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准确地说,应该是只有一位小魔王。
柳定安小朋友很懂事地在凉亭中练字,对于那位姐姐传来的各种惊呼声和奔跑声,如若未闻。
而柳艾苏小朋友则是十分开心地玩着跳皮筋,时不时地还要再骚扰一下弟弟,让他陪着自己一起玩。
柳承恩信步过来,下了台阶,“艾宝,到爹爹这里来。”
这跳皮筋的游戏就是柳承恩弄出来哄孩子用的。
其实就是用了一些布头然后接上之后,再由两个人站着将这绳子给撑起来,也不费事,而且基本上也不花什么钱。
苏锦绣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跟着玩一会儿呢,用柳承恩的话说,女孩子家不宜总出门,玩这个,还能活动一下,免得身体再生了锈。
柳承恩陪着孩子玩了一会儿之后,便又把在练字的柳定安给叫过来。
“好了,你练字的时间也不短了,带着你姐姐去找川宝,一起去后花园走走,小小年纪,别太呆板了。”
“是,父亲。”
奶娘和丫环们都跟过去,这院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怎么了?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柳承恩叹了口气,“朝堂上因为方男均税法的事情吵起来了。我倒是也想着为皇上分忧,可这是件大工程,岂是那么容易的?”
苏锦绣之前也听他提到过这个,知道这于普通的百姓们而言是有利的。
“你之前说每年九月开始丈量土地,这一个县光是丈量这个,只怕也得小半年的功夫吧?等这地丈量完了,岂非是影响了播种?而且我听你的意思,还要每年都丈量,这是不是也太耗费精力了?”
所以柳承恩才叹气呀!
这的确是大工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以东南西北四边长各一千步为一方,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仅仅是这丈量一道,便实在是过于玩笑了。
毕竟,靠着人行,这实在是有太多的可操作性了。
谁多走了一走,少走了十步,哪一个又看得出来?
就算是看出来了,又有谁敢跟官差去争执这个?
不想活了?
“实行方田均税法,虽可增加税源,减轻农人的负担,但因清丈繁难,滋弊亦多,加之豪强地主定然会极力反对”
苏锦绣说到这里顿了顿,将手中的绣绷子放在膝上,“四郎,此法虽好,可是难度极大。若是皇上委任你来专门处理此事,可如何是好?”
苏锦绣不关心朝政,她只关心自己的夫君。
若是皇上极力变法,可是朝堂上又无可用之人,那么这件事情最终一定是会再次落到了柳承恩的头上。
换言之,得罪人的事儿,就非他莫属了。
柳承恩笑了笑,握住她的手,轻声道:“阿锦放心,我心中有数。皇上宣我明日一定要上朝,我还在头疼呢,这丈量一事就已经很费精力了,即便是完成之后,也未必能真地将土地收拢了。”
苏锦绣眼眉微垂,不一会儿,便笑道:“四郎所担心的,其一为丈量土地,这速度上太慢,而且又太容易被人钻空子,其二就是担心推行受阻,被地方权势所扰,我说地可对?”
柳承恩哈哈笑了两声,“我家阿锦真是聪慧。只是简单一说便都明白了。可惜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卷尺呀,要不然,怎么会这么麻烦!”
“卷尺?这是何物?”
柳承恩愣了一下,摇摇头,“没什么。就是一种可以用来丈量土地的器具,我也只是听人说过,却未曾见过。”
苏锦绣则是眨眨眼道:“若是有了此物,夫君觉得这新田法的推行便能少了一些阻力?”
“这是自然!若是有了这东西,节省了时间不说,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谁也休想捣乱。”
第487章 苏锦绣又要立功了
苏锦绣扑哧一乐,“这有何难?”
柳承恩则是瞪大了眼睛,“阿锦,你说什么?”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大兴朝是真地没有卷尺的,可是为什么娘子看上去却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四郎,你是不是没有放过纸鸢?”
柳承恩几乎是脱口而出道:“怎么可能没放过?你记了,咱们之前在北安州的时候还一起放过呢,而且我记得当时艾宝还闹着让我代替她放,说我放的最高的。我还教她如何松线”
话到这里怔住,柳承恩几乎是僵着脖子转过来看着正笑意盈盈的妻子,好一会儿才道:“是了,线!我怎么没想到呢!阿锦,你果然就是我的福星呀!哈哈,这法子有了!有了!我即刻就去弄。”
说完,又是直接将人搂过来,吧唧一口亲在了脸上不算,又低头在她的樱唇上啃了一口。
院子里,董姨和春桃二人都在呢,几个年纪小的丫环则是不自觉地羞红了脸,同时低下了头。
苏锦绣也跟着脸红了,拍他一下道:“做什么呢!”
“我太高兴了!哈哈,阿锦,我终于想到办法了。你绣你的,我去试试看,晚饭不用等我了。”
最后一句话落的时候,人已经是在院墙外了。
苏锦绣无奈地摇摇头,“怎么跟人来疯似的!”
董姨笑道:“看样子刚刚也是夫人提醒,所以才帮着老爷解决了一个麻烦。不然老爷也不可能这么高兴,您瞧刚才跟个孩子似的。”
苏锦绣的确是提醒了柳承恩。
苏锦绣大概也知道柳承恩是想在做什么用,低头想了想,便让人去取了木尺来,随后,又让董姨帮着缝了一些粗布连在一起。
“春桃,你别动,就沿着这个一直捋直了,我弄好之后说可以动了你再动。”
“是,夫人。”
苏锦绣几人合力缝出了寸许宽,上面又按木尽的计量一一标注,因为是选了浅黑色的布,耐脏,所以又选了朱砂过来做标。
几人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弄出来了一个最简单的卷尺。
彼时,柳承恩还在对着几团麻绳费力地扒弄呢。
苏锦绣过来的时候,柳承恩还在忙。
千百年来,无论是官还是民用的丈量度的基本单位是尺,十进制,一尺为十寸、一丈为十尺。
长距离一般是用到“里”来计算,但具体一里等于多少尺,没有清晰记载,而且也没有人对此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官府采用比较多的说法是一里为三百步,可是“步”就比较难以统一了。
一般来说一步为五尺左右,可是实际丈量的时候,对方的步是否能达到五尺,或者是超过五尺,这个就很难定义了。
大兴朝官府所载: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
而苏锦绣连带着院子里的小丫头们一起忙碌,最终做出来的这个布质的卷尺的长度已经达到了三引。
也就是说有三十丈的长度了。
“四郎,你过来看看这东西是否能入你的眼。”
柳承恩采用的是麻绳打结的方式,只是这个也容易有偏差。
因为如果用麻绳本身来打结,这个结就不一定能落到最准确的那个位置。
可是如果用其它的东西在麻绳上做记号,就容易脱结,所以,柳承恩现在是用了墨汁来染,如此,应该是最准确的。
只是这麻绳也有一些问题,用的时候倒是方便,可是收的时候还要慢慢团,而且还容易出现中途打结的情况。
这就好比是缠毛线,若是有人撑着,而且是毛线很规整的情况下,自然是好缠成团。
可是稍有一些不对劲,那可能就要打结,或者是不得不将麻绳给剪了。
所以,这就又有了新问题。
毕竟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人会像他现在这样小心。
正心烦着呢,苏锦绣过来了。
她是直接让人拆了艾宝的一个纸鸢,然后用了那个木托,如此一来,这收起卷尺的速度快了不说,而且还能很整齐。
柳承恩一瞧她拿过来的东西就乐了。
因为苏锦绣用的是粗布,而且是寸许宽,这东西不易打结。
“阿锦,若是用麻布呢?”
“自然也是可以的。我就是考虑到了你是要丈地用,所以才选了粗布来做,只是我们几个只做了三引,先拿来你看看是否得用。若是得用的话,那我们便再做几个更长的。”
柳承恩笑地嘴巴都合不上了。
“得用,得用!”一边说着,一边翻弄着她们刚刚弄好的布尺子。
“阿锦,你们也无需再继续做了,这东西我明日上朝带着,之后再交由工部去弄就是了。他们工部人多,而且这东西简单,再好做不过了。要不了几天,就能做出成批的布尺。”
“能帮得上四郎的忙就好。这个撑子是我直接拆了一个纸鸢做的,四郎可以根据你们实际要用的大小再找木工重新做。”
“好,我明白。”
有了这个神器,柳承恩觉得明日他在朝堂上,便能先声夺人了。
至少,这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有了这个东西,丈地的速度会加快,而且数字也会更精确。
真正的麻烦,还是在于地方权势这里。
而地方上的权势,大多又都是依附于各大世家或者是一些朝中的重臣们。
所以,得罪人这个事儿,还是避免不了的。
次日上早朝,果然又吵了起来。
范阁老和梁阁老一派,坚决抵制新田法。
江大人等人则是站在了张正阳这一派,支持新田法的推行。
另外还有几位阁老和重臣们则是选择了默不作声,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应该就是想要看看这双方的博弈究竟如何吧。
说到底,就是不想搅进这淌浑水中。
皇上在位多年,气势自然是有的。
类似这新田法,皇上其实可以力压众臣,一力支持张正阳的。
只是,目前而言,皇上还没打算彻底地跟世家们都撕破脸。
所以,能温和一些,还是温和一些的好。
范阁老被江元丰给怼了两句,阴阳怪气道:“哟,这不是柳大人嘛,这方田均税法就是你提出来的,怎么却不见你出声了?”
第488章 朝堂激辩
这方田均税法的确是柳承恩提出来的,哪怕是当初上折子的是张正阳,可是上面仍然写了是柳承恩所提。
这种事情,自然是隐瞒不得的。
“多谢范阁老提醒,下官也的确是想要说话的,只是看诸位吵的热闹,实在是插不上话,所以便想着等诸位都说完了,下官再说。”
听听,他柳承恩是多么的尊老呀!
先紧着你们这帮老古董们说,等你们没力气吵了,他再来一一解惑。
范阁老被气得不轻,偏偏在大殿上还不能破口大骂,免得失了体统。
梁阁老则是慢悠悠开口道:“柳大人,你有什么好法子就先说吧。我们刚刚也说了,这丈量土地需要大批的差役,这些月俸从哪儿出?而且咱们也不是没有丈量过土地,一个县想要丈量完,至少也得四个月的功夫,就这我说的还是一个地方不大的小县,若是赶上了大县,那可能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梁阁老说的是,这些下官也都想到了。丈量土地的确是耗费人力巨大,只是这田产总得弄个清楚,要不然,吃亏的还是朝廷,是咱们的国库。”
说到这里,柳承恩将头转到了正前方,也就是皇上的方向。
“启禀皇上,先帝二十一年,陇西小川县田赋不公平的程度,已达到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民怨沸腾,群情激愤,严重影响了小川县社会秩序的稳定。
当时小川县贫富两极分化十化明显,官僚、豪强巧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及壮丁,却隐田隐丁,逃避税赋;贫苦百姓手中的土地被蚕食殆尽,却要承担着繁重的苛捐杂税。而县衙登记的田赋征税底册上,土地分配数据已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未等朝廷派出钦差去查办,小川县便已经激起了民变,县衙被烧,县令被愤怒的百姓们当场棒杀而亡,据载,那位县令最终落得个被人捶成肉泥的下场。
皇上,小川县民变据今,也不过短短二十多年,而就在去岁,延陵府某县被查出竟然有人隐田八十万亩!皇上,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县,八十万亩良田,这逃了多少的田税!”
柳承恩这番话说完,户部的官员们已经是最先有了反应。
都说户部是管着大兴的钱袋子呢,谁哭穷,他们户部都不能哭。
可实际上呢?
他们户部的差使才是最难当的。
丰年之时,国库还能充盈一些,可是没等他们高兴上两天,各个地方要钱的手就伸过来了。
边关大军不能不养吧?
要粮给不给?
敢不给吗?
工部要修河道,这是奉了圣旨的,而且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能不给吗?
不给就让大家伙指着你的脊梁骨来骂你吧!
礼部要祭祀,要负责科举,还要负责皇室的相关仪式,过来要钱了,你敢不给吗?
总体而言,丰年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还好过一些,至少不必为了钱粮发愁。
可一旦是遇到了灾年,那就遭了大罪了。
到了灾年,伸手要钱要粮的就更多了。
要赈灾吧?
没有钱没有粮食怎么赈?
林正是最听不得这个的。
一个小小的县,竟然就敢隐田八十万亩,这简直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皇上,微臣赞同柳少监所言。当年太祖皇帝开国之初,便曾诏告天下,要善待全天下人的百姓。当年若非是普通百姓们愿意倾尽所有襄助太祖皇帝,那也没有我大兴朝如今的国泰民安。”
林正一说完,户部的几个官员也立马跟着表态赞同。
江元丰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对面,他很清楚,接下来还有的辩呢。
“启禀皇上,微臣还记得前年,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的泰兰县,按田赋征税底册征收税赋,根本就无法征收到位。地方县令面对这种现实,忧心忡忡却一筹莫展。
税赋收不上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