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还在城区的,就是那些悲催的重炮大队官兵。
被空袭炸了重炮的日军官兵还好说,反正只是军官被追究罢了,但是还留在炮兵阵地里的重炮小队,如果不能将重炮及时转移了,逃出来也是要执行枪毙的。
又一发北方军的重炮炮弹,落在昂昂溪地区的北侧,依然没有命中隐藏在城区中间的重炮阵地。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发炮弹的发射,意外着北方军已经完成了对重炮大队的定位。
从理论上讲,日军的**式150毫米加农炮射程超过北方军的155毫米重炮,具有一定的反击距离。但是就这么两发炮弹,根本不足以让日军的重炮大队实现对敌军重炮阵地的定位,而现在派出斥候部队进行侦查定位,却已经来不及了。
动作最快的一个日军重炮小队,成功地将火炮架在牵引车上,顺利地拉出了发射阵地,结果才走了几步就彻底傻眼了。
前面原本通畅的街巷,被刚才的轰炸已经搞得坑坑洼洼不说,到处倒塌的房屋,根本不是牵引车拉动的重炮可以通行的道路。
日军重炮大队指挥官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的轰炸重点根本不是重炮,而是整个城区的道路,将火炮架进民宅的祸患终于爆发了。
有些绝望地看着自己身后那些重达十吨的150毫米加农炮,日军重炮大队指挥官两眼满是死灰色,随后就失去了知觉。
半个小时之后,比富拉尔基地区略小一点的昂昂溪彻底成了废墟。
得知了日军重炮大队的位置后,北方军立即连夜抽调了位于北线的一个半重炮营,采用坦克牵引的方式,将155毫米加农炮拉到位于富拉尔基东北的河滩地带,总算是满足了覆盖整个昂昂溪地区射程的要求。
完全是一个疯狂的冒险行动,不提那些松软的河滩,光是在连夜调动过程中的意外暴露,就足以让射程更远的日军重炮部队直接将北方军的重炮统统送进炼钢炉。
但是中山支队的覆没,让日军的斥候部队灰心丧气,居然忘记了在河对岸驻留监视小组,以至于北方军如此疯狂大胆的行动居然没有被发现。
天亮后,河对岸实在是太显眼的火炮群,自然是可以轻易辨认出的。但是这个时候,北方军先是挑起重炮炮战,紧接着又是突然的空袭,让日军重炮大队忙于应付,无暇顾及最前沿斥候已经发现对岸重炮群的情报。
这封发现对岸重炮群的情报,自始至终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了。整个重炮大队灰飞烟灭,这张薄薄的纸片自然随之殉葬了。
北方军也没有讨得好去。
半个小时的炮轰,使得很多重炮的炮架深入了松软的河滩沙土中,无论是抽调来的坦克如何加大油门,依然不能拔出陷进去的炮架。
当紧急赶来报复的齐齐哈尔日军战斗机,竟然不顾北方军战斗机的追击,疯狂地扫射地面重炮群的时候,重炮旅的指挥官赵寿山直接下令一线指挥官立即弃炮走人。
北方军炮兵弟兄只好一哄而散,两眼泪汪汪地看着那些珍贵无比的重炮。
因为无暇缠斗,日军战斗机接连折了好几架在当场。
但是他们的疯狂带来了更大的成果。
昂昂溪的步兵联队以及富拉尔基的步兵联队,马上反应过来,调集了残余的联队炮兵,毫不顾忌暴露在北方军炮火威胁下的危险,对着因为日军飞机纠缠没有来得及撤离的重炮群,就是一阵疯狂的炮击。
随之带来的是北方军的混成旅直辖炮兵营,对再次暴露出来的日军炮兵就是拼命地反击。
等到上午过去,这场疯狂的炮战终于告一段落。
北方军竟然打光了所携带的炮弹,只能等待后方紧急送来,连夜出击的一个半重炮营,最后只囫囵回来了一门155毫米加农炮,其他的只能当成废铜烂铁运回北方工业公司了,甚至还陪进去了十几辆倒霉的夏尔B1坦克。
日军第十四师团更是损失惨重,关东军总部加强的重炮大队灰飞烟灭不说,就是当面的两个步兵联队也丧失了全部炮兵力量,尤其是重炮大队的熟练炮手更是伤亡殆尽。
到了这个时候,南部军团总部这才发觉,驻守昂昂溪的日军,不是预想中的一个大队兵力,而是整整一个步兵联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换防的。
但是日军重炮大队的覆灭,却是南部军团最值得高兴的好消息。
为北方军在意的还有一件事情,齐齐哈尔的守军明显被削弱了,只剩下第十四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以及工兵和辎重联队,再加上可能还有的那些少部分死不悔改伪军部队了,总兵力已经远远不足一万五千人了。
如果姚南地区的日伪军不大举北上增援的话,拿下齐齐哈尔的机会已经成熟。
高桂滋的手上,除了驻守后方以及围住富拉尔基的三个混成旅兵力,以及急需休整的两个混成旅,至少还有一个混成旅一个装甲旅和六个炮兵营的机动兵力,足以窥视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了。
齐齐哈尔是北满非常重要的城市,只要被北方军攻克,就彻底连通了海拉尔到外兴安岭海兰泡的陆路交通,将北方军政府的控制地区彻底连成一个整体,对北方军的防御态势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虽然很早以来,北方军以北方集团的名义在大兴安岭一带修路通达外兴安岭,但是因为地形的关系,路况实在太差,不适宜大军调动。只有通过齐齐哈尔一带,才能形成真正的骨干交通网络。
虽然战果显赫,南部军团没有轻举妄动,机动兵力依然隐蔽在富拉尔基南翼,准备随时应对姚南可能的日伪军大部队。
北方军高层没有料想到的情况发生了,齐齐哈尔守军连同昂昂溪的日军,不战而退,居然连夜撤往了姚南。
富拉尔基地区的步兵联队,真的成了弃子。
不为人所知的是,为了富拉尔基的步兵联队,关东军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差点引发内部冲突。
第一零七章 热河空虚
夏尔B1坦克轰轰地已经发动起来,冒出几股青烟,首先向着城内开去。
中尉连长转过身来,大吼一声,“全体都有,齐步走。”
一排长双手高举一面五色国旗,挺起胸膛,走在第一位,他的弟兄都跟在后面,排成四列整齐向城内走去,冲锋枪全部横在腰间,步枪和轻机枪都背在右肩,重机枪小组和迫击炮小组则在最后面。
在后面是二排的弟兄,三排的弟兄,以及连里其他官兵,更后面是另外两个步兵连和营部直辖部队。在后面是另外一个步兵营。
一个坦克连十二辆夏尔B1坦克带头,两个个步兵营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向着敞开大门的齐齐哈尔城区挺近。
“咻???啪”城门口突然炸出一个灿烂的烟花,随之就是噼里啪啦无数的鞭炮在炸响,欢呼的浪潮刹那之间从城门弥散到了整个齐齐哈尔。
犹如变戏法一般,街头巷尾突然出现了数不尽的民国国旗。
刚刚还在为日军伪军消失无影无踪而胆战心惊齐齐哈尔市民,不知从哪里摸出来隐藏已久的这么多民国国旗,在日本人统治期间,藏这种东西可是死罪呀。
在茶肆门口翘首看着城门口正在举行进城仪式北方军的一位茶客,有些惊讶地看着胖乎乎的老板在二楼窗户那里系着一面国旗。
“老板,你搞错了,北方军使用的是五色旗,不是青天白日旗。”茶客赶紧叫住累得满头大汗的茶肆老板。
茶肆老板顿时傻眼了,自己只保留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呀。
国旗样式的变化,悄然体现着每一个激情四溢的年代。辛亥革命初期,民军首先使用的是十八星旗。中华民国初立,决议使用五色国旗。而袁世凯大总统倒台后,南方政权就提出使用青天白日旗了。
张学良带领东北军易帜,改得就是将原本的五色国旗,换成了青天白日旗。
伪满洲国成立,所谓的皇帝溥仪决议使用黄底五色旗成为国旗,但是却将五色的原本含义进行了大规模改动,里面一款颜色居然成了大和民族的象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伪满洲国的国旗在黑龙江省没挂上几天,立马又换回了昔日的五色国旗。
民国时期的东三省地域宽广,松花江以南包括哈尔滨都是吉林省范围,紧贴漠南的姚南一带都是奉天省范围,而黑龙江以南松花江以西,则都是黑龙江省的地盘。
黑龙江省下辖四道,海满道就是早已经被北方军控制的海拉尔一带,黑龙江流域西侧则是黑河道,嫩江流域就是龙江道,松花江流域西侧则是绥兰道了。省城齐齐哈尔,位于龙江道的南部地区,是整个黑龙江省甚至是东三省最重要的两横两纵交通网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两横就是中东路铁路线,和松花江的水运路线,两纵就是锦州至姚南至齐齐哈尔至克山的铁路线,以及从大连至奉天至长春至哈尔滨至海伦的铁路线。
除了齐齐哈尔,两横两纵络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在黑龙江省一江之隔的哈尔滨了。
看来根据日本关东军的新计划,是准备放弃整个黑龙江省,集中力量沿着松花江以及姚南一线,和北方军进行对峙。
富拉尔基地区的日军联队,主动释放了了所有在城中的老百姓,换取了大量的粮食之后,疯狂施工,准备负隅顽抗了。
他们已经无路可逃,昂昂溪地区日军撤退的太匆忙,以至于没有时间接应他们趁夜偷渡,到了北方军抢占了昂昂溪之后,真的成了四面楚歌。
日本军人很少有主动投降的习惯,这一点确实非常值得敬佩。
如果说到投敌行为,最厉害的还应该属于汉人了。当年满清十万铁骑入关,就是靠着三十万投降的汉军才打下关内花花世界,更别提范文程、吴三桂之类甘当奴才的人物了。昔日蒙古大军横扫天下,真正剿灭宋室的也是自诩为元朝忠臣的汉人将领。
富拉尔基地区日军的死守,也拖住了南部军团追击第十四师团的脚步,让他们从容撤退到姚南一带建立了纵深防御。不用说,哈尔滨一带必然已经戒备森严了。
日本人非常清楚北方军的死穴,没有像样的海军部队,甚至就没几条说得过去的舰艇,最大的也只是几艘炮艇罢了。要不然,库页岛上早就有北方军的大部队驻扎了。
说道库页岛,日本人在吉林动手之后,孤悬海外的库页岛北部一个北方军步兵连立即趁着夜暗,离开了岛屿,返回大陆。在库页岛南部,日本人驻扎了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北方军没有必要主动送死。
伪满洲国在松花江上有一支号称是江防舰队的部队,其实不过是原来东三省的江防舰队投敌组建而成。但是这支十分弱小的江防舰队,相对于北方军来说,却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了。
伪满洲国江防舰队成立时,接收了东北军游弋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上的十艘军舰组成,其中有四艘的排水量已近三百吨。总兵力将近二千六百人,除了船员将近七百人之外,其余都是陆上作战人员,负责基地的防护和登陆作战。
而伪满洲国江防舰队的基地,就在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其活动范围更是以松花江和黑龙江内河为主。日本人从黑龙江省撤退后,江防舰队的活动范围更是集中在了松花江上,分成五个战队日夜不停地巡视和警戒。
松花江上的障碍显然一时无法克服,要进一步南进,就暂时只能去攻打姚南这座军事重镇了,北方军随即调整作战思路。
既然黑龙江省已下,漠北和外兴安岭自然连成了一片,对外防御圈立时缩小许多。驻守海参崴一带的东部军团,悄悄抽调一个混成旅,沿着崎岖小路进入龙江道,接受南部军团的临时指挥,以弥补南部军团进攻兵力的不足。
东部军团是白俄远东共和国最后的依靠所在,根本无法轻易出动,否则一旦被苏俄发现实力空虚有机可乘大举进攻白俄远东共和国,那就影响整个大局了。
大本营也很快从甘疆一带抽调了四个守备旅,借助铁路运输线路的打通,一整车一整车地送抵扎兰屯,准备担负刚占领三个道的守备任务。
南部军团是野战兵团,自然不能将兵力耗费在各地驻守上面。
一连串的部队调动,后勤物资的补给,前前后后就是数月过去了,等到后方隐患消除了,高桂滋开始考虑对富拉尔基地区的日军残部进行清除。
按照军团总部的估计,这个时候差不多日本人也断粮了。
扎兰屯南部军团总部,“大本营的通报,几月前东京发生了未遂军事政变”,林玉山拿着一张电报,脸色古怪地对其他两位将领说道。
“军事政变?”高桂滋像是听到了稀罕事情。
赵寿山也是不可思议,“日本人这么严酷的军纪和狂热的崇拜,也会有军事政变?”
“又不是反对天皇,干嘛不能政变?”林玉山耸耸肩。
看完了电报的高桂滋若有所思,转手将电报塞给赵寿山。
才盯了一眼,赵寿山大叫一声,“太假了吧?军事政变只刺杀了一个人,而且政变的海军军官居然还从轻发落?”
民国二十一年五月,日本东京,十一名年轻海军少壮派军官突然冲进日本首相官邸。
日本首相犬养毅遇刺前说了一句,“有话好说”。
少壮军官回答,“不必了”,随后首相被刺身亡。
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刺杀一个人就是军事政变吗?而且首相官邸的那些守卫呢?如何是让如此众多的海军少壮军官堂而皇之闯进去的?
除了首相和少壮军官的那两句对话,其他问题都被所有知情或不知情的人故意忽略了。
更为蹊跷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些刺杀了首相的少壮军官,居然在事后搭乘出租车到东京警察总部,到底准备干什么已经不得而知,因为半路上就被闻风出动的宪兵队围起来,之后所有刺杀者都非常友好的束手就擒。
然后就是异常离谱的狗血镜头了。
军事法庭在审判过程中,收到了一份由三十五万人以鲜血署名的请愿书被送到法庭,请愿书是由全日本各地的同情凶手的民众发起签署,请求法庭从宽发落。军事法庭甚至还收到了十一根手指,表示可以代替这十一位英勇无畏的海军军官接受死刑。
军事法庭果然从善如流,很快就从轻发落了。
这件事情唯一作了恶人的,就是被刺杀的犬养毅首相。唯一得了好处的,就是日本政党内阁倒台,成立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所谓“举国一致”的军部内阁。
日本帝国海军?!
高桂滋和林玉山不禁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猜测。
林玉山抢先开口,“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