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第14部分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第14部分

小说: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很不好回答。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中,教育似乎只是一种知识层面的东西,它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刚建成的图书馆,然后从小学起就开始正式往里搬书,路经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硕士、博士。其学位的高低往往是取决于你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作业、掌握了多少知识。如果你掌握了,那么你就能考上大学、研究生;如果你掌握得比其他人要好,那么你就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高中以及重点大学。等有朝一日你从大学毕业了,或者说你带上了硕士、博士帽之后,那么你的图书管也就可以准备开业了,而图书管规模的大小也就取决于你学历的高低。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对外营业,接待下一批学员,学费视社会需求而定,市场经济嘛,这很正常。读得起的请进,没钱的站一边去,别挡着道。要么你去找希望工程商量商量。要么你就去找一下《北京青年报》,只要你的资料和照片上了北青报那就准保有人给你赞助,去试试吧。只要能进了大学就一切好办了。不过,假如你连大学都没有考上的话,那你的图书馆就开不了业了。自然会有人来把你的图书馆贴上封条然后告诉你,你连营造执照都没有所以你开不了业还是待在家里看看再说吧。
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的状况,而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也就为这样教育理念提供了比赛的舞台。或者反过来说,正是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从而导致了所谓教育必须是要以这样的理念为基础的。而除此之外,其它的东西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附加物,比如说素质教育。
但是,我们现在的麻烦是,你不知道那些开着业的图书馆里还能不能借到书,因为很有可能那些经营者们出于利益的驱动早已把图书馆改成播放三级片的录象厅啦!于是你可能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人怎么就这样了?那孩子小时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长大了变成这德性啦?
这就是我对目前中国教育给出的另一种解释。一种叫“图书馆”理论的解释。
那么,一个以培育人类良好心智的“图书馆”何以会变成一个播放三级片的“录象厅”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在帮他从小往里搬书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在摆放书之前,你首先要把书架擦干净,这叫勤劳;在摆放书之前,如果没有书架,你最好自己去做,这叫学会生存;在做书架之前,假如发现连木材都没有,你一定要自己去森林里找,这叫自力更生;假如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雷鸣闪电你一定不要退缩,这叫坚强;假如你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你必须坚持,这叫承受苦难;假如你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受伤的小鹿时你务必要呵护好它,这叫珍爱生命;假如那只受伤的小鹿告诉你它妈妈在哪里,你一定要把它送回它的家这叫责任;假如你最终由于种种原因你依然没有找到木材,你要真实地告诉父母和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叫诚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而且我们不仅没有这样做,还反而这样告诉孩子,你不用搬书,妈妈会帮你搬的,你只要好好看就行了;书架用不着你擦,爸爸会帮你擦的,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假如这个书架孩子你不满意的话,让姥姥去帮你买一个最好的,钱多少那无所谓;孩子你什么事都不要做,袜子短裤书包手巾包括你的脚我们都帮你洗;孩子如果你受了委屈可要告诉爸爸啊,我会去帮你作主的;孩子你想不想吃穿山甲爷爷一定想办法给你买去;啊呀,孩子你拣到100块钱啊,太好了,要不今晚咱们去撮一顿?孩子,爸妈明天陪你去玩去,你就跟老师撒个谎说你奶奶生病了要陪她去医院;你们一定要好好复习功课明年一定要考上大学,其它都是次要的明白了吗?这是老师今天在班上跟我们说的……
于是,原本一个以培育人类良好心智的“图书馆”,就变成了一个播放三级片的“录象厅”。
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人的天性实际上是被一步步剥夺的。而人的很多品行也是这样被一步步塑造的。包括诚信与谎言。
十大谎言
多年以前,我们家曾经用过一个保姆,17岁,来自外地一个偏僻的农村。这女孩是第一次到大城市来,看上去非常老实,话不多,干起家务活来还算不错。可是之后不久我就发现,这个看上去异常老实的瘦弱女孩嘴里经常没一句实话。这让我非常纳闷:一个世事未谙初出茅庐的小女孩,怎么看也不像经历过什么世面的人,怎么说起谎话来却如此炉火纯青。于是我有一次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说谎?有什么事你直说不就完了,为什么要对我们撒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乡下丫头,初来咋到,面对雇主的严厉责问,肯定会觉得无地自容或至少也会满脸通红。嘿,你看她什么反应也没有,嘴角还抿着一丝微笑,双眼无光地看着我。倒像是我说错了什么话似的。这件事曾在我脑子里很长时间都转不过弯来。我一是想不明白她什么连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都要说谎?二是为什么一个未经世面的弱小女子说起谎来如此镇定自若?三是在根本没有必要说谎的背景下她为什么仍然要说谎?后来才听别人说,那地方的人都那样,说起谎来像张艺谋说戏似的,还充满了激情。这件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耿耿于怀。
我们可以想象像,当你拿起一张报纸兴趣盎然地读着一篇精彩的文章并回味无穷,但不久就听说这事全是编造的,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哪天你又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感人的故事并泪湿衣襟,事后听说这又是假的你是否会觉得你的泪流得有点傻?其实这事几乎每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不信我带你去看一看!
当2003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不久,已经有人为2002年总结出了“十大谎言”,就像中国人总是喜欢评比什么“十大国内新闻”、“十大体育新闻”一样,“十大谎言”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老百姓的生活。请看:
谎言一、楼盘谎言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一直火爆异常,然而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同样谎言多得防不胜防。2002年是北京房地产市场“暴动”的一年,很多上当受骗的消费者纷纷举行各种“暴动”,以抗议房地产商的欺诈行为。如果你走在北京的马路上,随便就可看到在那个楼上挂着消费者对谎言开战的抗议语。
谎言二、MBA谎言
什么东西只要到了中国就得变形,MBA也是。2002年是中国的MBA走向自我毁灭的一年。由于这两年MBA学费一路攀伸,从而使那些利欲熏心者开始造假。比如有一家听起来很国际化的所谓培训中心,谁都可以入这所学校。因为入学考试是开卷的,毕业也不需要写毕业论文,只要你交上一万美金就一切OK了。包你在一年里拿到一张金光闪闪的MBA文凭。
谎言三、处女谎言
或许是现在处女太少,于是有些人就利用目前很多人为了某种需要而“求处心切”的心理,干起了人造“处女膜”的勾当。一颗像感冒药一样的东西,300元一颗,并声称吃下去后你就可以变成处女了,不管你是18的少女,还是60岁的老娘们,都管用。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大夫说,那种所谓的人造“处女膜”,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很简单,并能产生简单化学变化的药品,类似于各种外用泡腾片,根本不值几个钱。
谎言四、真情谎言
每到逢年过节,商家就会各种各样的打折招牌。什么买100送60、什么“真情回报,买一送一”、什么“寒冷冬日送温暖,全场6折”等等。然而据一位经济学博士指出:假设以消费者购买100元以上物品获得60元“回馈(卷)起算,你买来买去最终的折扣不会超过70%。所以说买的永远不如卖得精。
谎言五、健康谎言
2002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等待一种所谓“滴血验癌”的应试。然而一度曾让不少人兴奋不已的所谓“滴血验癌”,据东南大学的陆祖宏教授说,其实这种技术预计再过10以后才会被人类熟练掌握。所以社会上盛行的所谓“一滴血可验几十种癌”的说法均不可信。另外,类似的谎言还很多,比如商店里坐着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告诉你,你掏点钱我就可以用这个仪器帮你测病,于是山东就在一个给老人送健康活动中,所有的被测的老人都成了“糖尿病”患者。
谎言六、成功谎言
如今只要你走进新华书店,就可以看到各种有关成功的书。其实这中间有很多是那些“枪手”们制造出来的。这些人本无任何成功经营,却靠着从互联网上扒取下来的大量资料,拼凑拼凑,一星期成功地完成一本关于成功的书。封面上,一个潇洒的老外风度翩翩……
谎言七、美丽谎言
2002年,随着电视上“韩流”袭击,所谓“要想美先变鬼”的理念开始流行大陆。于是,大量求美心切的少男少女们走进美容院寻求“美丽庇护”。一位12岁的少女打算割“全智贤”眼皮;一个18岁的女学生则要求大夫把自己“整”成金喜善。于是,为了美容,历时两年忍痛打断颌骨在所不惜;又于是,为美齿不成反毁9颗健康牙,好端端的一个姑娘为追求身高下狠招,先断腿再插钢针……这就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幕幕“美丽谎言”。
谎言八、避孕套谎言
曾有媒体纷纷报道,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艾兹病的新型避孕套已被研制出来,名谓“液体避孕套”。它不仅能快速杀伤人体精子,达到避孕目的,而且还能快速杀死艾兹病毒以及各种性病病毒。然而没让那些人高兴几天,一些政府官员及艾兹病防治专家便出来证实:液体避孕套不能防爱滋病。
谎言九、专家推荐谎言
2002年,不管是在电视还是在报纸广告上;打着专家和权威机构的招牌来为产品做广告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个别科学家借中国生化学会的名义与某保健品厂家进行商业炒作,致使国家一级学会被指作伪证。于是,中国科学院不得不在2002出台了院士道德自律十戒,以有效遏制“专家推荐谎言”的继续泛滥。
谎言十、招生谎言
有一家公司在报纸上竟然这样写着:“只要交给我们公司2。16万元钱,就包你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你高考落榜甚至分数低于300分也没关系。”这样的谎言居然能够在报纸上如此刊登,真让人怀疑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让人相信的。
注:以上“2002十大谎言”是我从2003年2月出版的《文萃》杂志上摘录的,并在内容和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
教唆孩子说谎的学校
看来,谎言已经是铺天盖地了,我们似乎无处可逃。人都已经像蜘蛛一样被编织在一张张谎言的大网中。从吃的到到住的;从学习的到健康的;从心灵的到权威的,一切真实似乎已经被颠覆。我们不知道在何处才能找到真实,我们不知道在哪个空间里我们还有把诚实来真诚品尝一次的机会。即便是在三亚那阳光明媚的海滩上,我们依然逃脱不了谎言的追击:当你听到“活虾五元钱一斤”而欲饱餐一顿的时候,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如果你想兑现那“活虾五元钱一斤”的谎言,那么你首先就得点上几百元一斤的鱼,否则你就滚蛋!
我的视力在被猥亵中失明
我的听力在被摧残中沉默
我的感觉在被强暴中泯灭
我的情感在被侮辱中哭泣
我的理性在被颠覆中颤抖
我的信念在被扭曲中变形
我的人生在被劫持中坠落
我的未来在被欺骗中毁灭
……………作者当下的心情
“阳光下的罪恶”,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今天,当我们在阳光下一次次被谎言所欺骗时,那么,人类是否还有尊严可言?
让我感到更无法容忍的是:在我的写字台上放着两本书,一本叫《火与冰》,作者是北大一位文学硕士,他叫余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他才25岁。此书是献给北大建校100周年的。老实说,这本书写得不错。尽管我还没有细读,但作者敏锐的思维以及强烈的批判性已经让我为之关注。但,我发现了一件怪事。在这本书的封二上,有这样一段话:“本书出版后,在全国思想文化界引起巨大轰动,荣获多家报刊评“全国十大好书”、“全国十大畅销书”,余杰也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锐作家“之一。”
这事就怪在这儿了:大家知道,一本书肯定是印刷在前,出版在后,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一本书能不能获得读者的好评,也肯定是在出版以后才知道的。就像我在1992年出版的那本《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中国摇滚备忘录》一书,社会对这本书好评如潮是在这本书发行以后才会产生的,这应该是一个常识。后来有一家报纸把这本书评为了“1993年中国十大畅销书”之一,那是在该书出版后一年左右的时候我才看到的。但《火与冰》这本书却不是这样,印在封二上的这段话,就顺序而言,它一定是在这本书的出版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也就是说,在这本书尚未出版之前,那段文字已经印在封二上了。那么,我现在的问题是:连书都还没出版,你怎么就已经知道“本书出版后,在全国思想文化界引起巨大轰动,荣获多家报刊评“全国十大好书”、“全国十大畅销书”,余杰也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锐作家“之一。”了呢?莫非出版商有特异功能?能遥视本书出版后的一切前景?我原本以为,我买的这本书可能是再版的,而这段文字也可能是在再版时加上去的。然而我仔细一看,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4月,而且是第一版。
显而易见,这又是一个谎言。我不知道这本书出版后是不是获得了那些荣誉,即便是,那也是以后的事。至少,那段早就印在封二的话无疑是一个谎言。
如果说,写在《火与冰》这本书封二上的那段文字毕竟是余杰在写完书以后的行为(我相信这不是余杰本人的行为),那么,还有一本书作者却竟然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几次三番地这样写道:
“《我是韩国人》出版以后,很多读者写信或是打来电话……”(131页)
“复习后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有一帮人总想找我的麻烦……导火线是我写得《我是韩国人》……(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