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还楚留香-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进入了朱元璋的大明时代。随即徐达平定山西,次年收复陕西。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汤和、傅友德南北夹击四川的夏政权明玉珍,于七月平定四川。朱元璋几次招降云南未得,于洪武十四年(1381)派傅友德、蓝玉、沐英征讨,亲自制定进军路线。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留沐英世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洪武二十年(1387),他派傅友德、蓝玉击败纳哈出,逐步统一了东北。至此,朱元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成功秘诀。从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到他在金陵称帝,用了17年的时间。在当时所处的年代,群雄竞起,逐鹿中原,先后出现了天完、龙凤、大周、大汉、夏、吴等诸多政权,然而却是后起的朱元璋完成了一统帝业。是什么因素让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实现了天壤之别的巨大飞跃?
首先,这要归功于朱元璋卓越的个人能力和坚毅果决的性格魅力。幼年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云游僧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他投奔郭子兴没有太祖像
多久,因为英勇机敏,就被提升为九夫长,并被郭子兴赏识,将养女马氏嫁给他,由此在义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当彭大、赵君用失利逃到濠州,鸠占鹊巢,矛盾加剧,郭子兴被赵君用囚禁时,郭子兴的部将,甚至他的儿子都躲匿起来,没有人敢站出来救郭子兴。正是朱元璋从前线赶回来,利用彭大和赵君用之间的矛盾,夜访彭大,陈说利害关系,劝说彭大出兵,才将郭子兴解救出来,当时他参军刚刚六个月。这种临危不乱、果敢机智的素质,是他超出常人的地方,也是他终成大业的重要原因。后来,不断壮大的朱元璋引起了郭子兴的猜忌,逐渐被排挤,有时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不过,这对于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朱元璋不算什么,他在忍耐中等待机会。不久,在强大敌人的压迫下,郭子兴不得不请朱元璋帮助他谋划统筹。在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掌握了这支队伍。短短3年间,朱元璋就从普通一兵摇身一变成为拥兵10万的大元帅。
朱元璋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虚心好学,喜欢结纳儒士。他先后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他还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分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通过与儒士的交往讨论,朱元璋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眼界更加开阔,对他最终夺得江山有很大的帮助。朱元璋勤奋好学,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书学习。这个习惯在立国后也没有改变,特意命人在奉天门建文渊阁,收藏经史子集,设置若干名大学士,自己经常抽空去那里,〃命诸儒进经史,躬自批阅,终日忘倦〃。他特别喜南京李文忠墓欢读史书,尤其留意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时常引以为戒。经过多年的自学,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太祖高皇帝在军中喜阅经史,操笔成文,雄浑如玄化自然〃。朱元璋对此也颇为自诩,〃我起草野,未尝师授,然读书成文,涣然理顺,岂非天生耶?〃天生恐怕未必,不过与他的后天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读《尚书》时,他发现各家注释不同,特意命宿儒订正,著有《御注洪范》,这可以算作是他的学术成果。
其次,朱元璋善于网罗人才,在他身边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为他夺得江山立有赫赫功勋。他手下的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人都是他的同乡,对他忠心耿耿,出生入死。朱元璋注重〃文武相资〃,认为开创帝业好似构筑大厦,武臣似〃斧斤〃,剪伐砍削;文臣如〃黝垩(yǒuè)〃,藻绘粉饰,二者偏废则难以有成。因此,他很重视招揽儒士,听取他们的建议。正是在陶安、冯胜的建议下,朱元璋攻取金陵,东征西讨,成就帝王之业。攻取徽州后,他亲自上门拜访朱升,得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坚决加以执行,因此能够在群雄先后称帝时韬光养晦,保全实力,逐步发展壮大。
还有,朱元璋的夫人马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脚马皇后,是他完成帝业的坚强后盾和贤内助。马皇后是安徽宿县人,她的父亲和郭子兴友善,临死前将她托付给郭子兴,收为义女,郭子兴将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后来郭子兴听信谗言,猜忌朱元璋,将他关押起来,恰巧当年收成不好,朱元璋时常挨饿。为此马氏曾偷偷将滚热的烧饼藏在衣服内给他送去,结果烫伤了皮肉,可谓是患难夫妻见真情。她在二人中间调和,终使嫌隙得释。连年激战之时,马氏带领将士的妻子制军鞋战袍,鼓舞士气。当陈友谅率军猛扑而来的时候,她又将后宫的财物捐献出来,奖赏前方作战的将士。朱元璋后来杀戮渐重,无人敢劝,马皇后时而劝谏,因此很多人得以保全。有人传言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想要杀父,朱元璋要杀掉他。马皇后劝说道:〃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这样朱元璋才没有下旨,后来经过调查,果然是冤枉。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病重,自知难以治愈,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担心朱元璋迁怒于医生,竟然执意不许太医治疗。当月,马皇后就去世了,年仅51岁。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去世,非常悲痛,久久不能释怀,从此再也没有立后。朱元璋的晚年生活十分孤寂,脾气很大,盛怒之下再也无人敢劝。假设马皇后能多陪伴他一段时间,朱元璋也许就不会杀戮过重。
大权独揽: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
朱元璋起自布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使他比较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正是由于权威下移,君主为臣下所蒙蔽,不了解民情,政策也得不到坚决贯彻。朱元璋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政治体制,确保不会出现主荒臣专的局面。
改革政治体制。在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政的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权的大小略有不同。明朝初年,也基本沿用汉唐旧制,直接承太祖像袭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定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他首先从地方机构改革着手。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洪武刻本《皇明祖训》,向中央负责。全国分为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增设云南布政使司。
而朱元璋更为关心的是中央机构的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他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朱元璋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同时将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属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调兵,就如同咱们现在所说的“有名无实”一般。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三) '本章字数:3035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14 10:00:00。0'
朱元璋进行上述变革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君权,主要手法是分化、弱化大臣之权,他对地方行省、中书省和大都督所作的一系列变革莫不如是。朱元璋罢丞相,是对一千多年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将全国政务奏请皇帝裁决,实际上是皇帝兼行相权。皇帝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政务,据说朱元璋每天要看200多份奏章,处理400多件政事,相当辛苦。由此,专制主义皇权到了朱元璋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他也成为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不过,如此高度集中的皇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明代中后期皇帝为所欲为,极度腐朽,甚至数十年不上朝。
设立特务组织。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开始时,他派遣一些检校、佥事明骑马武士俑等人暗中侦查大臣的举动,也没有逮捕和审讯的权力。当时最著名的特务是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说,专门刺探别人的阴事,〃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 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营私舞弊、结党乱政。事无巨细,家长里短,都被朱元璋探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可以看出当时的恐怖情景。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罢朝回家做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告诉他昨天诗作得不错,只是并没有〃嫌〃他迟,不如改成〃忧〃字更好些。钱宰听后大惊失色,吓得直磕头谢罪。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所以大臣们都提心吊胆,就连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也人人自危。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为了加强监视,特别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成为他实行特务政治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缇(tí)骑〃。明初〃缇骑〃只有数百人,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成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很大。锦衣卫职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太祖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所断治,所诛杀为多〃。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为明代后来的皇帝做了一个恶劣的开端。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成化十三年(1477),宪宗设西厂,由汪直统领。正德初年,权阉刘瑾奏设内行厂,自领之,职权更广,虽锦衣卫、东厂、西厂亦在侦缉范围之内。正德五年(1510),随刘瑾被诛而内行厂废止。终明一朝,西厂、内行厂存在时间不长,而锦衣卫、东厂则存至明亡。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有多少忠臣惨死其中。
朱元璋所进行的这些制度更张,尽管后世或臧或否,评价不一,但基本实现了他的初衷,也算称心如意。只是有一件事,却困扰了他近30年,迟迟无法解决。
陷入定都困扰。朱元璋登基称帝前后,对于国都的确定几经周折。最初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后,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然而这里土地贫瘠,民生艰苦,而且接近元朝的军事力量,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壮大。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成就不世之伟业,必须另择一个既有经济保障又地形险要的根据地,这样金陵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金陵,北有长江天堑,为形胜之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都曾以此为都城。冯国用首先向明南京城墙朱元璋建议攻取金陵,〃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陶安也建议先取金陵,据形势以临四方。叶兑也上书请求定都金陵,然后就可以拓地江广,进军两淮,北征蒙古,退军又可以据长江以自守。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听取谋士的意见,攻取金陵,改称应天府,修建宫殿,以此为争夺霸业的基础。此后十余年间,朱元璋南征北战、四出征讨,将江南群雄依次消灭。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在即位诏书中称应天为京师。
然而朱元璋只是暂时肯定了应天作为京师的地位,并没有正式确立国都。作为自己成就霸业的地方,朱元璋为何不肯确立应天为国都呢?首先,朱元璋觉得以应天为国都的历朝都是气数不久,似乎不太吉利。其次,有些大臣认为〃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明南京聚宝门藏兵洞
而且应天偏处江左,在位置上作为国都不是十分理想。三月,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许多人建言定都汴梁。朱元璋很重视,于四月亲自前去实地考察。他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是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论形势不如应天。八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朱元璋既然对汴梁不甚满意,为何又要定为北京呢?原来他考虑到汴梁是宋朝的旧都,北上征讨元朝时可以唤起北方民众的民族情感,有很大的号召力;而且当时西北未定,需要将汴梁作为运送粮草和补充兵力的基地。
虽然确定了应天、汴梁的两京制度,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修建汴梁的打算,他还在寻找更加合适的地方。洪武二年(1369)八月,平定陕西。在这种情况下,定都之议再起。九月,朱元璋召集大臣商议国都之地。大臣各抒己见,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应天、汴梁、北平等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都;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朱元璋在分析各地利弊之后,提出了以临濠为中都的想法,〃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力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