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盘古笑道:“我是说老弟你连个响屁都没有!”
夸父一蹦老高,指着盘古鼻子骂道:“种!你小子以后先将臭嘴丫子擦干净再说话。”
磐耕在堂上实在忍不住了,他一拍桌案喝道:“大胆!竟敢在天堂之上胡言乱语,若非有吴刚、牛郎的前车之鉴,看我不抽你两个的筋?”
盘古、夸父相互对视了一下,都不敢再说话。
这时,诗琴、精卫双双走了进来。
诗琴在前,施礼说道:“启禀龙爷、玉凰娘娘,小女回宫已经问明,精卫这几日因思念凡间亲人,故而心中烦闷,欲意请旨下界祭祖,望龙爷、凰娘恩准!”
磐耕看了看精卫说道:“你独自一人下凡朕有些放心不下,着诗琴陪你一同下界如何?”
精卫深施一礼说道:“小女子业已成仙,即使独自下凡也绝无生死之忧。小女请求只身下凡,望龙爷恩准!”
磐耕颌首道:“精卫所言有理!天仙盖过地神,即便你未曾修得仙术,凡间神妖亦伤不了你。若此,朕准予下凡!”
还没等精卫、诗琴施礼谢恩,盘古在下边用手掂量着神斧说道:“宝贝儿,眼见天庭或神或仙都有机会请旨下界,就连宝贝你都有下凡的份儿,可怜我老盘何时能下界显显威风?”
旁边夸父赶紧接道:“可不是!就连我两个灵子也沾了河神两个字的光,在凡间逍遥,至今未归!”
磐耕一怒,起身对糊涂仙命道:“把这两个贫嘴、鲁夫、莽汉给我轰出去,不然我天宫威严何在?”
糊涂仙诺了一声,从地上捡起木棒高高举起。
这时诗琴突然喊了一声:“且慢!”
糊涂仙闻听停了下来,转身注视着诗琴。
磐耕扭过脸,面露不悦问道:“莫非朕时才所言有何不妥,抑或是诗圣想为这俩家伙讲情?”
诗琴摇了摇头笑道:“小女岂敢对圣谕妄加评断?刚才只因看见糊涂仙手中的桃木大棒觉得弃之可惜!”
磐耕语气缓和了许多问道:“诗圣有何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诗琴说道:“依小女看,盘古、夸父也并非是目无朝纲之人,只是闲来无事,感觉憋闷相互取笑而已。小女欲求龙爷命盘古将桃木大棒削成一把桃木剑,留在宫中备用。”
磐耕听了摇头道:“朕宫中有上等的青龙宝剑,削铜如泥,备桃木剑何用?”
诗琴上前一步解释道:“此桃木剑并非兵器,乃天庭权柄执杖。想你龙爷乃三界两主,神威天下,若取人性命,百步之外,亦只是举手之劳,宝剑何用?”
磐耕听了略点了点头说道:“诗圣所言似有些道理,不过朕还是不明白这桃木剑究为何用?”
诗琴继续说道:“权柄执杖乃天庭信物,若将来天宫神兵满营,便难免有兵武远征之时,到那时龙爷何需亲自督阵,只需将桃木剑发派下去,桃木剑乃龙威化身,诏令天下,谁敢不听?”
磐耕闻听甚喜,赞道:“智多星就是智多星!凡事不仅深虑,且有远谋。那么就着盘古将桃木棒修成木剑!”
说着,磐耕抬头向盘古呼道:“盘古,朕所言你可听真?”
其实盘古跟夸父根本就没走,都挤在门口向内观看。
盘古听磐耕向自己发话,他笑模笑样向前挪了一步正在鞠躬施礼,还没等说出话来,夸父从后面一个劲地往前挤,挤得盘古一溜趔趄,把头冲向了精卫。
银河见了说道:“夸父,你且别急!本宫也有一件大事要交由你去办。”
夸父闻听更加有理,用手将盘古往旁边一拨,小声说道:“哥哥你先靠边站会儿,这般的难堪!不说你冲着一个美貌的小仙女施礼究为何意,只说这撅着屁股冲人脸就不礼貌。”
盘古站在一边,心里有话也不敢说。
这时银河说道:“夸父,本宫命你将后山坡夷为平地,修造瑶池。”
夸父鞠躬道:“谢娘娘恩典!只是这瑶池乃后宫一大景观,若论功劳当在盘古之上。”
盘古闻听连忙接道:“那也不见得,没听见刚才诗圣言说桃木剑乃‘权柄执杖’?”
磐耕听见怒不可遏,移步来到殿中央说道:“并非朕姑息你们,只是不希望你们两个在精卫面前丢人现眼,还不退下!”
盘古、夸父两个先是对了对脸,然后夸父快步上前从糊涂仙手中夺过桃木棒递给盘古说道:“哥哥,咱俩各自都讨了活计,还多亏糊涂仙、诗圣帮忙,我看再等下去估计也没了好果子吃,咱俩还是收场吧!”
说罢,夸父跟盘古俩人勾肩搭背相拥而去。
堂上所有人都开心地笑了一阵。
磐耕笑过之后将双手一摊,做了个无奈的表情说道:“若非你家凰娘管束于我,不许我降罪于仙,否则早把这两个泼皮打成肉酱!”
银河说道:“我看盘古、夸父两个并无甚过错,只是闲着无奈,才勾心斗角。”
诗琴接话说道:“凰娘说的极是,这两个表面上争风吃醋,其实骨子里好得跟一个人一般。”
大家在一起又笑了一阵。
稍候,精卫见隙说道:“小女子谢过龙爷、玉凰娘娘!现意欲回宫收拾东西,也好尽早下界。”
磐耕摆手说道:“莫急,看今日已近中午,待明日一早下界不迟。”
诗琴一旁疾速掐了一会手指对精卫说道:“我已推演算定,你此番下界尚有一段善缘,此间有些玄机不便透露,只能告诉你三日之后下界才是正时。”
银河插话说道:“精卫,就依诗琴之见,三日后下界如何?”
精卫闻说当然也是高高兴兴,与诗琴手牵手双双拜别出宫。
这时,糊涂仙凑到磐耕面前说道:“龙爷,小神有何差遣?”
磐耕顺便一把揪过糊涂仙将脸贴近糊涂仙咬牙说道:“刚才你搭台让盘古和夸父演的一出好戏你当我看不出来?”
糊涂仙卡巴卡巴眼睛支吾道:“哦,这个——”
磐耕又说道:“还有上次你陪朕下棋,使障眼法偷走了朕的一颗棋子,把朕杀得大败你以为我不知道?”
糊涂仙无言以对,只得说:“这个——小神……”
磐耕放开糊涂仙继续说道:“朕明日就命你扛着朕的桃木剑替朕督工修造,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糊涂仙鞠了一躬,无奈道:“是——”
磐耕两眼盯着糊涂仙又道:“今日宫中无事,着你陪朕下棋,由银河娘娘督战,看你还耍什么把戏?”
…………
话说一晃就到了第三天。一大早,精卫正在宫中收拾行囊,诗琴回房中取出一套素装让精卫换上。精卫穿上素装则更显得纯清秀丽、娇美迷人。
诗琴上下打量了一下精卫戏道:“小仙女这般装束真好似风中百合,但愿你此番下界结个善缘,找个好婆家!”
精卫双颊泛红,面露羞怯地说道:“诗姑也不体谅小女此刻的心情,径拿此话取笑于人!”
两人正说着话,忽见门外有人影晃动,精卫探身一看,竟是盘古、夸父两个。
精卫赶紧迎上去说道:“原来是两位叔叔,为何在宫外止步?快进宫说话!”
盘古、夸父两人对望了一下,夸父压低了声音说道:“俺老哥俩闻听小仙女今日要下凡结什么善缘,正有些东西要麻烦小仙女带下凡。”
说着,两人各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夸父手里的是十几根金条;盘古手里的是一大把翡翠宝石。
精卫看了看说道:“二位叔叔这是何意?”
盘古一脸憨笑说道:“这些东西都是吴刚、牛郎早年送给咱哥俩的礼物。可这东西在天庭简直就是累赘!小仙女下凡若结善缘,还烦请小仙女将这些东西施舍给平民百姓。”
精卫正在犹豫之际,诗琴上前接过说道:“诗琴替小仙女谢过两位的美意!”
说着,诗琴从袖中取出一块方巾,将两个布包包在一起交给精卫说道:“我看时辰不早,不如就此向龙爷、凰娘辞别下界如何?”
诗琴也不管精卫作何反应,拉住精卫一直来到广宁宫。
磐耕、银河,还有昨天下界归来的匋天、良番一齐出宫相送,盘古、夸父也紧随其后。精卫向大家深施一礼,出泪挥手,黯然告别。
各位:这次精卫下界,才引出一段杨戬《劈山救母》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四十九章 精卫林荫识异人
上一回说到:精卫挥泪告别众人独自下界,直奔龙门山。来到龙门山,精卫在山上找了个山洞,将包裹藏在洞内,然后化作大鹏起在空中。
精卫先回到永济城,从空中俯瞰,见城上旌旗迥异,已是夏朝天下。精卫知道此处已无可留恋,便返身回到龙门山,见断崖处是一道笔直的峭壁,岩石褐如赤铁,像血染的一般。又见隘口处不时翻卷出滔滔巨浪,拌合着哗然的击水声,仿佛在诉说这里曾发生过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精卫在空中盘旋了一阵,不禁心中产生一股切肤之痛。她回到山洞,现出原身,从衣袖上撕下一条白布系在头上,然后提着包裹,悄悄来到山下。
精卫见山下有几个壮汉结伴而行,从言谈中得知,这几个人是要到山上修禹王庙的。精卫跟随其后,把心一横,暗道:我精卫当年葬海之怨可以不报,但今日的杀父之仇我岂能坐视?我若到了禹王庙,非一把神火将其化为灰烬,教他死后不得安身!
精卫边走边想,忽见前面有个小女孩,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双手捧着一把泥土,一步一步在山路上走得十分艰难。
精卫几步赶上问道:“小妹妹,捧一把泥土上山作何用?”
女孩仍不停下脚步,伴着急促的喘息,断断续续地说道:“这,这是——我家里的——泥土,我把它放在——禹王庙的——下——下面,代表我——全家——为修禹王庙——出了一分力。”
精卫疑道:“为何不与父母同来?”
女孩答道:“母亲在家中照顾久病的祖母,父亲跟随大禹治水,在龙门山被巨浪打下山崖再没回来。”
精卫拍拍女孩的头问道:“你父亲帮大禹治水死在河中,你不恨大禹吗?”
女孩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恨,是大禹叔叔帮我们治水!”
精卫听女孩这么说,便不再问。待到了半山腰,精卫见在这里的民工各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囤土垒石者,伐木雕梁者,皆神情炯然,细致精到。
精卫叹了一声,转身看见一座营帐,门旁站立俩兵卫,门楣上挂着一个临时制作的牌匾,上书“雷州府”三个字。
精卫挺身直奔府门,她见了兵卫说道:“小女子是雷州的百姓,有事求见知府大人。”
兵卫说道:“府台大人有话,凡平民百姓,来者不拒。”
精卫闻听“来者不拒”便欠身径直走进大帐,见帐中只有两人,两桌,一桌居中,一桌在旁,正桌端坐一人,头戴乌纱,一脸正气。旁边桌前有一人双手垂立,看装束只是个小吏。
精卫见了知府,跪地泣道:“小女子丈夫因跟随大禹治水死于河中,小女孤身一人无以为继,望知府大人抚恤!”
郑乙辛在桌案旁边打开一个箱子说道:“这里皆是皇家的官银,你可尽自己所需随意拿取。”
精卫谢过知府大人,起身上前,张开双臂,做欲搬箱状。
郑乙辛见状说道:“这些官银乃本府呈报夏王修建禹王庙拨下的资费,也是此事恰不逢时,正赶上夏王举兵征西,国库空虚,只准了不足千两纹银,以这些纹银修建禹王庙已是捉襟见肘,希望民女能够体谅官府难处,按需所取!”
精卫抬头问道:“何谓‘按需所取’?”
郑乙辛笑道:“民女若想安于生计,则一锭纹银足矣!若尚需供养老幼,则两锭纹银既可。”
精卫说道:“修建禹王庙乃劳民伤财之举,大人何不罢工?”
郑乙辛怔了一下,起身离座边走边说道:“为官则当上承天命,下安民心。你乃女流,不解此事因由尚可理解!”
说着,郑乙辛来到精卫身边,以手向外一指说道:“本官若欲罢工,得先问问门外这些民工百姓是否答应?这些民工并非本官征召,皆自愿而来,他们在此劳作,除吃些米粮外分文不取。本官已命总管将他们登记造册,累计工费,待工程完竣,定将银两发放下去。”
郑乙辛一席话说得精卫暗自惭愧,猛抬头看见桌案后方有一个用蓝布蒙着的高大东西。
精卫正在观看之际,郑乙辛走过去掀起蒙布说道:“这就是已经铸好的大禹神像!只是因国库无黄金可派,只能以铜身示人。本官正在民间征集善捐,为大禹神像镏一层金。”
精卫上前仔细看了看,见塑的是一个红脸大汉,他脚踏黄龙,剑眉倒竖,左手紧握龙角,右手高举神斧,一派豪壮之气!精卫见塑像上大禹的面容果然与自己梦中所见一般无二,只是在塑像中更显出大禹的刚毅和神威。精卫看了塑像,心中不由从对大禹的暗恨转为敬佩。
精卫转身来到桌案前,将包裹放在桌上对郑乙辛说道:“知府大人,其实小女今日并非为求抚恤而来,今日到此是想与大人结些善缘。”
说罢,精卫将包裹内的布包打开。
郑乙辛定睛一看,喜不自禁。他看了看左右两个布包,然后指着翡翠宝玉说道:“这个请民女收回,本官不收!”
精卫不解道:“大人因何不收?”
郑乙辛道:“此次善捐,只为建禹王庙所需,凡与修建禹王庙无关之财物本官一律不收。”接着,郑乙辛又指着金条说道:“这个,本官也只收一半。”
精卫更加不解,问道:“大人又是何意?”
郑乙辛说道:“本官收受民间善捐,凡有耳环成双者,只收一只。若是戒指头簪之类,一只一概不收,若有两只,只收一只。”
精卫眨着眼睛,望着郑乙辛,脸上仍是写满了疑惑。
郑乙辛微笑了一下说道:“黄河连年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贫者居多,所谓富者,也只不过存留了一些金银细软。因此,本官在收受善捐之时,更当谨慎处之,使百姓不可因善捐而致困。”
精卫听了郑乙辛的话,更被这个慈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