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1083部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08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力森心里非常的清楚,他的王国要坍塌了,他的好日子已经过到头了。
    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科技公司竞争力的来源。
    这些年来假古文正是凭借其在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存储设备上的优势,几乎垄断了全球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网景的第二大软件公司。
    在金融、电信、能源、政府等领域,尤其是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甲骨文的客户。
    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它说数据库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爱买不买,不买就滚。
    假古文从八九年进入华国,二十多年来它到底从华国赚了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到了二零一零年,一个叫华光云的东西突然就出现了。
    针对传统式数据库,华光从若干年前就开启了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杨正昆十多年如一日地带着他的团队埋头苦干,中间有无数次干不下去的情况下。
    若不是万峰坚决地支持,这个项目怕是早就黄了。
    砸下几十个亿的研发经费和历经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华光云在二零零九年终于研发成功。
    对于链式结构的安全隐患,华光云以一式三份、分别存储的方案将故障率由千分之一降低到了十亿分之一,解决了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
    有着海量数据的心浪网、千搜以及起点、华光网游等单位率先使用。
    经过华光整个网络电子系统三年的使用,二零一二年华光云正式开始向外界提供服务。
    但是国内的众多科技公司并不看好,几个it巨头还出言讽刺。
    但是阿里八八的老总杰克马倒是非常有胆量的看上了华光的这项技术,阿里八八从一二年底开始使用,连续两年让桃宝都成了业界第一。期间没有出现一次差错。
    此时的桃宝已经开始成为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
    论数据量和爆发力,全世界没有比桃宝更大的交易平台了,经过桃宝连续两年的检验,华光云终于成功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去年,华光云平生第一次参加了tpc…c测试。
    tpc…c是全球主流计算机硬件厂商、数据库厂商公认的评价标准,被誉为“数据库领域的世界杯。
    假古文已经是这项测试连续四年的霸主。
    在测试中,华光数据库以近三倍的绝对优势成绩,将假古文挤下了霸占四年的冠军宝座。
    不但结束了假古文的统治地位,华光云还打破了近五年来无人撼动的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的世界记录,成为全球数据库演进史的重要里程碑。
    也就是从这次测试后,华国的金融、电信、能源、政府等领域陆续开始使用,到了二零一五年夏天,原本属于假古文的领地已经纷纷失守。
    没有生意做了,假古文不离开华国干什么?
    因此二零一五年七月一日,艾力森无可奈何宣布了假古文在华国区的裁员计划。
    这么多年,假古文安于现状不思开拓现状终于开始品尝苦果。
    艾力森之所以临别时发狠可见他的怨恨不是怪自己不砸钱搞分布式数据库的开发,而是怪别人搞成功了。
    但怨恨此时已经没什么卵用了,将来云计算势必会成为数据存储方面的主流,假古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艾力森发出这样的言语还不如回头去想想,自己花天酒地的日子还能过多久来得实际。
    万峰是不清楚这些事情的,当艾力森宣布华国裁员的时候,他的车队刚好使进了吴县县城。
    吴县县城对万峰来说留下记忆的地方并不多,大概唯一能给他留下念想的就是张璇家的旧居了。
    这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兴北供销社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六层高的楼房。
    一楼是门市,二楼以上是住宅。
    车队就在兴北对面的街边停下,万峰看见那条通向后面的胡同依然还在,就从车上下来穿过马路走进了那条胡同。
    楼房后面的房屋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没有进行开发,虽然其中一些房子进行了翻新,但万峰依然能认出原来的格局。
    张璇家原来的房子和原来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换了那种粉不粉红不红的彩钢房盖,再就是大门换成了白铁皮的大门,大门上一把锁头说明此时这家里没人。
    万峰站在离张璇家不远处的地方,看着张璇曾经住过的房间,嘴角露出了笑意。
    他不能不想起那次他和张璇喝酒的事情。
    那天大概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喝醉,然后就被张璇睡了。
    这一辈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脸红的某人,一想起那两天荒唐的日子脸颊有点发烧。
    这一刻他有一种突然的想法,当初自己是不是被张璇算计了?
    这个回去必须得问问。
    他让文忠国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掉头离开了这里。
    “万总!下一步我们去哪里?”文忠国拍完照片回到车上问万峰。
    这回跟着万峰出来的人除韩广家外几乎都没来过龙江,他们是第一次跟着万峰到这里来。
    韩广家万峰本来是不想让他来的,但是他还是坚决地跟来了。

第2476章 不是黄道吉日
    万峰看看时间,现在是中午十点二十。
    “先吃饭,随便找个饭店吃完饭去思季屯。”
    车往前行,很快就看见前面有一个饭店,头车就在该饭店门口停了下来。
    饭店服务员一看门外来了四辆高档轿车,赶紧迎接出来。
    十八个人分两桌在这个饭店吃了一顿饭。
    饭后,车队启动直奔三营而去。
    导航系统找到了思季屯所在的区域,接下来就没万帆什么事儿了。
    他坐在第二辆霸虎的副驾位置,看到道边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思绪阵阵。
    打从苏联解体,华苏两国边界关闭那一年起,他到龙江来的次数就非常少了。
    最近大约七八年的时间更是一次没来过。
    上一世自从他家八六年搬迁回北辽后他一次都没来过。
    年轻的时候是时间和经济不允许,等经济宽裕一点他的腿又出问题了,到重生前他想回龙江看一次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
    四十分钟后,车队经过三营营部。
    万峰让文忠国慢点开,他想看看当初他给张璇建的那个服装厂还在不在。
    他这次回来就是看看,他有预感,这会是自己最后一次到龙江来,因此以前和他有关系的一切他都准备看看。
    虽然营部的变化还是蛮大的,但他还是记住了那个服装厂的位置。
    但让他失望的是那个院子陷入已经不是服装厂了,好像变成了一个车辆修配厂的样子,院子里停了很多的车。
    当年张璇去北辽后,这个厂子就转给了何燕飞。
    看来何燕飞经营的并不怎么好,否则也不会黄铺子了。
    不过也不排除年龄大了何燕飞主动关闭或者搬迁到吴家子的可能。
    毕竟今年何燕飞也是四十七八的人了。
    车队继续向前,在走到营部中心位置的时候万峰看到了道边的一个规模蛮大的批发部。
    就叫文忠国下去问问这是不是郭武的批发部。
    他依稀记得当年他口岸关闭他们撤离后,郭武好像就在营部开批发部。
    批发部里出来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告诉万峰他是郭武的儿子。
    他父亲和母亲去二龙山旅游去了,不在家。
    然后青年问万峰是谁,他父亲回来一定转告。
    万峰给郭武的儿子留了一张名片,让他父亲有功夫联系他后就离开了营部。
    郭武这个王八蛋倒是先享福了,摊子扔给儿子媳妇自己逍遥去了。
    在这方面好像自己落后了。
    车队离开营部继续北上,在下午两点左右达到了大林子。
    要去四十二是必须要经过大林子的,现在那条通向四十二队的路也全部硬化了,不像以前一到雨季就像酱缸一样。
    几分钟后车队就进了四十二队。
    一到四十二队万峰就敏捷的反响这里的变化也是相当大的。
    原来万峰家已经是道南把头的一家,道南从他家到原来的木匠铺中间二百多米根本就没有人家,是一块买地。
    但是现在这块地尽管依然还在但是地边却都变成房子了。
    万峰还记得他家老房子所在的位置,因此车到他家老房子后面便让文忠国停了下来。
    他家原来的房子和原来几乎一样,也只是把原来的草房盖换成了蓝色的轻钢彩瓦,其它的真没什么变化,就连院子的格局都和原来一样。
    不过这栋房子现在是谁在住他就不清楚了。
    谁住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他到这里来主要是寻找一种情怀。
    万峰没有下车,也没有让其他人下车。
    这要是呼啦下来二十多号人,人家会以为是来打仗的。
    他自己没有下车的原因是没准备打扰四十二队的人,他家离开这里已经二十五六年了,估计四十二队的人早已忘记四十二队曾经有过这么一户姓万的人家。
    再说七月初正是铲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应该在地里,村里就是有人也只是老弱病残。
    年轻的人不认识他,老一代的人估计很多人已经走了,见面陡增伤感。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不见,自己这样默默地来然后默默地走,他没看到别人,别人也没看到他,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那样有多好。
    “这间蓝瓦的房子就是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是八六年还是八七年以前住的地方,这一转眼马上就三十年了,时光呀!。”
    万峰唏嘘一声,引得文忠国笑了一声。
    “你个臭奶黄子笑什么?再过几年你就理解我老人家此时的心情了。”
    文忠国才三十出头,哪里了解万峰此时的心情。
    万峰想了想觉得有两个人自己还是要见见的。
    尤明生和王文杰当年和郭武在黑禾可是跟着他干了好几年的。
    万峰只看到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好奇地看着他们的车。
    也不知这两个青年是谁家的孩子。
    “小兄弟,尤明生喝王文杰在家没有?”万峰把车伸出窗外问两个青年。
    两个青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谁?”
    这两个奶黄子警惕性还蛮高的。
    “我以前也是你们四十二的,他们原来是我家邻居,这次路过想看看他们。”
    “你以前是四十二的?我咋不认识你?”
    你认识个锤子,老子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你们特么还没出生呢,到哪里去认识。
    “我家离开这里的时候,你们还小,自然不认识了。”
    两个青年半信半疑:“大人都下地干活去了,你要见他们估计得等天黑了。”
    这和万峰猜测的差不多。
    万峰同样拿出两张名片递给两个青年:“麻烦两位小兄弟,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把这两张名片给他们,他们知道我是谁。”
    然后每个青年送了一盒玉溪烟后对文忠国说:“走吧!去思季屯。”
    万峰在这里停顿了也就几分钟的光景然后车队启动,静静地离开四十二队。
    从四十二到思季屯八里地,几分钟后车队就到了思季屯。
    他们今晚要在思季屯住一晚,明天将启程去吴家子。
    方圆二十里就只有这里有旅馆。
    不过万峰的计划很快就改变了。
    他一打听才知道李广银家已经全都搬去黑禾了。
    一位大妈级别的女人告诉万峰,李广银在黑禾卖车,五年前就把他父母搬到黑禾去了。
    这次出门应该看看黄历,莫非赶上不宜出门的日子出门了?怎么他要看的人一个都没看到?

第2477章 李家产业
    李广银不在思季屯,他要在思季屯停留的计划就变得很没意义了。
    万峰当机立断启程去吴家子。
    从思季屯过一架山到吴家子这条路当年万峰就走过一次,那时这还是一条土路能把蛋黄子都颠簸出来。
    不过现在好了,全线油漆路,因为走的车辆少的缘故,路面非常的平坦就是拐弯多了一些。
    这条路有五十多里左右,因为都是盘山路,因此车辆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下午四点车队终于来到了大吴家子。
    万峰担心小吴家子没有旅社就在大吴家子停留了一夜。
    安排好住处后,万峰就向老板娘打听邵辉的消息。
    虽然当年他和邵辉仅仅接触过几次,但在他家往北辽搬迁的过程中邵辉还是帮了不少忙的。
    尽管当初已经打过人情了,但是今天既然来到了大吴家子,万峰觉得还是应该去看看人家。
    看来邵辉这个人在红色农场还是有些知名度,万峰很快就得到了邵辉的消息。
    邵辉已经调到北安农垦管局公安局去了。
    北安离吴县都三百多里,万峰就是想去看也根本不可能了。
    万峰愈加坚信今天不是黄道吉日,不宜出门会客。
    其实现在的时间他到小吴家子时间上来说是足够用的,考虑到今天要见的人一个也没遇到,干脆也就老鼠不出洞,哪里也不去了就在大吴家子待着。
    在大吴家子唯一一个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后,万峰就和韩广家等人在宿舍里斗地主。
    其它那些年轻人要到江边去溜达。
    万峰叮嘱他们不要和当地人发生冲突。
    这一带万峰非常的了解,民风相对来说可是比内地彪悍多了,以前是一言不合就练练。
    现在估计风气能转换一些,但依然要小心。
    他们跑这么远可不是和当地人开片来的。
    万峰的叮嘱还是有用的,这些人在江边晃荡了一个多小时,很平安地回来了。
    期间还真的差点和当地青年发生冲突,但是被文忠国给制止了。
    一夜过后,第二天早晨七点,车队出发去小吴家子。
    小吴家子尽管也有变化,但是街道格局依然是以前的布局,万峰还是能分辨出哪里是哪里。
    李友家依然还在原来的地方住,原来的几间土房已经被一栋三层小楼代替。
    已经七十多岁的李友精神不错,还能一眼认出万峰,拉着万峰的手半天没有松开。
    万峰来也没带什么礼物,干脆也就扔了两万块钱,师父师娘爱买什么就买什么。
    李友现在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