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佣兵-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乾顺!”巧音扯了一把,愣是没拦住李乾顺,只得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帝陵大寨议事堂中。
此时的议事堂,竟是人头涌动。天京城的众好汉、怀仁堂的众学子、杀生军的众将领竟是在大堂内凑齐了。被众人围在中央的,乃是满口喷着吐沫星子的太史昆。
“夏国对河西、大漠的控制,乃是依托着瓜州、肃州、宣化、黑水这四座城池。河西。大漠的居民多以部落形式游牧,控制了这四座城池,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所有牧民的补给、商贸!对于这四座城池的控制权,各位有什么想法?”
嵬名千良拱手道:“宣化府乃没藏氏领地、黑水镇军司乃野利氏镇守,如今他两家将兵马抽调一空,这两座城池几成空城。至于肃州、瓜州两地,距离兴庆府实在过于遥远,因而两城驻军对兴庆府战局并无影响。”
米擒子贡道:“若说瓜州此地,乃是西壁氏的领地。如今梁氏只是每隔五年派去一名本族后辈担任瓜州西平军司的统领,其对瓜州的控制能力可谓薄弱至极。如意兄弟,我说的可对?”
西壁如意甜甜一笑,道:“梁氏族人只是遥领西平军司统领罢了,实际上他们的族人根本就不曾到过我们瓜州呢!”
太史昆笑道:“哦?那不知你家老爷子对乾顺是怎么个看法呢?”
如意笑道:“我家爹爹说了,要人家听乾顺哥的话呢!不如我给爹爹写封信,叫他老人家出兵连肃州一并给乾顺哥占下算了!”
“够意思!”太史昆哈哈一笑,转脸就看见了刚刚进屋的李乾顺,他也不理会乾顺铁青的脸色,自顾自招呼道:“乾顺你来得正好!赶紧下一纸诏,加封西壁氏族长西平军司统帅、平西王,令其统管瓜、肃二洲!”
乾顺面色变了几变,终究还是告诫自己以大事为重,按耐住了找太史昆算账的**,转而掏出玉玺,亲笔写了一纸诏。
杀生军中一位小校接过诏,连夜骑上快马便去送信了。太史昆清了清喉咙,道:“方才如意的一番话倒是提醒了我,咱们怀仁堂学子们还都拥有一个家族的力量呢!虽然你们的家族单单拿出一个来算不上什么大势力,可是你们的家族联合在一起,就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
太史昆布开地图,道:“野利氏、没藏氏兵马倾巢而出,眼下他们的老巢已经空了!若是你们这些家族有取代野利、没藏两家的想法,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咱们先来看看野利氏,其占据着黑水镇军司、黑山威福军司两地!依我看来,你们拓跋氏、颇超氏、把里氏、仡党氏、悉利氏、篪逋氏、毛羽氏、拽藏氏八个小家族联手,定可扳倒野利家!”
拓跋思明与方才被点到名的几个家族少年对视一眼,皆面带惊喜之色。
太史昆道:“家族一多,谁当老大就成了难题。我需要一位将领作为他们八家的统帅!谁愿意去!”
嵬名千温出列道:“某愿往!”
“很好!”太史昆道:“千温兄可带上学子们写下的血,前去拜访这八家的首领,务必要给他们说明成王败寇的厉害!并请乾顺写下八封密诏与他们八家,将黑水、黑山两地分封于他们。”
众人领命,依言而行。太史昆又是说道:“没藏家领地乃是宣化府、西凉府,可由都罗氏、没剂氏、细封氏、拽浪氏、野蒲氏、麻骨氏、斡勒氏、如罗氏八家联手攻占!谁愿为将?”
嵬名千恭出列道:“某愿往!”
太史昆目视地图,道:“接下来就是河套地区与宋夏边境这一片了啊!这片地方,论面积只占夏国的十之一二,论人口,却占了夏国的一大半!夏国九成的赋税,都是来自这个地区!”
武柏接口道:“不错,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各家族错综密布,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威慑,的确是不好收复。怀仁堂学子们的十余个家族对付一下边远的地区尚可,若是放到这片地方,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千怜妹子冷笑道:“我们杀生军就是最强大的军队!今日我们兵分两路突袭野利、没藏两家,险些就将他们大寨打垮!”
乾顺连忙劝解道:“姐姐,擅动刀兵死的都是咱们大夏子民,战争能不发生还是不发生的好。”
太史昆咧嘴一笑,道:“乾顺啊乾顺,做了几天贤者果然有良心啦!走,提上你那根藤杖,让千良领几个人换上野利家的绿军装,咱们出去试试我的办法!”
…………
漆黑的夜幕里,一团闪亮的篝火显得极为显眼。十余个衣衫偻烂的士兵软瘫在篝火前,显得无精打采。
他们的身份,是没藏氏军队的守夜兵。平心而论,这十几人对家主是很忠心的,在以往巡夜的时候,他们都会尽职尽责的围绕着军营巡查好几个圈子,可是今天晚上,他们却不想走动。
刚刚过去的一个白天实在是太离奇了。莫名其妙的,一支身着闪亮银甲的骑兵就冲进了没藏家的营寨,三千名没藏家骑兵慌忙上马迎战,却只在片刻工夫就被打散。营寨里乱成一团,数万士兵只顾着慌忙逃窜,甚至一个银甲骑兵就可以驱赶着数百名没藏家士兵溃逃。
更莫名其妙的是,兴庆府里那些骄傲自大的首都居民竟然发了疯,短短一两个时辰的工夫,那十余万首都人民居然从皇城根一口气跑到了贺兰山区。跑在最后的是兴庆府里的两千粮草兵,他们的手推车上推着的不是粮食,而是一些老弱病残孕。
最莫名其妙的是,到了傍晚开饭的时分,老帅没藏俾恭满脸沉痛的告诉大家,今儿晚上没饭吃。
没命奔逃了一白天,晚饭还没捞着吃,也难怪这伙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守夜兵会软瘫在火堆前懒得动弹了。
忽然,守夜兵小校警觉的摸起了腰刀,不过当他看到树丛后面钻出来的是七八个身着绿衣的家伙后,他松了口气又坐回原地。没什么,过来的是野利家的士兵。晚上守夜是件寂寞的工作,没藏家的守夜兵经常与野利家的守夜兵凑在一起,聊些对方老家的风土人情。
野利家士兵的头领是个俊俏的文雅青年,貌似是个第一次出来守夜的家伙。青年凑近火堆,满脸堆笑的说道:“哥哥,没藏家的哥哥们,谁有吃剩的干粮,拜托匀给咱们兄弟点。从中午到现在,咱们兄弟还没吃过东西呢。”
没藏家小校头也不抬,闷哼道:“扯淡!谁个有东西吃呢?自己寻野味去吧!”
青年脸色变了几变,依然是耐住性子赔笑说道:“哥哥,这么多人驻扎在这儿,野味早就跑光了。咱也不要什么好吃的,粗粮饼子给几块充充饥就好啊!”
“没有没有!”小校恼怒道:“我们也饿了一天了!你们野利家的不回自己营寨里寻吃的,反而来烦扰我们!好生没有道理!”
青年落下了脸,道:“你们生着篝火不就是为了烤干粮么?方才我还嗅见烘烤馍馍的味道了呢!我警告你,兄弟们可是饿极了,你给还是不给!”
小校饿了一天,也是心情烦躁。如今被青年一吼,顿时怒上心头。他沧浪一声抽出腰刀,道:“滚开!否则砍了你们几个!”
“兄弟们,给我抢!”青年毫不示弱,也是拔刀在手,喝呼一声,领着手下兄弟就与没藏家的守夜兵战在了一处。
' '
四十一 我在路上
“住手,住手!我的孩子们啊,你们为什么争斗?难道你们忘记了,你们身上流淌的都是党项人的血液啊!”
一声温柔至极的呼喊从背后响起,顿时将战团中众人激起一身鸡皮疙瘩。两拨人停了手回头一看,居然看到了一团白花花的影子。
麻衫草履的白胡子老头牵着一头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手提藤杖、披头散发的少年。
小校素来对这种装神弄鬼之辈不怎么待见的,不过他瞥了一眼文雅青年,却看见青年的脸上激动地抽搐着。
“皇……皇帝陛下!您是皇帝陛下!当年您出巡的时候,草民曾远远地瞻仰过您一面!”文雅青年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他带来的七八个士兵也连忙跟着磕起头来。
皇帝陛下!小校一哆嗦,连忙带领手下下跪参拜。
“呵,我已不是皇帝,请称呼我贤者乾顺。”乾顺撩了撩长发,道:“孩子们,你们为何争斗?”
青年低下头,惭愧地说道:“我们……我们饿!”
“啊,可怜的孩子们。饥饿本就是诱惑人类犯罪的魔鬼,在面对它的时候,你们应该携起手来寻找食物,而不是相互争斗。”乾顺打开一个包裹,道:“来吧,我的孩子们,这是我的干粮,你们快快拿去充饥吧!”
包裹里有二十几个热腾腾炊饼,士兵们接了过去,正好一人分了一个。
饿极了吃东西香果真不是乱盖的,小校如狼似虎的啃着炊饼,口中竟然品出了几分大宋美食的风味。
那文雅青年攥着炊饼浑身哆嗦,呢喃道:“皇帝……啊不,贤者大人,您为什么不吃呢?难道您不饿吗?”
乾顺收缩了一下消瘦的小腹,柔声道:“我的子民们饿着,就算是我吃饱了,心中留下的也只能是痛;而我的子民们吃饱了,就算是我饿着,心中流淌过的也是蜜糖的滋味呢。”
“陛下!贤者大人!”野利家的那几个小兵哭的泣不成声。
小校吞咽着炊饼,忽然就品尝到了一丝苦涩,仔细体会时,才发现自己亦是泪流满襟。
“孩子们,我该走了。”
青年抬起头来,怔怔问道:“您……要去哪里?”
“本是为民众而生,那就理应为民众而瘁。只要民众一天得不到幸福,我就走在两之间的路上。”乾顺遥望星空,喃喃道:“青山绿野中,你们自由自在的放牧;金灿灿的麦穗后,映着你们灿烂的笑脸。你们孩子能够面色红润的行走在去学堂的路上,你们的妻子,含羞埋怨腰间又多了几分赘肉。这才是你们应该得到的生活。只要你们一天过不上这种日子,我的奔走就永不会停息。”
青年抽搐着嘴角,重重跪倒在地,领着小兵呼喊着:“陛下!贤者!请您,无论如何要带我们走!我们也是娘生爹养的,我们不愿意再做助纣为虐的事情!请您,带领着我们解救天下民众吧!”
一刹那,小校想起了家中那蜡黄蜡黄的傻儿子,炕头上那瘦的只剩一把骨头的糟糠妻子。家中本来饲养着一匹母马,指望着秋后生了马驹能够换些苞米,可是,就这么一匹干瘦的母马也被没藏老爷收缴进了军队。前几天,军营里进来了几头凶狠的猛兽,竟然是将那匹可怜的母马啃得只剩了一张毛皮。
泪水,不停的渗进嘴角。小校喉头一阵干燥,他颤颤匍匐在地,口中念道:“陛下,请您也带我走吧!”
“成功了!果然成功了!”子贡蹲在树丛后,低声道:“他们的粮草果然空了!只要一点点粮食,就可以引诱来大批的士兵!用不了几天,我们就会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啦!”
“太恶心了,太恬不知耻了!你们竟然怂恿我弟弟做这种事!”千怜的拳头攥得紧紧地,不过最终她还是叹了口气,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办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不过,太史昆的脸上却是寒冰一片。他盯着远处被千良鼓动成一群儿泪人的家伙们,低声道:“怎么回事!乾顺带着的干粮怎么会冒热气!这不恰恰说明了是特意准备好的干粮么!这些干粮应该是冰冷的才对!亏了那些小兵脑子笨,若是换上个心思缜密的,今晚就穿帮了!这些干粮是哪个准备的?”
武柏伸了伸舌头,道:“许久没打炊饼了,今儿一时手痒就做了一些,唉!”
“老兵油子了,怎的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太史昆板着脸,道:“等会回去,罚酒三碗!哈哈,既然这个法子有效,那么最近几天就请乾顺小兄弟带上粮草去慰问底层士兵吧!哈哈!”
也许是太史昆的运气好,也许是从未品尝过饥荒的现代人忽视了粮食的威力。总之,在未来的几天内,事情的发展竟然超乎了太史昆的想象。
七月初二,一切还算是按部就班。乾顺长发飘飘的带着几车干粮围着兴庆府绕了半圈,在发表了几次救世主式的演讲后,拐骗来了三千多名士兵。
七月初三,乾顺还未走到对手军寨前,就被闻风而来的饥饿士兵包围,到了下午,乾顺紧急调来几车干粮,这时已经有对手军队成建制的跪在他周围高呼万岁了。
七月初四上午,大批的对手士兵自己来到了贺兰山下,帝陵大寨发动了数千人扛着馒头包子到山下迎接,几乎每一个馒头包子都能拐骗来一个士兵。到了七月初四的下午,当兴庆府逃难而来的军属们主动写下的两车劝降信送到仁多氏军队中后,一下午竟然引来了五万多兵马,按照各自的建制跪地排队等候乾顺的检阅。
仅仅三天,兴庆府周围半数的军队投降了李乾顺!
这不是幻觉,绝对不是。无论是梁太后当政还是梁相国当政,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他们心中膜拜的皇帝仍然姓作嵬名。这种投降在他们心中并不是背叛,诱使他们投降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粮草。也许,他们会告诫自己,他们所做的事情叫做弃暗投明。
梁氏不傻,仁多氏也不傻。当兴庆府居民哄抢粮食的时候,他们的确是没能反应过来,但当他们发现粮仓已经空空如也的时候,他们尽力补救了。
谁都知道,此刻粮食都在乾顺手中,但他们同样也知道,在距离乾顺退位大典只有三五天的时候,谁去攻打乾顺,谁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三五天也许很容易就能熬过去,最起码兴庆府离着怀州、静州、顺州只有几十里地,离着另一座大城市西平府也不过百里。四个竞争对手迅速派出了自己最为得力的手下赶往这几座城市,在那里,同样拥有着堆满粮食的仓库。
但事情的结果让他们失望了。几座城市的粮仓伴随着守卫粮仓的粮草兵消失的一干二净,孤零零的几个守城士兵一脸茫然,他们甚至不知道粮食与粮草兵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
阴谋,浓郁的阴谋气息令四个主事人汗流浃背。
兴庆府周围的百姓都不见了,近处的百姓躲到了贺兰山中,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