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我老瞎子说到这儿,这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就算是有了一个结局……
我这话还没说完,下面就有人挑刺儿,就听一个声音说道:“不对,是你老爷子在胡编!牛郎织女鹊桥会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我忙解释道:这位听书的说的不差!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故事是祖上传下来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当年我老恩师授艺之时,我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记得老恩师就告诉我说:说书人讲故事,一定要讲自己的故事,要是总讲那些人云亦云的世间传说,那就失去了自我。
这时下面这人还说:那也不对!你们说书人讲故事必须要有依据,不能信口开河。我听奶奶说,每到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天上的喜鹊都难见一只,哪儿去了?听说都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还有,我奶奶说,每逢七夕这个日子,天上多少都会下一点雨,为什么?因为每次牛郎织女这两人一见面都会抱头痛哭,眼泪落到了凡间,就变成了雨。
我笑道:我老瞎子虽然眼瞎,可我知道今年的七月初七这天就没下雨。
这人还不服气,继续说道:这也可能,牛郎织女毕竟分别这么多年啦,感情也不像以前那么深厚了,反正我奶奶是这么说的!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说道:去你奶奶的吧!还是老实儿的听八爷讲故事。
紧接着有传来了几声:你奶奶的!
我一听怎么开骂了?这一会儿不得打起来呀!这是谁跟谁啊?
我听着下边开乱,就赶紧圆场。我说:大家都相互让一让,千万别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还有刚才那位是谁啊,给我老瞎子一点面子,他奶奶的没错!
我老瞎子这一句口误还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大家伙都给逗乐了。
待稍静一会,我又继续说道:大家伙能到这里听我老瞎子讲故事,都是为了消遣,如果大家听着开心,我老瞎子就心满意足了!
这时下面又有人开腔:八爷,您就别臭白话了,这话都听了上百遍了,赶紧接着讲故事!
我一听轻轻拍了拍桌子说道:好,那咱们就接茬往下讲。
话说牛郎、织女拜罢了天帝,又来到银河、磐耕面前双双行礼。
银河上前牵着两人的手说道:“每年的七月初七千万别忘了到银河天宫赴会!”
织女扑在银河身上泣道:“小女下界多年,一直都在思念着凰娘,不想今日得见,又要离去!”
银河抚着织女的脸,为织女拭着泪说道:“如今你已成为星神,为娘亦为你高兴,希望你以后能和为娘一样,成为织女座的生灵之主!”
织女拜过了银河、磐耕,又过去和诗琴亲热了一阵。诗琴悄声对织女说道:“七夕关节务必来弛!你俩的一对仙子现在银河天宫被龙爷和凰娘封为了金童和玉女,已随太上老君在紫云阁做了丹童。待到了七夕,就是个合家团圆的好日子!”
织女将诗琴的话谨记在心,然后又拉着牛郎向大家一一辞行,以下不表。
话说天帝目送着这一对曾经的鸳鸯夫妻,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时,灯芯从灵柩宝盒中探出头来,高声喊道:“小神都快被这个盒子憋屈死了,天帝为何还不唤孩儿出来?”
天帝看着灯芯笑道:“你乃天界之神,五行遁术也羁不了你,既然你自己能够现身,那就站出来吧!”
灯芯闻听,腾地跳出宝盒,他很快便跑到天帝身边,向上一纵,跃入天帝怀中。
天帝抱着灯芯,用手抚了抚灯芯的额角说道:“芯儿啊!你本是灯神,可如今宝莲灯已回归天界,化作了千禧莲台,孤打算给你另派个长久之位,稍后孤再告诉你!”
天帝放下灯芯,灯芯片刻不停,又跑到银河的怀中。
这时天帝又向灵柩宝盒大声说道:“九灵仙、幻灵,你两个听真!你们虽出身摩天界,但都在凡尘犯下了孽行,孤谅你们神魂无依,且亦是犯在生杀劫数之中,故孤令你们以阴灵之身前往银河地府,做个阴曹之神。”
天帝说罢又转向银河说道:“凡间土地之请,孤今日要做个安排!”
然后,天帝向着灵柩宝盒说道:“九灵仙,你有九灵合化为一身,福分不浅!今孤派你到人间地府做个阎罗之王,主掌地宫十八层地狱,兼管阴灵之轮回。”
九灵仙化作流烟,出宝盒拜谒道:“九灵仙谢天帝信赖!”
天帝笑道:“这可是个上上之职,你可要尽心尽意!”
天帝说罢又呼唤着幻灵的名字说道:“幻灵,你与九灵仙乃同宗同源,孤命你跟随九灵仙把守鬼门关,游魂野鬼不得擅自出入!”
天帝封罢了九灵仙和幻灵,这才将目光转向灯芯说道:“孤欲在地宫给你封个职位,你可愿意?”
若问天帝将灯芯封为何职,咱们明天再说。###第一百三十五章 灯芯临封受判官
上一回咱说到:天帝欲为灯芯在地宫封个职位,问灯芯是否愿意。
灯芯闻听从银河身上跳了下来跑到天帝身前说道:“小神入得地宫,也不怕黑,只是耐不住寂寞,望天帝给小神安排到热闹点的地方才是最好!”
天帝笑了笑说道:“地宫之中,不比凡间,更不可与天宫并论。不过,孤要派的这个职位可不清闲,只怕你忙都忙不过来哟!”
灯芯拍手道:“好,好!只要是不会寂寞,小神做什么都愿意!”
天帝俯身拉过灯芯说道:“你乃天界之神,阴阳不拘,孤欲派你到阴曹地府做个判官。”
灯芯一脸认真地说道:“判官?判官是何神职?”
天帝拍了拍灯芯的肩膀说道:“判官可是个要紧的职位,上可管人间生死寿禄,下可掌阴灵的来去轮回。你将人间地府之事集于一身,所以孤料你不会寂寞。”
灯芯一听乐得一蹦,高兴地说道:“若如天帝所言,小神在地宫行的是断人生死轮回之职,这与宝莲灯的神职倒有几分相似!”
天帝语重心长地说道:“孤正是看中你为灯神之时,宁可陨身自损,亦要救人还魂的品质,所以孤将你派在这个职位,才是最放心不过!”
灯芯立马跪叩道:“小神牢记天帝教诲,愿即刻下界前往凡间!”
天帝笑着拦阻道:“喂——莫急——莫急!孤尚有神职要派,稍后会有人陪你一同下界!”
灯芯起身说道:“有人相陪,方是最好!”
说罢,灯芯退到一旁侯立。
天帝安排完灯芯,又向下大声呼道:“三十六天罡听命!”
三十六天罡闻听齐齐聚至殿中,听候诰令。
天帝说道:“孤命你们前往人间地府,捉拿七十二地煞,务将其押在地牢,不得复出!”
三十六天罡齐呼:“得令!”
天帝又将苏河招至近前说道:“苏河,你捧灵柩宝盒随天罡一同下界,将宝盒交给土地神,余下土地神自会依孤的旨意办理。”
天帝说罢又目视着银河、磐耕说道:“你夫妻二人亦可护送苏河下界,到了凡间用天网将人间游魂网罗其中,收在天宫受用。”
磐耕取过天网,纳于袖中。
天帝看了看磐耕说道:“你在银河天宫的天子之位恐为时不久矣!待苏河将孤之圣差交办完毕,可要回银河天宫夺你的王位。”
银河进言道:“天父的意思是令我二人辅佐苏河登临皇位?”
天帝笑道:“孤正是此意,你二人可是托孤在先,不得反悔!”
天帝说罢收了笑容正色道:“你二人扶助苏河继位之后,还要回天界受命,孤在天界开疆守业,少不得你们两个。”
天帝说完,向下扫视了一番,然后说道:“孤旨意已定,你等下界去罢!”
银河、磐耕走在最前,苏河手捧灵柩宝盒,被三十六天罡围在其中,诗琴拉着灯芯尾随在最后。
天帝见诗琴离去,忙招呼道:“诗琴——诗琴——诗琴留下!孤另有要职委任于你,你须得留下。”
诗琴放开灯芯,回到天帝面前。
天帝打量了诗琴一番,满意的地点了点头,然后将袍袖一退,双手各现出一物。
诗琴定睛一看,其中的一个是天界的玉净瓶,另一个好像是一座莲台。
天帝将玉净瓶交给诗琴说道:“孤今派你去凡尘为职,改号为‘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诗琴闻得,一脸疑云,她不由自主地重复道。
天帝深深地点了点头释道:“现今如来佛祖已在西域转世,俗称释迦牟尼。这如来佛祖可是孤雪藏了千年方得以出世,正是应天运而生!孤命你前去辅助如来,以拯救凡尘生灵。”
诗琴不解地问道:“天帝曾言,凡尘将有一场世乱,可如今清虚三教道门昌荣,且正气已足,凭三清教法力,难道还不足以治世乱?”
天帝笑着拉诗琴入座,然后耐心地说道:“孤曾言佛、道乃同源而生,阴阳之相委而!佛始于阴,道出于阳,道善能以暴制暴,是以凌势而治,皆刚阳之性也;而佛主修正,言修者是以传之纲义而驱邪念,扬善而拒恶,以修心而治世,乃阴柔之法也!”
诗琴若有所悟地说道:“所以佛、道有阴阳同功之妙!佛以修正而扬善,是治于内而安世之法;道则以惩恶而匡正,是以外治而安世乎?”
天帝赞许道:“吾固知汝善思,能明察其辩也!”
诗琴仍是有些不解地问道:“既是佛、道各修内外,熟优?”
天帝仰头道:“所谓阴阳,乃阳中涵阴、阴中存阳之理也!佛修于内,亦当刚其外;道强于外,亦当修其性。”
随后,天帝又低头叹了一声说道:“至于优劣,孤亦偿思之。若以当世而论,孤慨然切痛!孤之于天蝎,能瞬间置其于阴阳两分,神灵之不存矣!至今孤亦念天蝎当魂归神悟,思悔形惭,可孤观其顶上,尚有三分怒气,了无悔过之意,是故凌强而难修其心也!”
诗琴合掌说道:“以此而论,是故佛优于道也!”
天帝摆了摆手说道:“是当就事而论,切不可一言以蔽之。”
诗琴会悟,起身急欲告辞。
天帝将手中莲台望诗琴脚下一抛,莲台立刻迎风化作碾盘般大小,将诗琴托举在半空中。
天帝以手扶案说道:“此物名曰千禧莲台,为护身之用!此莲台可随欲收放,时时相护。你随如来安世传经,其间多少坎坷,亦是难料!”
诗琴暗动神念,将莲台收于心中,她立在地上说道:“此莲台收于胸中,顿觉芬芳满腹,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灵气!”
天帝笑了一声说道:“诗琴果然灵感非常!孤本欲相瞒,不想竟被你拆穿了灵气。孤亦只得实言相告:此莲台乃虽曰千禧莲台,但它的前身就是七彩宝莲!”
“宝莲灯!”诗琴诧异地脱口而出。
天帝肯首道:“宝莲灯回归天界,此亦是你的功劳!”
诗琴脸一红,施礼说道:“小女不识宝莲灯神圣,望天帝恕罪!”
天帝非但不怪,反而满面和气地说道:“宝莲圣灯,无火不归。孤言你有功,绝无责怪之意!”
诗琴明眸一闪,这才安心地笑了出来。
天帝指着诗琴手中的玉净瓶说道:“此玉净瓶乃是天界灵物,能集阴阳之灵气,合化为脂。你身在凡尘,世间炎凉,悲苦哀怨皆阴阳失和所致,玉瓶圣水善和阴阳,有却凶化吉之效。佛讲慈悲为念,普度众生,积善广缘,救苦救难亦是你观世音菩萨的本职!”
诗琴截然道:“小女既身为观世音菩萨,必当扶保如来佛祖,安弛仁怀,普济凡灵!”
天帝昂了昂首,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来佛祖是孤以九九八十一颗灵丹所化,乃金火之身,神法无与伦比。想当初磐耕在天界的十颗龙丹,堪称天界至宝,即是因其威力而言。若照此推断,便可知如来神法!”
诗琴惊叹道:“如此说来,如来佛法当说无边!”
天帝歪了歪头,默念道:“佛法无边?”然后大声说道:“佛法无边!此言大有深境。既道出了如来之神法无量,又喻出了佛教之高深渊博,佛祖之神明,呼之欲出矣!”
诗琴领悟,正欲辞行。天帝示意诗琴回归原位,然后说道:“孤还有经书百卷随行下界,要你交给如来佛祖。”
天帝说罢向诗琴身后说道:“乾坤两位游神,你们现身出来吧!”
诗琴猛一回头,只见身后突然现出两个鹰首人身的怪物。从长相看,都是猫头鹰的嘴脸,很难分出彼此,只能从一皂一白的衣着上才能分出是两个不同的怪人。
诗琴虽然是见识广博,但还是被这两个异样的面孔惊得毛骨悚然。
天帝舒眉展笑道:“这可是除孤家之外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秘密!这是孤家的两个游神,亦可说是孤家的耳目。此二人善于疾行,且具千里眼、顺风耳之神能,宇宙之间,一往一返,亦只在瞬间之事。”
诗琴愕然道:“如此神行,当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矣!”
天帝笑了一下说道:“孤语曰:‘顶上三尺有神明’,此言不过也!”
诗琴一吐舌头说道:“难怪天帝对世事明辨秋毫,原来是千里眼、顺风耳为耳目也!今后小女出言行事当慎之又慎!”
天帝用手在桌案上轻轻敲了两下说道:“孤远在天界,整日忙于开疆拓土,若非两位游神为孤耳目,世间万象,幻化纷呈,孤何以查辨?”
诗琴想了一下说道:“宝莲灯因何回归天界,想必不用小女详禀,天帝已然知道!”
天帝神情庄重地说道:“亏你在宝莲灯上注明了盘古夸父等人的名字,不然孤还真不知道灵柩宝盒内藏有英魂。”
天帝说完,沉了片刻,又向两位游神命道:“速将圣经取来,置于案上!”
只见二游神立刻便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转瞬间,桌案上便整整齐齐,摆满了经书。
天帝指着经书说道:“这里有《弥陀经》三十六卷、《萨满经》七十二卷、《金刚经》一百零八卷。”
天帝说着话拿起一卷经书交给诗琴说道:“这是大慈大悲三百言和沙弥十戒首卷,你先看看!”
诗琴接过经书开卷一看,皱起了眉头,她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小女见圣经文字,既像天书,又有些类似凡间的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