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这般一怒,证实了那急报是真,左右的吴军将士,更是哗然,原本斗志昂扬的吴军上下,转眼就陷入了惊诧与彷徨之中。
“陶贼以诡诈袭取柴桑而已,如今我们山越已平,军力复振,正当趁着陶贼立足未稳,即刻西进,夺回柴桑,再一鼓作气攻入荆州才是!”
惊哗之中,却有一员老将,愤然出列,向着孙策慷慨请战。
孙策移目看去,却见那豪然之将,正是他吴国三大老将之一,与程普齐名的韩当。
韩当慷慨豪然,便如一股灼热的罡风,很快就吹散了笼罩在孙策心头的阴霾。
庞统趁势道:“义公老将军言之有理,陶贼虽诈取柴桑,但其主力水军尚在江陵一线,被刘璋拖住,我眼下水军复振,夺还柴桑当不在话下。”
庞统一席话,更是助长了孙策的气焰,当下他便豪情复振,其余诸将,在他的自信感染下,尽皆重拾起信心,柴桑失守给他们所造成的打击,很快就为复仇的怒火所取代。
“尔等可有信心,随本王夺还柴桑!?”孙策见诸将士气复振,便威然大喝道。
“愿随大王夺还柴桑,复仇雪恨!”太史慈第一个跳出来,挥动手中战戟,大喝呼应。
“夺还柴桑,复仇雪恨!”
“夺还柴桑,复仇雪恨!”
周围众吴将,齐声怒吼,浓烈的复仇战意,如烈火般冲天而起。
孙策脸冷绝的杀机凝聚,目光转向西方,冷哼道:“陶贼,你以为你窃取本王的柴桑,就能够守得住么,你真是小看了本王了!”
事不宜迟,孙策毫无犹豫,当天便率数万吴军,沿江西进,向着柴桑杀奔而来。
数日后,孙策的大军进抵了柴桑以东的彭泽,从柴桑败退下来的鲁肃,只怕陶商夺取柴桑后,继续举兵东进,故抢先一步退入此城,以待孙策援兵。
孙策大军抵达后,方才闻知程普被俘的恶报,心中又是大吃一惊,同时更是震惊无比。
当下,孙策便令大军休整一天,以全军西进,五万水军浩浩荡荡杀奔柴桑而来。
……
陶商早不料到,孙策会迫不及待的前来夺还柴桑,他已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陶商水军虽少,但八万主力步兵,已经在赶来柴桑的路上,只等着兵马一到,就足以弥补水军不足的软肋。
只是,就在关键时刻,陶商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正在赶来的八万步军,竟然在半路之上,水土不服,军中传起了痢疾疫病,无法再及时赶来。
这样一个突的情况,就打乱了陶商的全盘布局。
陶商的大魏士卒,多为北方儿郎,从冀州这等北地,千里奔袭赶至荆州这样的南方,水土不服,生了疫病也是正常。
不过陶商没想到的是,早不,晚不,竟会在这个节骨眼上。
无奈之下,陶商只能令扁鹊急归荆州,前去控制疫情,同时又下令八万步军,就地休整,停止再前来柴桑。
细作们的情报,如雪片般飞奔而来,孙策大军数量,以及随军诸将的情况,很快就摆在了陶商的桌面上。
此战,吴军水军战据了绝对的优势,根据张良的分判推测,吴军的战术多半是先击破马援和甘宁的水军,控制住长江制水权,然后以部分兵力越过柴桑,控制夏口至柴桑间的水路,断绝陶商的粮道,并把陶商的大军隔断于南岸一带,然后再肆机围攻。
由于步兵主力无法赶到,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劣势,陶商遂用张良之计,再次于长江上铺设了横江铁链,以封锁江面,以阻止吴人的水军溯江西进。
同时,陶商又将一万余骑兵,分布于柴桑所在江域的南北两岸,阻止吴军绕过柴桑,去截断他的粮道。
陶商的战略,就是把吴军堵在柴桑以东,逼迫吴军挥不出水军的优势,以逼着吴人登岸,与他进行并不善长的6战。
陶商兵马虽少,却有一万多的铁骑,在6上交战,他的绝对的信心,可以击败孙策。
数日后。
陶商立于柴桑东门,遥望长江下游,目之所及,但见天水相接处,一条粗线渐渐的出现。
耳边很快响起了悠远空洞的号角声,从天水尽头传来,每一声都充斥着气势昂扬的杀机。
“孙策,咱们终于又见面了,就让本王看看,你有什么能耐破本王的铁锁横江之阵吧……”
望着汹汹而来的敌军,陶商嘴角扬起冷笑,鹰目中看不到一丝的忌惮,唯有强烈的自信。
陶商成竹在胸,自信之极,但左右的将士们,精神却不由紧张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向了大江之上,在那里,五千水军已严阵以待,准备迎击十倍的吴国水军。
大江上,在十八艘斗舰两翼,七八十条长短不一的铁链,彼此交错相连,结成了五道铁网,横于南北,封住了长江东西往来的通路。
同时,近两百艘艨冲布列于长江两岸,形成犄角之势,拱卫着铁链连接江岸的两翼。
铁锁阵的正中间,是一艘巨型楼船,那是马援从程普的手中俘获,此刻,这艘战船被几百斤的铁锚拖曳下,稳稳的停泊于江心之中,成为两翼铁链连接的枢纽。
楼船的顶层甲板上,马援环抱着双戟,目光冷峻的凝视着东面方向,望着下游天际。
此时此刻,以马援为主,甘宁为辅,所统帅的这支六千多人的水军,以及这道铁锁横江之阵,如同一道江上的城墙,封住了吴军西进的去路。
孙策想要拿下柴桑,重夺长江的制水权,就只有先击破这道铁锁横江之阵,击败马援才可以。
下游方向,天水尽头,渐渐升起了云帆之影,不多时,无边无际的帆影,便浩浩荡荡的撞向了魏军将士的眼中。
那茫茫的帆影,仿佛垂落大地的云团,紧紧贴着江面,铺天盖地的推移而近,气势何等骇人。
很快,陶商就看清了敌军的阵势,那是由千艘战舰,无数面如浪涛般翻滚的旗帜组成的庞大舰队,粗粗估算,至少也有五万水军。
此时此刻,这样一支浩大的水军舰队,就这般浩浩荡荡的杀奔而来,声势浩大,气势逼人。
“孙策,看来你已经平定了山越,不然怎么突然间变宽绰了,竟然能带出这么多的水军来……”陶商的眉头微微凝皱,口中冷笑道。
方自感慨过,陶商便毫不犹豫的一拂手,喝道:“传令给马文渊,让他和他的将士,坚守住铁锁横江阵,哪怕是战到最后一名士卒,也绝不许退缩!”
能否守住铁锁阵,直接关系到陶商能否守得住柴桑,也关系到,他是否能顺利的实施灭吴战略。
今日若败,就意味着灭吴的战略,又要被推迟下去,陶商已经没有耐心再跟孙策耗下去了,这一次,他非灭吴不可。
片刻间,吴人的舰队逆江而上,飞驰如风,转眼间就逼近而至。
柴桑城距江岸不过里许之远,凭借着高耸的城墙,陶商能清楚的看到吴军舰队的阵势,他甚至能够隐约看到敌舰上,那耀武扬威,迎风飞舞的“吴”字王旗。
陶商目光中,没有一丝忌惮,唯有无尽的自信,冷冷道:“孙策,本王倒要看看,是你的矛锋利,还是我伏波大将的盾坚固!”
大江,楼船旗舰上,马援手扶大枪,傲然面对着汹汹而至的吴军,冷峻的脸庞上,始终都写着沉稳如山四个字。
视野中,吴军舰船已然逼近,时机已至,马援毫不迟疑的一挥手,大喝道:“把程普那挡箭牌,给本将悬挂出去!”
号令传下,几士卒迅将程普,从内舱中拖出,将他悬挂在了楼船前端。
陶商的风格,向来是辱我者,必杀之,当日程普那般嚣张,陶商之所以没有杀他,就是为了今天,拿他来当挡箭牌。
吴人想要进攻铁锁阵,就必须要以强弓硬弩开路,战舰接近铁锁阵后,方才能施展手段,眼下程普被挂在前边,倘若吴军还要硬攻,就必须先把程普给射死。
程普名望极重,乃是吴国元功老臣,倘若孙策为了拿下柴桑,不惜射杀程普,势必会给吴军士卒的军心士气,造成极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他在吴人眼中的名声。
如若孙策投鼠忌器,不敢进攻,那正好中了陶商的下怀。
陶商便可以坐等着扁鹊治好后续主力中的疫情,到时八万主力一至,看孙策还怎么活蹦乱跳。
长江东面,吴国的主力舰队之前,尚游弋着许多巡逻舰,那些巡逻船上的士卒,很快就注意到了魏军铁锁阵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现了那艘楼船前端,竟然挂出了一个人。
以程普在吴军中地位,吴军士卒无人不认得,仔细一看,自然惊恐的认出了,竟然是程普被悬挂在那里。
惊恐之下,这些巡逻船,即刻回身,将这惊人的消息,送往了孙策的旗般。
吴军阵中,巨大的楼船旗舰上,身披银甲,手执银枪的孙策,此时此刻,正一脸信心,傲望着西面。
不远处,那座原本属于他的柴桑城,他是看的再清楚不过,那可是他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花费近十年的时间,才苦心经营出来的。
谁曾想到,这座苦心经营的重镇,却那样轻松的,就落入了陶商的手中。
一想到这里,孙策就心里有火,咬牙切齿的骂道:“陶贼,属于我的东西,我今天一定要夺回!”
孙策的身上,狂烈的杀机,已是狂燃而起,手中银枪缓缓的抬起,遥指向西面,就准备下达进攻的号令。
“大王,且慢!且慢啊——”就在此时,鲁肃飞奔上了甲板,打断了孙策的步调。
第五百三十章 也是个枭雄
孙策回过头来,以一种狐疑的目光,看向了匆匆而来的鲁肃。? ?燃文小说 w?w?w?.ranwen‘org
鲁肃匆匆爬上顶层甲板,喘着气沉声叫道:“大王,不可进攻啊,陶贼把程老将军当作挡箭牌,挂在了那铁铁横江阵前,咱们若是进攻,程老将军必死无疑啊!”
“什么!”孙策神色立变,举到一半的银枪,凝固在了半空中。
孙策不得不放下银枪,几步冲至最前边,趴在船上,瞪大眼睛,凝目细望,隐隐约约瞧见魏军旗舰之前,似乎果然是悬着一人。
那人,必是程普无疑。
瞬间,孙策惊怒到了极点,咬牙切齿的骂道:“陶贼啊,你这个残暴的奸贼,竟然敢拿程老将军做你的挡箭牌,你这个奸贼!”
孙策虽然惊怒,一时间却又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兵进攻。
不光是孙策,潘璋、陈武等吴国诸将,个个也惊怒不已,不知该如何是好,没人敢向孙策进言。
要知道,程普可是吴国元老之臣,谁向孙策劝说进攻,哪怕最后取胜,对于程普之死也脱不了干系。
而若劝说孙策停止进攻,那这柴桑城,岂非是拱手送于了魏国,这重责谁又背得起。
孙策进退两难,吴国诸将们,又何尝不是进退两难。
“柴桑城乃我大吴西面门户,其得失,直接关系到我大吴的生死存亡,怎可因为顾忌到一员被俘之将,就拱手送于陶贼,大王,国事为重,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一片沉默中,只有庞统站了出来,以大局为由,劝说孙策继续进攻。
孙策身形一震,回头看向庞统,目光中闪烁着惊讶,除此之外,还流转着几分不易觉察的如释重负。
很显然,孙策虽然对程普这员老将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再重,也重不过他身为王者的铁血冷酷之心。
他很清楚柴桑城有多重要,绝不可能因为一个程普,就放弃了此等重镇。
他明知如此,却又碍于声名,无法冷血无情的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个时候,庞统正好站了出来,帮他说出了自己不放便说出口的话,孙策岂能不如释重负。
孙策暗松了口气,默默转过身来,就准备再次扬起银枪,下令进攻。
这个时候,鲁肃却急道:“大王三思啊,程老将军用是先王老臣,功高德重,大王若是下了这道命令,只怕会失了将士们的心啊。”
孙策眉头一凝,扬在半空的枪,又悬滞不动。
庞统却冷冷道:“程老将军既是先王老臣,为我大吴而死,正是死得其所,倘若因为顾忌他,大王就妇人之仁,那陶贼只需要把他绑在船头,大军顺流东下,我军是不是就要一箭不,一路后退,把我大吴河山,拱手送给陶贼呢?”
一句反问,瞬间把鲁肃问到哑口无言,不知该怎么回应。
同时,庞统这一番话,也击碎了孙策心中,最后残存的一丝顾虑。
“士元说的对,此战关系到我大吴国运,关系到江东百万百姓的存亡,本王岂能因一人生死,就将百万生灵的性命,置之不顾,本王做不到!”
眼中,只余下决毅的孙策,手中银枪狠狠向前指出,悲愤的大喝道:“传本王诏令,大军进攻,夺回柴桑,诛杀陶贼,为程老将军复仇!”
吴军上下,斗志再次被孙策的决烈所点燃。
众将愤怒无比,纷纷叫嚷着要杀陶贼,为程普报仇雪恨,俨然程普已经死了似的。
嗵嗵嗵——
吴军舰队中,隆隆的战鼓声再度冲天而起,太史慈和贺齐所统领的四百余艘前锋舰,近两万吴军水军,溯流而上,直扑魏军而去。
柴桑城头,看着鼓噪而进的吴军,陶商眉头只是暗暗一凝,却并没有一丝意外之色,口中轻叹道:“果然不出所料啊……”
“程普那老杂毛,可是孙家的两代老臣啊,孙策那小杂毛,竟在能忍心下得了手!”身边的樊哙,也惊奇的骂道。
陶商却冷笑一声,“孙策果然也是一个铁血枭雄,看来程普这个挡箭牌已无用,罢了,传令给马援,将程普解下,待此战结束之后,再将他斩吧。”
号令传下,一骑斥侯即刻飞奔出城,乘船赶往马援所在的旗舰,下达陶商的诏令。
“这一战,注定只能真刀真枪的拼了,擂鼓,为江上的将士们助威。”陶商战刀一挥,喝令道。
柴桑城上,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冲天而起,很快压过了吴人的鼓声。
水上,那七千勇士,在战鼓声的激励下,无不是热血沸腾,每个人都握紧了武器,报着必死之心准备迎战。
而在他们的正前方,太史慈二将所统的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