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0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总又得到什么内部消息了?
第2457章 两只燕子
到了零八年年底的时候,米国人发现它们对华光的制裁貌似没起什么作用。
通过在华国商业间谍的侦查,它们发现华光公司该吃吃该喝喝没有一点受影响的表现。
而在手机方面反而还在被制裁后四个月推出了华光的二代智能手机,比平果的爱疯二代足足早了一年。
制裁不但没起作用,华光在零八年底的时候还做出了一件让世界芯片业震惊的事情。
就是华光突然向市场推出了双工件台式光刻机,售价是当前市场上光刻机价格的一半还不到。而且质量还超过日笨和得国企业制造的产品。
这是一件足以动摇西方芯片生产根基的事情。
双工件台光刻机日德两国研究成功的时间还不到两年,正是大吃红利的时候。
华光的光刻机凭着高于日德两国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腰斩的价格,将直接抢夺日德生产光刻机的市场。
光刻机这东西是一种投资巨大而且还极度耗费时间的工程,你的产品若是没了销路,就是冲上沙滩的海浪一样,一下子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没有销路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你拿什么去开发新产品,开发不出新产品这个市场这个领域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这样一来,这个领域就是华光的。
如果让华光的光刻机在这一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那么西方的芯片制造就必将会受制于华国,这是西方人极度不愿意看到的。
这是一个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世界,发展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就少不了核心产品——芯片。
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该是一件多么闹心的事情。
日笨和得国的企业准备用专利对华光的产品进行围剿,但是一到法庭他们才发现它们竟然成了山寨的一方。
华光在一领域的诸多专利竟然都是七八年前的。
这一惊非同小可。
华光七八年前就有这种光刻机,现在以白菜价推出来是不是说明它们又有了更加先进的光刻机?
日德两国的人这时才突然发现了华光公司的可怕。
这两个国家同时又都是汽车生产大国,这些年在华国的汽车市场上,它们可是和南湾不断的较量。
这个从最开始它们连看都不看的企业现在已经在高档车领域和它们搏杀了。
这是一个让它们感到害怕的对手,它不依靠外力发展速度奇快,假以时日它必定会成为一个巨无霸企业。
米国人就号召大家不要买华光的光刻机,后面加了一堆和政治有关的话语。
这世界最没有国家观念的群体就是商人,凭着便宜的不买去买贵的?这世界怕是没有一个商人会干这样的傻事,至于它是哪个国家的这关他们什么事情?
终于有人把南湾集团上升到战略层面了,开始认真的对待这家华国企业。
把通过公开渠道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准备找出南湾集团的弱点,然后加以放大来影响它的发展。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
南湾集团最近几年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每年都在四五十亿,二零零八年的科研费用更是超过六十亿。
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南湾集团是一个无从下口的企业。
第一它没上市,无法通过金融手段控制它。
第二它是集权制,整个集团虽然有诸多的总经理,但是说算的只有一个人。
这就没咒念了。
公司的决策在一个人的手上,就是拉拢分化了别人用处貌似也不大。
用间谍手段盗取对方的商业秘密?
好像办不到,虽然南湾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表面看守卫工作一般,但是细一研究发现戒备森严。
想通过盗取难度系数太大。
挖对方的科技人员的墙角?
在系统地研究了南湾集团的财力后,这些人放弃了这个想法。
南湾集团的财力绝不是富豪榜上显示的样子。
从南湾集团现在的规模来看,不说别的,单单不动产方面南湾集团老总的身家就不应该是富豪榜上显示的位置。
一个零八年科研费用投入就达到六十亿的企业,集团老总的资产才一百亿?
只有白痴才会相信。
挖这种企业科技人员的墙角?不被对方挖墙脚就不错了。
就在有人暗中要对付南湾集团的时候,万峰在南大湾见到了几个老相识。
李明泽最近两年专心地把南湾集团的汽车往东欧国家倒腾,现在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
每年南湾集团以及南湾联合体的汽车被他倒腾到东欧国家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万辆的规模。
俨然已经是富豪级别的人物了。
二零零八年华国富豪的门槛是七亿元,李明泽现在还真是跨入了华国富豪的门槛。
这货万峰已经有好久没有看到他了,他还以为这货被俄洛斯小妞俘虏了呢。
万峰一点都没冤枉他,这货这次回来还真就带了两个小妞确切点是老妞了。
“高科娃!维克托莉娅!你们俩怎么回到这里来?不会和这货有什么狗撕咬吧?”
万峰看到这两个燕子是相当的意外。
打出航母以后,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两个女人。
“李明泽说你们华国的男人顾家疼老婆,我们准备在你这里找个老公过下半辈子。”说这话的时候高科娃还对万峰来了个飞眼。
高科娃和维克托莉雅今年也都四十多岁了,可能是特工出生,她们的身材倒是没有走样,一副半老徐娘的架势。
“呵呵!华国男人绝对是这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顾家有责任心,但是不适合你们或者说你们不适合他们。”
“为什么?”
“你们从小就在外面招蜂引蝶的,会踏实下心来过日子?我才不相信呢,别糟蹋了我们华国好男人。”
“咯咯咯!万!你说话依然那么直接,我们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年纪也大了,想在你这里找个养老的地方。”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这些家伙当了一辈子间谍,干保卫工作应该有丰富的经验吧。
不过让她们入籍却有点困难,毕竟她们是特务。
哎呀我去!这两个女人到南湾来说不定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了。
这个得马上往上汇报一下呀。
第2458章 弥补缺憾
万峰马上叫来了集团的保卫部长梅宏升,让他马上向公安部门报备高科娃和维克托莉雅两人的情况。
这两人的身份特殊是必须要上报的,接着才是她们两人入籍的问题。
高科娃和维克托莉雅对华国也是有过功绩的,航母回国她们也是出过力的。
既然这样要入籍也是要费些周折的,光是审查就得很长时间。
一旦这两个人过了关,万峰准备让她们在保卫部门工作。
老外在正常的途径弄不倒南湾,说不定就会用什么卑鄙下流的手段。
南湾的保卫措施虽然做的不错但仅仅局限于国内,在国际上还是显得经验不足。
有这两个人在就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安顿好高科娃两人后,万峰和李明泽单独谈了一些事情。
万峰主要是询问高科娃俩人的一些情况,虽然双方有过合作,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对方现在是什么人。
李明泽说他是去年春天在乌珂兰联系到这两个人的,她们正在潦倒他就聘用了她们,并拍着胸部保证这两个女人保证可靠。
“你是怎么把汽车出口到东欧去的?”这方面万峰对李明泽还是挺信任的,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主要还是靠船运。到俄洛斯的把车运到海叁崴然后用火车运到俄洛斯西部去,到东欧的则主要靠船运到希腊然后有人往东欧分流。我在想如果能有一条铁路线从咱们国家新江过境到东欧就方便多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李明泽这货能冒出这种想法让万峰有些诧异。
“这事儿就不该是你操心的了,过几年会有的,不过火车运输的费用可比轮船高。”
“高也合适呀,能节省下一半多的时间,时间不就是金钱吗。”
这个问题万峰可帮不上忙,他就是有那个想法有那个财力也修不出一条到欧洲的火车。
李明泽现在装车已经不是几百辆的发车了,一次发车都是几千辆的发了。
这些车有从南湾采购的,有从天南和广汽采购的。
从南湾采购的是大排量的车,从天南和广湾乃至西湾采购的则是小排量的车。
这些车一部分发到俄洛斯一部分发到西拉。
和万峰谈完话李明泽就去订车装车去了。
万峰则开始考虑第二批捐物的事情。
二零零八年华国虽然有奥运会这种让人扬眉吐气的盛事,也有让人悲痛欲绝的悲事儿。
虽然像十多年前的洪水一样万峰也向上边做了预警,虽然也减少了很大比例的人员伤亡,但是损失还是巨大的。
南湾集团首批捐出了五亿元的善款和价值五亿元的物资。
第一批的物资都是应急物资,包括服装鞋帽帐篷什么的。
物资采购自洼后大集,然后用火车运往川蜀省。
第一批款项和物资捐完了,现在是第二批捐出的物资。
万峰决定第二批捐出的物资包括三百辆卡车和四百辆铲车和价值一亿元的物资。
卡车当然就是南湾自产的卡车,铲车则不是南湾集团生产的,是洼后机械厂生产的。
他花钱买来这些铲车然后捐出去。
灾区重建自然是需要机械设备的。
灾区在重建,华国的大基建在二零零九年也铺开了。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华国大地上就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基建大潮。
基建项目首先带动的就是对于基建车辆的需求,大小翻斗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南湾重车去年就挤压了五千多辆大小翻斗车。
零九年春节过后文光华还在犯愁再生产出来的翻斗车往哪里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世道变了。
仿佛一夜之间,南湾重车就接到了多达十万辆的自卸卡车的订单,他们挤压下的摆得南湾重车房前左右都是的自卸卡车也在短短的一个星期被清空了!
这些车有的从陆路被人开走,有的装船发往南方。
早有准备的南湾重车也开足马力以每天几百辆的速度开始生产翻斗车。
同样产品畅销的还有洼后机械厂生产的铲车。
能造铲车虽然不一定就能造挖机,但是很有雄心壮志的肖德祥还是开始推出挖机。
早在三年前肖德祥就和万峰探讨过挖机的研发,得到了万峰的点头。
那时洼后机械厂在得到南湾集团的技术支持下就开始研究挖机了。
万峰还从军队弄来了一些老五九坦克的底盘技术加以改造。
经过三年多的研发,也恰好在这个时候研发成功了,就开始试水市场。
洼后生产的挖机与那些进口挖机最大的不同就在底盘上。
用五对轮改装的挖机虽然在模样上没有人家的挖机显得精致,但是在工作上并不输于别人。
在简单粗暴的地段更是横冲直撞。
关键是价格。
日笨的进口的大型挖机一张嘴二百多万,这个价格买因呐河挖机能买四五台。
质量上虽然和日笨产品有差距,但差距也不大。
用售价换算一下,性价比可是比买日笨的挖机经济多了。
有人疯狂迷信进口挖机那就没啥说的了,长跪不起的人就是十年后也是到处都有。
当然也有理智的人,在进行比对后还是选择了价钱合理的本土挖机。
这样,由洼后机械厂和南湾集团联合打造的挖机销量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国内挖机企业还没有成长起来前,洼后和南湾联合打造的这款挖机算是第一个起来对抗进口挖机的企业了。
高科娃两人中间有段时间离开了南湾去接受审查,前后时间大概在半个月左右。
等她们再回来的时候已经算是华国公民了。
华国的国籍是非常非常难拿的,但是对华国有过杰出贡献的人还是可以拿到的。
有许品作证,她们两个帮助华国干过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这两个女人年轻的时候经常和西方人打交道,对于国际上的一些安全事务比韩广家的安保公司精通。
因此万峰就把她们俩安排到了南湾集团的保卫部门,专门负责国际方面的事情。
南大湾这里常年也来不了几个老外,所以万峰把她俩派到了深镇河尚海,协助华光电子和华光芯片的安全工作。
第2459章 吉力的战略
二零零九年新年伊始,陪伴华国开车人士几十年的养路费以及其它一些公路水路的费用正式作古。
这让那些养车户高兴的奔走相告。
其实这没什么值得高兴,同日实施的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就包含了这些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
但是几年后的人就不理解这项政策了,每当国外原油降价的时候他们就埋怨国内的油为什么不降价。
国内的油价里包含了有六项之多的税费,怎么降价?
这个政策的出台让无数想买车而犹豫不决的人下定了决心,让轿车的销量倒是出现了一定的增幅。
南湾集团自然也是受益者。
不过万峰关心的不是这个,因为二零零九年出了正月,广播里有一个几乎陪伴了人们几十年的新闻开始销声匿迹了。
没错,就是八九十年代几乎广播里天天出现的泰米尔猛虎组织。
这个组织的名字在华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爱听广播的人若说没听过猛虎组织这个名字,那他一定是聋子。
但是这个名字在零九年的五月份就彻底地从人们的耳朵里消失了。
这个名字冷不丁在耳朵里消失万峰有几天还十分的不适应。
猛虎是消失了,霸虎开始扬名了。
南湾集团霸虎的扬名非常的传奇。
五月底的一天,南方某公路上,一辆空载集装箱货车不知为毛把拖车上的集装箱甩掉出去了。
倒霉的是它后面的一辆霸虎就遭到了这个从拖车上倒下来的集装箱的碾压。
巧出尿的是,这个集装箱落到霸虎车的车顶上后竟然没掉下去,也不知怎么找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