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 >

第625部分

逐鼎-第625部分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其中,赵询也更改了一项制度。那就是允许罪犯家属上告,乃至最高直接告入赵王府。没错,这就是所为的告御状。
在这个时代,有着秋后处斩的惯例。起源与周朝,古人认为,夏春两季万木葱茏,正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除非特殊情况;不便对判死刑的人犯行刑,因此创造了“秋冬行刑”制度,也就是把判死刑的人留到立秋以后冬至之前一起执行。
而在汉武帝之际,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略,以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理论成了当时政治和司法活动的指导思想。董仲舒有一套“天人感应论”,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反天意,会招致灾祸,受到上天惩罚。“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典籍,成为一项法令而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然,这个制度的目的则是要封建统治者,借天意之名,行杀伐之实,以用来表示自己作为,符合天道,刑是天命所定,不得违抗,让老百姓俯首贴耳地任其宰割,使其统治得以巩固。
这些都是我国封建法律对秋冬行刑制度所作出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统治者往往是自己践踏他们的法制。一旦形势处于紧急状态或危及其根本利益的重大案件,统治阶级就不顾一切,而以“斩立决”、“决不待时”加以出斩。
对于谋逆之罪,赵询自然不会认为不该当即处死。但是,现在,不少被冤判死罪者,往往都会无处申冤而被枉杀。
于是乎,赵询下令,凡是死罪,无论何罪,都要上报监察司,给于回复才能处斩。其中,叛乱、逆反等不赦之罪,获准之后可当即出斩。其余罪责而判死刑者,需等待第二年秋后,方可斩杀。
这一年的时间,则是给于有冤情之人,得以申冤的机会和时间。赵询严令,各地官府不得阻碍罪犯家属上告。而对于判案官员而言,只要不是故意冤判、错判、假判,事后不会追究直属责任。当然,出现冤假错案,还是会影响其功绩的。
最后,赵询召集所有高级官员,商议立国。这也是赵军全体官员的要求。自此当初赵军成为天下三大诸侯之时,就有人上书建议立国,与大燕分开。在宣武帝死后,这种呼声更大。
因为赵军的新政对百姓的影响,各地百姓也纷纷上万言书,建议赵询立国,断绝与大燕的关系。因为,他们希望赵军的新政能永久的持续下去。
在雍军解体,西征西域诸国并取得胜利,兖州军也并入赵军之后,各地官员纷纷建言,立下新的国度。
在最开始之时,赵询并不想如此,成为天下人的靶子。毕竟,那时候不少读书人并不认同自己。但赵军先后击败契丹人、靺鞨人、突厥人,向北扩出三州之地后,已经获得了不少读书人的支持。在宣武帝死后,更是上升至顶峰。在拿下西域北部诸国之后,对于这些诸国国君的安顿,也需要一个大义名分。
在和政务司诸官商议之后,赵询还是决定另立一国。当然,这也与赵军各司的整顿,定下基础。随着赵军的发展,赵询发现,赵军各司衙门,有些职权开始不适应赵军现在的情况了。




第760章 立国1
昌平四年,年初,幽州城开始热闹起来。
赵地各州官员,各地镇军、禁卫军的镇军将军,都齐聚幽州城。
成为赵军藩属的室韦部落、突厥部落都派出使者前至幽州城。被赵军击败的西域诸国国王,也早随赵询一起回到幽州城。
一月八日,赵询顺应赵地万民呼应,百官谏言,祭告天地,立国,国号赵,自称赵王。赵询没有直接称帝,依旧是赵王。但是,现在的这个赵王并非昔日大燕分封的王爵,而是诸侯王,一国之君。各地官员,承接新王,藩属使者,也纷纷向大赵表示臣服,献上朝贺礼物。
虽然称帝一步到位,更显不凡,但称帝虽然有称帝的好处,也有不足之处。赵询决定,在未解决南方诸侯之前,还是以王称。虽然没有直接称帝,但一个帝国应有的机构,都一一开始组建。
大赵承燕制,文武官员均可授勋官,共有十五级。按照规定,勋官可以与相应品级的公卿大臣处于同等地位。但实际上由于授勋过多,动以万计。因此无职事的勋官实际地位往往在胥吏之下,仅仅成为一种授予的官员荣誉称号。
大赵国,是以赵王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赵王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赵王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
在赵王之下,暂时有三省、两院、九部,六寺,再加上各司等职官体系组成新王朝统治秩序。其中。其核心是则是大楚国和大燕国的三省六部制度。
自大楚国起始,中央王朝都是三省六部制,且发展的相当完备。其组织较完备,分工较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在另一个时代,这些一直沿续到清代,基本上没有改变。
大燕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则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新王朝则以三省六部制为基础,采用类似的设置,并以此做出部分修改没,但是在大体之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事实上,这套制度的运作方式,是成熟而有效的,是集中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在这里,和记忆之中的隋唐相似。大楚和大燕基本相同,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都是帝国最有权力的中央机构。而尚书省则管理政务,统辖六部。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而在其后的大楚形成完备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分工各不相同,分别是,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大赵沿用前朝旧制,三省依旧是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其中,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令。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令负担。
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郎。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尚书郎,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而在大赵,为了限制尚书令,为了不使文官对军事的胡乱指挥,也为了对军队将领的限制,又设立都察院和枢密院。
其中,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原本,大燕是没有都察院的官署的,但赵询则以明清监察制度更改而来,兵提高地位,与三省并立,查察天下。赵询很清楚,监察机构,对一个王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都察院是大赵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在各个州府,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如果说暗影司和鹰眼司是秘密监察机构,那这都察院,就是明面上的监察机构。一暗一明,遥相呼应。
而枢密院,则是赵询参考记忆之中,宋朝兴起的枢密院而设置。其主要掌管军政,与六部之中的兵部相互牵制。
枢密院,这个时代没有,但是,在记忆之中,起源于中唐,经发展,鼎盛于五代,宋代时虽机构渐趋于完备而庞大。历经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长官称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
在大赵,枢密院主官为枢密使,一人。枢密副使五人,枢密郎中多人。其下属兵籍司、考功司、统计司、参谋司、荣军司等十余个有司衙门。其中多个衙门与兵部相互制约,而枢密院无调兵权和练兵权。但其规划军队驻防,边关防务等军务要事然事关战事,枢密院做统筹决策,兵派出参赞军师。其主要官员,有武将担任。凡入枢密院者,不得续任诸军将领。此外,其有直接向大赵国君奏请军务诸事,尤其在战事,枢密院更是主导战局变化。
尚书省主官分左右尚书令,主管政务,统帅九部。而八部除了原本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之外,还加上了商部、农业水利部和教育部。
六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和内侍司。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麾下监察司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隶属于礼部;太仆寺管理马匹,隶属于兵部;光禄寺负责寿宴、进贡等,隶属于礼部;鸿胪寺负责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吉凶仪礼。内侍司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女官。
其中,中书省、门下省,一个起草诏书,一个负责封还诏书。但其中,中书省权利极大。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
因为其职权过于特殊,赵询定下种种限制。中书令一人,中书侍郎五人,且轮流值令。换句话说,中书令是一个不限定职位,五个中书侍郎轮流担任,旬月一轮回。其中,首任中书舍人杨望真。
此外,中书省又置中书舍人八人,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丹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经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令,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而轮值的中书令要在起草的诏令之上署名,以作备案。在其下,还有各级官员不等,统筹中书省诸事。
而门下省的侍中,则干的却是得罪人的事情。它有权力将皇帝的旨意,都封还。因此。这个给人难堪,不仅仅是指文武百官,还包括皇帝在内。因为它有权力,将皇帝的旨意退回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皇帝的监督,比皇帝的权力还要大。当然了,也只是在某种意义上如此说。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实在不多。最起码,在大楚和大燕两朝之中,做到这点者,甚少,还都是在立国初期。
更有甚者,因为他们封斥所有官员的奏请,再加上对皇帝诏令的封还,不少侍中都被人诬陷,而又遭遇皇帝的不满,惨遭横祸……毕竟,没有哪一个皇帝喜欢有人拒绝自己,对自己下达的圣旨加以封还。
所以,门下侍中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而一般的官员,也不愿意出任这个得罪人的位置。门下侍中两人,又有起居郎两人,掌录天子法度。天子御正殿,则起居郎居喜,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诏命,起居郎俯鞋以听,退而书之,每季终了时交给史官,以备记录。
此外,门下省还没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典仪十人,从九品下。掌赞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城门郎4人,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开关之节。符宝郎从,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家之符节,大朝会,则奉宝进于御座,天子行幸,则奉宝随从。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旌以颗赏,节以颌杀。
在这其中,中书省与门下省还各有补阙拾遗,它们均分左、右置,“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左右补阙,从七品上,左右拾遗。从八品上,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则上封,大则廷诤。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弊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谏官有直接向皇帝提意见的机会,所以。官品虽低,也颇为时人所重。从理论上说,谏官的本职,就是建言讽谏。即使言辞激烈,也无可责难。
故而,赵询在大赵律法中有言,门下侍中和左右补阙、拾遗以及都察院的都察御史都不因言而获罪。赵询不指望门下侍中能封还皇帝诏令,也不指望自己的后代能允许有人拒绝执行自己的诏令。但起码不能因为这些职位危险的缘故,将敢于谏言之人,都因此而获罪,致使小人当道。
其实,对于赵询而言,能因为给事中能够封还皇帝的旨意,对皇帝的权力进一步约束。对于赵询来说,这或许不算是什么好事。在朝中,还有人能够给自己添麻烦,甚至是将自己的旨意原封不动的退回来。但是对帝国来说,却是好事。故而,首任左右侍中只有一人当任,左侍中苏允。此也是苏允自己向赵询建议的,其其他的能力或许不强,但直言进谏,他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其女儿为赵王侧妃,自然不会因此获罪。
尚书省,正二品。从中书门下发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诸州计奏达京师,以事大小多少为之节。凡符、移、关、胺(按:皆公文名)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决者,皆上尚书省。这说明尚书省的权位相当重要。
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