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无悔九二 >

第40部分

无悔九二-第40部分

小说: 无悔九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何老板的事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做生意的,就因为一点点不爽就想去揍人家怎么行啊!
    看来,在这方面还是得慢慢影响他,吴小正可不希望军哥再遭受96年的那一劫。
    两兄弟说着、笑着,骑着车奔城南市场而去。
    湘水县就这么一点大,两人没用多久就赶到了那里。
    在城南市场倒是相当的顺利,没有再惹出什么幺蛾子来,短短的一个小时,吴小正又卖出了几百瓶腌萝卜,还顺利地发展出了一个代理商。
    军哥有点道:“小正,按这个来势,要不了几天,咱兄弟两个就可以把整个湘水县的市场搞定啊,用不着再请什么人了吧?”
    吴小正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了。
    很显然,小小的一点收获,就让军哥这个门外汉对这个市场过于乐观了。
    想要搞定整个湘水县的市场哪是那么容易的。
    吴小正决定趁这个机会给军哥洗洗脑,顺便给他灌输一下市场和销售的概念。
    他笑道:“要想搞定整个湘水县的市场,咱们现在连万分之一都还没完成。”
    军哥立马就大吃了一惊,叫道:“怎么可能,湘水县城总共就五个大点的菜市场,我们已经跑了三个啊!”
    吴小正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起了一个问题:“军哥,咱们要是想让整个湘水县家家户户都吃上咱们的吴大厨食品,人人都知道吴大厨这个品牌,那你要怎么做?”
    军哥脱口而出:“做广告。”
    好吧,你军哥还挺有广告意识的,算你狠!
    吴小正只好顺着他的思路继续往下问:“要怎么做?”
    军哥嘿嘿一笑,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吴小正发现,要想教这种直肠子、思维一根筋的人销售技术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他并不认为军哥就做不好销售。
    以吴小正前世的曲折经历来判断,他反而认为军哥只要开窍了,就一定是一个顶级的销售。
    原因很简单,真正的顶级销售并不一定是那种嘴皮子很滑溜、脑袋转得很快的人,而是那种能吃苦耐劳、有韧劲、有责任心、不服输的人,军哥恰恰就具备这样的特质。
    而且,军哥还具备一个常人不具备的有点,那就是在场面上很吃得开,非常适合这个年代如此混乱的市场。
    可完全不开窍也不行啊!
    关键是怎么帮他开窍呢?
    这确实是吴小正近期必须攻克的一个难题啊!
    对吴,销售这一块他是完全指望军哥了,如果要是军哥自己都不开窍,怎么放心让他去带销售团队呢?

第90章 改变思路
   
    一个好的销售,是把他放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磨出来的,吴小正决定从这个角度去想办法。
    那就换个思路吧!
    吴小正说道:“军哥,咱们现在可是没什么钱去打广告,可又想让家家户户都吃上咱们的吴大厨食品,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听到这里之后,军哥自然知道吴小正是在考验自己了,他的脑袋开始转动起来。
    “那就只能多弄点人去推销了,最起码得到处都能买到咱们的食品才行。”
    军哥终于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销售渠道必须得铺开。
    但这个说法还是太笼统,吴小正必须得继续往下引导。
    “再说细一点,往哪些地方推销?”
    军哥的脑袋又继续转动起来,然后开始挨个的数。
    “菜市场确实必须推,最好每个档口都能买到咱们的食品。”
    “我觉得大商店也必须有,很多人买柴米油盐还是喜欢去大商店。”
    “家属楼下面那些小商店最好也有卖的,很多人临时买盐买酱油什么的就图个方便。”
    不得不说,军哥的脑子一动起来,还真给他数出了很多来,基本上能想到的都想出来了。
    然后,他又突然冒出来了一句:“对了,咱们可以直接往批发市场上送啊,这样一下子就搞定了啊!”
    吴小正一下子就听得肉紧了,因为这就是他现在的痛处。
    从食品的销售方式来说,最快的推广渠道自然是批发市场或者别的批发商,利用他们的渠道去快速铺货。
    可这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食品必须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样批发商才有兴趣来代理你的产品,否则的话,就算是勉强把产品推到了批发商那里,零售那个层次的经销商不认的话,产品还是没法卖出去。
    而且,作为生产厂家,如果产品的销售还隔着一层批发商的话,不仅利润会丢掉一部分,还不利于厂家直接去了解我把握市场的需求和反应。
    因此,在现在的条件下,直接往零售商这一层次推销,是吴小正不得不采用的笨办法。
    而且,就算是未来吴大厨的食品打出了名气,在湘水县这个地方,吴小正也未必会全盘通过批发渠道去铺货,因为他既需要利用零售渠道来锻炼自己的销售队伍,还要通过这些渠道来把握市场的需求和反应。
    吴小正又费了一番口舌,才向军哥解释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军哥应该算是开窍了。
    比如说,现在军哥又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说,咱们除了开拓菜市场的销售渠道以为,还得同时去开拓大商店和小型杂货店的销售渠道咯?”
    吴小正又是一阵肉紧。
    他回道:“菜市场这些地方可以先推,但商店这一块暂时还不行。”
    “为啥?”军哥好奇地问道。
    “因为咱们现在的食品暂时还是三无产品。”
    这真是吴小正另一个肉紧的地方。
    在食品加工厂的手续正式办下来之前,现在他说做的这些产品本质上就是三无产品,在菜市场这种监管不算太严、产品比较混乱的地方先卖卖的话,问题还不大,可要是推向商店这些比较正式的地方,别说商店不敢卖,就算是敢卖,也可能分分钟被查。
    当然,这些产品从三无产品转变为正式产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因此吴小正对军哥说道:“现在菜市场这一块的渠道可以放心推了,但商店这些地方也可以先做准备了,你可以找一些人过来,从现在起就开始摸市场,把市场摸清楚以后,一旦批下来,这些地方也可以大规模地推了。”
    说完这句之后,吴小正突然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对军哥的方法似乎用错了。
    他发现,军哥虽然想问题有点一根筋,但他并不傻,而且他的这种性格适合逼一逼。
    以今天为例。
    今天军哥一整天都在跟着吴小正跑市场,有吴小正在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吭声,只是配合吴小正,相当的依赖和被动。
    可若是让他自己去跑呢?他会做得怎么样?
    吴小正现在很好奇这个问题。
    他相信,一个好的销售一定不是师父带出来的,而是引导和逼出来的,如果让其养成依赖性的话,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永远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吴小正决定换一种方法。
    “军哥,从明天起,你自己尝试跑一下其它两个市场吧,那两个市场搞定以后,你再回头在所有的市场再多发展一两家代理商,一步步增加。”
    这对军哥来说很是突然,他立马说道:“啊,你不带我再跑一跑的话,这事我可干不来啊!”
    这反应在吴小正的预料之中,可他现在就是要逼军哥,岂会轻易放弃,于是他又说道:“没办法啊,我有太多事情要忙了,今晚要签买地合同,然后小学的房子还要整修,另外我还要去印宣传海报太多的事要忙了,销售的事真的只能靠你了。”
    不等军哥再次反对,吴小正又说道:“这样,华哥不是说要你把兄弟们召集起来聚一聚吗,明天你给现在的几家代理送完货之后,你就干脆召集一下,先找三四个兄弟一起来做这事情。”
    军哥陷入了思考当中。
    他确实对一个人去跑这个市场没什么信心,可吴小正说的话他又没法反驳,因为他知道吴小正要忙的事情真的太多了一点。
    看来,只有按照小正的意思先去试一下了!
    于是军哥说道:“那我试试吧,如果我找他们进来的话,工资证明算?”
    吴小正稍稍思考了几秒,说道:“先按150块一个月的底薪定吧,提成的事,等工厂正式运作后咱们再定下一个章程。”
    这个问题确实稍稍为难了吴小正一下。
    因为按照规矩,销售这份工作普遍采用的是底薪加提成的模式,而如果没有提成这一项的话,150元的底薪对乡下人还算不错,对城里人来说就没有特别的吸引力了。
    可吴小正又不能一下子把底薪定得太高,因为这会涉及到整个工厂的薪酬体系问题和成本问题,如果现在一下子就把销售的底薪定得太高的话,以后想降下来就难了。
    呵呵,这应该算是又为军哥出了一个难题吧。

第91章 土地交易
   
    对于吴小正所给出的这个待遇,军哥并没有感到过于为难。
    在他看来,工厂刚处于起步阶段,而吴小正又玩这么大,光是在地皮上的投入就看得让他心跳。
    因此,就算军哥看到这生意似乎确实挺好赚的,可成本毕竟摆在了那里,因此精打细算才是真正的持续发展之路。
    而对于他的那些兄弟,军哥也并没有想当救世主的意思,只是他知道,这一两年以来,以前跟他一起混的那些兄弟,有很多都还没找到事做的,因此他能拉的话,会尽量拉一把。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损害吴小正这个兄弟的利益的情况下。在军哥看来,吴小正跟他即是从小到大的邻居,现在又是师兄弟,他理应更为吴小正考虑才对。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军哥觉得吴小正给出的这个待遇还挺厚道的。
    这是思维出发点不一样的缘故。
    “那我试试看。”军哥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当然,这是他比较谦虚的说法。
    吴小正心情大定。
    不过他又开始纠结一点。
    那就是军哥的那帮兄弟,一个个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比如说今天见到的梁振华,两年过去,已经成为了一片小混混的头,估计在城西市场都已经混出了赫赫威名。
    这帮人如果再聚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地方在于,有这帮人在,食品加工厂在市场销售方面就不用太担心被人过分欺负了。比如说今天如果不是军哥在,如果梁振华不是军哥的兄弟,那今天很可能就要受欺负了。
    而不好的地方在于,这些人如果不受控制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弄出大麻烦来,甚至把他们自己折腾进大狱都有可能。
    看来,还得找过时间跟军哥好好聊聊,行事得立个规矩才行。
    唉,想创业真的不容易,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当两人回到家的时候,时间还算早,军哥随口问了一句:“晚上签合同的事,要不要我一起过去看看?”
    “你看着办吧,如果没别的事的话,你去看看也行。”吴小正随口回了一句。
    按照今晚的约定,吴小正确实得去村委跟四组的那些人签购地合同。虽然说这事已经基本敲定,但手续问题还是得必须走一遍的。
    “行,那我也去看看。”军哥说了一句,然后先回了自己家。
    吴小正回到家之后,发现吴敏霞也已经回来,手里正拿着一沓已经打印好的标准合同。
    认真核对一遍之后,吴小正发现并没有什么错误,于是就安心等待夜晚的降临。
    刚吃过晚饭,吴小正就提前前往村委会了,因为这是吴家的大事,基本上吴家所有人都又一次全体出动了,包括吴敏霞,连吴小莉都要跟着去凑热闹。
    刚到村委,刘石泉就告诉了吴小正一个好消息:“租学校的事情问题应该不大,我跟所有的村干部都通过气了,大家都没意见,今晚再具体敲定一下就成了。”
    这确实算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在自己的工厂建起来之前,临时厂房就不用愁了。
    人陆陆续续的到来。
    最先到的自然是张绣花带着蒋丽华,这次她可不敢摆什么架子了,她反而怕吴家反悔。
    与上次不同真的不同了,这次来的人各个都对吴家的人客客气气的,显得很熟络,也相当的尊重。
    这就是利益驱使的,哪怕是在这个还算淳朴的年代,也免不了这一点。
    吴小正没有矫情,直接拿出一份合同范本,给大家传阅起来。
    大家的兴趣立马就集中到了合同条款上面。
    这个年代的乡下人虽然普遍化程度不算高,但大部分都还是识字的,尤其是年轻一点的。
    于是四组的这些人便围在一起逐条逐款地看了起来,边看还边讨论。
    其实吴小正这个合同起草得还算公平合理的,他并没有占这些人便宜的意思。
    唯有三点是他在合同里面着重强调了的。
    一是在地价方面,他特意标明了现在的地价行情,也写明了真实的购买价格。
    吴小正之所以这么写,就是要表明他现在是溢价购买的,以防止以后有人以当时卖价过低为借口来无理取闹。
    二是付款方式也注明得清清楚楚,免得有人在中途以余款还没付清来反悔。
    三是明确注明了违约惩罚,谁要是敢反悔,吴小正保证能告到他倾家荡产。
    吴小正不得不防。
    因为工厂一旦开工,如果再有人以地皮为借口来无理取闹的话,那他的损失就大了。
    四组的人围在一起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找出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条款来,于是各个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也是在吴小正预料中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人想到日后要反悔,所以他的那些自保条款,现在的四组人来说并不会觉得过分。
    负责主持签约的是村委的秘书吴兴发,他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这样的土地交易是必须经过村委的主持和见证才合法有效。
    实际上,按照土地法的规定,这些地并不属于村民个人所有,而是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们只不过拥有一段时期的承包使用权。
    可就算是这样,这样的土地交易也还是要付费的,因为这涉及到村民们的利益。只不过这种交易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