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间,陶商倒是有点不舍得就这么放她走了,不仅仅是因为那1点联姻附加武力值。
只是君无戏言,他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只看着她离去。
洪宣娇走到了破碎的殿门,就在她将要迈出门槛之时,却又停下了脚步,回眸望向陶商之时,染血的朱唇竟是泛起了一丝微笑。
“大魏之皇,说不定我们还会有再见面之时,再会。”
留下这么一句听似别有意味的话后,那一袭染血的倩影,再转过身去,再无回头的消失在了殿外。
“唉,我说陛下啊,这么水灵灵有性格的妹子,你就这么放走了,这好像不太符合陛下你的风格啊。”尉迟恭还是忍不住凑上前来找骂。
陶商白了他一眼,“怎么,你不知道君无戏言四个字怎么写吗,难道想让朕做一个言而无信之君?”
“臣哪敢,臣哪敢啊。”尉迟恭讪讪一笑,赶紧竖起了拇指,“陛下做的对,陛下做的对,真是臣等的楷模啊。”
“行啦,马屁就不用拍了,有这点功夫还不如去多杀几个顽抗之徒。”陶同巴掌抽了一个他的后脑勺。
尉迟恭这才猛然省悟,赶紧拎着染血的大铁鞭,杀气腾腾的而去。
破损的金殿中,众将士们很快散去了大半。
陶商步上高阶,坐在那原本属于洪秀全的龙座上,鹰目俯视着整座龙编城,英武的脸上再次浮现起了大胜后的喜悦。
只是,他很快又想起一件事,便用意念问道:“朕已攻下了龙编,系统精灵,你为什么还没有开启召唤。”
“嘀……系统友情提示,由于宿主攻克龙编城的方式,是动用泪崩天赋,所以此次获胜,按照系统例外规则,不进行召唤。”
“什么情况?还有这种破规则?那为啥上前用泪崩轰破真定城的时候,却召唤了呢?”
“那是因为宿主第一次使用泪崩天赋,本系统有礼包派送,现在宿主第二次使用泪崩天赋,本系统自然不会二次派送礼包。”
陶商这下明白了,便想不召就不召吧,今日攻陷了龙编,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不召也无妨,也省的又添了几个敌人。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料到洪秀全会事先留了这么一条老鼠洞,竟然意外的给他脚底抹油了。
望着殿中那黑森林的洞口,陶商冷冷道:“马孟起,希望你速度足够快,一定要给朕抓住洪秀全那神棍!”
……
天京东南,海防港。
港口中,百余艘船林列于栈桥一线,不时的还有商船货船和兵舰进进出出,栈桥上的士卒们则是忙忙碌碌,不断的把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搬上那一艘艘货船。
“快,动作都麻利点,天黑之前争取再装二十艘。”栈桥边上,赵匡胤站在那里,厉声指挥着他的士卒们。
“赵将军,这些粮草够用吗?”身边,那一名文官问道。
那文官,正是从番禺城逃出来的马良。
当初番禺失守后,因为主要责任在于杨秀清的疏忽,加上马良抢救出了几十船的货物,故在司马徽的说情之下,洪秀全就必并没治他的罪,而是把他贬为了海防县令。
至于赵匡胤,则因为被萧朝贵和韦昌辉二王忌惮,所以布山失守之后,也被调到了海防驻守。
赵匡胤扫了一眼堆积如山的货物,掐指算了几算,点头道:“差不多应该够用了。”
二人正说话的时候,栈桥那一道,司马徽在徐庶的搀扶下,徐徐的就走向了这边。
赵匡胤忙是迎上前去,拱手道:“水镜先生,你们这么快就到了,天京城的战事如何了?”
司马徽叹道:“咱们这位天王眼下正用李秀成主持大局,这位忠王你也知道,还是有些能耐的,再加上天京城城墙极厚,想来足以守上三五个月,应该足够我们离开了。”
赵匡胤松了一口气。
“赵将军,你这里准备好了吗?”身边的徐庶瞄着那些战船问道。
赵匡胤笑道:“出海所需的物资已经差不多了,其实随时都可以起航出海,既然先生说天京城还能再坚持三五个月,那我们倒是不急了,可以趁此时机,尽可能多的搜集物资。”
“也是。”司马徽点点头,叹道:“毕竟这一次咱们离开大陆之后,整个交州都将被魏国所占,咱们想再登岸就难了,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吧。”
一提到“离开大陆”四个字,气氛顿时就有些伤感落寞起来。
徐庶又问道:“赵将军,我想最后再问一句,你提出的这个带咱们迁往南洋避难的计划,当真可行吗?”
赵匡胤却自信道:“元直先生放心,当年我曾跟随商船游历南洋,那一片海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小国,有的是跟大陆相连,有的则完全是座落在海中的岛国,这些地方加起来也有不少丁口,却远没有咱们大陆开化,凭我赵匡胤的用兵之能,凭你们的智谋,凭我们带去的这五千兵马,足以征服南洋诸国,假以时日,待中原有变之时,未尝不能反攻大陆。”
赵匡胤洋洋洒洒的一番自信之言,终于是稍稍打消了众人几分疑虑,落寞伤感的气氛稍稍平伏。
“也罢,不管将来有没有希望反攻大陆,不管此去南洋是福还是祸,我们眼下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谁叫我们选错了主公,总不能像李秀成一样,愚蠢的陪着他在大陆上殉葬吧。”
司马徽一番言语,终于是坚定了众人下南洋之心,再无犹豫。
便在此时,一骑斥侯飞奔而入,惊叫道:“大事不好,天京城已被魏军攻破,天王和天师正朝着海防港逃来。”
司马徽一众,神色骇然惊变。
第九百八十九章 失意者的图谋
“天京城怎么会这么快就陷落,不是说至少还能坚持三五个月么?”马良惊呼道。
赵匡胤,司马徽和徐庶三人,同样是震惊无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虽然认定李秀成的实力一般,认定留守的士卒兵微将寡,再加上天京事变对人心的打击,可以说是军心士气低落,劣势再明显不过。
他们却又同样清楚,虽有种种劣势,但天京城何等之坚,就算最后终究难免被攻破,至少也还能撑几个月。
他们却万万没有料到,魏军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攻破了天京。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魏军是怎么攻破的天京的?是用了什么计策?还是那陶商又发明了什么攻城利器?”司马徽声音沙哑的问道。
“魏军并没有用什么攻城利器,也没有用什么计谋,天京城的城墙,是被……是被突然的一个地震给震塌的!”斥侯声音颤抖之极,瞧那副表情,似乎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地震!
又是一道晴天霹雳,当头轰落而到,轰到在场的这些人杰们,个个都错愕惊怖,一张张嘴巴张到老大,一副懵了的样子。
他们就算是想破了脑袋,想出了一千种天京城破的可能性,也绝计是想不到,天京城竟是被地震给震破的。
这也太巧,太不可思议了吧!
“难道说,那陶贼当真是天命所在,竟有上天相助不成?”率先清醒过来的司马徽,仰天长叹,喃喃自问。
其余赵匡胤等众人,也个个都惊异相望,沉浸在惊愕当中。
就在他们震动时,西面的营门已然大开,一队败兵风急火燎的就闯入了海港中,无人敢挡。
赵匡胤一众这才反应过来,匆忙赶到营门时,才发现洪秀全已带着几百败兵,进入了海营。
赵匡胤几人立时对视一眼,眉头暗暗皱起,显然是对于洪秀全的到来,颇为意外,甚至是不太欢迎。
要知道,在这里聚集的赵匡胤这些人,都是不被洪秀全重视的人,是一帮子对太平天国,对洪秀全都已失去了信心,打算由海上逃往南洋避难的失意人士。
他们这样子一帮人,对于洪秀全的到来,心里边当然是一百个不欢迎了。
只是洪秀全名义上乃是他们的主公,而且他们也并未直白的告知营中士卒,他们此去南洋是为了背弃洪秀全,而是打着前往南洋开通贸易,为天国购买粮草为名。
这种情况之下,若就此对洪秀全翻脸,显然不利于稳定人心,还有可能造成此次南洋之行的计划泡汤。
赵匡胤的手已悄然的按住了腰间剑柄,准备随时发难。
司马徽却是最先权衡出了利弊,急是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休要冲动。
赵匡胤何其聪明,立时便已会意,便忙松开了剑柄,上前拱手道:“臣拜见天王。”
赵匡胤这么一带头,其余人也纷纷跟着上前见礼。
“平身,都快快平身吧。”洪秀全忙是一拂手,笑呵呵的将赵匡胤等人扶了起来,他显然也很清楚,自己到了这步落魄的田地,可不是摆天王谱的时候。
赵匡胤和司马徽等人,便将洪秀全请入了营中,酒肉奉上,好生的款待,又明知故问的询问了一番天京战事。
“都是杨秀清那厮,枉朕当初那么信任他,把修筑天京城墙的重担交给了他,谁料到他竟然是暗中偷工减料,致使魏军轰塌了城墙,天京失陷,这个杨秀清,真是天国最大的罪人啊!”
洪秀全选择了撒谎。
他很清楚天京城有多么的坚固,也很清楚李秀成有多么的卖力,天京城根本不是被魏军轰破,而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地震,奇迹般的给震塌。
他却不能说实话。
难道要他说出实情,让赵匡胤这些臣子们,统统都视为这是上天在相助陶商,降下天罚,轰破了他的城墙。
那不是在抽他这个所谓黄天大神的脸吗。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威名,他必须说谎,哪怕他已猜到赵匡胤他们知道了实情,他也必须硬着头皮说谎。
听过了他这番解释,赵匡胤和司马徽二人对视了一眼,他二人的眼神中,不约而同的掠过一丝鄙夷的神色。
“原来如此,要说这杨秀清,还真是天国的罪人啊。”司马徽只好假装感慨。
赵匡胤等人,也跟着一起装糊涂,骂起了杨秀清。
洪秀全这才松了口气,忙拉起司马徽的手,急切道:“水镜先生,如今天京已陷落,忠王和御妹也都战死,朕现在是彻底乱了心神,你足智多谋,你告诉朕,朕该怎么才好。”
司马徽苍老的眼眸转了几转,心中已有了谋划,便安慰道:“天王莫要太过灰心,天京虽失,但咱们尚有日南和九真二郡,此二郡丛林密布,魏军难有作为,为今之计应当速速由海上退往那二郡,然后再图东山再起不迟。”
话音方落,帐外斥侯又飞奔而入,报称西北十余里外,已出现了魏军大股骑兵的踪迹,正向着海营这边奔袭而来。
而且,还打的是“马”字战旗。
是马超所率的魏军铁骑!
洪秀全就像是受了惊的鸟雀般,腾的一下就跳了起来,惊慌叫道:“没想到这马超这么快就追到了,快,速速上船从海上撤离,晚了就来不及了。”
洪秀全二话不说,匆匆忙忙的就奔出了大帐,直奔码头而去,那于吉也紧随其后,二人急迫的样子,生恐是慢了一步就有性命之忧。
大帐中,再无外人,又剩下了赵匡胤四人。
“怎么办?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没想到天京失陷的这么快,魏军这么快就杀了过来,打乱了咱们的全盘布局。”马良一脸焦虑。
徐庶却道:“虽说天京城失陷的有些出乎意料,但我们该准备的物质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出海也不是不可以。”
司马徽也微微点头,赞成即刻就出海。
一直沉默的赵匡胤,脸色却越来越阴沉,沉吟许久后,方沉声道:“诸位,你们难道到现在还没有看出来么,现在对我们来说,威胁并非来自于陶商,而是来自于洪秀全。”
此言一出,大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人看向赵匡胤的目光中,流转着几分会意之色,显然,他们已从赵匡胤的语气,还有直呼洪秀全的名字的举动中,看出了赵匡胤的态度。
这海防城的五千兵马,都是他赵匡胤的纠结起来的,避难南洋的计策,也是赵匡胤提出来的,他当这些人当中,最能打仗的也就剩下他赵匡胤一人,而此时的赵匡胤,显然不打算再为洪秀全卖命。
沉默中,司马徽深吸一口气,向着赵匡胤一拱手,正色道:“洪秀全荒淫无道,将我等苦心建立的太平天国一手葬送,此等昏君,根本不值得我等去追随,从今往后,我等就追随将军左右,一切仰仗将军了。”
司马徽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站出正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要改换门庭,拥立赵匡胤为新主。
水镜先生的识人之能,可并非是浪得虚名,他既然能慧眼看出卧龙凤雏这等王佐之才,又岂看不出赵匡胤这不世出的物。
想当初早在太平天国未衰败之时,他就看出赵匡胤的不同寻常,布山一役,赵匡胤用他两败马超的精彩表演,更加令司马徽刮目相看。
而今,当此天国覆灭之际,赵匡胤又不动声色的纠集起了这五千兵马,拉拢了马良,又向他提出避往南洋,另辟一片新天地的宏伟计划。
诸般种种,已让司马徽终于意识到,赵匡胤才是真正的英主,才是能够保全他们的那个人。
至于洪秀全,司马徽早就对他失望透顶,若是继续奉他为主,不说赵匡胤不答应,就算答应了,这仅存的丁点家底,也迟早要被洪秀全败光。
权衡利弊之下,司马徽自然要明智的抛弃洪秀全,抱赵匡胤的大腿。
司马徽这么一表态,徐庶和马良岂敢迟疑,忙是也纷纷拱手,表明拥立之心。
赵匡胤的嘴角,悄然扬起一丝满意的笑意。
他立时收了脸上的阴沉之色,忙是把司马徽等人扶起,正色道:“承蒙先生等人看重,我赵匡胤定当尽全力担起这份大梁,有先生等智谋之士相助,我们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司马徽捋须欣慰而笑,马良等人也都笑了起来,大帐中的气氛,一时又变的意气风发起来。
一片笑声中,马良忽然收了笑容,提醒道:“大家不要忘了,洪秀全还活着,只怕他不会乖乖的就范,把位子让出来。”
徐庶却冷哼道:“事情到了这般地步,也由不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