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神志新传 >

第114部分

神志新传-第114部分

小说: 神志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太爷将刘海所得财物的经过又细细盘问了一遍,见刘海所言与传闻之说一般无二,县太爷一时之间也难辨出个真伪来。于是县太爷命人让刘海在供状上画了押,关入牢房再议。
  县太爷退了堂,来到书房,他将案卷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他边看边摇头。县太爷心里直琢磨,他心说:如果这刘海是个成人,一通鞭杖必能问出个强盗之罪。可如今他毕竟只是个孩子,若说他有明抢暗盗之为,这未免太过牵强;若是以案卷之书结案,也有些过于荒诞。县太爷取过文房之具,铺好了纸,提着笔,一时之间左右两难起来。他偶然间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四个大字:“为官慎断”,这幅字乃是自己上任之时蒙恩师所赐。他忽然想了起来,自己的恩师如今正在府衙做监案官,虽说只是个文侍之职,但对于这件案子,恩师一定会想办法为自己推托。
  县太爷想到这,提起笔唰唰唰,写了个呈子,上报府台大人。又另行一文,他给自己的恩师写了几行诗,诗云:
  刘海戏蟾得金元
  浪语绯说辨两难
  若是为非成豪客
  至今无案问由原
  话说第二天一早,县太爷派了两个官差,将案卷赃物封好交给官差上呈府台大人,又嘱咐另将诗书暗传给恩师。
  官差领命,带了六个衙役随行护送,将刘海打入木笼囚车,解往省府衙门。
  再说这省衙的都府大人是个刚上任的新官,他见了刘海的案子也不知如何受理,正在挠头之际,这时监案官上前说道:“属下为官多年,亦从未见过如此足赤的黄金,故下官推断,这些元宝必是皇宫之物。府台大人何不将此案移往京都,交由刑部查问,方能问得明白。”
  府台大人闻听立刻转忧为喜,马上在案卷上盖了个戳子,等都不等,立即派人往京城押送。
  木笼囚车赶了几天的路,来到京城已是黄昏时分。刑部大人吕翱只看了看呈案文书,便命人先将刘海押入大牢,留作明天再审。
  刘海被这些官差们一折腾,日日提心吊胆。如今他来到京都刑部大牢,预感到自己凶多吉少。夜里,刘海思前想后,又委屈地哭了起来。
  刘海哭着哭着忽觉眼前一亮,只见牢房的墙壁上透过一团耀眼的光亮来。刘海揉了揉眼睛,再注目一看,眼见得一座金灿灿的莲台穿墙而入。刘海一惊,吓得紧紧地缩在墙角。
  这时,只见莲台之中华光一闪,现出一个慈眉善目的仙姑出来。
  这仙姑端坐在莲台之上向刘海低声温语道:“刘海,你不要害怕,我是观世音菩萨,特来度你出难!”
  刘海一听,立刻上前几步,跪在莲台前大声呼道:“观音菩萨快救我出去,不然明天命不可活!”
  观音菩萨伸出食指,她嘘了声说道:“刘海切莫高声,勿要惊动了狱中的看守。你到了京都,尚有十年的官运,此乃福祸相循,不可错过!”
  刘海连磕了两个头说道:“小的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求保全性命,心愿足矣!”
  观音菩萨摇了摇头说道:“苍天欲授大任于你,若非有此一难,安能成正果?你且伸出食指,我传你点金之法,日后你可将此术示予秦始皇,他必然封官给你。此点金之法有三字真言,你当谨记!”
  观音菩萨说着话,在刘海伸出的食指上点了一下,然后又将三字真言传了三遍,最后嘱咐道:“记住,三字真言只有三次点金的机会,若过了三次,便不再灵验。你要仔细把握,不到危难之时,不可擅用!”
  观音菩萨说罢,双手一合,驱动莲台穿墙而去……
  到了第二天,刑部大人吕翱升堂问案。他先将案卷看了一遍,然后命道:“来呀,将刘海拿上堂来重打五十大板!”
  几个捕快将刘海提上堂来,望地一摁。
  刘海心知不好,忙向上大声呼道:“大人饶命,小的有实情容禀!”
  吕翱用手一指刘海说道“若有实情,速速讲来,本大人没工夫听你说笑话!”
  刘海疾声道:“小的戏金蟾之事,皆为掩人耳目,实则是小的身怀点石成金之术,请大人见谅!”
  吕翱一听,心说:这话虽说是有些玄虚,但尚可查实。于是,他摆了摆手,让刘海起来,然后说道:“刘海,你言说你有点石成金之术,今天本大人必要一见虚实。若再敢以戏言捉弄本官,本官便当堂将你碎尸万段!”
  刘海毫无惧色,他一抱夹说道:“小的此术,承蒙仙灵传授,岂能随便示人?除非见了当今万岁,小的方敢出手!”
  吕翱闻得刘海此言,心想:这娃儿口气不小!八成是不虚,不然的话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于是,吕翱点了点头说道:“好,本官明天一早便带你面见皇上,到时候是祸是福,全凭你自己的造化了!”
  说罢,吕翱收了文案,命人将刘海送入大牢严加看管。
  再说次日凌晨,吕翱带着刘海,同乘一顶大轿,够奔金銮宝殿。
  秦始皇坐殿早朝,众文武山呼万岁之后,吕翱立即出班启奏,并将刘海的文案呈上。
  秦始皇打开文案看了一遍,立刻勃然大怒,他将文案往下一摔骂道:“混账!此等讹传之事,也敢呈案上奏,是戏我天朝威武耳!此卷何人传呈?”
  满朝文武见秦始皇大发龙威,皆俯首不敢应声。
  这时,吕翱跪地说道“臣不敢以戏言冒犯龙威,现刘海言说自己有点石成金之异能,皇上不妨当堂一试!”
  秦始皇闻听,一挥手说道:“宣!”
  不多时,刘海被镇殿武士押着,一步一步移上殿来。
  秦始皇看了一眼刘海,见只是个乳臭味干的毛孩子,顺手将龙案上的铜铸飞龙笔架望下一扔说道:“刘海,你若能点此为金,本王可留你在朝中做御财之官。如若不能,本王视你欺君,诛你全家!”
  刘海也不吭声,他爬了几步,从地上拾起飞龙笔架,放在手上轻轻一点,这笔架立刻光耀灿烂起来。
  这时,有侍者走过来,从刘海手中夺过笔架,转呈给秦始皇。
  秦始皇接在手中掂了掂,又翻过来倒过去看了一遍,然后交给侍从说道:“将此物传给众爱卿验看!”
  侍从手捧着笔架走到殿下,给文武大臣们逐一看了一遍。
  文武大臣们看过之后,皆异口同声,赞飞龙笔架乃足金足赤。
  秦始皇大喜道:“自我征六国以来,国实仓足,今又有神童临朝,天助我也!”
  之后,秦始皇又向刘海说道:“刘海,本王封你为御财之官,留在宫中为用。”
  刘海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小的不欲在朝为官,只望送我回乡为民!”
  刑部大臣吕翱上前一拉刘海说道:“万岁开了金口,若有不尊,那可是杀头的罪,还不快谢恩?”
  刘海闻听只得叩首道:“小的谢皇上恩典!”
  ……
  过了几天,秦始皇在后宫御花园召见刘海,对刘海说道:“本王皇宫之北有座紫金山,徒有其名,望御财之臣出神指将此山点为真金,如何?”
  刘海跪叩道:“臣得此异术之时,仙人曾再三告诫,若非危难之时,神指不可妄用。故望皇上且休此念,臣万死亦不敢!”
  秦始皇双眉一横,他左手紧握剑鞘,心说:我秦始皇焚书坑儒,杀过多少异士?而今欲取你首级,亦不费吹灰之力!转念一想:这个刘海尚有用途,若日后有急难之处,他若再不肯出手,必取他性命!
  秦始皇想到这,摆了摆手说道:“你且去罢!”
  说完,秦始皇忍了忍心中怒气,转回宫去……
  一转眼几年过去。这一天秦始皇正在临朝问政,有外阜大臣上殿奏道:“今河南有省府急报:商凌、合谷两地干旱严重,绝谷无收,百姓无粮糊口,易子而食,恳请天朝拨粮赈灾!”
  外阜大臣话音刚落,工部大臣又出班奏道:“今长城已兴工过半,秦关之要冲山势险峻,尚缺少青壮民工搬运石料,望吾皇增发粮饷,以济工程之需。”
  秦始皇闻听心中暗想:如今本王的陵寝已经耗费国库大半的金银,若再征粮赈灾,则长城要塞恐迫将停工。这内外若想兼顾,则难免捉襟见肘……
  秦始皇正在凝眉思忖。这时,就见刘海出班说道:“商、合两地百姓有饥寒之困,臣愿以点金之术,助吾皇征粮赈灾!”
  秦始皇向下一看,心中大喜,忙向刘海问道:“刘御财,你如何助本王赈灾啊?”
  刘海向前一步说道:“臣请吾皇速命人推十车河石上殿,臣欲点河石为金,助吾皇赈灾!”
  秦始皇一听狂喜不已,马上传旨,命速征十车河石上殿。
  过了半个多时辰的光景,就听殿外有人高喝:“内务使征十车河石上殿!”
  话音刚落,就听得一阵“依依呀呀”的声音,只见两个民工共拥着一辆推车,连拉带推,这满满的一车河石,压得车轴吱呀直响。不一会,十车河石已整整齐齐摆在大殿中央。
  这时,就见刘海向上行了个礼,然后回身将袍袖一挽,现出右手,他伸食指向石车一点,顿时,大殿之上金光一片,晃得人头晕目眩。
  秦始皇一拍龙案惊喜道:“速呈上来见!”
  侍从急忙跑到殿中央,在这十车金石内各取了一块,放到龙案上。
  秦始皇挨个拿起来看了看,大喜过望,冲刘海说道:“刘御财点金有功,本王赏贤用能!赏贤……”
  秦始皇说到这无语了,怎么呢?秦始皇一想:人家有点金之手,我赏他什么人家都不稀罕!所以他在那赏贤、赏贤,赏了半天不知道赏人家什么好。
  后来他干脆改口说道:“本王赏你个贤王做做,你看如何?”
  各位:您别看秦始皇暴政天下,金口一开,说一不二。可他高兴起来,给人封赏,还总喜欢征求一下人家的意见。
  刘海见问,顺口说道:“臣不堪担当贤王之职,但愿做个闲官!”
  秦始皇也没多想,他一听贤王、闲官反正差不多,于是便吐出一个字:“准!”
  从此,刘海做了闲官,也不用日日朝拜,没事就城里城外的到处闲逛。
  一晃又过去了多年,这时的刘海已经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了。
  这一日,刘海听说龙凤山的秋景不错,于是他特地专程来到龙凤山,去领略秋叶红枫的韵味。
  刘海在山中观光望景,见落叶遗红,飘零若花,他拾起一片枯卷的红叶,感叹道:
  无根花,无根花
  飘飘洒洒漫飞华
  垂帘何曾傲枝头
  离落不再把枝压
  无根花,无根花
  天涯处处是你家
  春风点染垂髫时
  好想说声你留下
  那位问了:刘海啥时候学的这两下子?其实这也叫近朱者赤!刘海在宫中文臣墨客见过不少,耳濡目染,自然也学得了不少文采。
  话说刘海正面对着一片红叶感觉伤情,忽见一个十多岁的男娃背着重重的一大捆干柴吃力地向自己走来。刘海拦住问道:“娃儿,山中的干柴取之不尽,为何如此贪多?当心积重难返啊!”
  这柴郎放下干柴,擦了一把汗说道:“只因家中父母双双染病在床,急需用钱治病,我整日负薪,就是为了给父母换一副药钱!”
  刘海一听,深为这娃儿的一片孝心感动。他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食指一点,交给柴郎说道:“你不必再负薪劳苦,这块金石快拿回去给你父母治病!”
  柴郎接过金石,看也不看就往刘海怀中一扔,以一种生硬的口气说道:“你这是可怜我吗?就像这样的石头,满山尽是,又怎能换钱治病?小弟有家难在身,希望哥哥不要闲戏于我!”
  这柴郎说罢,脸上流出两行泪来。
  刘海拿着金石,在手中掂了掂,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低头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金石,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刘海心中纳闷:难道我的点金之术不灵?或许是超过了三次之限?没有啊!
  这是怎么回事?若问这其中有何缘故,咱们下回再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举仁善圣手度财神
  上一回说到:刘海拿着金石在手里掂了掂,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低头再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金石?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刘海心中纳闷,心说:我的点金之术怎么不灵了?转念一想:这点金之术可是非同小可,常人常事大概是擅用不得!
  想到这,刘海对柴郎说道:“既是这位小弟有困苦之处,我愿意负薪,助你一臂之力!”
  柴郎头一歪说道:“这位大哥若是真心相助,我只求在大哥身上索求一物,不知大哥肯不肯应?”
  刘海一笑说道:“我今日在此闲游,身上并未无资财,不知小弟欲索何物?”
  柴郎站在干柴上,伸手抓过刘海的右手食指说道:“我只求大哥的这只手指!”
  刘海忙将手缩回了,他一脸正色地说道:“十指连心,受之于父母,岂能随便赠予他人?”
  柴郎呵呵一笑,顿时脚下卷起一阵旋风,瞬间将柴郎湮没。
  刘海惊得连连倒退了几步,定睛一看,只见风卷之处,现出一座莲台,一位神形飘逸的仙姑正端立于其上。
  “观音菩萨!”刘海呼了一声,慌忙跪倒。
  观音菩萨双手曲在胸前,状若兰花。她温温一笑说道:“刘海,如今你已修成正果,我特来度你成神,到人间做个济世的财神。”
  刘海搓了搓手说道:“可惜我的神指已点金三次,不能再以此术济困救贫!”
  观音菩萨正色道:“点金之法并无此限,只要善而为用,可万世指金!”
  刘海悟道:“原来菩萨令我三指之限,乃试我诚志之金足赤否?”
  观音菩萨接道:“诚乃人之根本,仁善方是后生之德。小善之举,恒之乃成大善,你若非十年坚守,岂有今日?”
  刘海闻听忙磕了个头说道:“晚生不才,谢菩萨栽培!”
  观音菩萨一抬手说道:“起来吧!我度你成人间财神,你要广修仁德,善行天下,普济苍生!”
  观音菩萨说着话,灵指微动,将一团金光罩在刘海身上,随即,刘海立刻足下生辉,飘在了空中。
  观音菩萨看了刘海一眼说道:“我赐你神形金履,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