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一字并肩王 >

第7部分

重生之一字并肩王-第7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一字并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后有诗云:私定终生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提名大团圆!”

  “哇!好美哦,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是啊,我的张生在哪呢?”

  “不行,刘经纬,你以后每天都要来王府给我们讲故事,听到没有!”

  此时的情况有点特殊,本来还是针尖对麦芒的四人正围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一个讲的唾沫横飞,三个女的却手托香腮,被这故事完全给吸引进去,端的好笑无比。

  “闹够了没有,闹够了还不回去!”一声威严的话语打破了这气氛,那小姑娘吐了吐舌头带着三人往门外跑去。

  “书生,我叫赵灵儿,明天记得来哦!”

  

  第十二章 粮食危机·解决

  

  信阳王赵衡,在龙腾国素有贤名,在当今皇帝登基前曾为龙腾国征西将军,在皇帝登基后主动辞退一切职务,在宛城当起了逍遥王爷,他这一手不但博得了群臣的好感,皇帝更是对他更是关照有加。

  信阳王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在他的内宅,大大小小的老婆不下七房,但都和睦相处,并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不知刘大人来我府上所为何事?”赵衡让管家给刘经纬重新上了一碗茶,开口问道。

  “王爷明鉴,草民此次前来乃是奉皇命督察赈灾一事。”对于军人,刘经纬知道不能玩文人那套虚的,所以直接开口道。

  对于刘经纬自称草民,赵衡也是暗自点点头,看来这刘经纬还是能摆请自己的位置的,加上他刚来宛城所做的那些事情,这信阳王也是很赞赏。

  “刘大人自去赈灾便是,我赵衡是不管政事的,过多插手怕是不便。”那信阳王笑着对刘经纬说道。

  刘经纬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信阳王处事谨慎,身在他这个位子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也不为过。

  “此次草民前来不为政事,实为王爷的家事而来。”刘经纬道。

  “哦?家事?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说来。”赵衡听完开口大笑,对这刘经纬的说辞很是感兴趣。

  “王爷,此次赈灾,朝廷拨下的赈灾款项经估算,尚短了五日之粮,草民斗胆,前来王府求助。”刘经纬很聪明,并有没有提王府那三成赈灾粮食的问题,来之前他已经打听过了,这赵衡在去年的时候曾经确实将自家粮庄的粮食借给过官府。

  当时经手的就是被刘经纬杀掉的东莱郡守郝仁义,由于是官方借粮,这信阳王也没过多盘问,他也不担心这东莱郡守不还, 所以就直接拨了出去,所以刘经纬过来,腰板也硬不起来,只能智取了。

  “嗯,赈灾乃公事,但你所说私事乃是?”这信阳王一下没转过弯来,朝刘经纬问道。

  “王爷,且附耳过来,我与你仔细说明。”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刘经纬抱着宝剑走出了王府,而王府内,信阳王赵衡则满面红光的找来了王府西席去书房议事。

  宛城县令康有为这两天忙的可算是脚不沾地,因为手中有把柄握在刘经纬手上,虽然刘经纬说保他一命,但有句话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要想减轻刑法,还得用心办事才是。

  根据刘经纬的吩咐,为了解决灾民围城的事宜,他将宛城囤积的大部分粮食都让汝县和庐州的主簿带走了,让两县主簿带着各自县城的灾民直接返乡,接下来让两县按照朝廷下达的救灾八法去实施。

  两县主簿带着陈平派给各自的以前兵丁一大早就返乡了,可这宛城县令却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直接站在衙门口,等着刘经纬去王府借粮。

  远远的,看到刘经纬朝着衙门口走来,这康有道立马迎了上去。

  “刘大人,你,你就一个人回来的?”康有道看看刘经纬,再看看刘经纬身后,似乎没有车队跟随,便问道。

  “然也。”刘经纬说道。

  “那,粮食呢?”康有道问道。

  “现在没有”刘经纬光棍的说道。

  “刘大人,您可想清楚啊,宛城的粮食现在只能支持本县灾民两天的用度了,剩下的十三天怎么办?况且你就那么肯定朝廷能在半个月后发粮食过来?”康有道闻言急道。

  他现在与其说是关心刘经纬秋后算账,还不如说关心自己的前程,毕竟他以前虽然贪赃枉法,但是救灾这可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说不定办得好的话,到时候功过相抵还能保住这头上的乌纱。

  “行了我的县令大人,城外要挖一条护城河,街道需要平整,城墙要重修,而且现在洪水退了,要安排灾民返乡重建,你的事多了,粮食交给我,政务可要你来处理。”刘经纬拍拍康县令的肩膀说道。

  八月初十,晚,宛城醉香楼。

  由于水灾横行,冷清了半月之久的宛城接到突然热闹起来,一辆辆马车从各处的深宅大院中驶出,偶尔在街道上两辆马车碰到一起,马车中的人都会聊两句。

  “哟,吴掌柜,您这是去哪啊?”

  “嗨,别说了,信阳王请客,这不,不得不去,刘当家您呢,可是难得看您出门一次啊?”那吴掌柜拿出一张请柬,虽然嘴上说的毫不在意,但是内心的傲娇却写在了脸上。

  “得,我也是去醉香楼,同去同去。”那刘当家见状也说道。

  与此同时,刘经纬拉着宛城县令也早早的来到了醉香楼坐定,康有道本来不想来,毕竟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做呢,但是刘经纬说让康有道跟着他去拉粮食,这下康有道立马就丢下了手中的工作,屁颠屁颠的跟来了。

  “刘大人,不是来拉粮食么?怎么来醉香楼了?”康有道摸不清门道,问道。

  “县令大人放心,粮食来了!”刘经纬朝着康有道说道,同时伸手指指门外。

  康有道顺着刘经纬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醉香楼门口陆陆续续进来了宛城的各大商贾巨富与本地乡绅,此时康县令明悟了,这刘经纬是准备打他们的主意。

  “刘大人,您是想从这些吝啬鬼身上扒皮么?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要想从他们身上刮到粮食,那我这康字情愿倒过来写。”康有为本来还带着期望,但是看到这些人后他就怂了,毕竟是本地的父母官,这些人是个什么德行他清楚的很。

  “成与不成那就要看我们赵王爷了。”刘经纬淡淡的说道。

  救灾他们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的时候,宛城收到请柬的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刘经纬大约看了下,在座的起码有上百人,看来这宛城的富户还真不少。

  “王爷驾到!”一声大喝传来,说话之人声音尖细,一听就是位太监。

  “王爷千岁!”顿时在座的众人立马下跪行礼,刘经纬也不情愿的跪了下去,他觉得这个时代什么都好,就是这个下跪的理解他有点接受不了。

  那信阳王身着朝服,大马金刀的在太监的指引下坐上了首席,他的军人作风也尽显无余。

  “诸位同仁,小王冒昧叨扰诸位,还请海涵”赵衡坐定后开口说道。

  “愿听王爷教诲!”似乎是排练过一样,厅中众人齐声喊道。

  “本次水灾,波及东莱三县,灾民衣食无靠,本王在这里想请诸位伸出援手,不知诸位有何见教。”赵衡说道。

  这一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还高高兴兴来赴宴的乡绅富户们脸皮一下就夸了下来,纷纷开始交头接耳。

  看到底下的骚动,赵衡也不管,任由他们交头接耳,那康县令见状,也是叹息一声,但看向刘经纬的时候,只见他面色从容,似乎胸有成竹。

  “王爷心怀灾民,当是我等榜样,我刘家愿出粮千斤,银百贯,表表心意。”站出来说话的是刘当家,他心里寻思着,这王爷都开口了,一点不出是不可能的,索性自己就带个头,用他家底来说,这点钱粮还真是表表心意了。

  “哦,对了,有句话忘了说了,这次本王前来,代表的是我赵家,这次募捐,我决定在宛城中央树立一个功德碑,捐的多的名字就在最顶上,同时我赵衡也会让皇上亲自提携功德碑三个字,诸位捐的最多的人也不是没有一点东西可以带回家。”听到这刘当家的话语,赵衡不置可否的说道。

  同时,他也站起身来,走到了早已准备好的桌案前,挥笔疾书,只见“积善之家”四个打字跃然纸上。

  “本王决定,在场诸位谁捐的最多,这幅墨宝也就归谁了。”赵衡清了清嗓子说道,“同时,我府上王妃也将他珍藏的吊坠捐了出来,谁捐出的粮食靠前,谁就能将它带回家。”

  赵衡拍拍手,立马有太监呈上一副吊坠。

  厅中众人听完赵衡的言语,顿时眼中变得炙热起来,皇上亲笔题就的碑文,还有王爷手书的墨宝啊,这可比一个普通人嘴里说的“大善人”要值钱的多,这完全是传家宝啊。

  “王爷,王爷,刚才我说错了,我愿捐出粮万担,银千贯!”又是那刘当家第一个反应过来。

  “呸!刘当家,你那点钱怎么能够为朝廷解忧?王爷,草民愿出粮万担,银万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站出来说话的是个大胖子,身穿一身麻衣,由于没有功名,他可不敢穿的太过奢华,但这胖子大家都认识,他可是宛城首富,陈金鑫,家资丰厚的很。

  他这一说话,果然就没人再敢出来叫板了,眼睁睁的让他拔了头筹。

  “好!陈老板果然当的起积善之家四个大字,我决定,这副字就送给你了!希望你善始善终,多行善积德!”那赵衡见这陈老板如此捧场,也是大手一挥,将那字赏给了陈老板。

  那陈老板欣喜的接过四个大字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正准备道谢的时候又听到赵衡说道。

  “不过,那功德碑的第一人还有第二人估计是给不了你了。”

  那陈掌柜脸上高兴的神色还没收去,又听到信阳王说的这么一通话,他张大的嘴巴似乎吞了一只苍蝇一样,苦涩难堪。

  赵衡见他坐蜡,也不愿再打趣,直接说道,“那功德碑上第一人将是吾皇万岁,第二人乃是我赵衡,当然我也要出粮十万担,银十万贯。那第三人嘛,自然是你陈老板了。”信阳王微微一笑。

  那陈掌柜一听,心里仿佛做过山车一样,毫不顾忌形象的跳了起来,他可是一介商贾啊!区区钱粮就能让自己与陛下王爷的名字刻在一起,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他连忙跪下,谢恩不止,同时又追加了五千担粮食了事。

  可以说,信阳王的言语点爆了全场,顿时气氛又推向了高潮,底下众人谁不想将自己的名字与皇上的名字刻在一起?竞价顿时一浪高过一浪,把那康县令镇的是嘴巴都合不拢,一杯茶在手上端了半晌也没放下去。

  “第三只信鸽了,真是无处不再。”刘经纬也有写意外,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在乎名声,而且那么有钱,突然一声“扑棱棱”的声音将他吸引,他下意识的朝外看去,喃喃说道。

  

  第十三章 民变

  

  “哈哈哈哈,葛阁老,你说,让朕如何奖赏于你?”

  帝都皇城,皇帝御书房内,四位阁老分坐在御案两侧,皇帝看着手中的密报开心不已。

  “皇上,为国举贤是臣子们的义务,皇上不必太过嘉奖。”葛阁老站起来,恭敬的对皇上说道。

  “诶,赏善罚恶,是非分明,有功就要赏嘛。”皇帝很开心,因为他从密报中得知,仅仅宛城一县就捐出粮食一百三十万担粮食,大大缓解了国库压力,如何让皇帝不开心?

  “皇上,臣有异议。”正在皇帝开心的时候,一位老者站了起来说话,他就是当朝太师,历经三朝皇帝而不倒的陈太师,在朝中素有威望。

  皇帝见这位老头开口了,当下收拾了下心情,认真的问道,“不知老太师有何异议?”

  “皇上,身为臣子,理应为皇上化解忧愁,老臣以为,这刘经纬在宛城所做之事,无论怎么封赏都不为过。”那老太师微闭着双眼,颤颤巍巍的说道。

  他这话一出,葛阁老脸色顿时就变了,这老狐狸他太了解了,这话肯定没说完,但看皇帝的神色,却有看不出端倪。

  “皇上,此次赈灾,刘经纬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老臣以为,应该将刘经纬在宛城的表现通告天下,同时将他与信阳王一起筹办赈灾款项的事情好好嘉奖一番,以为楷模,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

  这老狐狸这话一说出口,其余的三位阁老可是脸色大变,包括皇帝在内,这老狐狸的这一番话将整个气氛破坏殆尽。

  “此事稍后再议,朕累了,你们且回去先休息吧。”片刻,皇帝挥了挥手,让几位阁老退下休息。

  “唉,凡事扯上藩王就不好做了啊。”皇帝叹了口气。

  此时的御书房,除了一个随侍的老太监外,并无他人,这老太监是皇帝小时候的伴读书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与皇帝一同走来,对皇帝是忠心耿耿。

  “子詹,此事,你如何看?”

  天家无情,有时候这些随身服侍的老人更能让皇帝感觉到亲情的存在,虽然皇帝嘴上不说,但是对这个老太监还是很看重的。

  “这,老奴不敢回皇上的话。”作为一个优秀的奴才,他自己明白,皇帝对他的看重不是自己的资本,圣眷再浓,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也许是这一点,皇帝对他也是无甚防备。

  “但说无妨,此事让朕也是苦恼。”皇帝挥挥手,直接对他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那刘经纬能懂大体,这个问题他已经考虑过了。”那老奴清清嗓子,继续说道,“皇上,信阳王是您的家人,也是您唯一的弟弟,难道做弟弟的为哥哥解决烦恼,有错么?”

  “哈!对啊!此言大善!”皇帝听完这句话,两眼放光,直接站起来说道,“那就按老太师说的办,我要将此救灾八法通告天下,哈哈哈哈”

  本来那陈太师是不想刘经纬出风头的,他出风头等于是葛阁老出风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