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94部分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9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孝德十五岁出仕隋朝,为隋谒者台奉信员外郎。贞观元年开始,徐孝德正式出仕唐朝,历任八九品小官,因颇有才干,晋升为太子府右卫长史,后再授将作监丞,后被擢升为礼部员外郎,随后外迁果州刺史,所以在京城有所小宅子,倒不用投靠亲戚,只需重新添置些物什罢了。历史上,他是在徐惠进宫得宠后才升迁为礼部员外郎的。
    第二日,徐孝德留夫人在家中收拾宅子,带着儿子徐齐聃便亲往宣阳坊崔府递帖子。若是能见,那是最好,若是未能见到,也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崔瑾拿着那份拜帖有些奇怪,这位刺史怎么指名道姓要见自己啊。随即一想,必是有人侧面提到了自己,便让徐孝德以为是自己推荐了他。呵呵,这的确是场误会,不过是给李承乾选妃罢了。只是,对那个年幼的徐齐聃,他还是挺感兴趣的。便让知礼把人请进来,自己换了身见客的衣裳。
    一进崔府,徐齐聃乌溜溜的黑眼珠便四处乱转,他何曾见过如此雅致的景色。还有那些花,也是他从未见过的。
    见他走得有些吃力,知礼便道:徐小郎君,可否让某来抱你
    徐孝德忙道:多谢,让某抱着就行。看他虽是下人,但那谈吐风仪更胜于普通士子,显然是很受了些崔小郎君的熏陶指点。又见他一路行来,见到其他人等,即便是杂役,都是微微点头示礼,进退有度,而那些下人对他也很是尊重。从上观之,此人必是极得崔小郎君重用。
    知礼见徐齐聃对那些奇花异景很是惊奇,便一路介绍,让徐孝德也长了见识,更是急于见到培育出这些奇花的崔瑾了。却不知是如何的天人之姿,才能有那般才情
    待见到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的崔瑾,徐孝德不由呆了呆,这,就是那位文曲星转世的崔小十三郎这长相也太,咳咳,美貌了吧而徐齐聃更是一眼不眨地看着崔瑾。
    不过,徐孝德也是历经苦难,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很快便回过神来,拱手道:冒昧前来打搅,还望崔小郎君海涵
    宾客坐下,知术知乐送上茶水水果。
    此间茶水不同与别处,徐刺史可尝尝。崔瑾抬手,做了个请。
    徐孝德轻抿一口,略有苦涩,随即唇齿间唯留清香,回味无穷。这便是崔瑾独特的炒茶法和煮茶法,未加任何调料,只用山泉之水。可惜,他如今的年纪还不能经常饮用。比如现在,他便是喝的菊茶,放了些许蜂蜜。而徐齐聃看着水中的花瓣,微微怔了怔,喝了一口,觉得甜丝丝的,然后又喝一口。毕竟是小孩子,再如何沉稳也是保持着孩子的天真烂漫。不自觉地便将这盏茶喝光了,这才察觉过来,顿时红透了脸。
    我也很喜欢这茶水呢崔瑾微笑着道。徐齐聃眼睛一亮。崔瑾点点头,又让他尝尝水果,道,都是自家所种,别处可是买不到的。徐齐聃眨眨眼,在他暖暖的笑容中鼓励的目光下,竟然忘记了做客的规矩,将所有未吃过或极少吃的果子都尝了个遍。
    徐孝德羞得面红耳赤,想要呵斥,但在别人家中又不好发作。
    崔瑾摆摆手,温声道:徐刺史不必客气,吾家玦弟也比徐小郎君大不了多少,算是某一手教导的,最是可爱。或许是某很有孩子缘,那些小郎君都爱到此处来玩耍,若是徐刺史放心,可让令郎经常来走动,如此,玦弟也有个玩伴。
    听说可以经常来玩耍,徐齐聃的眼睛亮晶晶的。徐孝德哪有不情愿的。

177。第一百七十七章 秋日赏菊
    崔瑾很高兴给玦弟找了个玩伴,还是个神童。 玦弟不同于自己,是带着千多年后的光环转世投胎而来。但是,和徐齐聃想比,玦弟非但毫不逊色,眼界更是要广阔得多。
    前来拜访,自然不能耽搁主人过多时间,约好每十日休沐时可将徐齐聃送来,徐孝德便惭愧地提着一篮子水果,携子离开。马上,他思索着崔瑾的话,自家女儿将来必是不凡,可善加引导,若是整日关于深宅之中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着实可惜了。崔小郎君这是何意是说女儿今后能如东汉那位博学高才,与兄班固同著汉书写下东征赋和女诫的曹大家班昭那般名垂青史他不由激动了。他不以为是崔瑾看上了自己的女儿,因为世人皆知,五姓七宗是相互联姻,不娶不嫁他姓。而他,是不会将自家神童一般的女儿嫁人为妾的。
    若是崔瑾知道,肯定要笑,呵呵,其实为帝王妃不是妾么
    待见到李承乾,崔瑾笑道:大表兄,小弟可是将你未来的妻弟都要一起照顾了哟,以后你可得感激小弟。李承乾慎重地拱手,道了声有劳。倒是让崔瑾讪笑着摸了摸鼻子。这位表兄越发正经了,真不好玩。
    李世民召见徐孝德,对他进行了一番劝勉,任命为正五品上门下省谏议大夫。能回到京城,临近权力中心,虽然没能一步登天,但也让徐孝德很是高兴。他一生极为波折,早年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尝尽人生冷暖。虽然十五岁便出仕,但随后天下大乱,滞留河朔地区,无法返回中原,期间历尽艰辛,直至贞观年间才回到中原。若是能安安稳稳地在京城中任职,再有机会得以提升,也免得妻儿随自己四处奔波,对儿女的前程也有好处。特别是年幼而早慧的女儿,京城中谋求一桩亲事总要好过外面。若是儿子再得崔小郎君提携,长大后必有一番前程。
    徐孝德的打算很是长远,不料,很快便被一纸圣旨打蒙了。怎么居然是册封长女徐惠为太子妃不会吧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随意全身一颤。怪不得崔小郎君说,自家女儿将来不凡,原来是如此啊难道,自己被召唤回京也是由于如此还有,崔小郎君说,不要将自家女儿锁在深宅中,那又是何意这个,得仔细思索思索。还有,原来册封的那位苏小娘子是怎么回事,这个也得仔细打听。
    他赶紧谢恩,给了传旨宫人一份大大的谢礼。徐惠落落大方地起身,她虽早慧,但也不知这嫁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传旨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老熟人李内侍。李内侍呵呵笑道:恭喜啊徐大夫,以后便是国戚了不过啊,某还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徐孝德忙将他请到厅堂内看座看茶,洗耳恭听。他正纳闷着呢,怎这样的好事就落到自家身上了呢
    李内侍琢磨着,低声道:此事本并外传,但因关系到某一神仙似的人物,担心徐大夫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所以不得不说。
    徐孝德忙虚心请教,但心里已有了猜测。
    徐大夫家中之事,均是崔小郎君在京中掐算而来,这都是为了太子殿下啊。前两年册封的那位苏氏小娘子,恃宠而骄,居然敢对太子殿下指手画脚,被降为良媛,这也是看在她年幼无知的份上。李内侍缓缓道来。
    徐孝德心中大惊,原来如此啊
    李内侍继续道:崔小郎君算到贵府有一千金自小聪慧过人,颇有才能,最是贤惠,堪为太子妃。但是,这算是如此算,还人的路啊,还得自己走,是否争气,也得自个儿努力对吧啊,是某失言了,还请徐大夫海涵
    徐孝德连连称谢。心里更是明白过来为何昨日崔瑾要说那番话了,是让自己女儿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世面,不要像那些居于深宅之中的小娘子,除了绣花便是悲秋,最终养成小家子气,比如那个苏小娘子。哼,莫说还是太子,即便是寻常人家,哪有妇人对自家郎君指手画脚的,何况还是尚未成亲。即便要规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对。嗯,这个得多多提醒女儿。再说了如今这位太子爷,可算是史上最贤德最有才干的太子了,居然她还不满意,真不知苏氏的家教如何
    由于李内侍的提醒,徐孝德很快便给女儿安排下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继续发挥特长,琴棋书画得样样拿得出手;二是自己得经常给她讲解朝中见闻,让她增长见识;三是要多与外界接触,若是能多与那些世家女联络,那就最好了。哎,可惜自己没甚根基。他轻轻叹息了一声。
    不过,很快,徐孝德便安下心来。只过了几日,崔家小娘子便给徐惠下帖子,请她到崔府赏菊品诗。另附一书信,将此次受邀的小娘子一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各自的性情爱好。徐惠见了那字儿,首先便是称赞不已,再看那内容,很是感激。还未见人,已经对崔家小娘子心生好感。
    这次,崔瑜并未邀请五姓七宗的世家女。一是那个圈子极其排外,阎婉也是多次接触后,见其为人待物不错,所以才带进去的。二是不知徐惠性情和才情,冒然带入,担心她无法适应,反倒让她心生自卑。所以,一直以来,崔瑜从未提过携带或邀请苏媛参加那等顶级世家女之间的各种聚会,虽然她暗示过多次,越是如此,越是让崔瑜瞧不上,最后连自家举办的一些小聚会都不被她下帖子了。
    崔瑾曾问过她对苏媛的评价,她淡淡地吐出四个字:狭隘,可笑这也是此次崔瑾不肯帮忙的原因。对于阿姊的眼光,他是佩服的。
    此次,崔瑜依然是邀请的几位公主,其夫君或未来夫君与崔瑾关系密切,然后便是阎婉和武珝。崔瑜很看好武珝,虽说是商人出身,但其气度越发落落大方,丝毫不逊于世家女。只是武珝太忙,一是报社的事儿,二是启蒙书的事儿,让她整日分不开身,否则崔瑜是很愿意带她参加各种聚会,至少今后是自家弟媳中的一个,还是极受瑾弟看重一个。
    徐孝德将女儿唤到跟前,问她准备在赏花会上如何作为徐惠侧侧脑袋,道:女儿不会有任何作为。
    徐孝德问是何故。徐惠微微一笑,道:初次见面,言多必失,只要谦虚谨慎大方得体便足矣
    徐孝德频频点头。无论是比家世还是比见识,自家女儿都是比不上的,还不如先就学学阎家小娘子。虽然对女儿比较放心,他仍是一再叮嘱不要急于表现才识引人厌烦,待人谦和有礼但又不可迂腐,衣着打扮不可过于繁琐华丽等等。最后,连他自己也不由笑了起来。
    因是休沐,儿郎们又聚到崔府,李承乾和李恪等皇子也早早地来了,劳累了这许久,也该好好休息一日了。看着满园的姹紫嫣红,连一向舞刀弄枪的柴令武等人也安静地赏花观景。
    李治凑到李承乾耳边,笑嘻嘻地问:也不知此次表兄替大兄选的嫂嫂怎样,听说是个神童哦,啧啧,五个月就开口说话了,也不知这嘴齿如何伶俐说着,牙齿咔嚓咔嚓地上下闭合。
    李承乾摸摸他的头,道:小娘子又能有多厉害,不过是能说会道了些,但总比开口规矩闭口礼节的好,也比那些闷声不响只叫你猜测心思的强。自己事情那么多,哪有时间整日去琢磨小娘子的心思
    李治也觉得自家大兄挺倒霉的,册封的第一个媳妇儿居然是个迂腐之人,这两年的功夫全费了,不过还好,发现及时,不然真娶进门就吃亏了。还是三王兄有眼光,阎小娘子脾气好,画儿也好,虽然长得很是一般。这是表兄掐指算的,肯定是顶好的他道。
    李承乾深以为然。不过,还是得请表妹多费心指点引导。把未来的太子妃交给表妹,他是一万个放心,还没见过哪家的小娘子能胜过表妹的。
    除了武珝,崔瑜还未见自家瑾弟如此看重哪家小娘子,恳求自己多待徐惠多参加各种聚会,对其为人处世进行指点,甚至教她如此管束后宅等等。难道,这位徐小娘子真有过人之处至于旁人所言,徐惠如何聪明伶俐,她也只是淡淡一笑,五个月开口说话自然不过,但自家玦弟也是早早就能唤爹喊娘了,而四岁熟读尚书,这在自家更是不足为奇。不过是比平常人聪慧一些罢了。
    秋季,不仅是赏菊的最佳季节,更是蟹黄鲜香油脂细腻的时候。阳澄湖大闸蟹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文人骚客们的最爱,持蟹品酒,吟诗作赋已经成为他们一种享受。但最早古人吃蟹,最看重的是蟹螯,直到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小儿子刘承勋提出十万个蟹螯,也顶不上一个蟹黄,这才让蟹黄走进世人的视线。九雄十雌九月团脐,十月尖,都是在说吃蟹的时间。
    蟹的寒性大,小娘子们只能略略品尝,不宜多吃,只做了两道菜,一是螃蟹饼,二是蟹黄三丝羹。以蟹为点缀,以菊为主题。
    而外院的小郎君们则人人面前摆放了一套蟹八件,蟹盆以菊为底,什么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螃蟹,旁边是剪刀蟹针长柄勺腰圆锤长柄斧蟹钳剔凳,让大家很是增长了见识。然后便是必不可少的清凉甜美的菊hua酿。
    程咬金的仨嫡子是外粗内细的家伙,瞧着那些目瞪口呆的小郎君们呵呵笑着。自己不会使用那些工具,不是有崔小郎君么

178。第一百七十八章 必不负君
    柴令武拿着那腰圆锤长柄斧,笑嘻嘻地道:表弟何时将兵器都用在吃食上了只是这物什如何用,还得表弟指点指点。小说
    崔瑾微微一笑,拿起一只蟹放在吃蟹人把蟹放在剔凳上,用剪刀逐一剪下大螯和蟹脚,放在一旁留待最后享用。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除腮除胃除心除肠,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黄蟹膏吃得干干净净。接着处置蟹腿,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用蟹针把蟹腿的肉捅出来;用蟹钳将大螯分成三段,用剪刀剪开,用勺舀出肉。形态优雅,条理分明,丝肉不剩。最后,崔瑾洗净手,喝一口暖融融的姜茶。人小,只能看着菊hua酿眼馋。
    大家看得一眼不眨,李治嘀咕着,这也太麻烦了吧几个武夫拿着那秀气十分的剪钳锤勺,咋咋嘴,生怕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不过,长孙冲等人还是很喜欢的,太风雅了,太有文人气息了,这个很值得推广。在李承乾的带头下,大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吃蟹运动。
    见武夫们着实别扭,崔瑾就好心地提议,随意即可,怎么高兴就怎么来,只要能吃得尽兴就好此言一出,以柴令武兄弟为首,嗷嗷叫着扑向那盆螃蟹,手起蟹破,只用一个勺子,便将蟹肉蟹膏蟹黄等等全都吃干净,并不比崔瑾的功夫差多少。然后是美美地喝一盅菊hua酿,真是最美不过十月间。
    小娘子们则含蓄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