽敞的官道不走,反而去走绕远的、狭窄的小道,才是不打自招。
心里不禁暗暗佩服大小姐对事情精辟的分析能力,接下来的路程,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了易都
三人赶着马车重新上路,果然没再见大规模刺杀事情的发生,也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不过,沿途却看见不少劲装打扮的黑衣人,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不时地盯着过路人,似是在找寻什么、确认什么。
除了黑衣人,李紫玉敏感的察觉到周围也有做普通人装扮的人,看似悠闲的紧盯着过往的行人。这种感觉越接近京城越加强烈,一种凝重、紧张的气氛,似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悄无声息的把行人笼罩其中。
柴斌毕竟也做过多年的暗卫,对于路上的异常早已心知肚明。但他面上却没有丝毫异样,仍然若无其事的赶着马车。
在接近城门口时,马车停了下来。前面排着一队人正在等候检查,守城门的官军检查的非常仔细,稍有异样就被候在一边的禁卫军抓起来。
进城的商旅、百姓可能也感受到了周围不一样的氛围,全都惴惴不安的盯着城门口检查的官军,唯恐自己也成为那突然被抓的人。
李紫玉把车帘悄悄掀开一条缝隙,仔细打量了一下四周。
发现这里是京城的西城门,城门楼上“易城”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接近午时初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高大厚实的城墙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变得斑驳陈旧,但却无损它的雄伟、坚固和蔚为壮观。
李紫玉到现在也不知这个所谓的京城或者易都到底是哪里?现在看见了“易城”两个字,心里才恍然明白。这不就是早期燕国的国都吗?而燕国都城的所在地“易城”应该在河北省易县境内,怪不得一路上山峦叠嶂,地势险峻。原来如此。
对于这个地方,李紫玉还真是有所耳闻。她在现代曾经去过那里的遗迹,有幸了解过燕国都城的发展史。
据《天府广记。形势》记载:“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为北京地区所知道的最早名称。
古燕国都城分为上都、中都、下都。
最早的上都为琉璃河镇董家林古城,后来兼并了蓟。就把都城迁到了蓟城。古代蓟城,据考古专家确定,在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
中都。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良乡在燕为中都”。都城则是毗邻琉璃河的窦店土城。
上都和中都就是首都北京的前身。
燕下都在今易县的城东南,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邻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
她这么一想,才发现前面的关卡过后,还有一道护城河围绕在易城周围。只有通过了检查,才能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进入城里。
正在暗自思忖着的李紫玉被前面的喧闹声惊醒,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富家小姐被强行拖下了马车,被两名婆子推搡着进了一座帐篷检查去了。
那位小姐哭哭啼啼的羞愤交加,但也拗不过强权。只好委屈的接受了检查。
李紫玉见状,急忙把怀里的匕首、装飞镖的皮囊及任长青写的书信悄悄藏在了马车暗格中。马车里的暗格是后来她买这辆马车时。让米老汉的儿子们特意做出来的。
当时也是为了用这个暗格装些小零碎方便一些,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这个暗格就设计在马车侧壁上,和普通的车帮没任何区别。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谁也猜不到里面另有机关。
从前面对进城的人检查时,李紫玉就注意到了。守城的官军对进城的百姓分男、女分别检查,女方这边派了两个婆子浑身都摸一遍,就连鞋子也不放过,谁也不能幸免。
所有进城的人全都紧张的等待检查,谁也不吭声。因为之前有不服检查的人二话不说就被抓了起来,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所有的人都作了识时务者,没人再敢和官军叫板。
终于轮到了李紫玉她们这辆马车,柴斌赶着马车到了官军面前,点头哈腰的说:“官爷,您老请查看。”
两名士兵见他识趣,把马车帘子掀了起来说:“车里是谁?进城干什么?都下来,接受检查。”
柴斌弯着腰凑到两名士兵跟前,迅速的递过去一个钱袋,赔着笑脸说:“官爷,车里是我家小姐,进城投亲的。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不行!”其中一名士兵倏地变了脸,“孟校尉有令,进城之人必须经过严格检查,若有违抗,格杀勿论!”
柴斌吓得一缩脖子,诺诺的再也不敢说什么。
那名收了钱袋的士兵打着圆场说:“好啦,早些下车吧,早早检查完毕,早些进城。”
“是是是!小的这就让我家小姐下车。”柴斌说着,就掀开了车帘,赔着笑脸说,“小姐,您下车吧,官爷不会为难您的。”
李紫玉嗯了一声,表面上不情不愿的在王秋月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站到了一边。
两名士兵上前,把马车里外检查了一遍,见没什么异常,才走到了一边。
而旁边另有人把柴斌上下摸了一遍,脚上的鞋子也被脱了下来,见没什么可疑的,才放过了他。
李紫玉、王秋月也被两名婆子分别叫到那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进行了一番检查。因为李紫玉早有准备,当然什么也没检查出来。
三人经过这么一番检查,才被放了行。马车经过了护城河上的吊桥顺着西城门的街道进了城,李紫玉在车里悄悄掀起了车帘,打量着这座数千年前的古城。
从进了城,李紫玉就在暗暗奇怪。据她所知,这里的城墙应该是土夯成的才是,不可能是青砖砌成的。
难道说,大叶朝的先祖或者更早一些的朝代把城墙重新修建了不成?还有,这个大叶朝究竟是怎么来的?中国历年朝代也没有这个大叶朝,难道真的存在另一个时空?
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那一切的匪夷所思就能理解了。
李紫玉发现这个西城里面虽然也有客栈、商铺、酒楼,但感觉却不像是一个都城该有的繁荣。
街上的人流也少了许多,而且大都行色匆匆,不苟言笑,很少看见有人私下谈论。
而且西城的街道南北向总共两条街,东西向的小街道、小胡同到不少。这里的居民也大都是贫苦的庶民,在街上鲜少看见鲜衣怒马的贵族和商贾。
而且她发现,这里向东只有一条通道通往东城。而东城和西城之间不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道,河东岸还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高大雄伟的城墙。(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初识易都
柴斌赶着马车径直奔向东城,像是知道李紫玉心里的困惑,小声的解释道:“咱们这易都总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中间这条河是运粮河,把易都分成了东西两城。运粮河东岸这道城墙墙基宽度就有四十米,总长能有18公里。
东城比西城大多了,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中间这隔墙墙基宽度就有二十米,全长有4460米。西城由北、西、南三道城墙及运粮河组成,西墙比较直,北墙有一道弯。那里有一个村叫西斗村,在西斗村村西、村北、和村东拐了几道弯,形成了一个复斗形。
南墙那里有个燕子村,从村西向南拐渡过易水河到一个叫龙湾头村的村西口再向东走,就能与运粮河西岸相接。
西城的这三面城墙,墙基宽有四十米,总长能有14公里。。。。。。”
李紫玉在柴斌的描述中,对易都的全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易都的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和古河道区。
宫殿区在易都的东北部,有三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140米,南北最宽110米,在整个宫殿区建筑中,规模最为宏大。
和外面的城墙是墙砖建筑不同,里面的宫殿群建筑普遍采用的是夯土建筑。
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术建立起高度不同、体积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高低错落,巍峨壮观。
这些夯土台建筑不仅高大而且数量多。充分显示出了易都的雄伟气魄及宫殿建筑的豪华与排场。
武阳台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