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不能干,甚至摸到不该摸的地方都不好。
这样一来,这就不是一件美事反而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两个人睡在一起只能看着不能动,这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栾凤不知道万峰心里在想什么,不由分说就把万峰拖了起来。
“快点,我家门都锁半天了,我的回去了,说不定有人来拜年。”
万峰只好跟着栾凤出门。
“不吃饭了,又出去?”姥姥在后面问了一句。
“不吃了,不饿。”
过年油水足又不干什么活儿,一顿不吃一点没有饿的感觉。
两个人往西沟里走。
“梁华不念书了,过了十五要到你那里去学徒。”
栾凤扑闪着眼睛诡异地笑:“她怎么不和我说,怎么告诉你了,你老实交代你们是不是还有勾搭?”
万峰没好眼色地看着栾凤。
“嘿嘿,我开玩笑的。”
“以后这种搬醋坛子的玩笑不许再开。”
“好好,以后再不开这样的玩笑了,小心眼!”
两个人说说笑笑来到栾凤家,栾凤突然发出一声惊喜的狂叫:“香香,兰兰、文鸽!”
下一秒栾凤化身超人一道红色闪电如飞而去。
“师傅过年好!”
来人是洼前和小树屯那六个学员,过年这是来给栾凤拜年来了。
于是几个女人又蹦又跳的。
其实她们离别也就五天,这整得像好几年没见面似得。
等跳得差不多了,栾凤开门把她们让进屋子里。
女人多了自然就热闹,一边听音乐一边嗑瓜子同时叽叽喳喳。
这六个姑娘在栾凤家一直待到下午四点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她们虽然来栾凤家也就一个多月,但却对这里有了一种依恋。
晚上栾凤热了饭,两个人草草吃了一口,然后栾凤就跑到院子里放小鞭。
万峰站在门口生无可恋地看栾凤放鞭。
第四百五十三章 你还管得着我爱看谁
晚上栾凤家依然聚集在洼后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这些人闹腾到十一点多才回家。
万峰并没有留下来给栾凤作伴,他出面留下来两个姑娘和栾凤作伴。
这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却只能如此。
如果他今晚留在这里是肯定无法隐瞒的,晚上在这里的人谁都不是傻瓜,这点道道她们一定会看出来的。
结婚前有个约会还说的过去,但睡在一起这就不好听了,这可是八一年。
如果是三十年后,万峰可以光明正大地和栾凤睡在一起,但现在只能憋着。
尽管他在洼后有威望但还是无法阻止人们背后蜚短流长,人的咒语都是带着业力的,老被人在背后闲言碎语也是会影响自己气运的。
万峰才不会给别人留下嚼舌头的把柄呢,老子又不是不能忍,他的身体还没发育的要靠打手枪过日子的阶段。
初二这天万峰要去串门。
早晨起来到砖瓦厂去开拖拉机,新年出车是要放鞭炮的,意义是驱除一切邪崇路怪,图个大吉大利。
万峰放了一挂千响鞭后就把拖拉机开了出来,他今天要走的家数比较多。
按照路途的远近第一站自然是张广普家。
车到张广普家,万峰把车上八样礼物拿下来恭恭敬敬地给张广普拜了个年,给两个孩子发了十元钱红包。
他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只待了十多分钟便谢绝了师傅师母留他吃午饭的建议启程来到了孤山。
第二站就是肖德祥家。
去年肖德祥帮了他不少忙,这是以前;明年肖德祥会是他要倚重的一个重要砝码,这是未来。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肖德祥家他是必须要来的。
万峰在肖德祥家待的时间也不长,留下礼物给孩子发了红包就开着拖拉机去县城。
第三站是夏秋隆家,第四站是江洪国家。
这两家更是熟门熟路了,万峰到这里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江洪国家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万峰给江敏的两个弟弟发了红包的时候,想不到江敏竟然也把手伸了过来。
这姑娘确实学坏了。
万峰只好也给了她一个红包,江敏一看里面是大团结,乐得够呛,完全没有了淑女的形象。
“我交给你的任务办的怎么样了?明天我可不希望看到你孤家寡人的。”
这个问题一出现江敏立刻就苦脸悲悲的。
得,一看就没戏。
最后一站就是周炳德家了。
但是周炳德并不在家,白丽云说去主管领导家拜年去了,中午不会回来。
“姐,你不给老弟我发压腰钱吗?”万峰凑到花儿面前问。
花儿的弟弟一撇嘴:“你指望她?她过年还管妈要压腰钱呢。”
“你闭嘴!”花儿呵斥她弟弟。
“你这姐姐当的真没意思,算了,你不给我压腰钱,老弟给你个红包。”
万峰给花儿和她弟弟一人发了一个红包,当然干妈和干爹也有。
干爹干妈的红包是八十八元,花儿和她弟弟只能是十元了。
花儿不干了:“凭什么我这么少?我也是大人,我墙裂要求我也要八十八元。”
万峰嗤之以鼻:“要点脸吧,按理应该你给我发红包,现在倒过来不说你竟然还嫌少?人不是这样做滴!”
“这死孩子自从去了你们那里以后,回来就一直吵吵要到你们那里去干活,也不知脑袋出了什么问题?”白丽云数落女儿。
这个万峰可没什么办法,现在还没有停薪留职一说,花儿想到栾凤那去干活只有辞职或者病退,扔了铁饭碗去捡泥饭碗万峰不认为花儿有那个决心。
万峰在白丽云家吃了午饭才回家。
对于国人来说,如果评选什么过的最快,过年一定会榜上有名,人人都会嫌年过得太快了,还没过够就过去了。
这不一眨眼就到了初三。
初三下午五点多钟,家家户户吃完饭到十字路口焚香烧纸放两个鞭炮,再念到几句什么招待不周祖先走后的话后这年就基本算是过去了。
送年过后,那些有出嫁女儿的人家就该招待新旧女婿上门了,自然也另有一番热闹景象。
姥姥家这边二姨夫和二姨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
姨夫今年在砖瓦厂挣了一百八十多元,二姨在家加工一些服装小活也赚了百八十元,年收入近三百元,小日子终于有点起色了。
两个表妹今天也都穿上了新衣服,一脸的骄傲。
当万峰每人发了一个十元的红包后,她们的骄傲就达到了巅峰。
姨夫现在也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现在的目标是明年再干一年把房子翻新了。
万峰当场表示,要翻新等天气暖和的时候就翻新,起码还捞着先住几天,翻新房子的砖瓦石料沙子钱他出。
这些材料钱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了,也百八十元呢。
有外甥这么个财神在,吴庆也就定下春天翻新房子的决定。
要翻新就像模像样的,姨夫家原来的三间小草房像窝棚似得。
万峰建议直接翻新成五间大瓦房。
这个吴庆就摇头了,没那么大地方,顶多能翻新四间这样连厦子都没有了。
“那干脆申请地皮盖新的算了,实在不行和张海商量商量,你弄到洼后来得了,批快新地皮盖新的。”
这个主意得到了吴庆的重视,他要考虑考虑。
沈红军和栾英也是这天带着唯一的孩子回娘家了。
万峰在姥姥家陪姨夫吃了中午饭,晚上又到栾凤家陪未来的连襟喝酒。
这日子过的有点昏天黑地的。
初五,洼后开始组建秧歌队了,这怎么能少了栾大美女。
小队今年还置办了新的锣鼓和唢呐,梁万把嘴鼓得像猪八戒的腮帮子一样。
栾凤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脸蛋涂得通红就像动画片里的妖精,扭得那叫一个妖娆。
经过三天的演练,秧歌队出发了,从洼后扭到大队院子里。
在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时代,农村扭秧歌就是最大的娱乐项目了,热闹程度甚至超过演电影。
因此秧歌队后面跟着山后洼后看热闹的人,在经过洼前的时候又有很多洼前的人加入看眼大军。
万峰本来是没想看的,这玩意有什么意思,但是栾凤给她下了个命令,必须得跟着而且眼睛必须专注地得看她。
眼睛长在我脸上,你还管得我爱看谁。
第四百五十四章 筹备鞋厂
万峰的眼睛当然不能全看栾凤,天天看都没有新鲜感了有什么看头。
不过不看她似乎更没看头了,别的人还没栾凤好看呢,而且都是一个队的人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老看也不好意思,就是想做一番评论都不好意思。
不过陈文心混在里面倒是值得一看,这货今年的发育不错,已经开始有当小妖精的资质了,可惜穿着长裙看不到她扭屁股,不知道她屁股扭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陈文心因为长相秀气尽管岁数不大但被破格录取,而且还在前三排,听说她秧歌扭得非常到位。
初八是大队上班的日子,秧歌队要到大队院里演出的意思是新年祝福,预祝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什么的。
其实用万峰的解释就是嘚瑟来了,你看我洼后去年拉钱非常的高,你们羡慕嫉妒不?
要嘚瑟场面就得像模像样,所以今年洼后秧歌队的组成很庞大,前面是二十个人高跷开道,后面是三四十多人的秧歌乱舞,洼后的年轻人只要腿脚利索的全部被招进来了。
就这还有人打万峰的主意,说他有舞蹈的天赋要他进秧歌队扭秧歌。
万峰把脑袋摇出了惊涛骇浪的效果,坚决拒绝。
想让老子当猴给你们看?门和窗户都没有!
高跷秧歌在前面扭扭捏捏,唢呐锣鼓在后面吹吹打打。
张海擂鼓,梁万和王喜平吹箫…口胡,是吹唢呐,杨七郎三哥敲锣,栾长远打镲,还有两个抬鼓的。
张海擂鼓气势很足,两个手臂舞得非常有力量。
万峰没精打采地跟在他们身后,他的眼睛始终看着张海挥舞的手臂,他非常担心张海会把两个鼓槌甩飞出去。
两个鼓槌甩飞出去问题倒不大,他要是把两只手臂甩飞出去可有乐子了。
大院大院门口也聚集着一群人,这些是小树屯的,在秧歌队一过小树屯村北头的那条河沟子,大队门口两挂千响大鞭就开始噼里啪啦的响起来。
秧歌队就在这鞭炮齐鸣声中扭进了院子,围着大队的院子转圈的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万峰眼睛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最后就看到许美琳也凑在人堆里正努力地惦着脚尖伸着脖子。
就她那小个头就是踩个板凳也看不到呀。
“小琳,过来。”万峰喊了许美琳两声。
许美琳看到万峰就从人堆后面跑过来:“峰哥哥,我看不到!”
万峰把她领到吹喇叭的梁万身边,这里就能看到全场了。
“过年你妈给了你多少压腰钱?”
“二毛!”
“啊!才给两毛?”
“我哥还给了我五毛。”
就这样也才七毛钱。
麻痹的老子上一辈子的对象过年岂能这么寒惨。
万峰伸手摸兜,哎呀不错,红包竟然还剩一个,摸出来就塞到许美琳的手里。
许美琳没见过红包,掀开封口偷眼一看,是一张她从没见过的大票。
一元两元她都见过,五元的峰哥哥给过她一张她也认识,而这张明显和那些钱不一样。
这难道就是十元的票子?
峰哥哥给了她十元钱!
“别让你妈和你爸知道,连你哥都别告诉,自己留着买好东西吃。”
许美琳坚定地点头,那架势就像一个意志坚强的战士。
万峰连美国大片都不爱看连岛国爱情片都看腻歪的人,现在让他连续几十分钟看这群魔乱舞他不打哈欠才是怪事儿。
正当打哈欠的嘴张到最大程度的时候,万峰无意一回头竟然在大队门口看到了一个人。
于是他的嘴就像河马那样张着,只可惜没有一只小鸟为他清理牙齿。
下一刻万峰就离开人群来到正在东张西望的那人面前。
“过年好!”
李太闲看到万峰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你脸上的笑容,估计是给我带来好消息了,来,咱们墙根处谈。”
万峰拉着李太闲来到向阳背风的墙根下,摸出一包大重九香烟撕开抽出一支递给李太闲,自己也叼了一支。
“你不是要买我们梨房胶鞋厂的设备吗,我给你问过了,全套设备处理五千元,加上仓库里的一些原材料和积压产品两千元,一共是七千元。”
这个价钱比万峰预计的差不多,还低了一点,他预计怎么也得将近八九钱元。
“我要的人呢?”
“调胶师傅我也找了,人家要六十元一个月,包吃住,否则不来,鞋型师傅要四十元一个月。”
其实生产胶鞋最关键的就是鞋胶的调和,如果一双鞋胶口不合格老特么开胶那产品还能特么卖出去吗。
至于其它的东西万峰还正就没当回事儿。
鞋样鞋型设计这些玩意他见多识广自己就能设计,至于鞋面鞋帮的缝纫就更不是什么事儿了,缝制鞋面的机器和缝纫机尽管模样不同但原理大同小异,稍微适应就能缝制。
只要解决了胶口问题,其余的都不是事儿。
“那些设备加材料估计几辆解放能拉过来?”
李太闲挠头:“这个我也不十分清楚,我估计要是一次性拉回来,没个十辆八辆根本拉不回来。”
车不是问题,实在不行把二运的车都雇来也不算什么。
“你回去告诉调胶师傅,钱不是问题,如果他愿意可以到洼后来落户。”
李太闲嗤地笑了一声:“我们梨房起码也是一个大公社,他会到你们这里来落户?”
“你可别瞧不起我们洼后,我告诉你不出五年你就会发现洼后不会输于公社所在地,不出十年洼后说不定会有青山镇的风貌,那时候想到这里落户就非常困难了。”
对万峰画得大饼李太闲是根本不信的,说到达公社所在地的规模还有可能,但是达到青山镇的风貌这是根本不可能滴,怎么说那都是一个正经的城镇。
李太闲没有在洼后停留,他还急着赶回去。