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宋成祖 >

第339部分

宋成祖-第339部分

小说: 宋成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光是跟武臣亲近还不够?还想着卖好宰执,拉拢文臣?”

    这话问得很诛心,拉拢文武,意欲何为?

    难道要来个宣武门吗?

    几乎下一秒,就要上演父慈子孝的大戏。

    只不过赵桓不是那种皇帝,而赵谌胆子也的确打得惊人。

    “孩儿既然是父皇之子,自然要学习父皇的本事。”

    赵桓忍不住大笑,“学我?我当储君的时候,可是老老实实啊!”

    赵谌稍微一怔,便忍不住道:“父皇,现在世面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哦?有什么议论?”赵桓好奇道。

    赵谌立刻道:“回父皇的话,现在有好多文章,都在说,父皇深明大义,早年的时候,力劝太上皇节俭,还体恤民生,保护忠良,勤奋好学……堪称储君的表率。”

    赵桓目瞪口呆……此必是江南大儒的手笔。

    果然不必辩经,只等入关之后,一切自然有人替你安排明明白白。

    “赵谌,你知道什么时候最危险吗?”

    “孩儿不知。”赵谌老老实实道。

    赵桓轻叹,让儿子坐下。

    “金兵逼近开封,破城在即,算不得什么……就算当时夺走了开封,也能退到应天,退到江宁,或者退去南阳,总还有办法。可现在的情形不一样,我们灭亡了金国,天下太平,几乎在一夜之间,百姓就有了许多盼望……税赋要下降,民生要改善,原本还能忍受的那些规矩,也都要废掉,总之,一切都要好起来。”

    赵谌怔了怔,道:“父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恐怕没法一下子做到吧?”

    赵桓两手一摊,“你敢把这话说出去吗?”

    赵谌翻了翻眼皮,无言以对。

    中原王朝的天子,自古以来都是九五至尊,口含天宪,至高无上。可也正是如此,越是权柄巨大,责任就越是沉重。

    “所以说父皇想跟你讲点藏在龙椅背后的东西……这玩意叫责任!是在无上权柄之下的东西。就拿你爹来说,如果我没法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满意。落下一句边庭流血成海水,赵皇开边意未已,也不是不可能。”

    赵谌微微低下了头,陷入了思忖。

    自己老爹的眼光那是不用多说的,只是他想不明白,父皇为什么会提到责任,提到民生……

    “父皇,莫非有什么玄机?”

    “不是玄机!”赵皇随手拿起了一本诗集,扔给了赵谌。

    这是去年冬天的时候,杭州西湖灵隐寺举办的一场诗会,江南才子云集,各种诗作不下白首。

    在一堆作品当中,选了三十六篇,刊印发表,一时间传为美谈。

    按理说赵桓是不喜欢这些玩意的,不知道为什么会看?

    赵谌翻看了半晌,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父皇,这里面好多都在写雪景,怎么还有说西湖冰封的?”

    赵桓含笑,“总算看到了关键……我让人查过了,杭州下雪不是没有,可西湖结冰,却是很少见。”

    “那,那代表什么?”赵谌不解。

    “自然是天气越来越寒冷了。”赵桓长长叹息,“战胜金人,不值一提,真正难以对抗的,是老天!”

    “不会的!绝对不会!”赵谌惶恐站起,惊呼道:“父皇,天命在我,我大宋秉承上天庇佑,老天怎么会降罪?”

    赵谌惶惶不安,他实在是无法接受,也不敢相信,上天为什么会降罪?说不通啊!难道是杀戮过多,有伤天和?

    又或者……是不敬太上皇?

    赵谌傻傻看着赵桓,天命没了,赵宋王朝会走向哪一步?

    “别没事胡思乱想!”赵桓呵斥道:“咱们能打败金人,靠的是将士用命,靠的是百姓供应,靠的是文臣武将……当然,也有你爹的功劳,唯独跟天意没关系……如果非要说有,我教你四个字: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

    赵谌痴痴张大嘴巴,不愧是老爹,气魄就是大!

    “父皇,那,那要怎么让天气变暖和?给老天下旨吗?”

    赵桓气得笑了,“我想下旨,谁能接啊?”

    “烧了啊!只要烧了,上天就能收到了,要不发个孔明灯也行。”

    赵桓已经懒得废话了,自己这个儿子,太缺少科学教育了。

    “不要废话了,你现在就该下功夫,学习如何备荒……就算你不懂,也要挑选这方面的人才,积极准备。拉帮结派,培植势力,只能帮你坐上龙椅,却没法让你名垂青史,青出于蓝!你还是知道要做什么,方向在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懂了吗?”

    “懂,懂了!”赵谌连连答应,只是他还是想不通,如何天气就变冷了?一旦变冷之后,又该怎么办?

    父皇讲的备荒,他完全没有思路。

    赵谌突然觉得,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真是不少。

    在一战成功之后,赵桓返回燕京,而赵谌则是返回行台。只不过他上了心,开始注意这些情况。

    还真别说,很快赵谌就得到了一个佐证。

    靖康十二年的第一场雪,比去年足足早了十天,天气也变得更加寒冷,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冻死的牲畜增加。

    狂风呼啸,一时间人心惶惶。

    尤其是草原之上,竟然出现了一种传言,说是兀术不甘心,他阴魂不散,化作北风,终日咆哮,要向赵桓讨个公道。

    这种说法,甚至随着寒风,一起吹到了燕京城中。

    “官家,有言官建议,要替兀术修建庙宇,血食祭祀,以安人心……”赵鼎绷着脸谏言。他是不信这个的,奈何说的人太多。

    天气又突然降温,赵鼎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修个庙宇,祭拜一下,没有好处,也不会有坏处。

    赵桓摆手,“赵相公,你切莫做如是想……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我们需要做些准备……你现在就去安排,要求原来的军械作坊,全力以赴,生产火炉,还有传令下去,各地有石炭矿产的,都要大力开发,确保燃料充足……还要告诉诸王,让他们囤积干牛粪,以备不时之需。”

    赵桓的这几条让赵鼎耳目一新,他似乎有了思路。

    “官家,还要不要多准备些粮食?”

    “这个是自然的。”赵桓道:“主要放在黄河两岸,还有西北之地。”

    赵桓意味深长道:“赵卿,你我君臣,怕是要面临一场全新的战争,一场比抗金更大的战争了!”

    赵鼎心中惶恐,但是有官家在,他也算是冷静。

    “臣明白怎么做。”

    赵鼎转身下去,就在大宋朝堂积极筹备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雪,席卷了草原,一夜之间,乞颜部的牲畜冻死了三分之一,数十万人嗷嗷待哺……

 第497章 昭勋阁

    赵桓回京之后,下了两道旨意,其一,改燕山府为北京,废除原来的北京大名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改开封府为南京。

    南北二京,对掌朝政,以北为主。

    同时,在北京皇宫对面,兴建昭勋阁,供奉有功文武诸臣,享受祭祀,百世不绝……

    这两道旨意下来,朝中顿时不免议论之声。

    改燕京为北京,毫无疑问是更加强化都城的地位,倒也是寻常。

    让人眼红的却是昭勋阁。

    这玩意就是凌烟阁的翻版,到底谁能进入,干系比天大。

    自从下旨之后,从政事堂到礼部,再到民间,全都议论纷纷,尤其是报纸上面,更是争论不休,一句话,整个大宋朝的键盘侠都行动起来了。

    首先赵桓讲了多少次,韩世忠为军中第一人,跟着皇帝早,功劳大,又备受信任,如今又是秦王之尊。

    不把他放在第一位,谁合适啊?

    韩世忠之下,那就是岳飞和吴玠了,王位都摆在那里,谁又不是傻子,理所当然,众望所归。

    可这个设想很快遭到了挑战。

    谁规定昭勋阁只能放武将的,没有道理啊!

    要知道凌烟阁的第一功臣可是长孙无忌,像什么杜如晦、魏征、房玄龄,他们的排名都相当高。

    既然这样,文臣也该入昭勋阁,首推就是李太师,即便因为后来的冲突,不能把李纲放在第一位,那宗泽宗相公就是可以的,还有张所张相公,张叔夜,张悫,吴敏,白时中……

    是以文臣为主,还是以武将为主,两边争论不休。

    只是让人诧异的是,翰林院这边,出了第三个版本。

    “赵相公,既然是昭勋阁,纪念功臣……那就不能忘记从前。”胡寅托着一份名单,向赵鼎进言。

    “论起大宋的开国功臣,第一位非赵韩王莫属,其余曹彬、薛居正、潘美、王旦、吕夷简、韩琦、富弼、司马光……这几位是不是也要在其中?”

    赵鼎根本没接名单,而是呵呵道:“他们都在其中,那为什么没有文彦博?”

    胡寅沉吟不语。

    “不算文彦博,那范仲淹呢?还有王安石?又或者狄青?”赵鼎追问胡寅,“这几位怎么算?礼部和翰林院有个定论没有?”

    胡寅脸色更加难看,只能躬身道:“首相,这事情还要政事堂拿主意啊!”

    “我不管!”

    赵鼎陡然拔高了声音,脸上带着怒色,“官家建昭勋阁,意在彪炳功臣,砥砺人心……你们倒好!把什么人都塞进来,要把昭勋阁变成大杂烩吗?新党,旧党,是要让他们继续在里面吵架吗?”

    胡寅吓得浑身哆嗦,连忙躬身,“下官思虑不周,下官有罪!”

    赵鼎看着诚惶诚恐的胡寅,却也扛不住他是真的糊涂了,还是有意为之……“行了,你去重新拟定。”

    胡寅答应,转身狼狈逃离……

    朝野都关注的事情,首相和尚书在政事堂吵架,又有谁会不清楚?

    尤其是当得知要把韩琦、富弼、司马光等人列入昭勋阁,整个舆论哗然。

    说他们是功臣?

    罪人差不多!

    甚至是赵普,民间也很反对。

    斧声烛影这破事早在赵二还活着的时候,就沸沸扬扬,到了仁宗朝,甚至有人搬上了戏台,早就人尽皆知。

    赵大的死有问题,赵二肯定是第一嫌疑人,而赵普这个开国独相,权柄最重的文臣,他就干净吗?

    建立大宋,稳定朝局,赵普的确有功,但此人的品德却是值得商榷……说句不客气的,简直辜负了赵大的信任。

    把他放进昭勋阁,要鼓励群臣弑君吗?

    更何况谁都清楚,官家不太看得起太宗皇帝,而且确实太宗没有拿回燕云,反而是官家,大刀阔斧,中兴大宋。

    “不管新旧之争,像赵普,吕夷简,韩琦,富弼,司马光……这些人根本不配进昭勋阁!”

    枢密使张浚在政事堂会议上开炮了。

    “光是雍熙北伐失败,而赵普是当时的宰相,他就没资格入昭勋阁。韩琦被李元昊打得那么惨,他怎么能入昭勋阁?他要是能入,曲端曲大王、李世辅、陈东,他们都能入!总不能打败的人受到祭祀,打胜的反而无缘入内吧?”

    “同样的道理,富弼跟辽国谈判,丧权辱国,还有司马光,他抛弃西北土地……这样的人也放进昭勋阁,让那些百战百胜的大将怎么看?还有,开封的吕相公,刘相公,又把他们放在哪里?”

    张浚这一顿大炮,算是把在场诸公震得头晕眼花,一时无语。

    此刻偏偏林景贞站了起来,“诸公……以我之见,如果要从前一百年挑,文臣当中,似乎只有寇准和范仲淹才能入选昭勋阁,一是因为功勋,一是因为德行!除此之外,其余诸公,怕是全都不够。”

    不够吗?

    在场诸公,无不陷入沉思,御史中丞胡铨突然幽幽道:“若是以此观之,只怕昭勋阁尽是武人矣!”

    林景贞眉头挑了挑,没有说话。

    倒是吕本中轻咳道:“不管文臣武将,都要让人心服口服才行……吾皇驱逐金贼,恢复燕云,灭亡西夏,开疆塞外,有此功劳在,一般的臣子,还真没法坐得住昭勋阁的位置!”

    一场政事堂会议,无疾而终。

    从政事堂下来,赵鼎一身疲惫,凑巧儿子赵汾也在,这小子迫不及待问道:“父亲,商议的结果怎么样了?”

    赵鼎白了他一眼,“还能怎么样?这事情根本就商量不出结果……我劝你也少掺和,尤其是太子殿下,更别凑热闹。”停顿了一下,赵鼎缓缓道:“我感觉这个昭勋阁,里面有大玄机!”

    赵汾看着目光深重的老爹,突然咧嘴笑了。

    这一笑倒是把赵鼎惹毛了。

    “你这个兔崽子,不要太猖狂了?”

    赵汾笑道:“爹,真不是孩儿猖狂,其实这事很简单。”

    “怎么简单了?”赵鼎拔高声音。

    “简单就是您老还没有适应过来。”

    赵鼎眉头挑了挑,“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现在的大宋,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赵汾笑呵呵道:“昔日那些名臣,跟着十几年涌现出来的贤臣名士,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要让孩儿说,评价名臣,老爹都应该放在赵韩王,韩琦,富弼等人之上!”

    赵鼎的脸黑了,责骂道:“小子无知,你太狂妄了!为父,为父是比那,那几位做得多了一些,可,可我们的时候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是啊,父亲遇上了官家……而要立昭勋阁的,也是官家啊!”

    赵鼎猛地吸了口气……脸色再三变化,直到最后,似有所悟。

    “原来我这么这么强了!”

    他脱口而出之后,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畅快感觉……赵普、吕夷简、王旦、韩琦、富弼、司马光……这些名字,对于熟悉北宋历史的人来说,都应该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当朝诸公,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臣子,谁也不敢狂妄到小觑这些人。

    就像是赵鼎,他下意识觉得自己不可能排在这些人前面。

    可是到了年轻人这里,反而没了顾忌。

    他们干了什么事情啊?

    灭不了契丹,打不过西夏,党争的本事倒是天下一流……把这帮人放进昭勋阁,真不知道要让后人学什么?

    还是要除旧布新啊!

    赵鼎领会了赵桓的意思,这是要从源头开始。这个昭勋阁,份量着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