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第9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名小分队的指挥官,也是两名上尉同时点了点头。罗伯特与查尔斯跟随查维斯少校已经干了好几年了,都是经验相当丰富的特种兵。与这支海豹部队不一样的是,他们三人都拥有作战经验。在几年前,他们就参加了几次对欧的作战行动,然后又在南美与非洲的丛林中与当地的游击队打过几仗,表现都很不错。只是,这些都是秘密任务,所以没有人知道少校脸上的那道伤疤就是在3年前的一次秘密行动中留下的。当然,一般的新兵恐怕也不敢去问少校这个问题!
当然,这批特种兵并不知道,他们是第一批踏上了巴基斯坦的美国大兵,而这一刻,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刻。在查维斯之后,美国先后在巴基斯坦投入了20多万部队来进行这场战争,最后,有7万多名美国大兵裹着美国国旗被运了回去。而这也成为了自二战之后,让美国人最刻骨铭心的一场战争。而且,相对于越南战争而言,这场战争的打击来得更为猛烈,也更为迅速。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查维斯已经成为了特种兵上校,这已经是绝大多数特种兵所能够得到的最高军衔了。而当他追忆这场战争的时候,虽然他是幸运的,但是却是痛苦的开始!
为了提高单兵的前进速度,出了使用基因药物来提高人类本身的体能之外,还有一个被大量采用的办法,即各种代替人双腿的机械工具。而美国利用其在电子与计算机,还有模拟仿真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一领域内是做得最好的。现在。这些特种兵就使用了一种特制的作战鞋,鞋子的底部要比一般的作战鞋厚一点,而这里面容纳了能够提高步兵前进速度,而且能够在丛林,山地都恶劣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从登陆地点到目标点至少还有20多公里的距离,但是少校并不对时间上的问题而感到担心。所有的前进路线早已经由后方的人员制订好了,现在他们头顶上还有数枚侦察卫星在为他们监视着前面的道路,如果有情况的话,随时会得到通知。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区已经开始了宵禁,所以他们不用担心会遇到平民,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就在这支特种部队抓紧向他们的目的地赶去的时候,在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里面,一座伪装得非常好的空军基地里的人员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是一座依靠最新的场干扰效应进行隐蔽的军事基地。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除了中央塔台上的那个大得有点出三的雷达罩比较反常之外,别的地方与一般的空军基地并没有多大的分别,而关键就在这个巨大的“雷达天线罩”内。那里面安装的并不是雷达天线,而是一台场效应干扰装置。通过这套干扰装置,大部分依靠光电探测设备的侦察卫星都无法发现这个军事基地,在这些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中,这里只是一片沙地,与所有沙漠的样子都没有什么分别。
这也是美国设在澳大利亚最隐秘的一处空军基地,同时,是能够在最接近中国的地方部署战略轰炸机的地方。当年,美国政府决定修建这座基地的时候,只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即在遭到中国的全面核打击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猛烈的打击报复中国。所以,这完全是一个战略性的空军基地。部署在该基地的48架战略轰炸机能够在收到命令15分钟之后起飞,在一个小时之内,对中国南部地区的战略目标进行打击。而为了修建这座基地,美国政府至少花费了纳税人5500亿美元,这足够修建20座同等规模的一般空军基地了。而且,每年还要为其维护费用支出至少250亿美元。大概,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美国这种富得流油的国家才能够搞这种变态的军事基地吧。
后来,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特别是各国的战略防御系统的完善,战略核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该基地的存在也成为了一个累赘。但是,对美国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威胁,而在这个威胁完全消除之前,美国的神经就不可能放松下来。而在全球地区性战争的危机加重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让这座战略空军基地也要具备常规打击的能力。也就是在5年之前,美国对部署在该基地的战略轰炸机做了一次大的维护,为其换上了新的轰炸软件,让其能够携带常规弹药执行常规轰炸任务。
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而约翰斯少校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这里的。这五年的生活对少校来说已经让他厌烦透顶了,但是在与美国空军签署的合同中,他还要在这里工作五年,然后才能够拿到他那笔丰厚的补贴,然后转去其他的部队继续服役。来的时候,少校还只是一名上尉飞行员,担任的是战略轰炸机的领航员,也是副驾驶。而在2年前,他的搭档,那名空军中校在离开这里之后,他就成为了机长,并且开始向另外一名上尉飞行员传授控制这种战略轰炸机的技术。
这里的生活是非常单调无味的,没人啤酒,没有女人,更没有一点乐趣。虽然那些有点酒精口味的合成饮料非常受欢迎,但是这却是他们的唯一选择,这也是用来让他们接触疲惫以及烦恼的唯一手段。为了解决这些成年军人的生理需要问题,这里还开设了几个自动电子服务间。那是什么服务少校非常清楚,但是他从来没有去过,他不想让自己染上那种不好的习惯,至少不想成为2号机机长琼斯那样的人。
当然,在这种单调而且乏味的生活中,仍然还是有所期待的。比如每个月一次的例行性作战演习,就能够让他们很好的体验一下以20倍音速飞行,并且从15万英尺的高空将一枚2000磅的炸弹投到一个一米不到的目标上的乐趣。而现在,约翰斯少校终于等到了5年来他一直在期待的一件事情。就是带着装满了炸药的实弹,然后飞行5000英里,再对一个有着战略价值的目标投下炸弹!
虽然,他感觉不到炸弹爆炸时所产生的热量已经冲击波,也不可能知道那些被炸的建筑会成为个什么样子。但是,从约翰斯参加美国空军,被分配到轰炸机部队的那一天开始,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一刻。美国政府一年给他50万美元,并且为他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让他能够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也就是为了在这一刻,让他用这种方式来报答国家。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而且约翰斯也从来没有过要为国卖命的想法,至少,在每次演习投下炸弹的时候,他就从来没有考虑到这是他为祖国应该尽到的义务。
“全体人员登机,十分钟后出发!”
当广播中的电子合成音响起的时候,约翰斯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他的飞行服已经穿好了,加压服要等地勤人员在坐到飞机内之后才帮他们穿上。少校一点都不紧张,至少,在他的搭档面前,他已经是老兵了,至少要做点榜样出来。
才到这里两年的上尉飞行员杰迪确实有点紧张。虽然他的黑色皮肤掩盖了一些发之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但是作为一个才加入空军没有几年的新手,他不紧张才是怪事,不然的话,早就被分到战斗机部队去了,而不可能被留放到轰炸机部队来。
十五分钟之后,少校的轰炸机第5个离开了跑道,接着以12个G的过载向天空的尽头冲去,马力强劲的发动机很快就将轰炸机加速到了10马赫,这一刻,少校也感到有点紧张了!
第九章 外科手术
正文 第九章 外科手术
早在21世纪初,美国就提出了“非接触性战争”的概念,即不与对方直接接触,通过远程打击等手段来达到赢得战争胜利的目的。这也是美国在多次战争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20世纪末的南联盟战争。而随后,在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照本宣科,在多次战争中使用这一战术。
到21世纪末,这一战术基本上已经普及开来。虽然在很多时候,要真正做到“非接触”,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够在局部的战场上,在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中使用这一办法,并且尽量的降低自身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付出的损失。其实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在中俄战争,这场最近的大规模地区性战争中,中国就尽量的在采用这一战术,通过避免与敌人的直接接触,通过远程打击等手段打垮对方的战争机器。而发生在美欧之间的恐怖战争也是一场已经变异了的“非接触性战争”。因此,在21世纪末的战争中,更多的体现出来的是情报搜集,火力打击,精确打击等方面的能力。
这次,由欧美担纲的,针对巴基斯坦的这场战争也是从这一方式开始的。从一开始,欧美就没有打算要与巴基斯坦这个南亚地区强国直接对抗,而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弱点,发动了第一轮的打击!
约翰斯少校驾驶的轰炸机处于编队的中间,因为轰炸机一直保持在高超音速状态下飞行,所以采用的是比较分散的编队。在阿拉伯海上空,距离卡拉三还有400公里的时候,编队分散,少校带着他的僚机沿着制订好的航向继续前进。
对于他们这些驾驶战略轰炸机的飞行员来讲,执行作战任务就如同是在演习一样,甚至很像是在进行一场游戏。只不过,这种游戏的代价是巨大的,失败之后无法重新开始,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少校驾驶的是现在美国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B…7。这是一种能够以10倍音速在20万英尺上空飞行,并且将携带的25吨炸弹投放到2万公里以外的目标上空的一种非常先进的轰炸机。这些技术性能指标其实并不能说明这一轰炸机到底有多先进,因为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轰炸机的硬件性能并不比这个差,甚至还要好一点。比如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在冲刺的时候,速度就能够达到15马赫,而且巡航速度也在12马赫以上。另外,欧洲的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超过了25000公里。而这里所说的先进,是指在这种轰炸机上,有着完善的电子对抗装置,能够不借助任何辅助性电子战飞机的支援,对敌后纵深内的战略目标实施精确轰炸!当然,轰炸机的救生设备也非常先进,只是没有任何一位飞行员相信飞机制造厂家的话,能够在20万英尺的高空,从10马赫的飞机上弹射出来逃生,即使成功了,恐怕那滋味也不好受,而且,这方面的技术一直没有过关,在飞行员的条令中明确的规定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在极限状态下弹射逃生的,至少应该让飞机下降一点,速度放慢一点。但是,在战斗的时候,如果被击中的话,哪还有时间让飞机慢下来呢?
少校并不相信自己这么倒霉,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算不了什么。他们的轰炸机甚至有信心突破中国人的防空网,那巴基斯坦的防空网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在多次计算机的模拟对抗演习中,他们都成功的突破了中国的防空系统,将装有能够毁灭一个城市的核炸弹投到了目标上空,然后安全返航。当然,少校对这类具有鼓舞士气的模拟演习并不是很信任。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这次要对付的只是一个弱小的巴基斯坦,对少校来说,他仍然信心十足!
“进入预定航线!”副驾驶杰迪表面上很镇定,大概他已经将这次的行动当做了一次演习。
少校很想提醒一下这个才从飞行学院毕业的副手,这不是演习,这是真实的战争,但是他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无聊的想法。这与演习又有什么区别呢?甚至还比不上大规模的演习,因为他们不会遇到能够拦截他们的战斗机!
“自动驾驶,上尉,启动信息交换系统,负责好你的工作!”少校下达了命令,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2人机组中,副驾驶是领航员,一般负责与后方的支援系统联络,随时更换战场信息,而少校的工作是操作机载设备,获取目标信息。
两人有条不紊的干了起来,上尉一直紧张的注视着眼前的电子屏幕。这是从三维虚拟环境中放大了的一个屏幕,如果后方的支援系统收到了新的情况,或者是有新的命令,出现了新的目标的话,那么所有的信息都将立即显示在这个虚拟的屏幕上。少校并没有将自己的虚拟环境放大,他仍然在努力的搜索着需要他们攻击的目标,只是在对某处有所怀疑的时候,才会把那边的图象放大,然后让计算机与其进行对比,确认是否是他们要打击的目标。
B…7上的探测系统能够发现450公里范围内的汽车大小的目标。虽然比起空中指挥机以及战场侦察机来讲,这种探测能力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能够在这么快的飞机上仍然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了。至少,在少校看来,他们的轰炸机的自身探测能力是最强大的,美国的电子技术一直是世界第一位的,没有理由还有人比美国做得更好!
这次,少校他们分到的任务是打击巴基斯坦的移动战略导弹部队。战前,少校他们获得的情报并不多,主要都是一些分散的情报,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些导弹的分布情况。而少校他们这架战略轰炸机要对付的一是导弹团,大概有8部导弹发射装置。而这些装置分散在了方圆1500平方公里的12处发射阵地上。另外,还有不知道数量的地下掩体。现在巴基斯坦方面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谁知道他们的导弹发射车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在后方的支援系统紧张的搜索着巴基斯坦的导弹发射车的同时,少校他们也要努力的寻找目标。
“2号地区发现可以目标,立即启动对比系统,分析目标性质!”少校的工作很快收到了成果,虽然图象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计算机已经判断出那是一辆载着导弹的发射车了。
此时,上尉副驾驶就成为了投弹手,他要做的工作是使用轰炸机上的计算机,对目标进行高度分析。
“目标确认,正是我们要找的!”
“导弹准备!”少校点了点头,此时他已经将目标图象放大。
这不是一辆单独的导弹发射车,而是一个导弹发射连。在一快大概2平方公里的导弹发射阵地上,10多辆车分散开来,其中一辆就是他们要轰炸的导弹发射车,另外的都是辅助性车辆。让少校感到一点安慰的是,直到现在,他还没有发现巴基斯坦的防空导弹部队!虽然少校对此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