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任务就是把这十三台缝纫机进行诊断,需要配件的记录下配件去采购,没有配件的就拆了东墙补西墙。
万峰的初步计划是这些缝纫机只要能配出五台能用的就行,那就赚大了。
现在制作滑雪衫的原材料都齐全了,栾凤按照万峰画出的样式裁剪出了一件女式的滑雪衫,然后选了一块红色的锦纶料。
本来这些锦纶尼龙都是那种老蓝色,前些日子纺织印染厂的印染车间主任不知脑袋犯了什么病,竟然染了几匹其它色彩的,有草绿天蓝和红色的。
这些东西印染出来后就扔在样品库里,不想被万峰发现就一起买回来了。
当万峰从修缝纫机那个屋子出来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件滑雪衫已经开始缝制了。
“这怎么还做了一件红色的?”万峰惊问。
“我要先穿一件。”栾凤裁剪完了就自己亲自动手,哗哗地踩着缝纫机。
“你知道这红色的穿出去会有什么后果吗?”
“有什么后果?不就一件红衣服吗?”
“师傅一定是想结婚的时候穿,她着急了,师娘…”李二曼话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万峰面目狰狞地说那些闹洞房的损招,立刻闭嘴。
她可不想结婚那天晚上被这小妖怪闹得一夜不睡觉,她坚信小妖怪说到就一定能做到,要是自己的新婚之夜被这货搅合了那多耽误事儿呀!
万峰记得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说的首都的姑娘们冲破重重阻力终于穿着红裙子上街的事儿,电影上映的日期是一九八五年。
首都人民在八五年才敢穿红裙子上街,栾凤这不怕乱子大的女人在八零年末就准备穿红色的滑雪衫了!
这该是一条多么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呀!
万峰很后悔把那匹红布买回来,这不是没卵子找茄子吗!
天快黑的时候,栾凤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做出了她的第一件滑雪衫,穿上的那一刻车间里所有的女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恰到好处的束腰把栾凤完美的腰身显露出来,最新颖的是它还自己带了一顶风帽,跑到外面有少许积雪的田野里一走,宛如一团滚动的火焰。
那些女人开始憧憬自己应该穿一件什么颜色的滑雪衫才能展示自己的美。
而万峰看着在雪地里撒野的栾凤无奈地摇摇头。
这个女人简直没治了,他敢把东西弄回来她就敢往身上比划你说这愁人不!
就在他摇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陈苍骑着自行车出现在栾凤家墙外的村路上。
这家伙当天赶回来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去北山
在短短的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里陈苍来回骑行近百里,这说明他办得事情应该是落实了,否则他不可能这么急着赶回来。
“柴禾的事情办妥了,一水的木头轱辘,没有一点毛柴是我妹妹家和邻居家凑起来的,一万五千斤一共凑了四家。”
“运输问题呢?”
“我们自己去拉的话一分钱一斤,如果在那边雇车一斤得加二厘钱的运费。”
合情合理的价钱。
“他们那边有大拖拉机吗?”
柴禾这东西不比别的东西,就算不是毛柴一车斗也装不了多少,就是五吨拖斗一车也就能装六七千斤而已,并且还得装得非常高,像22这种拖拉机一车能装两千多斤就不错了。
万峰可没打算用22左一车右一车地拉五六趟。
“只有大英公社拖拉机站有大型拖拉机了。”
跑到大英公社雇拖拉机那就不如雇本公社拖拉机站的拖拉机了。
拉点柴禾还要动雇车西雇车的真费事,洼后要发展起来,将来必须要有自己的运输队伍,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大卡车最低也要有几辆。
不然这里外拉货太不方便了不但耽误时间还影响经济效益。
约好和陈苍明早的见面时间后,陈苍回家。
冯师傅晚上在栾凤家吃的饭,睡觉万峰就把他安排到小姨的新房和蒋理对付了一夜。
冯师傅说明天再有一上午,这十三台缝纫机他就能全部查找到病因。
栾凤那件滑雪衫的成本也被核算出来了,五米的锦纶三米的人造棉加上各种人工和配件和万峰计算的几乎一致,九块钱的成本。
这个东西的出厂价就只能制定在十二元了,零售价也就是十五元。
栾凤连夜制出了第一批八件的滑雪衫,第二天早晨就捎到了县城。
万峰和陈苍也是坐着送砖的拖拉机出发的。
送砖拖拉机初步决定在元旦后就停车了,一建都停工了这些砖自然也就不收了。
22拖拉机本身有个帆布加棉子做成的布棚,前面有挡风玻璃,再加上机体上盖了机被,机体散发出的热量都涌进了驾驶室,因此驾驶室里就算不暖和但也不算冻人。
就是地方小了一点,原本可以一左一右坐两个闲人正好,但现在万峰加陈苍加装卸工就显得拥挤了一些。
好在也就七八里地,到了勇士公社万峰和陈苍也就下车了。
勇士公社拖拉机站在公社中学的西侧,一座由石头垒成的大院子,院子里放着一些农具和各种各样的拖拉机。
万峰和陈苍走进了一间有烟筒冒烟的屋子里。
想不到屋子里一屋子人正围着火炉在打扑克,四个在打的围着一群看眼的。
这一大早就开始甩扑克,这些人倒是清闲。
万峰进屋的时候只是有人往他们身上望了一眼就继续去或打或看扑克去了。
但是其中一个打扑克的人好好地看了万峰一眼:“小崽子,你跑这儿来干什么?”
万峰一看,这特么不是猪老二吗!
想不到这货竟然还认识自己。
万峰没搭理他,高声问了一句:“我要雇拖拉机谁说得算?”
众人的目光就齐齐往屋里看。
这屋里面还有个炕,炕上还斜歪地躺着三个人,闻听万峰的话其中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家伙问了一句。
“雇拖拉机干什么?”
“到大英公社谭家三队拉柴禾,二厘钱一斤你们干不?”
狗皮帽子坐了起来一边抠耳朵一边问:“拉多少?”
“一万五六千斤吧。”
狗皮帽子吓了一跳:“拉那么多?”
“别浪费时间,干是不干给个痛快话。”
“小子还挺急眼的,一万五六千斤这两台车也拉不回来呀,得出三台车了,老吴老柳还有小梁,你们三个出趟吧。”
没人动地方。
“动动吧,赚两个钱好过年,过年就指着那两个工资钱呀,今儿谁出车给谁一块钱加班费。”
这才有三个人从看眼的人堆里出来准备走。
不想猪老二把手里的扑克一扔:“小子,你要雇车?”
万峰冷眼看了猪老二两眼:“猪老二,你又想干什么?”
“老子输了,给老子两块钱。”
“为什么?”平白无故我凭什么给你两块钱。
“不给今天你这拖拉机就雇不成,我看谁敢把拖拉机开出去!”
卧槽,这货在勇士大街上还有这力度?
“他说得是真的吗?”万峰问屋里的人。
有人默不作声有人点头。
万峰呵了一声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扔到那张用来打扑克的桌子上。
不就两块钱吗,看那点几把出息,老子今儿没时间给你扯蛋这两块钱就当打发要饭的了。
“现在没问题了吧?”
那三个司机出门后分别取了三个上面嵌着火盆的铁架子,里面扔些保密骨子然后走到院子里仅有的三台60拖拉机前。
把火盆塞到发动机油底壳下,往火盆上倒一些柴油后划根火柴扔进火盆里。
火盆里的保密骨子呼呼地燃烧起来,窜起的火苗烤着黑漆漆的油底壳。
几分钟后,司机伸手摸了摸油底壳感觉烤好了,就到锅炉房拎来一桶冒着热气的热水倒进了水箱里。
预热工作做好后就是发动拖拉机。
60拖拉机和22拖拉机是一个妈养的,都是申阳拖拉机生产的这么产品,所以也是用那种带转盘的摇把子拽,三个司机合力拽了四五下,一台拖拉机轰地着火了。
随后就是发动另外的两台,待发动机都着火后开始空转。
“你们的车里加多少号油呀?咱别走半道冻死了再下来烤油管可麻烦了?”万峰提醒他们,这冬天冻地的要是柴油的号数低可倒了巨霉了。
“放心,冻不死,二十号。”
二十号万峰就放心了,就怕这些家伙加十号掺和零号,那就没准了。
司机把大绳子扔到车斗上,准备出发。
临出发前万峰给三个司机一人发了一盒飞马烟,三个司机对万峰的态度立刻改观。
那个最年轻的司机热情地邀请万峰坐他的拖拉机。
万峰看了一下时间,八点过十分。
预计九点左右能到谭家,时间还来的及。
陈苍坐另一台车带路先走了,万峰坐那个叫小梁的司机的车,三台车先后出了拖拉机站的大门。
第四百章 都是赌博害的
60拖拉机的驾驶室也是帆布棚但比22的驾驶室宽敞多了,起码不用弯腰可以挺直腰板。
拖拉机出了拖拉机站大门从中学门前北拐踏上了去往大英公社的乡路。
万峰用自己的烟点燃一根塞到小梁的嘴上。
“你和朱老二有过节吗?”小梁一边开车一边问。
“夏天开运动会的时候和体校的人有过矛盾,这货当时也在体校那里和他也算有了些冲突。”
“看来你这小孩不简单呀,在勇士街面上敢和朱家哥们起冲突。”
“他很厉害吗?刚才我发现你们拖拉机站的人似乎很怕他。”
“怎么说呢,我们都是有家口的人,谁会和臭痞烂眼子一般见识,不过我劝你还是少惹他,这家伙心眼小惹到他穷追猛打的没完没了。”
“呵呵,他?还不够格。”
小梁白了万峰一眼:“小孩,吹牛可不是好习惯,那他要钱的时候你怎么乖乖给他了?”
“哈哈,那是我有正事儿,不愿意耽误时间和他一般见识,再说两块钱就当打发要饭的了,不算什么。”
小梁打心里认定万峰是吹牛。
从勇士到大英公社所在地乡道的里程碑是15公里零六百米,拖拉机四十分钟的路程。
到了大英公社所在地再往东十里地左右就到了谭家大地,下乡路进村路再走三里左右就到了谭家三队。
这里上一世万峰给人开车送水泥的时候来过无数次,可以说这里无数的小桥和水泥路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他开车送来的。
大英公社到处都是山,山连山岭挨岭。
掉了叶子的树木孤寂地站在雪野之中,突显出一股苍凉的气息。
谭家三队一个户数不足四十户的小村子,孤零零地坐落在一个山沟里。
但拖拉机进村时,一群冻的鼻涕拉瞎的小孩跑出来站在路边看拖拉机进村。
拖拉机掉头后就站在大街上,以陈苍妹子家为中心,一溜四家就是出售柴禾的人家。
陈苍的妹子家三间小草房瘪瘪咔咔的,他妹子三十多岁的人弄得像四五十一样。
那些柴禾就在门口码的整整齐齐的,长短大约两尺左右,收拾的干干净净。
有两台老旧的台秤摆在门前,台秤上还有一个铁质的框架。
这要是用台秤一秤一秤这得过到猴年马月呀?万峰犯愁了。
但是再犯愁也得过秤。
好在这四户人家人力倒是十分充沛的,连老带少每家都是五六个人,有人在车上装有人在车下过称,速度也不慢。
万峰和陈苍各在一台秤上计数。
由于有台秤上的铁框架,一秤可以秤三百斤左右,一台秤一个小时可以装三千斤左右。
中午十一点半左右,三台拖拉机没台装了五千斤柴禾,终于装完了。
在司机封车的时候,万峰和陈苍挨家付钱。
每家都是三千多斤,陈苍妹子家稍微多一点有四千多斤,万峰付完了钱最后进了陈苍的妹子家。
陈苍妹子家屋里很黑也很狭窄,家里除了一口座钟外就是一口黑柜,除此之外再无什么摆设了。
她家大孩子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刚在装车的时候是把好手,身体条件不错。
第二个是个女孩,十五六的样子,干干瘦瘦的像只胆小的麻雀。
最小的是个十多岁的男孩正盖着被在炕桌上写作业。
“你家老大今年多大了?”万峰数出四十二元钱交道陈苍妹子手里。
“十八了。”
“女儿呢?”
“十六了。”
“都有对象没有?”
陈苍妹子小心地把钱揣进裤腰里摇头:“儿子没有,女儿现在有人提媒。”
“你们这队一年能拉多少钱呀?”
陈苍妹子的脸上浮现出愁苦的表情,她没有回答万峰的问题只是叹了口气。
由此可以看出谭家三队拉钱兴许还不如洼后队呢。
“那你们就靠冬天卖点大柴过日子吗?”
“还能怎么办?我们这里山多地少,种地能打个口粮就不错了,如果连大柴都没有怕是连锅都揭不开了。”
“陈苍舅,为什么不让她家孩子到咱们那里去,怎么也比这里强吧?”
“我昨天来的时候说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山外面的事情,下不了决心。”
万峰想了一下说到:“你们这里既然地少人都闲着不如到我们洼后打工得了,最低一年也能拿三百二百回来。”
陈苍妹子的儿子惊呼:“能赚那么多吗?”
“有没有到我们那里干活的意思?”
小伙看了他母亲一眼,没吱声。
“陈菊姨,如果你放心就让你儿子和女儿跟我到我们那里去吧,我们洼后有一个成衣铺,规模很大那种,让你女儿去学徒我说句话学费可以免除,待学成了是留在那里做衣服还是回来自己开成衣铺都行。”
陈苍在一边补充:“妹子,去吧,栾家的成衣铺现在光缝纫机就有十台,现在在她家学徒的人有六个。”
陈菊的女儿本来在辅导弟弟学习,闻言也抬起头看着万峰。
女孩挺秀气就是瘦了点,看到这个女孩万峰想起他第一次看到江敏时的情景。
陈菊依然犹豫不决。
“妹子,你这是怎么了,以前你可是敢想敢干的人呀,否则也不会爹妈不同意你还是嫁到这里来了,怎么现在还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