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690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90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各是三艘航空母舰,所以可以单独成为一组,而英法两国则合编为一组。考虑到对敌时的情况,英法联合舰队全是装甲航母自然可以放到前面,而华夏海军中有两艘装甲航母也必须顶到前面为后面的美国和意大利航母舰队挡枪。
    整个舰队将背靠西西里岛,负责那不勒斯地区的防空和对地支援任务。掩护美法意三国陆军的撤退工作。四支航母舰队将呈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部署在那不勒斯外海,英法舰队在北面,华夏舰队在南边。构成一个梯形的底部长边,而美国舰队和意大利舰队则在后部,两者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构成梯形的上部短边。
    “为了保证运输舰队的安全,我们还必须彻底封堵整个西地中海。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直接的墨西拿海峡十分狭窄,用水雷就可以了,而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的突尼斯海峡则比较宽。为了防止对方潜艇的偷袭,我们必须安排足够的反潜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嗯,还有水雷。”西姆斯说道。
    “这不是问题,我们对这里的水文情况比较熟悉,由意大利海军为主,其它各国各抽调一部分驱逐舰就应该没问题了。至于水雷网,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布置过一些,现在完善一下就可以了。”意大利代表说道。
    “既然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么我们能否去攻击位于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的德奥舰队以及飞机场?被动的防守肯定不如进攻。而航空母舰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德奥在沿海的机场没有一处数量超过2个大队的,我们打起来应该是手到擒来。”意大利代表犹豫了一下,提出一个以守代攻的建议。在他临行之前,第谷还是没放弃心中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他试图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能否说服4国再博上一把。
    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战争进行到这种程度,各国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心思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这场战争称量了德奥的水平,消耗了对手的国力,目的已经达到了,各国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包括华夏在内,对于意大利代表提出的建议并不上心。而且就算四国还想打下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单纯12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只是守卫有余,论起攻击力来说还是远远不足的。
    12艘航空母舰加上6艘航空巡洋舰的规模确实很大,各种飞机加在一起有1400架左右!而德国空军可调动的总量要远远高于这个数目,之所以能守住那不勒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距离二字上!如果要是5国舰队敢驶向克里特岛的话,那么整个舰队将面对数千架德奥航空兵的狂轰滥炸!班加西外海海战的时候,第谷也不过是在陆基航空兵的帮助下偷袭了对手一把。却丝毫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就在德国人发动登陆后,第谷也严令意大利海军不去增援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航空母舰毕竟只是一艘船,战舰上容纳的物资是有限的,平均而言,这12艘航空母舰的平均燃油携带量只有400吨左右,战斗机一次出动要用掉600升左右的油量,轰炸机耗油量直接从千升左右起跳!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耗,一艘航母最多也就够出动500架次飞机,战舰储备的燃油就有可能告罄。也许出去之后,最多3天到4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打光储备,然后如此庞大的舰队再回来补给,那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了!
    “阁下的计划并不具备可行性,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四国也都尽全力了,而现在,我们只能保证让五国陆军和愿意离开意大利人的人员安心的撤离。”托马斯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这个计划不行的话,那么我想让协约国一方控制撒丁岛如何?撒丁岛距离意大利本土较远,而距离法国很近,与科西嘉岛只隔着一个窄窄的海峡。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意大利代表一看第一个建议不行,于是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当时第谷已经想到了第一个建议很难被各国所接受,于是又提出一个修改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试图协约国和华夏保住撒丁岛,这样的话,他和他支持的政府也算在本土占有一区之地。而且背靠法国,安全上也有保障。更是削弱了墨索里尼政权的力量。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实际利益上考量,能保住这个地区无疑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们甚至可以接受协约国方的委托管理,只要贵队登上岛屿,我们就可以移交各处设施。当然有一个前提是一旦我方合法政府重建,协约国必须把撒丁岛归还我国。”看着沉默不语的各国代表,意大利人代表补充道。
    “这个虽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但是确实意义重大。我认为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在座的各位怕是没权力下这个决定吧。”杨用霖眼前一亮,感觉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想法。对各方都十分有利,但是因为涉及到的方面甚多,所以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xu911911、南粤蛮龙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法国和撒丁岛
    “没想到第谷最后还能提出一个如此有建设性的意见啊。”徐杰看到了意大利驻华大使转交的文件后,心中对第谷的评价又拔高了一个档次。这个计划很有建设性,对于未来巩固协约国在地中海的防线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可以保证法国的侧翼安全。为法国南部海岸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屏障。而对于第谷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一个政权的话,自然可以凝聚民心提振士气。而且撒丁岛的工业也算过得去。对双方都有好处。
    一不做二不休,徐杰立即准备给协约国三巨头联系。“如果我们能够战略撒丁岛,并且在那里部署空军和潜艇部队的话,那么就等于在同盟国腰眼上插上一把匕首。即使墨索里尼控制了意大利,但是本土却处于我方空军和海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为了防御来自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的打击,他们就必须全面设防。我们用一个中队的飞机就可以牵制他们3个甚至是4个中队的兵力!而从全局上来讲,控制了撒丁岛就等于切断了西班牙和德奥等国的联系,一旦开战,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击败西班牙,然后重新控制地中海西口。德国海军本土舰队将无法支援地中海舰队,同时也组织了德国部署在地中海和西班牙的潜艇部队进入大西洋。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在电话中,徐杰反复强调道。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要有人接盘,也就是说必须有人帮助第谷守住这个地方。而各国之中最合适的自然是法国。科西嘉和撒丁岛多近啊!迈过海峡就是,而且这个位置重要的岛屿对法国最为有利。于情于理法国都应该同意这件事情。当然,作为盟友,华夏、美国和英国也必须为法国控制这个地区提供帮助。但是让徐杰想不到的是,法国,这个计划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居然在关键时刻犹豫了!
    法国人也意识到了撒丁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本土防御的时候尤为重要,除了徐杰说道的原因之外,法国还可以依托撒丁岛建立一条保障本土与北非联系的安全走廊。在徐杰看来,法国人没有拒绝的理由。但是实际上。法国人在看到撒丁岛的作用时也在考虑接手的风险!
    首先法国人知道,这场战争必须尽快结束,徐杰提出的集合各国海军一起掩护部队撤离的建议之所以通过就是因为各国都有这个想法。协约国打不下去了。那么就要考虑善后事宜。“即使联合舰队的计划能够实施,我们在意大利已经有8000人以上的法国官兵被俘。我们需要解决俘虏归还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很有可能以协约队彻底撤出意大利作为交换条件。”法国总理在电话中这样说道。为了能让法国俘虏安全的回家,法国人不想摊上这件事。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原因。几千俘虏回家的问题在徐杰看来不算什么难事,毕竟英国和华夏陆军在北面还抓了不少奥匈帝国俘虏。法国真正担心的是,如果在战争结束后,华夏、美国和英国武装力量从地中海中撤离,德国人不甘心继续发动对撒丁岛的攻势怎么办!
    法国政府不可能直接宣布将撒丁岛并入法国。从法理上来说撒丁岛是意大利的领土,但是其防御工作却是要靠法国挑大梁。这次5国可以说是在德国准备好之前就提前发难,算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丢掉了意大利,而当德国准备充分进入地中海,并且逐步稳定了意大利的形势之后再发动对撒丁岛的攻击的话,法国怎么办?放任德国占领这里?还是说法国自己出兵和德国打一仗?好吧,也许有人会说英国、美国和华夏会支援法军的。这点确实不错,但是前提是法国在撒丁岛的驻军必须可以撑到支援部队的到来,英国人也许反应会比较快,但是华夏和美国吗,那就只能呵呵了!不是不提供援助,而是来不及提供援助,战争可能就结束了。
    而在法国国防部的推演中,缺乏海空军的法国面对德奥联军根本无法守住撒丁岛,“如果再次开战,我们在撒丁岛的部队最多只能坚持7天,而这段时间里,可能美国人的舰队还没抵达欧洲!”一名法官这样说道。撒丁岛好是好,但是对于这块守不住的地方,再好也没用啊!而且就法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战争结束后首先要应对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根本没有钱来建设防御撒丁岛所需要的军队和工事。说法国力不从心也不为过。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徐杰隐约还能感到一个原因,那就是法国对战争的惧怕!惧怕到什么程度呢?法国极力再爆发一场大规模的陆地交战。虽然这个位面上一战中西线的惨烈程度比历史上要低一些,(德国1战的重心在俄国。所以西线都是防御性质的。只有最后一年发动过进攻性战役。)但是惨烈的堑壕战和巨大的人员损失依然让法国感到无法承受。相对于德国人来说,法国的人口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历史上法国面对德国崛起前的德国宁可使用修防线这种保守的手段来防御,而在纳粹德国露出尖牙后,法国政府又期望可以通过出卖波兰来换取德国进攻苏联来获得苟安。所以徐杰能想到法国政府这个不能明说的原因!法国在不同历史位面的反应本质是对大规模陆战的惧怕,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样!
    “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祸水东引啊!”徐杰看着法国外交官转交的文件后不由的苦笑道。历史上是英法决定放弃波兰让德国人进攻苏联,而这个位面是法国放弃撒丁岛来让德奥安心的进攻印度!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身后被人拿刀指着,法国人认为撒丁岛就是这把刀!顶在德奥腰眼上的利刃,所以德奥肯定会除之后快!而为了避免自己单独面对德奥,法国人选择了退缩。
    法国人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即使华夏和协约国承诺愿意协助法国防御撒丁岛,可以为法国提供更多的援助等条件都被后者拒绝。最终第谷的意见因为法国的原因而搁浅,而这个搁浅在未来导致了一系列不可预期的后果和未来战争开始后灾难性的局面!
    “两个位面的法国在防御问题上一如既往的失败!在历史上是马其诺防线没有覆盖法西边境地区,让德国人成功的绕过防线正面。而这一次法国人的陆上防线修的不错了,结果德国人却有可能从海上打过去!”在法国最终决定拒绝意大利方面的提案后徐杰颇为气愤的说道。
    “你看着,获得了意大利后的德国绝对不会让法国人安生,别看德国的目标是印度,但是他们不介意用一场突袭来将法国灭掉!”徐杰信誓旦旦的对邓世昌、彭毅等人说道。话语中流露出对未来欧洲战局的担忧。
    因为法国海军已经将主力撤到了大西洋,海上是没什么力量了,至于空军吗?先不说法国空军水平比历史上德国空军都要差一大截,和现在这个加强版的德国空军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而且法国空军还主要被部署在北方用于支撑防线。南部的航空部队数量有限。再加上法国人不可能建立一条横款整个南部海岸线的防御体系,这个工程量和经济压力对于目前的法国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的。徐杰好心好意给法国人提供帮助,以便让战斗进行的地区尽可能的远离法国本土,结果法国人还不领情!在徐杰看来,德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更大,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发动针对法国的战争了!这几乎等于和协约国整体对抗!所以法国的担心有些多余。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不能守住撒丁岛,但是只要能拖延一段时间,那么对于整个战略的改变也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至少增加了战略纵深,提供了反应时间。法国人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呢?”徐杰心中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同盟国有没有从法国南部登陆的可能?在徐杰看来是完全可以的,也许有人问了,即使同盟国拿下来撒丁岛,从同盟国本土到撒丁岛再到法国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考虑到法国本身是个陆军大国,德国人的登陆作战也不一定能成功啊。如果从历史上来看,登陆作战确实很难,比如说一战时达达尼尔海峡争夺战,比如说2战时美国在塞班岛、冲绳岛的作战以及诺曼底登陆战,进攻方必须有足够大的优势才可以获得胜利。似乎同盟国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但是不要忘了,美国在2战中的太平洋夺岛战是在距离本土相当远的距离上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中美帝也需要先把大量的物资运往英国然后再发动战役。那么再看看地中海呢?从奥匈帝国通过铁路来到意大利西北部的热(百度)那亚需要多长时间?然后从这里到法国南部港口才有多少距离?更何况法国本土还处于德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甚至部署靠前点的单发飞机都可以覆盖马赛和土伦!再看看法国将部队主力猬集在东北部边境地区,徐杰就有些不寒而栗啊!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
    华夏和协约国舰队云集在英法两国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德国人的眼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必然是为了大规模行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